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里的齐国,为何最后才被秦国灭亡?

战国七雄里的齐国,为何最后才被秦国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464 更新时间:2024/1/16 13:04:55

[var1]

从已有的记载来看,秦朝开始发动灭六国战争的时间应该是公元前231年,直到公元前221年才完成最终的胜利。在这10年的战争中,秦国相继将韩、赵、魏、楚、燕、齐这六个国家灭亡。那么秦灭六国之战为什么把齐国放在最后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秦国发动统一天下战争的顺序。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般轻松。为了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在嬴政即位后,他就与其诸多大臣开始了精细的谋划。经过周密的部署和多方论断,最终决定在政治上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在实现大政方针统一下的秦国,很快集中力量将韩国灭去,又在同一年将赵国亡国。

[var1]

秦决定第一步就灭韩国,不仅仅是因为在地理位置上,韩国阻挡了秦国东进得步伐,还因为韩国本身军队中的战士在诸国中算不上强大,但其武器装备却极为精良。根据《战国策·韩策一》的相关记载:“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的军队制式军剑也锋利非常,能够“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这样的韩国被秦国如不及早灭亡,在诸国联合后,足以为联军提供大量精良的武器,是秦国的心腹大患。

而第二个灭国的赵国则是将秦完成统一大业进行到了最重要的一步。昔日,《史记·赵世家》记载:“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讲的是赵国名将李牧,率领着赵国军队,在面对强大的秦国时,临危不惧。他指挥下的赵军,来去如风,充分发挥骑兵的优势灵活战斗,先给进攻番吾的秦军以沉重打击。在将秦军逐出赵国境内后,毫不恋战,迅速撤离。

赵军在李牧统率指挥下,一再战胜。《史记·赵世家》记载:“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怱及齐将颜聚代之。赵怱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赵王迁最终被秦的反间计所迷惑,罢免了李牧,帮助秦灭赵摆脱了阻碍。赵国亡国,赵王也开城投降。

[var1]

之后的魏国、楚国,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被秦国打断了脊梁。在秦国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迅速亡国,毫无还手之力。虽然秦国灭燕国也是易如反掌,但燕国还是剧烈的反抗。燕太子丹就策划了名垂千古的荆轲刺秦王。《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而使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发兵击秦军,秦军破燕易水之西。”当时,在易水河畔,太子丹送荆轲,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后人称为《易水歌》。

最后到了齐国。这时的齐国已经不是在齐桓公时期的霸主齐国,在经过国内的内乱,尤其是田代姜氏后,齐国的国力大不如前。在后来,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将实力恢复了些的齐国麻痹、迷惑了。远交近攻,得之一寸,乃是我秦国一寸;地之一尺,乃是我秦国一尺。齐国地处山东半岛,秦国和齐国中间隔着韩魏,要搞远交近攻,必然要先打接壤的国家,即韩国、魏国、楚国、赵国,随后是燕国和齐国,大体顺序符合国策。所以齐国最后被灭并不是因为齐国有着多么强大的实力,而是秦国的国策使然,才将其留在最后。

[var1]

秦灭六国尤其侥幸之处,但更多的是历史的必然性,也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学者朱学召在《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功绩》这一篇文章中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参考文献:《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功绩》朱学召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赵世家》

《战国策·韩策一》

更多文章

  •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是如何让楚王的宠妃怀上自己儿子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申君在战国的影响,战国四君子春申君简介,春申君是战国四君之一吗

    不过,敢给君王戴绿帽子的,史上还真不多见,吕不韦和春申君黄歇就是其中佼佼者。[var1]春申君是楚国后期的栋梁,他为楚国立下汗马功劳,不然也不会有给国君戴绿帽子的机会。他曾经率领楚国的军队参加了秦、赵“长平之战”的后续战役——邯郸保卫战。在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三大公子的联手下,赵、魏、楚三国联军大

  • 战国初期最强的国家,压着秦国和齐国打,为何魏国最终会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齐国和魏国的位置,齐国vs魏国,战国魏国最弱时期

    但那是后期的情况,战国初期还不是这样的,一些影响力不行的小国不算,战国早期,秦国、燕国实力较弱。比较强大的是晋(此时基本已经处于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边缘,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册立三晋为诸侯。周天子承认三晋诸侯地位对天下秩序产生了极大震动,周天子权威至此几乎完全沦丧。)、齐、楚、越四国。[var1

  • 蒋介石的成功离不开黄埔系,而他的失败,黄埔系的责任也很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身为资深的政治家蒋介石也深知此道,因此,在他成为黄埔军校的校长后,就开始拉拢人心,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小王朝。当时,蒋介石很重视黄埔军校的教育工作,也很看重军校的每一位学员及教官,他没事就到军校转转,看看有没有可造之材,能够为他所用。据说,当时每一届毕业生,在毕业典礼的当天,蒋介石都会亲自找他们谈话。

  • 鸿门宴上,为什么刘邦去个厕所就成功逃跑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西汉,刘邦

    鸿门宴是刘邦离危险最近的一次,《史记》中说,亚父想要动手,但项羽没有听他的意见,便一直没有动手。刘邦看到了这个情形之后觉得有些异样,想跑总不能光明正大的从门口走吧,人有三急,于是便说要上厕所,可刘邦为何去趟厕所就能成功逃脱,考古解开谜团。古代不少人遇到危险之后,为何厕所都成了他们的最佳逃生地点呢,比

  • 若是刘备统一天下他会诛杀功臣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其实大规模诛杀功臣的情况并不多见,最为著名者便是刘邦和朱元璋,偏偏就是这两位得国最正的帝王,而这两位皇帝则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起于微末,这其中的原因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为何起于微末的皇帝总是喜欢诛杀功臣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些皇帝起兵之前普遍身份较低,而随同他们一起起兵,并最终成

  • 武则天既然已经称帝,为什么死后却以皇后的身份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武则天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才华出众,积极参与国家大事,最终如愿以偿称帝,国号大周,那么既然费尽千辛万苦当了皇帝,为何死后却以皇后身份下葬?武则天,一个野心不在后宫,而在天下的奇女子。她14岁就入宫,成为后宫最底层的“才人”。虽然李世民对她不感兴趣,可是李治却对她非常着迷。即使两人至

  • 唐玄宗为什么要把大权交给藩镇节度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唐玄宗

    许多人都知道,造成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就是发生在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则是唐玄宗给藩镇节度使安禄山等人授予了太多的权力,结果促使其“手握利器,杀心自起”。后来“安史之乱”虽被平定,但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却再也无法结束,并最终导致唐朝的灭亡。那么问题来了,唐玄宗为何要把大权交

  • 历史上的香妃真的存在吗,她的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香妃

    如果问历史上有哪一位皇帝的妃子可以招蜂引蝶,你肯定会想到乾隆皇帝的妃子香妃。香妃来自维吾尔族,传说她不仅容貌姣好,更令人惊叹的是她还天生身上带有一种迷人的香气。关于香气的传说很多,历史文献记载香妃就是乾隆的容妃。香妃的哥哥图尔都率部平反有功,香妃也随图尔都进京,并被乾隆看中封为和贵人。后来,晋升为容

  • 搜神记:此人出身西周羌族,与诸葛亮师承一脉,擅长制作各种木工制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搜神记最厉害的人,搜神记的历史背景,搜神记著名故事

    小评:葛由雕刻的木羊,和诸葛亮做的木牛流马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动,能驼人或物。武王伐纣期间,很有可能会用到木羊做交通工具。考虑到古代,工匠技艺一般都比较讲究师门传承,诸葛亮和葛由可能同出一派,葛由算是诸葛亮的同门前辈。古代的人对成仙似乎比较执着和盲信,跟着葛由一起进绥山的人都失踪了,没有一个人察

  • 妲己睡前有个“坏习惯”,纣王很是喜爱,如今女子却不敢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商朝纣王妲己,纣王为什么偏爱妲己,妲己变漂亮迷惑纣王吃了冰茧

    通过观看影视剧,我们对纣王和妲己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知,纣王不仅沉迷酒色,还实施各种酷刑,所以他即是昏君也是暴君。但是在史书的记载上,纣王天赋过人,且十分有口才,他曾经亲自领兵出征打败其他部落,让百姓安定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只是他的自负害了他自己,认为自己无人能比,就开始享受了起来。而妲己也跟他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