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汉朝使者总是被杀?不怪各国无情,是汉朝太无理

为何汉朝使者总是被杀?不怪各国无情,是汉朝太无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782 更新时间:2024/2/21 15:43:25

这是史书《苏武传》的一句话。当时匈奴单于打算杀了苏武,苏武如此威胁他。苏武本意是想要苏丹放放狠话,让单于不敢杀自己。从后面的结果来看,苏武的计划确实是得逞了——单于没杀他,把他抓去放羊了。

俗话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为何唯独汉朝的使者就这么危险,动不动就要被人砍头剖腹呢?难道这些国就没想到杀了汉使者强大的汉朝会来报复么?

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南越、朝鲜、宛王国要杀汉使者

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关于要分析朝鲜杀汉使者的原因,是最简单最容易的,因为《史记》上都说得差不多了:

当时朝鲜发展得越来越好,许多汉人都被朝鲜的繁华吸引,有的全家搬迁,有的去了就不想会来。随着前往朝鲜的汉人越来越多,汉武帝决定征服朝鲜,让朝鲜做自己的附属国。于是派出了使者涉何去说服朝鲜王。

而这个使者涉何就是我们要说的倒霉蛋。涉何到了朝鲜左说右说,朝鲜王怎么都不肯臣服大汉朝。临走前涉何深感自己徒劳无功,回去之后不好交代,想做出一点成就再走。

汉使涉何谯谕右渠,终不肯奉诏。

结果他做了什么呢?他看自己没有功劳,于是起了“杀良冒功”的歹意,临走前杀了来送自己回国的朝鲜裨王。回国后跟汉武帝说自己杀了一个朝鲜的大将军。汉武帝得知后非常高兴,不计较他的过错,还给他加官进爵。

何去至界上,临浿水,使御刺杀送何者朝鲜裨王长,即渡,驰入塞,遂归报天子曰“杀朝鲜将”。上为其名美,即不诘,拜何为辽东东部都尉。

《史记·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皇帝得知之后自然是怒不可遏,直接派人发兵,杀了涉何。

朝鲜怨何,发兵袭攻杀何。

按理说,涉何干的这些事情,被杀了也是活该,朝鲜王报复更是理所当然。但可惜的是,只有弱者才讲道理,强者自己就是道理。汉武帝正愁没理由让朝鲜臣服呢,于是“以故遂定朝鲜,为四郡”。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

南越杀使者的事情也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当时老南越王去世,新的南越王十分年轻,国家大事都是由太后操办的。汉武帝得知了此事,派太后曾经的情人安国少季做使者。

安国少季到了南越,于太后会谈。两人一个是荡妇,一个是奸夫,加上两个人本来就有私情,谈着谈着,就谈到床上去了。

太后自未为婴齐姬时,尝与霸陵人安国少季通。王年少,太后中国人也,尝与安国少季通,其使复私焉。国人颇知之,多不附太后。

要是一般的奸夫淫妇,私通完在床上一般也就讨论怎么弄死原主,怎么瓜分家产。但是人家一个是皇后,一个是大汉使臣,讨论的东高西当然是更高级的。两人讨论的是,怎么让汉朝该如何吞并南越。

这种事情,用现在的话说叫:“勾结境外势力”,不过我估计当时的南越应该没有这条法律。除此之外他们还干过不少丑事:把南越的金银珠宝全部暗种送到了汉朝,将南越人诱骗到汉朝做奴隶。原本不大的南野就被这对奸夫淫妇搞得乌烟瘴气。

南越的丞相叫吕嘉死谏不止,骂皇后是卖国求荣。皇后又是好言相劝又是威逼利诱,老头怎么都不答应。这俩人商量,没办法,找个机会把这老头杀了吧。结果松手的时候杀手犹豫了,事儿没成,老头自己也躲起来了。

太后有淫行,国人不附,欲独诛嘉等,力又不能。

汉武帝寻思:南越的皇后都被我们的使者睡了,那这块地方就是我的了吧。准备派两千士兵来接管南越。

吕嘉得知在百越就要亡国了,于是和当地的农民一起起兵。而吕嘉起兵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闯进王宫杀了太后和汉使。

乃与其弟将卒攻杀王、太后及汉使者。

这就是南越杀汉使的故事。

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大宛被灭可以用一句成语来形容: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大宛这个地方偏西北,多草原,这样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产马养马的好地方。这也成为了大宛日后悲剧的源头。

大宛和汉使在很早以前就关系不太好,汉使都不太喜欢这个地方。

及至汉使,非出币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用。

原来汉使来这里,不给钱不能吃饭,不给钱不能骑马。汉使一般都是身份高贵的人担当,这种人来大宛不是给你们大宛人面子吗?我们汉朝人吃饭还要给你们钱?要不要脸啊!

至于为什么杀汉使呢?

因为汉武帝看中了大宛的马,想要买来改良马种。之前有说过,大宛这个地方别的没有,就是马好,作为一国之宝,大宛王不想卖。汉使当庭指着宛王鼻子,然后把原本大宛王的金马给砸烂了。

于是大宛王气得不行,派人砍死了汉使。

遂不肯予汉使。汉使怒,妄言,追金马而去。宛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

然后大宛就变成汉朝的养马场了。

这三则故事都是发生在汉武帝时期,都是汉武帝派出的使节。一生从未侵略,但是通过主动防御,就吞并了三个国家。不愧是以“武”为谥号的皇帝了。

在汉初汉朝的疆域是这样的:

然后经过汉武帝时期三次汉使被斩事件,汉朝的疆域变成了这样:

甚至就连一直被我们当成民族气节象征的苏武,不过因为他的故事流传得太广,不少人都忘了匈奴要杀苏武的原因。

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苏武传》

苏武这人涉嫌绑架单于的母亲而且还杀害匈奴的一员大将........这不是我编的,《汉书》上就是这么记载的。

不过匈奴人确实是学聪明了一点,没有真的杀了苏武。不过后世的匈奴也没躲过毁灭的命运。留下来一首凄惨的《匈奴歌》,消失在历史上了。

斩使发生一次两次可能是意外,但连续发生三次四次,就不一定是意外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五次巡游都去了哪儿?遇到哪些不寻常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第三次巡游经过哪些地方,秦始皇五次巡游天下地点,秦始皇的5次巡游过程图

    天子巡游是很正常的事情,《尚书》中就说天子“五载一巡守”,可见在遥远的先秦时期,即便车马很简陋道路很崎岖,天子也喜欢到处看看。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更是旅游达人,他创下11年出巡五次的记录。出巡频率远远超过“五年一巡守”。秦始皇第一次出巡是在公元前220年。我们都知道秦王政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合建立起大

  • 看看,这样的东汉想不亡都难!(绝对正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汉真实的历史事件,详细讲述东汉历史,真实的东汉现状

    东汉末年,瘟疫横行,朝廷腐败,社会动乱,张角在民间传统医术的基础上加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赢取百姓的信任。深受瘟疫之苦的百姓,在绝望之际,对张角符水治病的方式深信不疑,奉他为活神仙,趋之若鹜。东汉朝廷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漂着黑色纸烬的符水,给东汉王朝带来了灭顶之灾。01、东汉流民旷日持久的对羌战争,

  • 河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现的大墓,你认为有可能是曹操的墓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安阳曹操墓全景,在河南发现曹操的墓,曹操的墓地址

    天亮以后,有村民就到田里去溜溜看看。其实,在西高穴村流传曹操的墓早已经由来已久,只是大家一直没有具体确定墓穴的具体地址。西高穴村的村民到地里这一溜不要紧,竟然在田野中发现一个很深的坑,翻出来的土还非常的新。机智的村民立刻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坑,而是盗墓贼留下的盗洞,昨晚的那一声闷响就是盗墓贼点燃的,于

  • 项羽死后,他手下的五虎将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秦末时期,天下起义接连不断的出现,先是陈胜吴广起义,到了之后秦朝各地纷纷起义。一时间秦朝变成了人间地狱。到了之后,两个起义军分别形成,就是刘邦和项羽的势力。也就是在关键时刻,刘邦和项羽形成了对峙的局面。曾经的盟友到了后来成为了敌人,这在古代来说是很正常的。作为西楚霸王的项羽,能力毋庸置疑,在历史上能

  • 诸葛亮去世前,留下12字预言,千年过后准确应验,是真实是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这句所谓十二字预言带有浓浓的晚清民国风,假如诸葛亮真人看到自己的这句预言,多半会气得画个圈圈诅咒这个代言者。你这文采真是太让人着急了,造假也应该用心一点好不好?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不论古今中外,始终都存在一群特殊的人,他们的思想远远超过当时的时代,能够跳出当时社会情况的窠臼预见未来,后世验证后,发现

  • 曹操心中曹仁和夏侯惇谁更重要?这几个利害关系要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仁和夏侯惇,夏侯惇跟曹仁谁的地位高,夏侯惇喜欢曹仁还是曹操

    曹操的一流大将分为两大系统,即宗亲“八虎骑”和“五子良将”,而宗亲“八虎骑”中以夏侯惇和曹仁能力最强,其余的如曹洪、夏侯渊之类的稍次。夏侯惇,字元让,曾经为了曹操的霸业失去左眼,乃魏文帝曹丕时期第一任大将军;而曹仁,字子孝,曾据守襄樊对抗关羽,是魏文帝曹丕时期大司马。那么问题来了,夏侯惇和曹仁这两位

  • 三国后期猛将王双,竟让蜀将无人能敌,他的武艺属于几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王双个人详细简历,魏国王双,三国演义王双之死

    大将军曹真出班奏曰:“……臣近得一员大将,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宛马,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乃陇西狄道人,姓王,名双,字子全。臣保此人为先锋。”《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王双这家伙的通过曹真这么一说出来,简直就是曹魏的第一猛将的感觉。我们刚下王双的标配:兵器:使用六十斤

  • 不被刘邦看好的刘盈最终称帝,除去母后帮助,背后还有这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与刘盈,刘邦为什么让刘盈继承王位,历史上刘盈跟刘邦的关系

    从刘邦口中我们知道,他最喜欢的儿子是刘如意,有史书记录,刘如意神情与高祖相似独具特点,有大将之典范,加之生在战乱期间,母亲作为刘邦的妾不离不弃,这个儿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通晓军事而且性格刚毅,没有贵族病,促使刘邦非常喜欢他这个儿子,似乎对比之下刘盈就不那么类己了,刘邦赐予刘如意封地赐号赵王并时常让他

  • 邓艾兵临成都,刘禅坚守待援能否得救?读懂这两个事实不难判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禅不投降邓艾会赢吗,刘禅如果不投降能歼灭邓艾吗,刘禅和邓艾是什么关系

    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公元263年8月,魏国实际领袖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魏军具体进军路线是:西路邓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维,中路诸葛绪负责切断姜维后路,东路钟会军则主

  • 从平民爬到三公,汉朝这位大牛,才智足够迎合世俗,却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智慧最高的谋士,汉朝的三大高手,汉朝哪些人担任过三公职位

    配图 汉武大帝之前讲过韩安国,这次展开多讲一点~01韩安国年轻时,学习《韩非子》及其杂家学说,虽然未能成为显赫的法家名人,但能够通过此进入仕途,可谓其学识渊博超于常人。他起初侍奉于梁王刘武,担任过中大夫一职。这梁王刘武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汉景帝同母的嫡亲弟弟,深得窦太后的宠信。刘武本人也是能文能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