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平民爬到三公,汉朝这位大牛,才智足够迎合世俗,却抑郁而终

从平民爬到三公,汉朝这位大牛,才智足够迎合世俗,却抑郁而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351 更新时间:2024/2/25 1:28:21

配图 汉武大帝

之前讲过韩安国,这次展开多讲一点~

01

韩安国年轻时,学习《韩非子》及其杂家学说,虽然未能成为显赫的法家名人,但能够通过此进入仕途,可谓其学识渊博超于常人。

他起初侍奉于梁王刘武,担任过中大夫一职。

这梁王刘武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汉景帝同母的嫡亲弟弟,深得窦太后的宠信。

刘武本人也是能文能武,不仅封地在各诸侯王中最广大最富庶,他本人对中央朝廷也可以说是忠心耿耿。

所以当发生了“七国之乱”之时,刘武的梁国成为了捍卫长安朝廷的最后的防线。

也是因为这场动乱,让韩安国得以出人头地,他与梁王帐下的名将张羽,一攻一守,活生生在睢阳城拖垮了吴楚叛军,也因此成为了平定“七国之乱”的大功臣之一。

这可以算是韩安国在历史舞台上的崭露头角。

因为平定动乱有功,梁王刘武的心里开始出现了变化,尤其是仗着窦太后的宠信,刘武对皇位继承人的位置产生了想法。

这不知不觉体现在他平时的出行之中,其出行仪仗甚至与天子差不多。

到了这个地步,不要说汉景帝心里不舒服,就是窦太后都觉得有点太过分了,所以梁王派入长安的使者都受到了太后的严厉斥责,眼看着梁王和中央朝廷的矛盾大有爆发之势…

汉景帝

02

要说韩安国这个人了不起,他不仅会打仗,还很会游说。

他通过梁王的同母姐姐馆陶长公主向太后传话。

一再表明当七国之乱时,梁王如何昼夜难眠,担心太后和景帝的安危,在前线奋勇杀敌,只为保得太后和景帝的安全。

如今车仗有些隆重,也是希望天下人都能看到太后和景帝对他的喜爱,绝没有半点僭越之心,请太后和景帝不要抓住梁王某些行为上的细节斥责他。

他的话让太后转怒为喜,同时这些话传到景帝的耳中,也让景帝心中得以释怀,并且更加宠爱梁王。

韩安国由此在太后和景帝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因此有机会与中央朝廷建立了联系,这为他日后由地方到中央的仕途之路做好了铺垫。

韩安国

03

人有风光时,自然也会有低潮的阶段。

后来韩安国犯下了一些错误,被投入监狱,狱吏田甲用极其恶劣的语言侮辱他,说他已经如死灰一般了。

他很平静地对田甲说:“你难道就不晓得,死灰也会复燃吗?”

田甲轻蔑地说,就算死灰复燃了,一泡尿再浇灭它。

田甲

只是世事就是如此无常。

后来,韩安国被任命为梁国内史,这让田甲感觉大祸临头,吓得逃之夭夭,韩安国虽然逼着他回来,但是没有难为他,相反还算友好地对待他,其大将之风尽显无遗。

这和李广锱铢必较,报复杀死当初为难他的守门官比起来,确实难得。

04

梁王复获宠信,最终还是不知收敛,不仅依然觊觎皇位继承权。

甚至还采纳了近臣公孙诡和羊胜的馊主意,派刺客入京杀害反对的大臣,尤其是名臣袁盎因此遇害,极大的震怒了景帝。

景帝派人到梁国捉拿公孙诡和羊胜,梁王却在此刻使起了小性子,窝藏了他们不许朝廷的人捉拿。

这一行为极大的激化了景帝和梁王之间的矛盾。

韩安国此时赶往梁王宫内,好言劝慰梁王:

汉高祖与太上皇的关系、皇上与临江王之间的关系,远比您和皇上的关系更亲吧?

可高祖曾说,持剑打天下的是他,所以即使太上皇也不能过问朝政;

临江王曾经贵为太子,也因为母妃的行为不当,被皇上贬斥。

您如果再这样一意孤行,其下场只会更惨!

皇上现在是因为太后的原因才没有对大王动干戈,一旦太后不在了,您势必就追悔莫及了。

这番肺腑之言终于让梁王如梦初醒,公孙诡和羊胜自杀谢罪,景帝也暂时饶了梁王。

韩安国此行再度化解了梁王与景帝之间的矛盾,功不可没。

梁王此后心思郁闷,英年早逝。

韩安国也因偶犯小错被罢官,闲居在家。

田蚡

05

韩安国第二次崛起,得益于外戚田蚡。

汉武帝即位之后,作为舅舅的田蚡获得重用,担任了太尉执掌大权。

韩安国向田蚡献上重金,田蚡在王太后和武帝面前力荐,也因为韩安国此前的才华已经获得了武帝的注意,韩安国被重新起用。

他刚出山不久,就与大行王恢合作平定了闽越之乱,再度展现出其不凡的军事才华。

之后田蚡出任了丞相,韩安国也晋升为了御史大夫,一下子步入了“三公”的行列之中。

从战场到内廷,从地方到中央,韩安国展现出其卓越的政治才能。

汉武帝是什么人?

是一代雄主,是不甘心被匈奴欺凌的千秋一帝。

汉武帝

可是在即位之初,在军事上,汉朝确实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匈奴对抗。

可皇上想打,下面的人随声附和。

韩安国在这件事上却没有人云亦云,仍然从大局上为武帝分析,当前仍然要以和亲为主。

他为武帝分析:

匈奴以骑兵为主,战略都是游击形式,我们追击他们,算不上获取他们的土地。

我们去追击他们,只能说是以我们的短处去碰触对方的长处,没有任何益处。

考虑当下,还是应当以和亲为主。

武帝权衡当前利弊,同意了韩安国的主张。

田蚡去世之后,韩安国代行丞相的事务。

汉武帝本有意将其提拔为丞相,怎料在这关键时刻,韩安国意外摔伤了腿,跛脚得很厉害,也因此再度被免职几个月养病。

06

韩安国第三次被起用,担任了卫尉一职,只不过这个时候的他,更多的是发挥余热了。

因为此时的汉朝主要国策就是对匈奴的宣战,依靠卫青霍去病等年轻将领的强势崛起。

汉武帝一改以往对匈奴作战的保守,开始在西域大肆打击匈奴的军事力量,而对匈奴主张较为保守的韩安国,不再成为汉武帝的倚重。

但这位历仕两帝一王的名臣,依然被汉武帝任命为材官将军,在渔阳、右北平一带驻守抵御匈奴在这一带的进攻。

在全国一片打击匈奴的强烈声势之下,韩安国难得地还能保留一份冷静,上书武帝希望能够在匈奴退军之时能够有效地实施屯田之策,不然仗没打完,庄稼也荒芜了,得不偿失。

可惜这份中肯的期盼,汉武帝直到晚年才意识到,让人不胜唏嘘。

07

“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於忠厚焉。贪嗜於财。所推举皆廉士,贤於己者也。”

——《史记·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术家之流,不能创制垂则,而能遭变用权,权智有余,公正不足,是谓智意,陈平、韩安国是也。”

——刘邵

韩安国,汉高祖以来第一个从平民努力到三公的人,牛皮程度可以想象~

汉武帝朝外戚窦家和王家斗的那么厉害,核心窦婴和田蚡都出事,他一看卫青要上位,马上全身而退。

这种智慧是真正的长者。

之后,领兵驻防,被匈奴所欺侮,损失伤亡很多,内心觉得非尝谘愧。

希望能够回到朝廷,却更被调往东边驻守,。

元朔二年(前127),失意而闷闷不乐的韩安国,生病吐血,抑郁而亡。

最后:

配图里的韩安国演员孙飞虎在2014年已然去逝。

他是位实力派的大牛。

还演过曾国藩,巧合的是韩安国与曾国藩在晚年遇到一样的问题。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去世前,留下12字预言,千年后准确应验,真的是巧合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死前三大预言,诸葛亮的预言真实吗,诸葛亮死前的预言是什么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乃至在华夏文明史上,诸葛亮的谋略都是数一数二的。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为刘备建功立业,成为了蜀汉的功臣,在历史上,诸葛亮是受到了后人祭拜的。时至今日,仍然存在武侯庙,就是专门祭拜诸葛亮的。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能力可以媲美郭嘉、荀彧等人,刘备能够拥有这样的谋士,肯定是如虎添翼

  • 华佗去世11年,关羽才被毒箭射中,真正给关羽刮骨疗毒的可能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佗关羽刮骨疗毒,给关羽刮骨疗毒的神医是华佗吗,华佗真的为关羽刮骨疗伤吗

    关羽刮毒疗毒的片段出自《三国演义 》第七十五回。关羽在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之后,在攻打樊城时,却被曹仁的弓弩手所伤。不仅右臂中箭,更严重的是,箭头还有毒。而且,神医华佗赶来时,毒已入骨。于是,华佗提出并实施了将关羽伤口割开,刮去骨头上的毒药,清理后再缝合的外科手术。术后,“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

  •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 最后越国是怎么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勾践灭吴之后越国怎么样了,越国勾践灭吴之后的结局,越王勾践怎么灭掉吴国

    [var1]▲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最后越国怎样了?越王勾践灭吴后:“徐州会盟”奠定新一代霸主地位越王勾践灭吴,乘势北进,欲意争霸天下,并以武力驱使北方的宋、郑、鲁、卫等国归附臣服之后,迁都吴国琅琊,又与齐、晋各诸侯会盟于徐州,经过周天子周元王的承认正式成为新一代霸主。可谓风光一时无两。[var1]▲

  • 赵武灵王雄才伟略,为何却冒出一个妇人之仁,让赵国一败涂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武灵王时赵国的军队,赵武灵王鼎盛时期能打过赵国吗,赵武灵王赵国历史

    [var1]赵武灵王名叫赵雍,他15岁就登基当了赵国的国君,当时的炸锅一片混乱,他硬是在这种环境之下,把赵国变得强盛起来,而且他还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让赵国军事力量进一步壮大,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为了检测自己的改革成果,率领大军攻打中山国,直接拿下十多座城池,差点让中山国亡国。在赵武灵王的雄才

  • 一位神奇的将军:两个女婿、二位伯父和祖父都是皇帝,亲爹封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一位国王和他的五位将军,中国历史上的父子将军,历史上英勇无敌的将军

    [var1]当然有,此人是五代至北宋初期的名将,符彦卿。这个名字对熟悉历史的人来说,肯定不陌生,但对于更熟悉评书演义的朋友来讲,可能就有些无足轻重了。可如果从隋唐到五代残唐这个大背景来讲,此人的确是隋唐时代的一位将军,只不过书迷看隋唐,看的都是秦琼、罗成、程咬金等人,看残唐五代,也是李存孝、高思继甚

  • 赵国第一卖国贼郭开,他赶走廉颇诬杀李牧,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郭开为什么要杀李牧,廉颇与李牧,赵国李牧被谁打败

    但是现如今秦国打败赵国,并实现了后面的统一,可以说和郭开大有关系,因为没有郭开的话,秦国可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兵力来攻打赵国。那么在赵国灭亡之后,这位赵国第一卖国贼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郭开上位,逼走廉颇[var1]郭开是赵王迁的伴读书童,由于从小赵王迁就与郭开关系甚密,所以在赵王迁上位之后,郭开也

  • 杨林入山驯服金丝银龙,巧得廉颇兵刃,白起铠甲,终成隋唐第八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唐英雄杨林简介,隋唐英雄传杨林的实力,廉颇白起

    [var1]由此可以想象,假如这位大隋靠山王能再年轻几岁,估计他的实力会更强,而那时又没有裴元庆李元霸等人出生,所以这位隋唐第八杰,在大隋一统之前的南北朝时代,堪称是数一数二的顶级高手。特别是他在得到稀世的马匹兵刃以及头盔铠甲后,有了一身装备的“加成”,杨林的实力自然涨了一大截。关于此事,还是要在《

  • 诸葛亮未出茅庐时自比管仲、乐毅,这个比较有水分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管仲乐毅,诸葛亮和管仲乐毅名气谁大,诸葛亮真的能比管仲乐毅吗

    [var1]要弄清诸葛亮是否在吹牛,那么就要先搞清管仲和乐毅在历史上是个什么人物。管仲是春秋时期辅助齐桓公称霸的贤才,他凭借着卓越的治国能力被后世管理者当作楷模。而乐毅则是战国时期主燕国连下齐国七十余城的军事天才。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是在间接地表示自己是能治国、善用兵的全才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

  • 春秋最荒唐君主:杀死妹夫,苟且亲妹,死后千年被挖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最荒唐的国君,春秋十大奇葩国君,春秋时期死得最惨的国君

    [var1]齐襄公姜诸儿,姜姓、吕氏,生年不详,齐僖公姜禄甫长子,齐桓公姜小白异母兄,春秋时期齐国第十四任国君,周桓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98年)即位,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昏聩无能,最终导致众叛亲离,死于一场叛乱。周桓王二十三年(齐襄公元年,公元前697年)六月,齐襄公和鲁国君主鲁桓公在艾地会面,相约

  • 解秘:张仪和苏秦谁厉害?我认为苏秦比张仪略胜一筹,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仪和苏秦谁的成就高,苏秦和张仪的格局大吗,历史对苏秦张仪的评价

    [var1][var1]而苏秦的成名之作,便是自己以七国之中最弱的燕国展现自己的才华,虽二人同出鬼谷子门下,但二人的治国方略却大相径庭。苏秦挂六国相印,六国合纵攻打秦国,秦国差点就被灭了,这是多么的霸气。他能说服齐国把帝王称号主动去掉,以此让秦国成了枪靶,秦国不得已退还赵魏的土地,这一谋略让秦国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