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早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前,全国各种起义已经多如牛毛。
为什么太平天国起义时,只有区区二三千青壮年,但很快吹气球似的扩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呢?
主要就是大量起义部队的加入。
其一就是天地会。
在太平天国起义钱,天地会已经将广西搞得一团乱。
在1850年太平天国准备起义之时,广西天地会已经进入同清军不断激战,后者狼狈招架。
就是因为天地会的起义,为太平天国获得了极为有利的机会。清军无法集中主力,将还非常虚弱的太平天彻底歼灭。
到1851年天地会起义失败之时,太平天国正式兴起。
随后,天地会大量和太平军合作。比如罗大纲部,一开始就在永安加入太平军的李能通部。
还有在太平军作战沿途,投军的大量天地会分子,都是很大的帮助。
甚至,在太平天国雄踞江南的时候,天地会也在南方起事,作为支援。
1854年陈开、李文茂为首的广东佛山地区的天地会起义,随后进入广西,建立了大成国。
第二,捻军。
数十万捻军也和太平军有着比较密切的合作。
1857年捻军首领张乐行,同李秀成在霍邱县结盟,两军正式合作。
张乐行部捻军虽是独立作战,保持自己的架构,但名义上属于太平天国,接受天国的封号、官爵。
此后,捻军和太平军多次合作,一同对付清军。
就兵力来说,捻军数量更多,但成分复杂,战斗力大大不如太平军。
除了这些以外,当时全国各种叛军多如牛毛。西北各省都有叛军,清政府几乎失去对西北控制。
而南方也闹成一坨粥,比如杜文秀在云南蒙化(今巍山)起兵,攻克大理,成为燎原之势,随后建立政权。
所以,就算没有太平军起义,也会有其他性质的起义。
太平军起义本身没什么了不起,关键他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军队规模扩大百倍,就说明满清腐败无能,社会矛盾尖锐,民心背离,才会有这么严重的情况。
至于清朝丢失国土,也是自己腐败无能的结果,难道能够推到起义的民众头上。
清代谁都知道叛乱是要诛九族的,自己还要凌迟处死,非到走投无路,谁敢起起兵反叛?
套用《武状元苏乞儿》的一句台词:如果皇上真的英明神武,国泰民安,鬼才愿意做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