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第一卖国贼郭开,他赶走廉颇诬杀李牧,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赵国第一卖国贼郭开,他赶走廉颇诬杀李牧,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699 更新时间:2024/3/6 23:12:44

但是现如今秦国打败赵国,并实现了后面的统一,可以说和郭开大有关系,因为没有郭开的话,秦国可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兵力来攻打赵国。

那么在赵国灭亡之后,这位赵国第一卖国贼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郭开上位,逼走廉颇

[var1]

郭开是赵王迁的伴读书童,由于从小赵王迁就与郭开关系甚密,所以在赵王迁上位之后,郭开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当时的丞相。

廉颇算得上是赵国的一代老将了,由于其功绩显赫外加作战能力超凡,所以一直都有受到多代皇帝的提拔。

但是正所谓功高震主,在赵王迁上位之后,郭开便以廉颇实力巨大,恐以后会对王的江山造成不小的影响为由,在廉颇外出征战的时候,便让乐乘带兵前去替换廉颇。

廉颇在得知消息之后十分生气,直接带兵将乐乘打回赵国。

[var1]

打完乐乘之后廉颇才发现自己已经回不去赵国了,于是便出逃赵国,廉颇也算是正式被郭开赶出去了。

但是郭开为什么要赶走廉颇呢,其实主要还是因为郭开在上位之前就与廉颇多有冲突。

郭开的性格其实在电视剧“大秦赋”中就有明显的表现,就是非常简单的阴险狡诈。

[var1]

而廉颇则是一个性子直而且没有城府的人,所以两人可以说是十分不合,由于廉颇侍奉过多代皇帝,所以其实和郭开在以前就认识。

但是由于郭开的性格,让廉颇十分看不起他,因此廉颇也经常会骂郭开,郭开很无奈,就一直将这些仇恨记在心里。

被郭开收买,廉颇客死他乡

[var1]

但是在廉颇走后,赵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国力衰败,而且在多场战争中都失了先机,导致最后的败北。

于是底下的臣子便纷纷向赵王迁进言,说是应该召回在外的廉颇,此时正是赵国需要他的时候。

赵王迁觉得说得有理,于是便准备派一个使者前去看看廉颇的近况。

这位使者来到廉颇的住处之后,和他说了赵王有意将其重新用的消息,廉颇十分开心,为了表示自己还是和以前一样能干,还特地穿上盔甲,吃了一大碗米饭。

[var1]

但是十分可惜的是,这个使者早就已经被郭开所收买,回来之后告诉赵王廉颇已经老了,吃一碗饭都要很久。

赵王听后十分嫌弃,于是便放弃了重启廉颇的想法,而廉颇也是由于一直没有再受到重用而在异国他乡郁郁而终了。

诬杀李牧

李牧可以说是比廉颇还要出色的将领,不管是边疆与外敌的作战,还是回到主城之后与秦军的作战,都可以用战神来形容。

[var1]

但是李牧与郭开是没有什么恩怨的,郭开之所以诬杀他,主要还是为了秦国的黄金万两。

当年秦王为了一统天下,便派王翦进攻赵国,而当时迎战的人就是李牧。

可是李牧的厉害他们是知道的,尽管秦军一直对李牧实行猛打,李牧还是严防死守,王翦一时间拿李牧没有办法。

虽然一直耗下去赵军总有挺不住的时候,但是总的来说这样的话秦军的损耗太大了。

于是王翦便提议让赵国内部的人反对李牧,可是赵国的人为什么要帮助外人呢?

[var1]

此时要找的就是一个不顾国家生死,只管自身利益的人,而这个人就是郭开。

由于郭开是赵王的伴读书童,所以打小便认识秦王和王翦,二人也是十分了解郭开的性格。

于是在一番商议之后,便让使者带着手信以及各种金银财宝前往郭开府上,并告诉郭开这只是定金,只要事成,日后必有重赏。

最后郭开同意了秦王的要求,于是便连夜赶到赵王府上,告知李牧要反,而此次便是假意带兵准备将军队献给秦王。

赵王听到这里不淡定了,于是便准备安排将军将李牧换回,李牧在前线得知消息之后,自然是不愿意的。

主要是因为这是一场关乎赵国生死的决战,如果此时更换将领,将对赵国的军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var1]

于是李牧便以身在前线,不能从命为由,拒绝了替换将领这一命令。

此时被郭开抓住了把柄,郭开一口咬定这就是李牧要反的前兆,于是他便命人偷偷前往李牧军营,将其绑住之后,秘密处死了。

李牧一死,军心大乱,于是王翦的军队便以破竹之势攻进邯郸,最后赵王无奈,只能在众人 的劝说之下,开城门宣布投降。

郭开的结局

在赵国被灭之后,按照先前的约定,秦王给了郭开约定的财宝以及一定的官位。

[var1]

但是由于先前住在赵国,所以郭开在秦国稳定下来之后,便驱车前往赵国取回自己的财宝,可是最后却在拿财宝的途中被人所杀,一代奸臣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对于杀害郭开的人,历史上有三种猜测

第一种是李牧的士兵

由于当时是郭开使奸计杀死了李牧,所以李牧手下忠诚的士兵一直记在心上,直到找准了郭开独自出门的机会,于是便在他返回的路上将其杀害,还伪装成了盗取钱财的山贼所为。

第二种是秦国贵族所为

[var1]

由于郭开是赵国人,再加上其势力以及阴险狡诈的性格,来到秦国之后很快就得罪了一些当地的贵族子弟。

但是在秦国迫于他是秦国的功臣而无法动手,于是便在他返回赵国的路上对其下手,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防止郭开对其贵族地位产生意外的动摇。

第三种就是秦王所为

虽说郭开是秦国的功臣,没有郭开的话秦王攻下赵国还需要损耗不少的兵马,但是郭开这种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性格又让秦王感到害怕。

[var1]

因为万一日后有人收买了郭开,那倒霉的还不是自己,于是便先下手为强,在郭开回去的路上动手杀死了郭开。

结语

不管最后是谁杀的郭开,郭开的结局都是罪有应得,赵国会灭亡有一半以上的原因就是因为郭开,而李牧廉颇等一代忠臣,却全部都因为郭开的一己私欲而被迫害,实在是可惜啊!

更多文章

  • 杨林入山驯服金丝银龙,巧得廉颇兵刃,白起铠甲,终成隋唐第八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唐英雄杨林简介,隋唐英雄传杨林的实力,廉颇白起

    [var1]由此可以想象,假如这位大隋靠山王能再年轻几岁,估计他的实力会更强,而那时又没有裴元庆李元霸等人出生,所以这位隋唐第八杰,在大隋一统之前的南北朝时代,堪称是数一数二的顶级高手。特别是他在得到稀世的马匹兵刃以及头盔铠甲后,有了一身装备的“加成”,杨林的实力自然涨了一大截。关于此事,还是要在《

  • 诸葛亮未出茅庐时自比管仲、乐毅,这个比较有水分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管仲乐毅,诸葛亮和管仲乐毅名气谁大,诸葛亮真的能比管仲乐毅吗

    [var1]要弄清诸葛亮是否在吹牛,那么就要先搞清管仲和乐毅在历史上是个什么人物。管仲是春秋时期辅助齐桓公称霸的贤才,他凭借着卓越的治国能力被后世管理者当作楷模。而乐毅则是战国时期主燕国连下齐国七十余城的军事天才。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是在间接地表示自己是能治国、善用兵的全才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

  • 春秋最荒唐君主:杀死妹夫,苟且亲妹,死后千年被挖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最荒唐的国君,春秋十大奇葩国君,春秋时期死得最惨的国君

    [var1]齐襄公姜诸儿,姜姓、吕氏,生年不详,齐僖公姜禄甫长子,齐桓公姜小白异母兄,春秋时期齐国第十四任国君,周桓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98年)即位,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昏聩无能,最终导致众叛亲离,死于一场叛乱。周桓王二十三年(齐襄公元年,公元前697年)六月,齐襄公和鲁国君主鲁桓公在艾地会面,相约

  • 解秘:张仪和苏秦谁厉害?我认为苏秦比张仪略胜一筹,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仪和苏秦谁的成就高,苏秦和张仪的格局大吗,历史对苏秦张仪的评价

    [var1][var1]而苏秦的成名之作,便是自己以七国之中最弱的燕国展现自己的才华,虽二人同出鬼谷子门下,但二人的治国方略却大相径庭。苏秦挂六国相印,六国合纵攻打秦国,秦国差点就被灭了,这是多么的霸气。他能说服齐国把帝王称号主动去掉,以此让秦国成了枪靶,秦国不得已退还赵魏的土地,这一谋略让秦国的东

  • 长平之战,除了廉颇和赵括,偌大一个赵国莫非就无名将可用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平赵括,长平之战赵括有可能赢吗,长平之战赵括的真正实力

    [var1]公元前269年赵奢在阏与之战中硬碰硬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不久后廉颇在几之战中再次大败秦军,在秦国远交近攻策略的影响下,韩魏两国成为秦国首要的攻击目标,三晋在战国时期很多时候都是共同进退的,被双方互相视为劲敌的秦赵两国始终会有一场大决战。只是双方都没有料到这场决战会来得如此之快:前262

  • 春秋五霸到底是指哪五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秋5霸顺序,春秋五霸分别都叫什么,春秋五霸都是啥

    时间到了春秋时期,周王走向末路,无法有效控制天下,各诸侯国趁机抢夺地盘,壮大自己,企图称霸。一听到霸道、霸主、霸气、霸王、霸权、恶霸、霸占等等词语,人就会感到一股杀气,冷气。“霸”字本是假借“伯”,指春秋时期的诸侯盟主。《荀子•成相》中曾记载,“穆公任之,强配五伯、六卿施。”那么,春秋五霸到底指的是

  • 长平之战,坑杀的40万赵军为啥不反抗?考古发现白起使诈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白起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长平之战白起杀了赵军吗,长平之战赵军真实情况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在和平的年代里,很多人感知到的都是战争的热血与保家卫国的豪情万丈。可是换一个角度来看,马革裹尸裹的未必是一腔报国的热血,更多的是百姓们无可奈何地悲凉。在历史上,我们看到的只是数字和记录。但是在当时,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背后关系着千千万万的家。不管战争是因何而起,但有一点是可以确

  • 拾荒老人捡到“金冠”,实为战国匈奴文物,专家估价超10个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匈奴金冠文物图片,匈奴金冠文物历史价值,内蒙古出土的镶宝石金冠

    公元前215年,匈奴被蒙恬赶出河套平原以及河西走廊地区,逐渐在中原以北壮大。到了西汉前期,匈奴已经强大起来了,并且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的政权造成很大的威胁,并逐渐控制了西域。汉朝统治者当然不能容忍这样的局面,多次出兵抗击匈奴,而匈奴也被汉武帝所败,证券四分五裂。之后的历史进程中,汉朝与匈奴多有冲突,

  • 战国墓挖出1.3万字“古籍”,研究解读后,专家:推翻历史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墓葬发掘,战国墓出土文献,考古挖掘战国古墓

    [var1]在郭店村楚简里,有一本《唐虞之道》,《唐虞之道》记载的是上古时代的禅让制,主角就是著名的尧、舜,这部古籍主要说了舜的好处,赞扬了舜的品德。这部古籍的内容,是从两个远古的朝代来写的。根据历史记载,在夏朝之前,我国还有古唐朝和虞朝,古唐朝是尧建立的,而虞朝是舜建立的,传说尧建立了古唐朝以后,

  • 战国四公子之首的信陵君凭什么能让暴秦忌惮十余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信陵君为什么是战国4公子之首,战国时期信陵君故事,战国信陵君功绩

    为何一个魏国宗室公子能让司马迁如此青睐?在史书上记载,不但太史公是这位战国第一大帅哥的铁杆忠粉,就连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也对无忌公子推崇备至,每次巡游经过信陵君之墓都要亲自前去洒扫凭吊一番,还专门为他安排了五户人家作为守墓世家,可谓身后殊荣至极矣。战国四公子中的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以贤明著称,楚国的春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