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狄仁杰名声卓著,为何百姓会砸了他的生祠?论教育子女的重要性

狄仁杰名声卓著,为何百姓会砸了他的生祠?论教育子女的重要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18 更新时间:2023/12/13 11:12:50

其实古代有很多坑爹的例子,狄仁杰的儿子狄景晖就是典型的坑爹专业户。狄仁杰的名声大家都很了解,在电视上那个探案如神的神探,基本符合狄仁杰的形象风格。

他一心为了李唐江山而操劳,又跟武则天之间有非常深厚的友谊,所以狄仁杰在唐朝的声望是非常高的,为此,百姓们想到了给狄仁杰建立祠堂的想法。

一般只有有公德的人,才有资格拥有自己的祠堂,毕竟这是百姓们自愿为狄仁杰建造的祠堂,其特殊性不言而喻。

01普通百姓有钱建祠堂吗?生祠其实是拍马屁的重要工具。

唐朝的经济水平的确很高,不过很可惜的是,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高。达到世界经济水平巅峰的北宋,也出现过饿殍遍地的情况,更不用说徒有盛名的盛唐时期了。

唐朝的确很发达,主要体现在国都长安、洛阳地区,而其他地方依旧是饿死的饿死,穷死的穷死,老百姓们总是受到地主阶级和封建官僚们的压迫。

任何一个封建时代都一样,你想让普通老百姓从口袋里掏钱出来给狄仁杰建祠堂?这是不现实的事情。

初,越王之乱,宰相张光辅率师讨平之。将士恃功,多所求取,仁杰不之应。光辅怒曰:“州将轻元帅耶?”仁杰曰:“乱河南者,一越王贞耳。今一贞死而万贞生。”光辅质其辞,仁杰曰:“明公董戎三十万,平一乱臣,不戢兵锋,纵其暴横,无罪之人,肝脑涂地,此非万贞何耶?且凶威协从,势难自固,及天兵暂临,乘城归顺者万计,绳坠四面成蹊。公奈何纵邀功之人,杀归降之众?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如得尚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如归。”---《旧唐书》

历史上很多记载,其实就是为了表现出他们那个时代风光的一面,谁也不愿意把饿殍遍地的事情,记录在太平盛世的时代里。

所以这里的祠堂,在史书中的记载,应该是百姓们自发建立的。但是实际情况呢?每年交完税,家里就不剩余粮的百姓,可能建得起这座祠堂吗?

所以说祠堂应该是地方政府的官员们,为了拍马屁,让当地富豪建立起来的。名其名曰是百姓们筹款建立起来的。而且这座祠堂是生祠,提到生祠大家一定能想到一个人,那就是魏忠贤。生祠显然是拍马屁用的重要工具。

狄仁杰是武则天的好朋友,给狄仁杰建立祠堂,那就是给足了武则天面子。武则天至少会去看看,是哪个地方的政府领导,组织了这次建祠堂的事情。从而这位官员就能够进入到皇帝的视线当中,仅此而已。

所有的盛世都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完美,这是血淋淋的事实。武则天再伟大,也有各地起兵造反的情况存在,也有难民无处安身的情况,这是冷兵器时代改变不了的事实。

02狄仁杰被武则天称为国老,是武则天依赖的重要大臣。

武则天为什么能够得人心?她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手底下有大量人才为她干活。试想一下,你再有能力,如果手下人都懒散不愿意干活,或者说手下人都是蠢货干不了什么大事,还能创造什么盛世吗?

显然是不能的,武则天作为一位明君,手下自然少不了有用的人才,狄仁杰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狄仁杰是唐高宗李治时期的官员,李治去世以后,狄仁杰也就成了武则天手下的人才。在武则天自立为帝的过程中,狄仁杰是没有做出反对的。

这就是说狄仁杰成为了武则天的心腹,不过狄仁杰这个人比较矛盾,他一方面为武则天勤勤恳恳地做事,另一方面,也在极力维护李唐政权的传承。

未几,为来俊臣诬构下狱。时一问即承者例得减死,来俊臣逼协仁杰,令一问承反。仁杰叹曰:“大周革命,万物唯新,唐朝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俊臣乃少宽之。既承反,所司但待日行刑,不复严备。仁杰求守者得笔砚,拆被头帛书冤,置绵衣中,谓德寿曰:“时方热,请付家人去其绵。”德寿不之察。仁杰子光远得书,持以告变。---《旧唐书》

他在临死前劝谏武则天,将来一定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不是传给侄子。因为没有哪个侄子会把姑妈的牌位放在祠堂里供奉,这是千古流传下来的习俗。

所以说武则天能够在儿子和侄子之中,选择儿子来继承皇位,这里面狄仁杰占据了很大的功劳。

03狄仁杰还是一位优秀的探案高手,打死也想不到儿子坑了他。

在电视里面,大家或许已经看到了狄仁杰特殊的一面,他是一位神探,而且擅长使用排比句骂人。遇到这样的神探,凶手们也只能无所遁形乖乖求饶了。

现实中的狄仁杰,的确还真有神探的一面,因为他所处理的案子,没有一件是有人喊冤的。一年之内涉及了17000多人,没有哪一个人说自己的案子被判错了。

由此可见,狄仁杰探案的能力,那是超乎寻常的。狄仁杰是从基层一点点走上来的,完全依靠的就是自己的能力。

他能够在基层做到爱民如此,给老百姓们带来相对的公平,所以大家给狄仁杰建立生祠,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好奇,狄仁杰的生祠为何又被人给砸了呢?主要还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儿子狄景晖。

仁杰尝为魏州刺史,人吏为立生祠。及去职,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旧唐书》

狄景晖是狄仁杰的小儿子,肯定是因为父亲是宰相的原因,武则天给他封了个官。结果他到了地方上,为非作歹,各种贪污扰民。

老百姓们实在是受不了狄景晖的恶行,所以就把狄仁杰的生祠给拆掉了。为什么大家敢拆掉这座生祠呢?我认为当时武则天和狄仁杰都已经去世了,生祠存在的必要性也没有了。

再加上百姓们怨声载道,所以地方政府的官员们必须要有所作为才是。他们发动群众把狄仁杰的生祠给拆了,显示出了他们大义凛然的风气,获得了一片赞誉才是。

总结:富不过三代的魔咒,狄仁杰也逃脱不了。

养儿胜似父,要钱做什么?这是民间的一句俗语。意思很明白,如果儿子的才能比自己的父亲要高的话,要钱也不会换的。

由此可见传承的重要性,秦始皇没有教育好胡亥,导致秦朝灭亡。刘邦没有教育好刘盈,导致吕后乱政。汉武帝没有时间教育刘弗陵,导致霍光独揽大权。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是个弱智,导致西晋王朝灭亡。隋文帝没看出隋炀帝是个败家子,导致隋王朝两代而亡。历史上富不过三代的情况实在是太多太多,因为没有重视后世子孙的教育问题,所以就算自己是一代伟人,那又能怎样呢?背后还是一地鸡毛而已。

有些人却做得很好,汉宣帝刘询对自己的儿子刘奭的教育就十分出色,刘奭虽然不是什么伟大明君,至少保住了大汉王朝的繁盛局面。魏武帝曹操那几个儿子个个出色,继承人曹丕也是一代明君,司马懿就更不用说了,儿孙全都是人中龙凤。狄仁杰一辈子名声斐然,却在教育儿子的事情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他太重视自己的工作,跟诸葛亮一样,忘却了对儿子的监督教育。

以至于等到他去世以后,他那几个儿子,没有一个成大器的。狄景晖甚至把自己的老爹给坑了,由此可见,子女教育刻不容缓,光靠补习班是无法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必须要亲力亲为。

参考资料:

《旧唐书》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放过了他的10个侄女?她们都被封为县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哪些人,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多少侄子,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做了什么

    可是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老婆、女儿,李世民却采取了另外一种态度,那就是充入掖庭,给了她们一条活路。其实这是隋唐时期的一种特色,家中犯了谋反之罪,男丁都要被斩杀,可是女人却能够留条活口,只要听话肯配合,一般都是被充入掖庭做奴仆。要不谁家的女儿无缘无故愿意做奴仆呢?上官仪被杀后,武则天就把他们家的女眷充入

  • 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痛哭说了四个字,凡是遇到大事都会想到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狄仁杰死亡为啥武则天痛哭,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痛哭,狄仁杰武则天完整视频

    狄仁杰,字怀英,公元630年生于并州太原。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以明经及第,被封为授汴州判佐。后来,他得到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的推荐,晋升为并州都督府法曹。仪凤年间,他被授予大理寺寺丞一职,一年内判决大量大理寺积压的案件,涉及的人数达一万七千人,没有一人冤诉。之后,他几次晋升和被贬。公元690年,武则

  • 王维被判极刑,他掏出一首诗辩解,皇帝:早拿出来就好了,免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王维被贬过几次,王维被皇帝流放到边疆的原因,王维被贬后的经历

    在唐朝诗坛上,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名字如雷贯耳,其实田园诗人王维也有自己的称号,叫做诗佛。这个称谓,有几分恰当,他字摩诘,本身就是禅语,号摩诘居士,在晚年的诗歌更是禅意十足,渗透空灵。但是,作为他本人来说,在人生的大部分阶段,都是孜孜以求仕途的。比如在王维年少成名,很早就参加了科举考试,第一次名落孙

  • 只知高力士给李白脱靴,却不知道他实际上是千古第一贤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祖上犯罪,高力士年幼时被卖为奴,九岁被阉割,十三岁作为贡品送给武则天。武则天非常喜欢这个聪明的小太监,尽管有一次意外的失误被武则天赶出了皇宫,但是小太监遇到了贵人。老太监高延福收留了这位无家可归的小太监,将他改名为高力士,重新送入宫中。在开元初年,加封为右卫将军。玄宗宠信宦官,特别推崇高力士。高

  • 朱棣为什么不学李世民,逼朱元璋让出皇位,架空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棣李世民,历史上朱棣跟朱元璋关系好吗,关于朱棣和朱元璋有什么关系

    朱元璋在他有生之年丧失了三个儿子,关键是朱棣和朱标的关系非常好,朱棣在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也非常的孝顺,所以他也没有必要去造反,推翻自己的父皇;李世民架空自己的父皇是因为他们几个兄弟之间发生了严重的权力之间的争斗,一旦把握不住,李世民可能自己的命也保不了。朱元璋做的最好的就是,分封了许多了同姓藩王,这样

  • 看《长安十二时辰》,浅析唐朝宫廷饮食制度,管理制度及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的饮食,唐朝宫廷饮食图片,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朝官制

    由马伯庸老师原著改变的《长安十二时辰》,真实地再现了唐朝盛世人们生活画卷,这里不仅有唐朝仕女、秉烛夜游,集市贸易、胡商遍地,还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各种外来美食,主角雷佳音扮演的张小敬吃的水盆羊肉,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对于一个吃货来说,要想追寻美食就得来到皇室宫廷,影视剧中曾出现多场奢华的宫廷宴会,给观

  • 长孙无忌不敢违逆,魏征却多次惹怒唐太宗?唐太宗:我们各取所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征和长孙无忌,贞观之治魏征与长孙无忌辩论,魏征劝谏唐太宗

    然而魏征却是个例外,只要唐太宗犯一点小错误,他便会激烈地进行批评。当时有些大臣都觉得魏征实在太过分,但是太宗却用“娬媚”一词来形容魏征。以至于后来有人告发魏征谋反,太宗却说魏征之前是李建成的人,既然我用了他,就要相信他,于是他都没有调查谋反案是否属实,便将告密者斩杀。这就是李世民的用人之策——用人不

  • 祖父与父亲被武则天赐死,担任女宰相却绿了武则天,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晚年被逼退位,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的结局,武则天赐死二妃

    墨刑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十分残酷的刑法,这种刑法不会立刻将人们的生命置于死地,但是它会给人带来一种极其严重和残酷的心理压力。对于犯了重罪的犯人,他们会用刀片将犯人身体上的某一部位割开,然后在割开的这些部位倒上墨水或者一些无法褪色的颜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颜料就会随着身体的愈合而长在身体里面,等到身体好

  • 正史记载大唐子民砸了狄仁杰的祠堂,老百姓为何会痛恨狄仁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史书记载狄仁杰,狄仁杰在唐朝的影响力,狄仁杰在唐朝地位有多高

    《旧唐书》就有记载:仁杰尝为魏州刺史,人吏为立生祠。及去职,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所以说狄仁杰之子狄景晖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坑爹货,让狄仁杰的一世英名扫地,就连狄仁杰的祠堂都没法幸免,被百姓怒砸,真是虎父犬子。狄仁杰是唐朝名相,一生官场生涯曲折复杂变化不定。但无论官居

  • 宇文化及为什么一定要杀杨广,直接让他当傀儡不是更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广是宇文化及杀的吗,宇文化及和杨广关系,宇文化及杀杨广视频全集

    宇文化及造反的过程隋炀帝南巡之后,北方起义军切断了隋炀帝北归的道路,隋炀帝只能选择暂时定居江都,准备等待时机再重返关中。由于隋炀帝身边的精兵都是关中人,隋炀帝定居南方之后,关中士兵都思念家乡,想要私下逃走返回关中。随着计划逃跑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逐渐聚集到一起,准备推举宇文化及做领导者,共同推翻隋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