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第一废后胡善祥,她的被废让天下人同情,她为什么被废?

明朝第一废后胡善祥,她的被废让天下人同情,她为什么被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57 更新时间:2023/12/17 10:22:12

从1368年到1429年,60余年时间内,明朝只听说过废除皇帝,没听说废除皇后的。

总得来说,明朝的皇后比皇帝更加通情达理,马皇后开了一个好头,后面的皇后有一个榜样,所以基本上都比较贤惠。

这个胡善祥,据说也是非常贤惠的皇后,她的被废让天下人同情,那么如此贤惠的皇后,为什么会被废掉了呢?

主要还是这么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胡善祥皇后是“包办婚姻”,她与朱瞻基没有感情基础,皇帝更加喜欢“活蹦乱跳”的孙贵妃

明成祖曾经下令为19岁的皇太孙朱瞻基选妃。

司天官经过占卜,居然说应在济河一带选择佳女。

于是,济宁人锦衣卫百户胡荣的三女儿,胡善祥便被选中了。

锦衣卫给别人的感觉,可能是阴险狡诈,事实上,这个胡荣却是一个“职居爪牙,而立心仁厚”之人。

后来,明成祖也见胡善祥比较“端庄贤淑”,便册立她为太孙妃。几年后,明成祖驾崩,皇太子朱高炽继位,为明仁宗。

以朱瞻基为皇太子,胡氏为太子妃。不到一年,仁宗就病死了。

朱瞻基顺利继位,没有任何悬念的成为明朝的第五位皇帝,史称明宣宗。

在妻、妾之间,朱瞻基宠爱的是美貌聪慧、有些狐媚手段的孙氏,所以当他登上大宝,按成例册太子妃胡氏为皇后时,立即又册孙氏为贵妃。

前朝贵妃有金册,却无金宝,明宣宗居然特命尚宝司制就金宝,赐给孙贵妃,使她享受同皇后一样的待遇。

后来的日子里,尽管胡善祥被册为皇后、但宣宗并不喜欢胡氏,而宠幸贵妃孙氏。胡氏虽然大度,但孙贵妃却并不知退让,一定要争当皇后。

朱瞻基架不住“枕头风”一阵一阵的吹,当然,这个在皇帝那里没有多少感情资源的胡善祥就比较悲催了!

其二、不受宠的胡皇后,十余年居然没有为宣宗生下儿子,在讲究“母以子贵”的皇室家族,胡善祥皇后的地位自然就会“摇摇欲坠”

胡氏又被册立为皇后,主要原因还是明成祖的命令,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况是皇爷爷的命令呢!

当然偶皇后胡氏的为人,也确实温柔贤惠,贞静端淑,出身于锦衣百户之家,也算得上是地方官宦之家的闺房淑女,当初也是小家碧玉,十分可爱。

虽然胡氏自幼被父母宠爱,但是家规教养非常严格,凡事都要遵规遵矩,出落得端庄大方。

她在容貌姿色方面,也不是没有“竞争力”,否则也不会为朱瞻基生两个女儿。

说明胡善祥,当年也是非常受宠的,可惜没有生下男孩子,没有皇子的皇后是最尴尬的皇后。

不管是马皇后,还是明成祖的皇后,特别是张太后,他们都有“嫡子”加持,所以根本不存在废后的隐患。

而胡善祥,接连生了两个女儿,也是她太不走运。

在讲究“母以子贵”的皇室家族,胡善祥皇后的地位自然就会“摇摇欲坠”了!

胡善祥之所以能够苦苦支撑着,还在于明朝皇帝没有废后的先例,以至于朱瞻基居然不知道怎么废除皇后。

为了让孙皇后上位,这个大明朝第一个废除皇后的皇帝,居然要跟胡善祥皇后“商量着办”。

皇帝答应胡善祥保持皇后的生活待遇不变,甚至于还有比未来孙皇后更加高的“座次”位置。

史书记载,胡善祥皇后因无子,再三恳求将皇后位让于孙氏,自己退居长安宫。

明宣宗朱瞻基“不忍从之,其称号、服食、侍从悉如旧”。

说白了,就是保留“前皇后”胡善祥的各种生活待遇不变。

其三、朱瞻基答应赐给了胡善祥一个“静慈大师”的尊号,张太后的朝会和宴会,把胡氏安排在孙皇后之上,这些条件促使胡善祥主动让出“皇后”的宝座

张太后一向喜欢胡善祥的品德,对她无故被废,深怀怜悯,所以常把她接到清宁官,每逢内廷朝会或宴饮,也总是把胡氏安排在孙皇后之上。

这个表面上是后来不得已的补偿,事实上可能是早就商量好的结果,肯定是当初让出皇后的条件。

与此同时,孙皇后已得了“皇后”的实惠,对此自然不会介意。

至于朱瞻基,为了表示对她主动退让的敬意,还特地赐给了她一个“静慈大师”的尊号。

胡善祥就这样在后宫孤独,而普通地生活了七年。

宣德九年,明宣宗朱瞻基去世,太子朱祁镇即位为英宗。英宗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去世。

胡氏对于这位惟一关怀体贴、保护自己的人去世了,十分悲伤,哭得死去活来。由于伤心过度,胡氏在次年,也就是1443年也去世了。

胡善祥被选为王妃,继而被立为皇后,是她一生的不幸,最终落得了个抑郁悲愤而死的命运。

胡善祥也是最幸运的“废后”。

天顺六年,孙太后病死。谥为“孝恭章皇后”,被葬于景陵。

明英宗最后这才得知,自己非孙氏所亲生,胡皇后被废也实在太委屈,于是在1463年追谥胡氏为“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并下令为她专修陵寝。

综上所述,胡善祥皇后是“包办婚姻”,她与朱瞻基没有感情基础,皇帝更加喜欢“活蹦乱跳”的孙贵妃。

再则,不受宠的胡皇后,十余年居然没有为宣宗生下儿子,在讲究“母以子贵”的皇室家族,胡善祥皇后的地位自然就会“摇摇欲坠”。

最后,朱瞻基答应赐给了胡善祥一个“静慈大师”的尊号,张太后的朝会和宴会,把胡氏安排在孙皇后之上,这些条件促使胡善祥主动让出了“皇后”的宝座,这些就是她被“废掉”的原因。

更多文章

  • 明朝第一鬼才:官府数十年解决不了的匪患,他用2千兵马轻松荡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军事奇才实力,明朝军事风云人物,明朝开国擅长防守的名将

    匪患让百姓们苦不堪言,朝廷多次派兵去围剿,但是都以失败告终,期间还吓跑了不少巡抚。不过就在这时,天降了一位神人,这个人仅仅用了一年零3个月时间,仅用手头的2千兵马,就扫荡了数十万的匪患。这些匪患不但牵扯甚广,更是驻扎了十年有余,更加令人不可置信的是,这位战功赫赫的神人并不是武将,只是一位文人。他就是

  • 历史悬案:明朝的皇陵为何一直没有被盗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皇陵没被盗吗,明朝皇陵为什么会被保存,历史上的明朝皇陵

    那么为何明朝的皇陵会没有人去盗墓呢?是不是有什么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带着这些疑惑,我带你一起来了解一番关于明朝皇陵的那些事情,也许你就会瞬间明白其中原委了。清朝皇陵被盗严重清朝皇陵与明朝皇陵比起来,简直就是惨不忍睹,我们不分析关外的皇陵,就来说一说关内的清东陵与清西陵,其中清东陵埋葬的包括顺治、

  • 梁山好汉征方腊死伤惨重,到底是方腊太强,还是宋江太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方腊,八州二十五县,做为一个自立为王的小朝廷,各编制一应俱全,有良好的民众基础,为兵源与后勤提供了保障,能战的兵力不会少于10万人,估计最多也不会超过20万人,毕竟以前一个郡县也就几万人,也做不到全民皆兵,手上也有一堆文武大将,最出名的有八大王等,像石宝(杀梁山好汉最多的将领,估计超过10个以

  • 梁山好汉最终死伤惨重,真的都是因为宋江招安?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江为何希望被招安,真实的宋江有没有被招安,水浒传宋江为什么拼命都要招安

    《水浒传》应该是最最家喻户晓的一部书,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一起,并称为四大名著,其成书时间是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是一部描写徽宗朝农民起义造反最终投靠官家的事件,遗有《宣和纪事》,但史实和本书出入巨大,这里不做参考,只就宋江在小说中的表现发表观点和意见。我们口中经常说的一个词,叫做逼上

  • 历史中真正想要害岳飞的是秦侩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的岳飞真是秦桧害死的吗,南宋时期秦桧是害死岳飞的凶手吗,岳飞和秦桧的前世

    按说这支“岳家军”没有食国家俸禄,民间自发组织的武装是没有任何朝廷背景的,只是跟水泊梁山宋江一样受了诏安。那么这支军队素来对付金军很有心得,总是以最小兵力击败金军大部队,使高宗颇为欣赏。虽说“岳家军”是南宋军队的顶梁柱,但终究是一支军阀部队,难免出现一些号令不一的事情,这里没有说“军阀”是贬义词,人

  • 明朝建了长城,为何不守于长城,非要将战略决战设在宁锦防线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为什么不修河套长城,明朝修建长城的原因是什么,明朝时期修筑长城的原因

    明朝中前期,明廷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辽东地区,在永乐九年还建立了奴儿干都司以统辖今天吉林和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如果没有对包括宁锦地区在内的东北地区的掌控,就无法应对明宪宗时期东北女真人的第一次崛起,更不可能有“成化犁庭”这样的大捷。“成化犁庭”的主导者:明宪宗朱见深相反,如果没能控制辽东,单薄的长城防

  •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76岁惨遭灭门70余口,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被朱元璋赐死的功臣,也算是位传奇人物了。李善长,字百室,1314年时生于凤阳府定远县,算是朱元璋的半个老乡。不过,比起朱元璋的家境,李善长家可要殷实多了。李善长这个人读书并不多,但脑子十分灵光,是个很机智的人,史书称其“策事多中”。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时,郭子兴的队伍开始壮大起来,占领了濠州。当时,

  • 明朝34个开国功臣,朱元璋杀了30个,剩下四人为何不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都杀了哪几位功臣,朱元璋成功后杀了哪些功臣,明朝朱元璋没杀的功臣有哪些

    关于明初开国功臣人数的疑问关于明初开国功臣人数,有很多不同说法,有的只算开国公爵25位,有的只算列入功臣庙的21位,有的只算淮西24将,有的把开国所有封爵的150位全部算进去。无论如何计算,明朝都没有34个开国功臣的说法,这种说法出自不负责任的网文。1,入功臣庙的21人根据《明史·志第二十六·功臣庙

  • 农民起义唯有刘邦和朱元璋成功,如果他们俩对上,谁能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与朱元璋哪个统一难度大,为何刘邦朱元璋能夺取天下,朱元璋和刘邦谁是草根出身的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社会底层人物跃升称为国家之主。刘邦还好,朱元璋算是困难户,父母去世后连埋的一块地都没有。为什么说农民起义都没有成功呢?很简单,因为农民从来没有翻身,无论封建时期的任何朝代。刘邦集团和朱元璋集团的共同点:1,身份低微。刘邦是亭长,对于平民来说已经不错了,在官员中很低微;朱元璋是困难户,

  • 明朝灭亡是因崇祯个性和用人水平?李自成发现皇帝圣旨,揭开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标志着明朝276年的历史结束了这是由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封建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一个朝代朱元璋建立明朝初期虽然国家取得到统一但整个国家的经济是国穷民也穷朱元璋巡视扬州时只有三户人家经过洪武、永乐、仁宣几位皇帝的励精图治明朝逐渐发展到鼎盛时期但随着“土木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