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为什么要把大权交给藩镇节度使

唐玄宗为什么要把大权交给藩镇节度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537 更新时间:2024/2/19 1:23:33

许多人都知道,造成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就是发生在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则是唐玄宗给藩镇节度使安禄山等人授予了太多的权力,结果促使其“手握利器,杀心自起”。后来“安史之乱”虽被平定,但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却再也无法结束,并最终导致唐朝的灭亡。那么问题来了,唐玄宗为要把大权交给藩镇节度使呢?

有人认为,唐玄宗晚年宠信奸臣,沉溺美色,所以才导致了藩镇偷偷发展壮大,以至于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可事实上,唐玄宗设立藩镇节度使却是在他执政初期,即“开元盛世”阶段所干的一件重大举措,其初衷是为了解决长期困扰大唐帝国的两大难题:边患和财政危机。

唐朝前几任皇帝不断开疆拓土,到了唐玄宗即位时期,唐朝的疆域已经非辽阔了。然而大有大的难处,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戍卫边疆需要付出非常昂贵的成本。比如在八世纪初期驻守西部的唐朝守军兵力约为五万,可是这五万人的军费开支却比京畿地区十几万人部队的开支更加巨大。到722年,整个帝国总兵力约为六十万,其中多数为边防守军。

虽然唐朝的边防军人数不少,但在保卫国境线上能做的努力却很有限。因为唐朝周边势力都是游牧或半游牧民族,他们的军队机动性高,且目标并非是为了占领土地,而是要以突袭的方式劫掠粮食、人口。大部分边镇只有数百人驻守,如果游牧骑兵大规模入侵,这点兵力显然无法应对。每当这个时候,唐朝中央就必须出动大规模军队,并临时任命有经验的军事统帅前往讨伐。可是这个过程却非常繁琐,效率极低,往往是当大军到达边境时,敌人早就已经撤回自己境内,消失在茫茫草原和戈壁之中了。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从唐睿宗(唐玄宗之父)执政后期开始就任命长期的节度使以指挥各防区。如果某个防区遭到进攻,身处边疆的节度使就能迅速作出军事部署而不需要像过去那样等待朝廷任命战地统帅和动员军队导致的长期延误。

权力下放的效果立竿见影,唐朝边防军在节度使的指挥下战斗效率大大提升。因此在唐玄宗即位后相继在边疆地区设立了九节度使、一经略使,总共十大藩镇,每个藩镇节度使拥有一大批直属军队(通常称“经略军”),其中兵力最多的范阳节度使拥兵达九万人。此外,为了提高效率,藩镇节度使还被授予行政大权,可以在自己管辖的藩镇内任免官吏。

不过,节度使的设立虽解决了军队效率问题,但另一个问题却仍很突出,那就是长期面临的财政困境。唐朝从立国开始一直执行粗放式的财政政策,坚持不与民争利。因此唐朝百姓比较富庶,但中央财政却很吃紧。

唐朝疆域庞大,兵员众多,所以后勤支援就成了个大难题。把各地的粮食、物资集中到京师,再从京师统一运送至边疆地区是传统的做法,但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如此来回运输,加上沿途损耗,势必会造成惊人的浪费。《孙子兵法》中就提到过“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言下之意就是说,军队只需要吃“一钟”的粮食,但如果由中央从地方收取再输送到前线,需要付出“二十钟”的成本。

虽然唐朝各地的边防军都设有军屯,能部分实现自给自足,但军费的“大头”还是要靠朝廷拨款。可是唐朝国库本来就不宽裕,很难承受这样巨大的支出。为了实现高效率管理和运作,唐玄宗决定进一步下放权力,将藩镇所辖区域的财政大权交给节度使,让其实现自负盈亏。如此一来,节度使在掌握了军权、行政权之后,又进一步掌握了财权,藩镇俨然成为了节度使的独立国。

唐玄宗为了解决两大难题而设立了节度使,可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在几十年后,节度使却成了自他以后所有唐朝皇帝的最大难题。由此可见如何应对难题才是每个面临困境的人真正该思考的问题。

标签: 唐朝唐玄宗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香妃真的存在吗,她的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香妃

    如果问历史上有哪一位皇帝的妃子可以招蜂引蝶,你肯定会想到乾隆皇帝的妃子香妃。香妃来自维吾尔族,传说她不仅容貌姣好,更令人惊叹的是她还天生身上带有一种迷人的香气。关于香气的传说很多,历史文献记载香妃就是乾隆的容妃。香妃的哥哥图尔都率部平反有功,香妃也随图尔都进京,并被乾隆看中封为和贵人。后来,晋升为容

  • 搜神记:此人出身西周羌族,与诸葛亮师承一脉,擅长制作各种木工制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搜神记最厉害的人,搜神记的历史背景,搜神记著名故事

    小评:葛由雕刻的木羊,和诸葛亮做的木牛流马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动,能驼人或物。武王伐纣期间,很有可能会用到木羊做交通工具。考虑到古代,工匠技艺一般都比较讲究师门传承,诸葛亮和葛由可能同出一派,葛由算是诸葛亮的同门前辈。古代的人对成仙似乎比较执着和盲信,跟着葛由一起进绥山的人都失踪了,没有一个人察

  • 妲己睡前有个“坏习惯”,纣王很是喜爱,如今女子却不敢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商朝纣王妲己,纣王为什么偏爱妲己,妲己变漂亮迷惑纣王吃了冰茧

    通过观看影视剧,我们对纣王和妲己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知,纣王不仅沉迷酒色,还实施各种酷刑,所以他即是昏君也是暴君。但是在史书的记载上,纣王天赋过人,且十分有口才,他曾经亲自领兵出征打败其他部落,让百姓安定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只是他的自负害了他自己,认为自己无人能比,就开始享受了起来。而妲己也跟他出现在

  • 西周春秋战国3个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诸侯分别是谁?齐国独占2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春秋战国各个诸侯王,西周时期总共有多少个诸侯,西周时期诸侯王有哪些

    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发领着一帮正义诸侯前去消灭了商纣,周也从此代替了殷商。不过周王朝却分为东西周2个时期,而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2个时代。武王建立的周与后来的秦、汉、唐、宋、明不大一样,周王朝由很多个诸侯国组成,那帮诸侯们也是国君,只是他们得尊周王为老大。那么问题来了,西周、春秋、战国3个时期在

  • 周朝亡国,真的是褒姒倾国倾城的错吗?你被烽火戏诸侯骗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朝褒姒图片,周幽王和褒姒烽火戏诸侯,周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古人常用“红颜薄命”指代那些容颜绝美但是命运坎坷,结局凄惨的女子。比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又比如“一笑倾城,再笑倾国”的“祸国妖妃”褒姒。美貌赋予了她们旁人无与伦比的争宠优势,却也将她们推向文人审视的风口浪尖。越是貌美的女性,越是容易受到文人的挑剔和批判,她们的言行举止,往往

  • 充满波折的夏朝——捣乱的后羿与寒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寒浞和后羿是什么关系,寒浞杀后羿的故事,寒浞后羿关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夏朝的发展亦是如此。夏启在继任后不久便病逝了,这一回夏后氏再也没走那套让贤于人的过场,直接让启的儿子姒太康继任了。许是家天下一锤定音后启便不再有前进的动力,安于享乐,太康打小过得便是一种不健康的官二代的快乐生活,直至他接班他依旧也改不了他安于游猎的生活习性,不理朝政,

  • 清华简现世,揭开了千古谜团,周文王姬昌完美形象将被颠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文王姬昌的现状,周文王姬昌经典语录,周文王姬昌是谁的儿子

    与此同时,跟商纣王形成鲜明对比的,无疑就是周文王姬昌了。虽然他曾经被商纣王囚禁,命悬一线,但是他懂得忍辱负重,最终平安回到西周。虽然商朝非他所灭,但他为周武王灭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于对他这个人的认识,其实大多数都来自于影视作品,宽以待人,深得民心。实际上关于他的史料是非常有限的,以至于从唐朝开始就

  • 孙权最后的北伐希望:冒险而实际,却被陆逊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陆逊为什么没北伐,孙权晚年为何逼死陆逊,孙权的北伐有多厉害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孙权,十八岁坐领江东,既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正统性,亦没有皇室宗亲身份加持的责任感,却从未甘心偏安一隅。如何依仗父兄留下的东吴基业,去完成全国的一统呢?从公元200年孙策遇刺后传位孙权,到公元252年孙权病逝,东吴的“一统方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周瑜、鲁

  • 张飞是蜀汉的重要将领,他为什么轻易就被部下刺杀身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飞是什么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对蜀汉贡献,蜀汉猛将张飞之死真相

    第一,张飞不体恤士兵,招致杀身之祸。 张飞是刘备手下的重要将领,作战勇猛,和关羽一样都属于万人敌一样的大将。张飞喜欢饮酒,脾气又大,经常在醉酒后鞭打士兵,他手下的士兵对他都是又敬又怕又恨。刘备称帝后不久,打算攻打东吴为关羽报仇,让张飞出兵配合,结果在这关键时期,张飞又喝酒,酒后把张达和范强给打了,他

  • 孙策临终前传位给弟弟孙权,后来孙权称帝,又怎样对待孙策子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策临死前给孙权的忠告,孙策死后和孙权有什么关系,孙策和孙权之间有什么故事

    可惜的是,这位豪杰却在26岁时英年早逝,而他在临终前也做出了一个令人感到疑惑的决定:传位给弟弟孙权。在人们的一般认知中,家业不可轻传,而父死子替乃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孙策又不是没有儿子,为何非要传位给弟弟孙权呢?孙权后来在孙策打下来的基业基础上,才最终建立了三国之一的吴国,那么问题又来了,孙权称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