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越王勾践灭了吴国 最后越国是怎么消失的?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 最后越国是怎么消失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92 更新时间:2024/1/22 9:45:29

[var1]

▲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最后越国怎样了?

越王勾践灭吴后:“徐州会盟”奠定新一代霸主地位

越王勾践灭吴,乘势北进,欲意争霸天下,并以武力驱使北方的宋、郑、鲁、卫等国归附臣服之后,迁都吴国琅琊,又与齐、晋各诸侯会盟于徐州,经过周天子周元王的承认正式成为新一代霸主。可谓风光一时无两。

[var1]

▲ 勾践凭借自身努力 扭转不利局面

当然,对于勾践而言,他胸中的志向绝对不是到了霸主这个层面就不再想高攀。然而,之后没几年,带着人世的遗憾,越王勾践病死。他壮志未酬的心中大业只能由他的后人继续谱写!

勾践后三代:战国时期朱勾“杀父弑君”国力虽炙已祸端暗伏

此后,越国到了勾践之后的第二代,第三代君主手里,越国政治稳定,也几乎不发生对外的战争,可以说过了一段民生调服养息的时期。这时候,越国的霸主地位依旧保持。

到了公元448年,历史上发生了“越人三弑其君”的残暴事件。说的是越王勾践的曾孙朱勾(前446—前410)野心勃勃,他发动政变残忍地将前任君主,自己的父亲不寿(勾践之后的第三代君主)杀害,自立为君。

虽然此时越国国力依然强盛,然而朱勾好战,因此越国成为勾践之后国势最强、武功也最强的时期。墨子曾如是描述曰:“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

[var1]

▲ 越王朱勾宝剑

朱勾在喜好战功的驱使下,后续不断为了争夺土地和霸权,与楚国矛盾加深,并连年在长江发生舟战。楚惠王时期,楚国同越国在争夺泗水的战事中,借助鲁国人公输般(即鲁班)发明的钩拒,多次将越国打败。

实际,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看似自勾践时期开始,国势达到最强巅峰的越国已经开始吃起了败仗。表面看似不可一世,但也为之后的朝廷内乱,和国家由盛转衰埋下伏笔。

王翳到无颛:宫廷结党营私 内乱频频“弑杀模式”开

朱勾去世后,越国从越王翳到越王无颛即位(前411——前363)的这段时期里,宫廷内部结党营私,时常勾心斗角,由此导致宫廷频繁爆发内乱,越国在饱受长期的内乱折磨中逐步走向衰落。

越王翳(朱勾太子,)在位时,他仗着越国前几代人积攒的强盛的军事实力,发动了对齐国的征讨。而此时,越国对应的外部环境开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三家分晋,到田氏代齐,齐、楚日益强盛,吴国的旧贵族势力又试图反扑复仇,在此种情况下,越国在中原的霸主地位已经很难维持下去,不得不做出让步而收缩自己的势力范围。翳三十三年(前378年),因内外形式所迫迁都吴(今江苏苏州),只不过琅琊并没有放弃,依然视作越国在北方的都城存在。

[var1]

▲ 三家分晋

接下来,越国的宫廷内乱正式上演,从“诸咎之乱”开始,越国宫廷之中,不断发生着弑君弑父的人间惨剧。越国皇家父子手足间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频繁“弑杀模式”。

从“杀王子”(翳的弟弟豫连续谋害翳的三个王子)、“弑父”(翳被太子诸咎杀害)、“弑君”(诸咎为越人杀死)内乱暴行,到后来的吴地越人拥立诸咎之子错枝为王,错枝因目睹多次的宫廷政变和杀戮,因恐惧而逃亡并藏于地洞不出,后有人用烟薰的方法硬是将其逼出,并推举为王。越王错枝二年(前373年),错枝被废黜。越王翳之子之侯(又名初无余)被拥立为越王,无余十年(前363年),无余为寺区之弟思又弑杀,拥立无颛为越王。

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人性的贪婪,对皇权肆无忌惮的窥视,人人都想得其霸主而分食一杯羹,导致越国贵族间的相互残杀,造成了越国政局的全面动荡与混乱不安,以及民生凋敝与经济的极大萧条倒退。从此,越王勾践开创的千秋霸业也由此走向分崩离析,和全面溃败。

可以说,越国之衰微,是完全衰败在了自己人的手里。理无章法,行无世范,子不子,父不父,君不君,臣不臣,谁厉害谁想咋就咋。

越国的两位末世君王:“无颛”无奈 “无疆”自大 越国自此去“王”号

此后,越国在无颛的治理下总算逐步喘过一丝的气息来,为了挽救日益衰竭的国运,无颛将国都重新迁回会稽,然而,时移世易,再怎么也不可能回到过去强势时期的越国。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颛去世后,由其弟无疆继位。

[var1]

▲ 勾践后人:越王无疆好大喜功 征战四方

本来这时候,严重透支的越国实力本就衰微,应该淡定下来暗自蓄势好好发展民生和军事实力些许还有救,遗憾的是,无疆同样也是一位好大喜功之徒,他想效仿先祖勾践当年的神威作风而重新称霸中原,于是他一上台就出兵齐国,使得齐国非常紧张,为了自保不得不使出“反间计”,急中生智的齐威王派人游说无疆放弃攻齐而伐楚。

[var1]

▲ 越国地图

最后的结果是,楚威王大败越王无疆并杀死他,从此,越国“去王”称呼,子孙沦落为一个“部落”向南仓皇而逃。

秦灭六国:越国苟延残喘的“部落遗族”为秦将王翦覆亡

这个时候,越国领土不但失去了钱塘江以北的领土,还被一分为二(包括会稽故地和江北琅琊之地)。楚怀王时期,越国勾章地区为楚所夺。楚考烈王时期,“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被封于吴地,和处于南方的越国残部对峙,楚国攻破越国在北方的领地琅琊,从此越国彻底臣服于楚国。

后来,秦始皇“合纵连横”绞灭六国,秦将王翦灭楚之后继续挥师南下,最终彻底扫灭了越国余部,并设立会稽郡,越国自此完全走向灭亡。

[var1]

▲ 秦将王翦扫灭越国余部

结语:

越国“中兴”自勾践“卧薪尝胆”而起,却彻底被剿灭于强秦之下,到底是越王勾践称雄后的多行不义,还是后世子孙无人杰者出世的混乱不堪。总之,当我们品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给世人带来“励志鸡汤”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反思他身后的江山岁月几许?后人安好!给人无尽遐思!

『文/淳帧通安,笔名宏罗,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留言、探讨,感恩关注!』

更多文章

  • 赵武灵王雄才伟略,为何却冒出一个妇人之仁,让赵国一败涂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武灵王时赵国的军队,赵武灵王鼎盛时期能打过赵国吗,赵武灵王赵国历史

    [var1]赵武灵王名叫赵雍,他15岁就登基当了赵国的国君,当时的炸锅一片混乱,他硬是在这种环境之下,把赵国变得强盛起来,而且他还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让赵国军事力量进一步壮大,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为了检测自己的改革成果,率领大军攻打中山国,直接拿下十多座城池,差点让中山国亡国。在赵武灵王的雄才

  • 一位神奇的将军:两个女婿、二位伯父和祖父都是皇帝,亲爹封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一位国王和他的五位将军,中国历史上的父子将军,历史上英勇无敌的将军

    [var1]当然有,此人是五代至北宋初期的名将,符彦卿。这个名字对熟悉历史的人来说,肯定不陌生,但对于更熟悉评书演义的朋友来讲,可能就有些无足轻重了。可如果从隋唐到五代残唐这个大背景来讲,此人的确是隋唐时代的一位将军,只不过书迷看隋唐,看的都是秦琼、罗成、程咬金等人,看残唐五代,也是李存孝、高思继甚

  • 赵国第一卖国贼郭开,他赶走廉颇诬杀李牧,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郭开为什么要杀李牧,廉颇与李牧,赵国李牧被谁打败

    但是现如今秦国打败赵国,并实现了后面的统一,可以说和郭开大有关系,因为没有郭开的话,秦国可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兵力来攻打赵国。那么在赵国灭亡之后,这位赵国第一卖国贼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郭开上位,逼走廉颇[var1]郭开是赵王迁的伴读书童,由于从小赵王迁就与郭开关系甚密,所以在赵王迁上位之后,郭开也

  • 杨林入山驯服金丝银龙,巧得廉颇兵刃,白起铠甲,终成隋唐第八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唐英雄杨林简介,隋唐英雄传杨林的实力,廉颇白起

    [var1]由此可以想象,假如这位大隋靠山王能再年轻几岁,估计他的实力会更强,而那时又没有裴元庆李元霸等人出生,所以这位隋唐第八杰,在大隋一统之前的南北朝时代,堪称是数一数二的顶级高手。特别是他在得到稀世的马匹兵刃以及头盔铠甲后,有了一身装备的“加成”,杨林的实力自然涨了一大截。关于此事,还是要在《

  • 诸葛亮未出茅庐时自比管仲、乐毅,这个比较有水分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管仲乐毅,诸葛亮和管仲乐毅名气谁大,诸葛亮真的能比管仲乐毅吗

    [var1]要弄清诸葛亮是否在吹牛,那么就要先搞清管仲和乐毅在历史上是个什么人物。管仲是春秋时期辅助齐桓公称霸的贤才,他凭借着卓越的治国能力被后世管理者当作楷模。而乐毅则是战国时期主燕国连下齐国七十余城的军事天才。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是在间接地表示自己是能治国、善用兵的全才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

  • 春秋最荒唐君主:杀死妹夫,苟且亲妹,死后千年被挖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最荒唐的国君,春秋十大奇葩国君,春秋时期死得最惨的国君

    [var1]齐襄公姜诸儿,姜姓、吕氏,生年不详,齐僖公姜禄甫长子,齐桓公姜小白异母兄,春秋时期齐国第十四任国君,周桓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98年)即位,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昏聩无能,最终导致众叛亲离,死于一场叛乱。周桓王二十三年(齐襄公元年,公元前697年)六月,齐襄公和鲁国君主鲁桓公在艾地会面,相约

  • 解秘:张仪和苏秦谁厉害?我认为苏秦比张仪略胜一筹,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仪和苏秦谁的成就高,苏秦和张仪的格局大吗,历史对苏秦张仪的评价

    [var1][var1]而苏秦的成名之作,便是自己以七国之中最弱的燕国展现自己的才华,虽二人同出鬼谷子门下,但二人的治国方略却大相径庭。苏秦挂六国相印,六国合纵攻打秦国,秦国差点就被灭了,这是多么的霸气。他能说服齐国把帝王称号主动去掉,以此让秦国成了枪靶,秦国不得已退还赵魏的土地,这一谋略让秦国的东

  • 长平之战,除了廉颇和赵括,偌大一个赵国莫非就无名将可用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平赵括,长平之战赵括有可能赢吗,长平之战赵括的真正实力

    [var1]公元前269年赵奢在阏与之战中硬碰硬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不久后廉颇在几之战中再次大败秦军,在秦国远交近攻策略的影响下,韩魏两国成为秦国首要的攻击目标,三晋在战国时期很多时候都是共同进退的,被双方互相视为劲敌的秦赵两国始终会有一场大决战。只是双方都没有料到这场决战会来得如此之快:前262

  • 春秋五霸到底是指哪五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秋5霸顺序,春秋五霸分别都叫什么,春秋五霸都是啥

    时间到了春秋时期,周王走向末路,无法有效控制天下,各诸侯国趁机抢夺地盘,壮大自己,企图称霸。一听到霸道、霸主、霸气、霸王、霸权、恶霸、霸占等等词语,人就会感到一股杀气,冷气。“霸”字本是假借“伯”,指春秋时期的诸侯盟主。《荀子•成相》中曾记载,“穆公任之,强配五伯、六卿施。”那么,春秋五霸到底指的是

  • 长平之战,坑杀的40万赵军为啥不反抗?考古发现白起使诈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白起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长平之战白起杀了赵军吗,长平之战赵军真实情况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在和平的年代里,很多人感知到的都是战争的热血与保家卫国的豪情万丈。可是换一个角度来看,马革裹尸裹的未必是一腔报国的热血,更多的是百姓们无可奈何地悲凉。在历史上,我们看到的只是数字和记录。但是在当时,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背后关系着千千万万的家。不管战争是因何而起,但有一点是可以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