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新中国成立后,这5人联名提起发掘明朝帝陵,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新中国成立后,这5人联名提起发掘明朝帝陵,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612 更新时间:2024/2/3 21:36:11

明朝灭亡后,明13陵成为了重点保护的对象,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当时许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打算挖掘明13陵,以此来研究明朝的历史,而最先提出这一想法的就主要有五位历史学家和化学者联名提出了考古发掘明朝皇帝陵的计划,他们打算从明长陵(朱棣的陵墓)着手,可是由于当时的考古技术并没有那么时尚,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转而就对明定陵(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着手了。

当时这一消息引起了考古界的轰动,虽然最终对明定陵进行了探索,但是还是因为技术问题,造成了部分文物的损坏,那么当时提出探索明13陵的5位学者分别是谁?他们当时担任什么职务?后来怎么样了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

首先第一位相比大家都不会陌生,他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记得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还学过他的诗集,他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国外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等职位,1978年他因病去世,享年86岁。

其次第二位也是一位大学者,他叫做范文澜,熟悉历史知识的对他的大名绝对是耳熟能详,他是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成名中国历史学家。

他主编《中国通史简编》,并长期从事该书的修订工作,其中他的《文心雕龙注》一书,征证详核,考据精审,究极微旨,为一时名著。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当时考古发掘明朝帝陵对于范文澜来说,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因此他积极参与其中。1969年他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76岁。

第三位可能大家都读过他的书籍,说起他的原名沈雁冰可能还有人比熟悉,不过说起矛盾,我想大家都认识吧!他是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沈雁冰不管在诗词还是散文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央网民政府文化部长职务,当时他也是联名提出挖掘明帝陵的代表之一,1981年沈老因病去世,享年85岁。

第四位叫作邓拓,福建闽县人,他从小酷爱文学艺术,后来成为了当代有名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书画收藏家。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网民日报》总编辑、社长。在挖掘明帝陵的考古工作中,他也是联名者之一,毕竟作为新闻工作者对于这种轰动的大新闻还是非关注的,1966年邓拓去世,终年54岁。

最后一位也是这5位中的领头人了,他叫做吴晗,浙江义乌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历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随后又主持了明十三陵中定陵的发掘工作,1969年吴晗去世,终年60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的卫所制度为何会走向衰落?卫所制在当今社会还适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知名卫所,明朝卫所相当于什么,明朝卫所制度怎么样

    1364年,朱元璋创建了卫所制,这个时间是要早于明朝的建立时间的,随着明军在全国范围内势如破竹,卫所制也是遍地开花、逐步完善,至明初时期,基本上完成了质的转变。那么,为何朱元璋会急于建立并推广卫所制?事实上,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明军过于冗杂。当时明军的主要来源有四种,即“从征”、“归附”、“谪

  • 在明朝沿海横行无忌的倭寇,到了清朝就销声匿迹了,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明倭寇,清朝防倭寇有哪些措施,明朝有哪些倭寇

    第一倭寇主要是日本人,当然了,其中也有不少是大明沿海地区的海盗等等与之的结合。但从日本的角度看,14世纪初叶,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的一些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到了嘉靖年间,日本进入了更加混乱的

  • 朱元璋不慎摔倒,众臣假装看不见,唯独他上前,事后朱下令:弄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与群臣商讨殉葬,朱元璋跌倒如何处理,朱元璋死后怎么被处理的

    封建社会,很多皇帝都有疑心病,特别是得位不正或是出身底层的皇帝,例如曹操、雍正、朱棣、赵匡胤、朱元璋、刘彻等等。在中国400多位皇帝中,朱元璋是唯一农民起义成功的皇帝,是逆袭程度最大的皇帝。所以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疑心病特别严重,对身边的大臣做了很多试探。在他年过半百和徐达一起征讨蒙古取得巨大胜利班师

  • “靖康之耻”到底有多惨?大宋皇室,女的瑟瑟发抖,男的忍气吞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靖康三耻让宋朝颜面尽失,靖康之变女人的下场,靖康二帝

    在“靖康之耻”中,悲惨的主要是那些北宋的皇室女子。她们大多沦为金朝权贵们亵玩淫侮的对象,从高高在上的金枝玉叶跌落为凡尘的娼妓。宋徽宗和宋钦宗的后妃、公主,都在靖康之变发生后被金朝掳回北方。这些女子都被金人奸污,几乎无人能幸免。史称其“十人九娼”,可见受害者之广泛。在沿途中,金朝士兵“皆拥妇女,恣酒肉

  • 北宋亡,南宋定都杭州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宋定都杭州,南宋灭亡后的杭州,北宋灭亡后南宋定都在哪

    吴越国自钱以后传了三代五王,享有国运72年。在这72年里,吴越统治者采取的是保境安民的政策,所以境内一直平安无事。这样就为境内的生产和建设创造了安定的条件。当时的吴越国,在整个中国的版图里,已颇具影响,一些北方移民,纷纷落脚江浙。为了网罗人材,钱派出专门人员进行物色招聘,使各方人材云集苏杭,各种智才

  • 从宋朝的租佃制入手,看宋代为什么没有爆发全国性规模的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租佃制特征,宋代租佃关系普遍化的原因及影响,宋代租佃关系的变化

    由于租佃制是土地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制度形式,因此,尽管租佃制一直到宋代才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关于租佃制的记载,早在秦汉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就已经出现了。在汉代,由于土地兼并,地主手中的田地越来越多,许多无地的农民或者破产的自耕农,就向地主租种土地以维持生计。由于没了土地,也就没了户口,这些佃农

  • 为了拿下燕云十六州,宋朝花了300多年,为何明朝只用了1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燕云十六州大致分布在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等,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燕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呢?燕云十六州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就是一个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门户,如果这个门丢了,将会给整个中原王朝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燕云十六州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区,这里不仅盛产粮食,还盛产骏马,对于中原王朝来说,

  • “现在的娱乐圈,恐怕难有人能够担当李清照角色重任”我不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清照有魅力吗,李清照个人图片,李清照现状如何

    李清照(1084年5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的诗情才情,清新脱俗,婉约动人,李清照是写出“生当做人杰,死亦当鬼雄”的李清照呀,不是历史上一个普通的美女。最近听到很多声音说“现在的娱乐圈,恐怕

  • 徐达两子,靖难之役一个帮朱棣,一个帮朱允炆,结局也都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靖难的燕山三卫,徐达交军权给朱棣,徐达没死会支持朱棣吗

    据徐达陵墓神道碑记载,徐达有四子四女。长女嫁给燕王朱棣,日后成为皇后;次女嫁给代王朱桂;三女出家为尼;四女嫁给安王朱楹。长子徐辉祖,次子徐膺绪,三子徐添福,四子徐增寿。徐达四个儿子中,三子徐添福早夭,其余三子承袭了徐达爵位。其中,长子徐辉祖袭魏国公,二子徐膺绪袭指挥使,四子徐增寿袭左都督。徐达出生于

  • 宫斗戏都是骗人的,清朝皇帝翻牌子,居然都要经过皇后的许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宫斗是真实的么,历史上真实的宫斗大戏,历史清朝真的有宫斗吗

    本宫不死尔等终究是妃在清朝宫斗戏里,要说哪个人物最惨,莫过于皇后了。活着的时候,皇帝对自己没啥感情,作为一个政治联姻的牺牲品,自己也就在皇宫里当当和事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生怕自己哪天就被人取代,就这还天天被嚣张跋扈的贵妃怼,结局就更惨了,被废、发疯、凉凉,三选一。而在真实的清朝后宫,“皇后”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