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五次巡游都去了哪儿?遇到哪些不寻常的事情?

秦始皇五次巡游都去了哪儿?遇到哪些不寻常的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04 更新时间:2024/2/25 0:18:42

天子巡游是很正常的事情,《尚书》中就说天子“五载一巡守”,可见在遥远的先秦时期,即便车马很简陋道路很崎岖,天子也喜欢到处看看。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更是旅游达人,他创下11年出巡五次的记录。出巡频率远远超过“五年一巡守”。

秦始皇第一次出巡是在公元前220年。我们都知道秦王政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合建立起大一统国家,因此公元前220年这次出巡,是秦朝建立后的第一年。并且查看路线,这也是他五次出巡中唯一一次西巡。这次出巡秦始皇的路线是“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

鸡头山在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回中在今天的甘肃省华亭南,陇西郡的西县则是秦国旧都所在地。因此秦始皇这次西巡,有安抚故土的意思。满清入关后清朝皇帝也这样做,康雍乾三位皇帝更是经常到热河行宫围猎,也是安抚故土、满蒙一家的意思。

这次巡游后秦始皇宣布一项重要措施——修驰道。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它以咸阳为中心,把之前六国的主干线串联起来,形成完整严密的交通网。这项壮举的工程量有多大呢?《汉书·贾山传》中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这段话写出了秦朝弛道的基本情况,若是大家认为不够直观,我再来解释一下“道广五十步”是多宽。秦朝一步是六尺,一尺约为23厘米,换算下来五十步就是69米。在当时的生产水平下,这是怎样的壮举。秦朝弛道被誉为当时的高速公路,确实名副其实。弛道修好后无论是外出办事还是运送军事物资,效率都可以提高数倍。因此有人说,秦驰道是实打实的民生工程,只是这样功在千秋的大事,却因为实施不当而成为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之一。始皇二十八年嬴政开始第二次出巡。这次出行始皇帝首先登上山东省内的邹峄山和泰山,然后开始巡游山东半岛。接着登琅琊山,又接见了著名方士徐福。可见这时的秦始皇依然期盼方士能帮助他长生不老。

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在这次旅行途中还彰显霸道总裁范,他在路过湘山祠的时候突然风雨大作,秦始皇眉头一皱,朕把天下都打下来了,还怕了你不成。于是秦始皇命令随从把湘山上的树木全都砍下来,直到原本郁郁葱葱的湘山变成一座“秃”山。古代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把一个人的头发剃光也是一种刑罚,叫做“髡刑”。秦始皇一定是把这种刑罚放到湘山上面了。只是几年之后湘山再次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可是秦始皇却不在人间了。始皇二十九年嬴政开始第三次出巡,这次的地点依然是山东半岛。老家在西边的秦始皇为何要不辞辛劳一次次前往东边的山东半岛呢?自然不是山东美女多,也不可能是探寻孔孟之道,而是为了威慑六国故地,尤其是齐国。这个国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老牌强国,并且距离秦国较远,古代交通和通讯极为不便,秦始皇想通过巡游的方式加强对齐国的震慑作用。

这次巡游还发生一件大事就是“博浪沙刺秦”,仔细算来这已经是秦始皇经历的第三次刺杀了。经历了荆轲高渐离之后,相信秦始皇对这件事已经有了很强的心理准备。我不止一次在想,若是张良像荆轲和高渐离那样直接挂了,楚汉争霸的结局会不会改变呢?想来是不会改变的,最多是再多几年混战。

始皇三十二年嬴政开始第四次巡游,这次巡游《史记》记载的特别简单,只说“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还有“始皇之碣石”。秦始皇路过哪些地方,有什么目的,一概不知。但是秦始皇在这次巡游途中却得到一本书,准确的说是一句话,亡秦者胡也。据说秦始皇因为这句话就把蒙恬委派到北方打匈奴,但是他却不知道这个“胡”不是外敌而是家贼,最终国家在自己的小儿子胡亥手中灭亡了。始皇三十七年嬴政开始第五次出巡,也是最后一次出巡。这次出巡《史记》记载的最为详细,秦始皇途径云梦、九疑山、丹阳、钱塘江、余杭、会稽山、琅琊山,可以说一路好风光。但是秦始皇的精神却一日不如一日,因为他经常梦到自己与海神打仗导致白天精力不济,派出去的术士也找不到长生不老药,因此秦始皇心情一天比一天烦躁。术士最会见缝插针,他们知道秦始皇经常在梦中与海神打仗,就说您遇到鲛鱼杀掉就好了。秦始皇自然相信,北行到芝罘山的时候看到鲛鱼直接射杀,但是秦始皇的精神却没有好转的迹象。行至平原津时开始生病,最终在沙丘病逝。接着就是著名的沙丘之谋。

总体而言,秦始皇五次巡游十分辛苦,当时秦国被划分成四十六郡,秦始皇的足迹达到三十八郡。他既要克服艰险的地理环境,还要时刻提防六国遗民的暗杀,非常不易。但是这些巡游又是必须要进行的,还是那句话,当时交通不便通讯不便,秦始皇打下的地盘又太大,若不亲临威慑一下,只怕各地会暴动不断。因此秦始皇五次出游中四次东巡,因为山东六国都在东方。这四次东巡有三次以齐国为目标,因为齐国是六国中最后一个被灭掉的国家,并且齐国境内贵族势力强大,秦始皇若不亲自到访,只怕会江山不稳。

出巡虽然辛苦,但是秦始皇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喜好,比如说用刻石的方法歌功颂德。在这五次巡游中,秦始皇有七次刻石宣传自己的功业。另外他也喜欢在所到之处修建行宫,后世隋炀帝也在南巡路上修行宫,想来是向他学习。

只可惜他们一个建立不世之功,另一个也做了很多功在千秋的好事,却都是悲情英雄。他们承受了太多本不该承受的骂名,其实千载之下,又有几人的能力在他们之上呢?

更多文章

  • 看看,这样的东汉想不亡都难!(绝对正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汉真实的历史事件,详细讲述东汉历史,真实的东汉现状

    东汉末年,瘟疫横行,朝廷腐败,社会动乱,张角在民间传统医术的基础上加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赢取百姓的信任。深受瘟疫之苦的百姓,在绝望之际,对张角符水治病的方式深信不疑,奉他为活神仙,趋之若鹜。东汉朝廷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漂着黑色纸烬的符水,给东汉王朝带来了灭顶之灾。01、东汉流民旷日持久的对羌战争,

  • 河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现的大墓,你认为有可能是曹操的墓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安阳曹操墓全景,在河南发现曹操的墓,曹操的墓地址

    天亮以后,有村民就到田里去溜溜看看。其实,在西高穴村流传曹操的墓早已经由来已久,只是大家一直没有具体确定墓穴的具体地址。西高穴村的村民到地里这一溜不要紧,竟然在田野中发现一个很深的坑,翻出来的土还非常的新。机智的村民立刻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坑,而是盗墓贼留下的盗洞,昨晚的那一声闷响就是盗墓贼点燃的,于

  • 项羽死后,他手下的五虎将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秦末时期,天下起义接连不断的出现,先是陈胜吴广起义,到了之后秦朝各地纷纷起义。一时间秦朝变成了人间地狱。到了之后,两个起义军分别形成,就是刘邦和项羽的势力。也就是在关键时刻,刘邦和项羽形成了对峙的局面。曾经的盟友到了后来成为了敌人,这在古代来说是很正常的。作为西楚霸王的项羽,能力毋庸置疑,在历史上能

  • 诸葛亮去世前,留下12字预言,千年过后准确应验,是真实是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这句所谓十二字预言带有浓浓的晚清民国风,假如诸葛亮真人看到自己的这句预言,多半会气得画个圈圈诅咒这个代言者。你这文采真是太让人着急了,造假也应该用心一点好不好?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不论古今中外,始终都存在一群特殊的人,他们的思想远远超过当时的时代,能够跳出当时社会情况的窠臼预见未来,后世验证后,发现

  • 曹操心中曹仁和夏侯惇谁更重要?这几个利害关系要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仁和夏侯惇,夏侯惇跟曹仁谁的地位高,夏侯惇喜欢曹仁还是曹操

    曹操的一流大将分为两大系统,即宗亲“八虎骑”和“五子良将”,而宗亲“八虎骑”中以夏侯惇和曹仁能力最强,其余的如曹洪、夏侯渊之类的稍次。夏侯惇,字元让,曾经为了曹操的霸业失去左眼,乃魏文帝曹丕时期第一任大将军;而曹仁,字子孝,曾据守襄樊对抗关羽,是魏文帝曹丕时期大司马。那么问题来了,夏侯惇和曹仁这两位

  • 三国后期猛将王双,竟让蜀将无人能敌,他的武艺属于几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王双个人详细简历,魏国王双,三国演义王双之死

    大将军曹真出班奏曰:“……臣近得一员大将,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宛马,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乃陇西狄道人,姓王,名双,字子全。臣保此人为先锋。”《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王双这家伙的通过曹真这么一说出来,简直就是曹魏的第一猛将的感觉。我们刚下王双的标配:兵器:使用六十斤

  • 不被刘邦看好的刘盈最终称帝,除去母后帮助,背后还有这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与刘盈,刘邦为什么让刘盈继承王位,历史上刘盈跟刘邦的关系

    从刘邦口中我们知道,他最喜欢的儿子是刘如意,有史书记录,刘如意神情与高祖相似独具特点,有大将之典范,加之生在战乱期间,母亲作为刘邦的妾不离不弃,这个儿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通晓军事而且性格刚毅,没有贵族病,促使刘邦非常喜欢他这个儿子,似乎对比之下刘盈就不那么类己了,刘邦赐予刘如意封地赐号赵王并时常让他

  • 邓艾兵临成都,刘禅坚守待援能否得救?读懂这两个事实不难判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禅不投降邓艾会赢吗,刘禅如果不投降能歼灭邓艾吗,刘禅和邓艾是什么关系

    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公元263年8月,魏国实际领袖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魏军具体进军路线是:西路邓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维,中路诸葛绪负责切断姜维后路,东路钟会军则主

  • 从平民爬到三公,汉朝这位大牛,才智足够迎合世俗,却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智慧最高的谋士,汉朝的三大高手,汉朝哪些人担任过三公职位

    配图 汉武大帝之前讲过韩安国,这次展开多讲一点~01韩安国年轻时,学习《韩非子》及其杂家学说,虽然未能成为显赫的法家名人,但能够通过此进入仕途,可谓其学识渊博超于常人。他起初侍奉于梁王刘武,担任过中大夫一职。这梁王刘武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汉景帝同母的嫡亲弟弟,深得窦太后的宠信。刘武本人也是能文能武,不

  • 诸葛亮去世前,留下12字预言,千年后准确应验,真的是巧合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死前三大预言,诸葛亮的预言真实吗,诸葛亮死前的预言是什么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乃至在华夏文明史上,诸葛亮的谋略都是数一数二的。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为刘备建功立业,成为了蜀汉的功臣,在历史上,诸葛亮是受到了后人祭拜的。时至今日,仍然存在武侯庙,就是专门祭拜诸葛亮的。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能力可以媲美郭嘉、荀彧等人,刘备能够拥有这样的谋士,肯定是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