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醉酒后在墙上写字,醒来之后,连人带诗都被千金小姐拿下

李白醉酒后在墙上写字,醒来之后,连人带诗都被千金小姐拿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647 更新时间:2024/2/12 5:39:51

大唐是令中国人心驰神往的年代,尤其是盛唐时,有最英明的君王,战无不胜的大将,足智多谋的文臣,倾国倾城的杨贵妃,当然还有潇洒浪漫的李白。就是有了李白,那个时代的天空更增一分明媚风情,就是有了李白,那个时代才更如诗如画。

然而,李白本人的命运,却是坎坷多磨的。他从四川走出,就是为了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可是无人欣赏。即便短暂被唐玄宗征召,却不欢而散,落入“赐金放还”的结局。官场不顺,情场也不顺利。李白有过四段婚姻,要么妻子红颜薄命,要么感情不和。直到第四段婚姻,他才体会到爱情的甘甜,而这段感情的开始,本身就如同童话一般浪漫。

天宝三年是李白人生中最黯淡的时光,此前他离开了对其百般挑剔的第三任妻子,来到长安接受唐玄宗的征召。他以为会要得到重用,从此辅佐君王治国安民。然而,唐玄宗只是将他看作一位弄臣,地位与供人取乐的戏子也差不多。傲气的李白自然无法忍受,唐玄宗也不再挽留,让他离开了长安。

此时的李白在失意时,却遇到了另一位伟大的诗人杜甫和边塞诗人高适。三人志趣相投,又同样壮志难酬,便一同游历齐梁。在宋州梁园时,三人醉酒玩赏,自然诗兴大发。杜甫和高适相继写下了《遣怀》和《古大梁行》,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

当时,杜甫和高适根本没有多大的名声,李白则早已名满天下,走到哪里都是万众瞩目的明星。两位后进诗人写完作品后,当然轮到李白。虽然珠玉在前,李白却没有露怯。他在酒酣耳热之时,灵感迸发,持笔在一片雪白的墙壁上写下了名作《梁园吟》: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绿水扬洪波”。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舞影歌声散渌池,空余汴水东流海。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这首诗很长,但句句精彩。从诗中的意思来看,经过游历后的李白心情大好,已经摆脱了颓废的情绪。他追忆了宋州文人的盛事,抒发了拯救黎民百姓的壮志豪情。尽管已经被赶出朝廷,但李白并未消沉,依旧气势如虹。

这首诗的感情充沛,一气呵成,妙语连珠,精彩纷呈。李白自己也非常满意,他还不忘再次誊录一遍,这才醉醺醺地离开。三人驻足的这一刻,梁园有幸!

更巧合的是,他们三人刚走,有位千金小姐也来到梁园游玩。她是唐朝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尽管现在家族失势,大家闺秀的派头犹在。当时还没有程朱理学,女子不仅可以一嫁再嫁,可以抛头露脸,甚至还偶有当上女官的。宗小姐携带丫环前来,倒也合情合理。

她看到梁园壁上的书法,十分惊讶,再一看《梁园吟》,更是赞叹不已。宗氏叫来梁园的僧人,提出要买下这面墙壁。唐朝那个时代,贩夫走卒也会吟诗,僧人并不愿意答应。但宗小姐开出了令人难以抗拒的价码——一千两白银。

如果放在今天,这个价格恐怕连李白亲手写的一个字都买不到。但在当时,这已经是无法拒绝的高价,僧人发了一笔财,宗小姐也心满意足。

故事还没有结束,宗小姐“千金买壁”的消息从梁园传出,连李白也听说了。在高适和杜甫的怂恿下,李白见到宗小姐,而且被她吸引,自愿入赘宗家,开始了“一朝去京阙,十载客梁园”的生活。就这样,李白的诗作被宗小姐拿下,就连李白本人也被“拿下”。

这是李白的第四段婚姻,他和妻子的感情很好,宗小姐总是对李白有着仰慕之情,不计较李白因为喜好游历而聚少离多。只是因为后来李白卷入了永王谋反的纷争,被发配到夜郎,从此两夫妻被迫分离。

众所周知,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朝三大诗人,没有人不是读他们的诗长大。然而,系统学习的并不多,其实也没有必要,因为专家已经为我们整理了。平台和书店合作,精挑了三大诗人的诗集,并有详细而独到的见解。李白单独一本,杜甫和白居易合为一本,我觉得价格相当合适,链接推给大家,可以看看。

更多文章

  • 李白和李渊是什么关系?他真的是李建成的后裔么?有这个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李渊和李建成是什么关系,李建成和李渊谁厉害,李白是李世民的什么人

    你要说他是当地人吧,还真不是,他们祖上是避难到碎叶城的,所以是正儿八经的中原人士。按照《新唐书》的记载,李白是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也有人考证为十二世孙。这就比较有意思了,因为我们都知道,李渊是凉武昭王李暠的七世孙。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李白应该和李渊还是亲戚关系。当然了《新唐书》里所谓的九世孙未必就

  • 李渊为何故意雪藏李建成?给李世民立功的机会,可以带来什么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义旗初建,遣使密召之,建成与巢王元吉间行赴太原。建成至,高祖大喜,拜左领军大都督,封陇西郡公。当时李建成和李元吉从老家前往太原。这个时候李渊就很高兴了,先见李建成册封为了左领军大都督,封为陇西郡公。主要负责统领左三军。而李渊对李元吉则有这样的安排:授太原郡守,封姑臧郡公。寻进封齐国公,授十五郡诸军事

  • 李世民一个倒霉弟弟,十三岁被斩首,可他生了一个很有出息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简历,李世民真的有一个丢了的长子吗,李世民最有名的三个儿子

    唐朝在历史上是非常厉害的存在,现如今的人们非常熟悉唐朝。小说隋唐演义的出现让人们对这段历史变得非常熟知。历史上的隋唐时期是一段大乱世,正所谓乱世出英雄,隋唐时期也不例外。这样的乱世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比如说人们非常熟悉的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等等,这些都是隋唐时期的英雄人物。大唐王朝建立之后,这些人

  • 杜甫写了首诗热情歌颂他,他带6万人出征无一生还被打成光杆司令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杜甫的豪言壮志诗,杜甫的哪首诗是为了安史之乱写的,杜甫被谁尊为诗圣

    杜甫一生仕途艰涩,虽然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但因为出身贫寒,没有关系背景,在科举考试中又连遭挫败,使得他的入仕之路分外艰难。唐朝初中期,文人们的主要出路无非这两条,一是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朝廷官吏,二是当上名臣大帅的幕僚,再逐步升迁。杜甫为了能谋得一官半职,屡次参加科考却一再失败,最终也不得不收起读书人的

  • 李世民的三子李恪很优秀吗?为何没能成为太子?长孙无忌不答应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三子李恪的结局,如果李世民立李恪为太子会怎么样,李世民三子李恪争取皇位

    为什么?因为分封制严重影响了官员们的权力,你是地方官,不仅要听朝廷的,还要听王爷的,这怎么办事呢?而且这么做,也极大地伤害了中央集权。可是皇帝都是比较自私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孙能够世代在地方上做土皇帝。皇位就一个,可诸侯国可以有若干个,于是李世民和朱元璋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将儿子们分封在外。其中,李世民

  • 李白酒后写了副上联,酒醒后自己也傻了:下联咋对?至今无人能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白千古绝对上联,李白喝酒后写的上联是什么,李白喝醉酒出的上联无人对下联

    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李白的出身跟李唐皇室有那么点关系,不过这事在唐代有点忌讳。他的祖父还有曾祖父史料无一记载,就连李白自己都很少提到家世,根据后人的猜测来看,他应该是沦落民间的宗室之子。从小他就十分聪明,五岁的年纪开始读书,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已经名动长安城。但他的一生也是仕途不顺,或许是因为他的家世,或

  • 此人使出一条妙计,不仅虎口脱险,还平息了东晋历史上一场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晋的五次叛乱,东晋初年发生什么叛乱,东晋时期做过哪些大事

    晋明帝司马绍继位后,虽然对王氏兄弟有所警惕,但已是尾大不掉,无可奈何。他只得倚重于另一位名叫温峤的大臣,每有军政大事,都要听听他的意见。温峤为人精明能干,善于出谋划策,对司马绍更是忠心耿耿。其时,王敦正以大将军的身份,领兵驻守在武昌,一直虎视眈眈地窥视着帝位,恨不得一个早上黄袍加身。但王敦深知,温峤

  • 李世民厌恶单雄信的真实原因:单雄信的一个特征太像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单雄信和李世民恩怨,李世民为什么要斩杀单雄信,为什么单雄信不能降服李世民

    李世民的做法与众不同。他最先敏锐意识到,争夺天下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储备的竞争。只有麾下聚集足够多的优秀人才,才能击败众多强劲对手,成为最后的胜出者。李世民在招揽人才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不管你是其他反王的部下,或者是太子建成的心腹,只要有一技之长,他都会照单全收,几乎到了无底线的地步。瓦岗军一度是隋末

  • 李白最丢脸的一首诗,全篇吹捧一位名将,名将却为活命投降了叛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白最吓人的一首诗,李白最出名的九句诗,李白流传最多的十首诗

    不过说他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李白为他写的诗:《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李白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浩荡深谋喷江海,纵横逸气走风雷。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先看第一句,李白直接夸对方乃上天赐给国家的英才,城府深深;第二句再夸他的计谋如同江海般源源不断,

  • 李渊为啥在家谱中乱认祖宗?不只为掩盖这一事实,其中另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渊简历,李渊祖坟传闻,百家讲坛李渊

    由于隋代在差不多30年前已经结束了中国分裂割据的局面,所以当李渊接着在全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权的时候,他幸运地继承了隋王朝这份大家业。 李渊新王朝的制度便是在前朝遗留下来的坚实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和中国历史上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王朝的大多数帝王一样,李渊也不是个平民,而是一个出身显赫世家的贵族。他的先世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