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坚持重用蕃将?除了战斗力强还有两个原因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坚持重用蕃将?除了战斗力强还有两个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042 更新时间:2024/1/16 1:21:40

一、蕃将的战斗力极强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用蕃将的朝代,新、旧《唐书》亦专门为突厥蕃将立传。不难发现,唐朝的突厥蕃将大多晓勇善战,战功赫赫,这应该也是唐朝统治者重用突厥蕃将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驰在《唐代蕃将》中提到:“太宗时的武力主要依靠蕃将,太宗以后乃至晚唐,帝国武力之主要部分仍为蕃将,‘更确切的说是蕃将及所统蕃兵。这是因为蕃将“勇决习战”,蕃兵更无府兵及唐后期募兵种种弊端”。

突厥为北方游牧民族,擅长骑射,战斗能力较强,唐高祖李渊就曾说过:“突厥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阵,以弓矢为爪牙,以甲胃为常服。”

突厥蕃将一向以晓勇善战著称,唐朝统治者也十分重视突厥蕃将的作战能力,给予入唐突厥蕃将较高的官职、地位,使得越来越多的突厥将领愿意入唐,成为唐朝得力的武将。

二、府兵战斗力崩溃

唐朝初期是使用府兵制的,所谓府兵制就是和花木兰一样,人民自己购买刀剑盔甲去作战,算是义务兵役制的一种,不过这个制度在北魏时期还算不错,然而到了唐朝时期已经崩溃。

唐朝府兵战斗力低下,府兵制度早在唐朝初期就显露出了弊端,到了唐中后期府兵逃亡事件更是屡见不鲜。唐朝的府兵负担过重,不仅要自备行装、轮番“宿卫”,而且府兵地位低下,战时要脱离土地、背井离乡,这就造成了府兵的反抗、厌战情绪,从而影响府兵的战斗力,形成府兵“人无斗心”、“不堪攻战”的局面。而蕃将蕃兵则不同,他们久经战阵喜欢作战,正好可以弥补府兵的不足。

三.唐朝需要蕃将管理庞大的羁縻领土

众所周知唐朝在北方拥有庞大的羁縻领土,这些土地都需要蕃将的管理,唐太宗贞观四年,东突厥汗国灭亡后,唐朝统治者设置羁糜府州以管理突厥降部,为安抚突厥降户,唐朝统治者任命大批突厥贵族为羁糜府州长官。

刘统在《唐代羁糜府州研究》一书中提到:“羁糜州是唐朝在边疆和边远地区为少数民族设置的一种特殊行政机构”。

唐朝最初建立的羁糜府州就是为了安置被降服的突厥部落,解决归降突厥的善后问题。李大亮在唐朝平定东突厥后,首次提出以羁糜政策安置突厥,经过唐廷内部的激烈讨论,唐太宗最终采纳了中书令温彦博的建议,设置羁糜府州以管理突厥降户。???

总之,唐朝通过设置羁糜府州、委任突厥贵族任羁糜府州长官,使得突厥贵族成为唐朝官员,突厥聚集区成了唐朝的羁糜府州,纳入唐朝管辖。由此不仅解决了唐朝北边边患问题,而且恰好可以利用突厥人为将。

正是因为以上三点原因,唐廷最终选择了任用蕃将的路线,不过事实证明这是一把双刃剑,贞观时期的蕃将带来了唐朝的辉煌,玄宗朝的安禄山等人则带来了开元盛世的毁灭,应该说这都是难以避免的必然结果。

更多文章

  • 韩愈怎么会同意迎佛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愈的迎佛骨是指什么事,韩愈反对迎佛骨的理由是什么,韩愈对迎佛骨的评论

    有人认为,正人心才是最大的,比小钱钱重要多了。让佛教异端壮大是比财政危机更严重的危机。宋儒的功不在禹下嘛。唐宋八大家之首不学无术?韩愈是唐朝的,宋朝苏轼在他的祠堂提了“功不在禹下”的字,用韩愈赞孟子的话来夸韩愈为儒学正本清源,有问题吗?什么叫归结于儒家头上?韩愈本身就是推崇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你去

  • 杜甫最出名的一首讽刺诗,后两句常被引用,没文化会误认为是夸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杜甫有哪些讽刺的诗,杜甫最著名的一首讽刺诗,杜甫最有韵味的三首诗

    杜甫的诗,常常会让人觉得更没有距离,这是因为他笔下所描写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真实生活中可以看到的一草一木。那些诗中的故事,那些颠沛流离的主人公,也许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也许就是你我所熟悉的人。杜甫曾经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讽刺诗,又来讽刺评定叛乱的将军花敬定。这首诗的后两句话常常被人们引用,那些没文化的人

  • 瓦岗名将起兵反唐,李世民派秦叔宝出战,把他打得落荒而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叔宝几人投靠李世民,秦叔宝攻打瓦岗,李世民与秦叔宝

    李世民在虎牢关活捉窦建德,夏军将领四散而逃。刘黑闼解甲归田,想当一个太平盛世的农民。李渊不顾众人劝阻,执意杀了窦建德。窦建德死后,河北军民惶惶不可终日。在高雅贤等人的拥戴之下,刘黑闼杀牛聚义,打起了为窦建德复仇的旗号。李世民功劳实在是太大了,李渊不想让李世民再立新功,就让淮安王李神通领兵出征。李渊给

  • 李渊让李建成做太子,为何又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权力,为啥李渊对李建成那么好,李世民和李建成谁的能力更好

    李渊之所以让李世民征战四方,让李建成留守后方,其实这恰恰是对李建成的爱护,毕竟太子在古代来说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所以打仗这种事情自然是要交给他人了。而恰恰二儿子李世民又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大将,所以他自然成为了最佳的人选。但是李渊没想到的是,李世民在平定四方的时候却暗自培植了自己的势力,许多掌兵的大将都成

  • 李世民的哥哥一生好吃懒做,经历了三位皇帝,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有几个哥哥,李世民登基后功臣有善终吗,历史上李世民的两个哥哥

    隋朝末年,天下起义军接连不断的出现,在这时候,唐国公李渊就选择了起义。面对隋朝,李渊身为唐国公,按照常理来说,李渊是有义务援助隋朝的。可是这时候的隋朝已经无药可救了。没有办法,李渊选择了起义,从此开始李渊征战天下。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历史上哪一个朝代,在建立的过程中都是非常不易的。唐朝的建立也是如此

  • 李世民不听众臣劝诫,一定要重用此人,事实证明李世民没看错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的大臣对李世民评价,李世民功过是非评价,历史对李世民的真实评价

    当初李世民把刘武周打败了之后,就把尉迟敬德收于麾下,于是带着他一起去对付洛阳的王世充,没想到的是,刚到洛阳,尉迟敬德的很多手下竟然叛变直接奔赴王世充那边去了,见到如此情景,唐朝的很多将领开始怀疑这个尉迟敬德的忠心。由于这个尉迟敬德武功还不错,担心他万一叛变那等于给自己留了个强劲的对手,于是就把他关了

  • 宰相狄仁杰也仅为三品,唐朝一二品都是什么官,为啥少有提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狄仁杰是正三品官吗,狄仁杰是唐朝什么官,狄仁杰上中下三品是什么

    无论是哪个朝代,要想这个国家正常运行、万世长存,就得要有权力机关,机关里面又得有官员进行工作,这个国家才能一直平稳发展下去。相反,但凡这些权力机关中有人不好好干,那么政治就会出现腐败,国家也会慢慢走向衰落。所以一直以来,那些帝王们非常注重权力机关的建设,更是注重人才的选拔,因为只有这样,自己的统治才

  • 291年,杨骏优柔寡断、兵变失败而亡,贾南风:饿死他的太后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骏西晋,杨骏与贾南风关系,贾南风和杨骏谁厉害

    291年四月,李肇匆忙叫醒司马衷,谎称杨骏谋反。听闻消息后,司马衷大吃一惊,当即命令司马玮捉拿杨骏。在司马玮临行前,殿前机要段广却突然跪伏于地,拉住司马衷的衣角,哭泣道:“杨骏没有儿子,又怎么会有谋反篡位的心思呢,还请陛下明察。”然而,司马衷却不为所动。当杨骏得知宫内有变后,惊慌失措,不知所以。他的

  • 100年前,武则天书法真迹《金刚经》意外现身,被人200两银子卖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女皇书写的《金刚经》真迹,收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被估值200亿!公元696年,已经登基为帝的武则天,为了超度父母亡灵,即将开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项巨大工程……女皇命书法家虞昶负责,在弘文馆中精挑细选书法高手一百多位,敕令他们抄录《金刚经》《妙法莲华经》各3000卷。顺道说一句,这位虞昶也是个人物

  • 武则天服侍了李世民13年,却一直没要孩子,刚和李治结婚就有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对李治的帮助,武则天和李治相处,武则天对李世民和李治的态度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李世民膝下一共有三十六个孩子,所以身体肯定没有问题。有人可能会说,李世民年岁过高,但是,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武则天入宫时只有十四岁,虽然李世民大她二十五岁,但也正值壮年。所以,他们俩没有孩子,问题肯定不在太宗李世民身上。之所以李世民没有与武则天有孩子,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武则天在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