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当成“红颜祸水”典例的妹喜、妲己、褒姒中,谁是最无辜的?

被当成“红颜祸水”典例的妹喜、妲己、褒姒中,谁是最无辜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352 更新时间:2024/1/19 6:47:12

红颜祸水这个词当中,红颜出自《汉书》,指的是受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而祸水出自《赵飞燕外传》,是说汉成帝的宠妃赵合德被认为是会浇灭“以火德而兴”的汉王朝的祸水。按照许多史书典籍的记载,导致夏、商、西周灭亡的分别是妺喜、妲己、褒姒三个女子。然而以今天的眼光看,这种论调无疑是推卸责任,是用个别的人物来掩饰帝王昏庸、社会各方势力矛盾尖锐等问题。那么,妺喜、妲己和褒姒三人中,谁是最无辜、最冤枉的那一个呢?

首先我们说说妺喜,关于她的最早记载见于春秋时期的《国语》,其中写道:“昔夏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从这寥寥数语中,我们可以得知妺喜来自于有施氏部落,夏桀攻打有施氏时,她被当做了求和的礼物,此后获得宠幸,并与商朝开国功臣伊尹合力灭亡了夏朝。如果以《国语》为准,那么妺喜不但不是红颜祸水,还对于历史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如今关于妺喜蛊惑夏桀建造酒池、以听到撕裂布帛的声音为乐的流行说法主要出自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其真实性显然无法与《国语》相比。另外,成书于西汉的《韩诗外传》、《淮南子》等典籍都记载了夏桀修建酒池,大肆浪费民力物力的行为,但都没有提到是妺喜蛊惑才导致夏桀如此行事的。

另外,《史记》也明确记载道:“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也就是说,夏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一是当时诸侯们早已不尊奉夏朝国君的首领地位,二是夏桀自己不体恤百姓。至此,妺喜的无辜是显而易见的。

接下来再看妲己,由于《封神演义》等作品的广泛传播,妲己在世人眼中的形象基本是蛊惑纣王的狐狸精,而关于她的历史记载最著名的是《史记》,其中写道:“(纣王)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只说纣王宠爱并听命于妲己,但这显然并不代表他做的所有坏事就都是妲己要求他做的。

举例来说,许多人认为著名的“炮烙之刑”是妲己为了取乐而发明的,但《史记》却表示:“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纣乃重刑辟,有砲格之法。”此处完全没有提到妲己,是到了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中,才有了“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砲格之刑”的记载。

最后说褒姒,很多人一看到她便想到著名的“烽火戏诸侯”,但这个漏洞百出的故事早已被国学大师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批判为“委巷小人之谈”,显然并非历史的真相。据《史记》记载:“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

西周的覆灭过程其实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周幽王因为宠幸褒姒,便打算废掉原本的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之子伯服。随后,宜臼出逃到申国向外公申侯求助,申侯于是联合犬戎等势力围攻镐京,最终杀害了周幽王,西周宣告灭亡。在此过程中,褒姒起到的“作用”充其量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周幽王产生了废黜太子的念头。

另外不得不提到的是,妺喜、妲己、褒姒尽管来自不同部落、封国,但命运却都是相似的——她们都是战败后被作为礼物献给君王的。换言之,她们其实原本并不想成为所谓的宠妃,就是这样三个连自己命运都无法决定、安排的人,却被指责蛊惑君王、导致国家覆灭,实在是颇有些讽刺意味的。

综上所述,我国历史上被历朝历代文人当做红颜祸水来批判的妺喜、妲己、褒姒三人其实都是被迫进宫,且并没有确切史料能证明夏桀、商纣、周幽王所做的一系列导致国家灭亡之举是出自她们的挑唆。如果硬要说的话,《史记》声称纣王对妲己言听计从、周幽王则是因为宠幸褒姒才想要立其子为太子,相比之下既没有让夏桀事事依从,又没有生下孩子抢夺储君之位的妺喜或许是最为无辜的一个。

更多文章

  • 为博她一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可他却不是她第一个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妲己一笑,周幽王宠爱谁,烽火戏诸侯中的周幽王

    公元前781年,周朝发生了里氏七点八级地震,震中在岐山,史称岐山地震。《史记》记载:“幽王二年,西州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地震发生后,太史伯阳父第一时间唱衰歌:“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征也。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史记·周本纪》)伯阳父连时间都给预测

  • 现在的什么地方是《封神榜》中的西岐和朝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封神榜的西岐与朝歌是什么关系,封神榜西岐和朝歌哪个好,朝歌与西岐

    这里面的两个地名,我想肯定有不少读者朋友们都有过好奇,就是西周的首都西岐和商朝的首都朝歌,这两个地方在西周建立后,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在历史中很少再出现了,那么西岐和朝歌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我们先来说一说商朝的首都朝歌。朝歌这个所谓的商朝首都有点特殊,因为在我们印象里,商朝最有名的首

  • 神箭手后羿的师父:手拿宝弓箭法举世无双,可惜被人遗忘了几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后羿的神箭是从哪来的,后羿的神箭去哪了,后羿的师父

    资料图后羿射日的故事一直是我国神话传说中非常精彩的一段佳话。这个故事说的是后羿为了救民于水火之中而射掉了九个多余的太阳,故事不但表现了后羿的英雄气概而且还展示出了他的高超箭法。在人们印象中,后羿一直是位神箭手,他的箭法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其实后羿的箭法来自于他师父的真传。后羿的师父手拿宝弓,箭法

  • 周文王背姜子牙八百步周朝就能多存在八百年,为何不多背几步?因为他犯了个错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文王请了姜子牙几次,周文王和姜子牙的故事简短,姜子牙与周文王的故事100字

    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一个人的帮扶,此人便是姜子牙。看过《封神演义》的人估计以为姜子牙是个神话人物,但其实他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是后期被人当成神一样而已。关于姜子牙被神化的故事,在民间是多不胜数。其中有一件关于西周的故事就被传得神乎其神。据说西周能存续八百年主要是因为当时姬昌背着他走了八百步,这

  • 历史故事:周文王请姜太公出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姜太公如何辅佐周文王,姜太公遇周文王的故事,姜太公怎么帮助周文王的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本名叫吕尚,但后人都习惯叫他姜子牙。早在尧帝和舜帝那个时代,他的祖先就做过大官,辅佐君王来治理国家。后来,他们家祖上还有人跟着大禹一块儿走遍了大江南北去治理水患,为水患的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表彰他家先祖的功绩,舜帝就把吕地封赏给了他的祖上,一家人也就都跟着姓了吕。但是到

  • 宋公稽的这些年:守不住的殷商礼乐,斩不断的利益纠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国公稽简介,殷商时期有什么礼乐文明吗,殷商是什么朝代

    《汉书》云:“宋地,房、心之分野也。今之沛、梁、楚、山阳、济阴、东平及东郡之须昌、寿张,皆宋分也。”宋国地处中原腹地,河流汇聚,平原广阔,其最为富饶的三座城池,皆历史悠久,其中包括商丘、陶丘、彭城。《帝王世纪》载:“唐侯自知有天命,乃受禅,乃封挚于高辛”,宋国都城商丘,乃是当年帝喾的都城所在,高辛是

  • 秦国两大名将,率领百万秦朝军队,横扫东方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年,白起又封为左更,进攻韩、魏两国联军,在伊阙交战,斩敌二十四万人,又俘虏了他们的将领公孙喜,拿下五座城邑。白起升为国尉。他率兵渡过黄河夺取了韩国安邑以东直到干河的大片土地。第三年,白起再封为大良造。战败魏国军队,夺取了大小城邑六十一座。第四年白起与客卿错进攻垣城,随即拿了下来。此后的第五年上,

  • 白起真是被历史冤枉的?长平之战40万赵军被活埋之谜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白起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长平之战白起杀了赵军吗,长平之战历史上真实的白起

    [var1]其实仔细分析一下,白起确实坑杀了赵军,但是40万这个数字并不可靠。其实经过后人统计,20万这个数字比较接近真相。虽然一眼望去缩水一半,但那也是实实在在的天文数字。肯定还有人会对这个数字有争议,但40万也好,20万也好,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白起如何做到一夜之间就活埋20万人的?就是20万头

  • “士”阶层的出现和活跃为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百家争鸣最活跃时期是,百家争鸣学派代表阶层,百家争鸣什么阶级活跃

    这个时期,社会结构急遽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兼并战争接连不断,文化思想空前活跃。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这个时期,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知识分子——“士”阶层的出现和活跃。“士”阶层是如何产生的呢?西周之时,学校都是官府的。《周礼》明确规定,“古者学在官府”。

  • “匹夫”在骂人时有微贱之意,其最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匹夫是对古代普通百姓的称呼吗,古代人所说匹夫是什么意思,匹夫是不是贬义

    古人所说的“匹夫”,有三个含义。最早,“匹夫”与“匹妇”相对,指“一对夫妇”中的男人。逐渐,“匹夫”用来指非贵族,就是“平民”、“庶人”,有“微贱”之意。再后来,“匹夫”用来骂人,意为“独夫”,表示轻蔑。“匹夫”这个称谓何时有的呢?有人说很早,会举出《尚书.咸有一德》中说过:“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