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当然有,此人是五代至北宋初期的名将,符彦卿。这个名字对熟悉历史的人来说,肯定不陌生,但对于更熟悉评书演义的朋友来讲,可能就有些无足轻重了。可如果从隋唐到五代残唐这个大背景来讲,此人的确是隋唐时代的一位将军,只不过书迷看隋唐,看的都是秦琼、罗成、程咬金等人,看残唐五代,也是李存孝、高思继甚至是杨家将早期先辈,这个符彦卿存在感太低。也难怪,他的父亲符存审在小说中,不过是李存孝的一个副将,而且名字还有改动,所以在突出大马金刀的沙场勇士为主的演义小说中,书迷不熟悉符彦卿也正常。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符彦卿的人生际遇,以及他让人咋舌的人脉资源,绝对可以用“神奇”二字来形容了。
[var1]
先说符彦卿的两个女婿吧,分别是后周世宗柴荣,和北宋太宗赵光义。这两位都称得上是有作为的著名帝王吧?特别是周世宗柴荣,先后迎娶了符彦卿的两个女儿为妻,如果按照民间“一个女婿半个儿”的说法,柴荣不就相当于是符彦卿的一个“儿子”吗?北宋又是从后周柴氏接手过来的,所以他符彦卿始终都是显赫至极的名臣,并没有因为江山更迭,影响到自身的地位。
[var1]
说到这里,一个小问题就出现了,说符彦卿的女婿是皇帝,这个没有什么异议,但他的伯父和祖父都是皇帝,又该从何说起呢?在历史上众多帝王中,并没有“符氏”皇族,甚至是五代十国的乱世中,各个小国,貌似也没有那个君王姓符的吧?想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符彦卿的父亲符存审说起。老乐刚才提到了,符存审在小说中,被改成了“傅存审”,是十三太保李存孝的手下,但是,真正的符存审却是跟李存孝平起平坐的“九太保”。也就是说,符存审跟李存孝一样,都是李克用的干儿子,拜李克用为义父的时候,符存审被赐姓为李,改名为“李存审”,但是,因为演义小说中,李克用的十三个干儿子,不可能给所有人都详加介绍,所以包括九太保在内的很多人只能成为背景角色,名字更是非常评书化的“李存江”、“李存海”、“李存龙”等人,反正跟李存孝一样,都是“存”字辈就够了。
[var1]
可符存审名气和影响力又太大,残唐五代的书还不可能忽略他,所以只能在李存孝成为晋王李克用的头号杀器后,将符存审补进书中,而这种登场顺序,更不能让符存审以九太保的身份出现,所以只能略微改动其姓名,变成一位普通的将军。简单介绍完符存审以后,关于符彦卿的伯父和祖父都是皇帝的问题,就很好理解了吧?李克用作为符存审的义父,自然也算符彦卿的祖父,李克用的儿子三太保李存勖,还有大太保李嗣源,都是符存审的义兄,符彦卿称呼他们为伯父更是没问题。这三位都是五代时期后唐的皇帝,当然,李克用的帝号是李存勖建立后唐以后,追谥的太祖武皇帝,而李存勖这个唐庄宗,以及李嗣源这个唐明宗,就是实打实的后唐帝王了,至于符存审,他是在身故后,被追封的“秦王”。
[var1]
但按照礼法,说符彦卿的祖父和伯父都是皇帝,并无不妥之处,父亲符存审再试试也位极人臣,再加上他的两个女婿,事业和影响力更大。这一切都成就了符彦卿这位名将,在历史上极为神奇的地位。然而,符彦卿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功业,不可能只是靠着自己的家世背景,符将军一生谨言慎行,从不居功自傲,从不闲论人非,这些优良品质,都是他可以在五代乱世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另外,他本人先后被后周加封过三次王位,分别为淮阳王、卫王和魏王,成就明显已经超越了自己的父亲。当然,因为篇幅有限,对于这些内容,老乐就不展开来说了,容后有空再交流,谢谢大家的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