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女皇书写的《金刚经》真迹,收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被估值200亿!
公元696年,已经登基为帝的武则天,为了超度父母亡灵,即将开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项巨大工程……
女皇命书法家虞昶负责,在弘文馆中精挑细选书法高手一百多位,敕令他们抄录《金刚经》《妙法莲华经》各3000卷。
顺道说一句,这位虞昶也是个人物。他的父亲虞世南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还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书法“初唐四大家”。
为了表达自己的心之所诚,武则天还亲手抄写了一卷《金刚经》和《妙法莲华经》。
武则天,可谓中国历史难出其二的“奇女子”。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的政治传奇经历,我们今天不多赘述。
单就她的书法造诣来说,绝对也堪称大唐一流!
女皇亲自抄写的经卷,所用纸张是蓝底瓷青笺,书写用墨是泥金写就,蓝底金字熠熠生辉,颇为华丽……
她的书法遒婉有法,清灵雅致、墨彩飞动、妙趣横生,可谓大家极品之列。
这项巨大的抄录工作,历经三年才完成。
其后,这项凝聚着唐代书法文人精髓的珍贵墨宝,被送往长安城以及各地各大庙宇,寺内僧人们用于朝夕诵读。
而武则天亲笔御书的《金刚经》和《妙法莲华经》,则被送往西域重镇敦煌。
岁月辗转之间,大唐历经风云变幻,安史之乱尘嚣四起,边陲敦煌逐渐没落……
这里的僧人们不得已只得迁徙出走,但是却在临行之前将一众“佛家重宝”悄悄封藏于莫高窟的一处秘密洞穴之中。
在这其中,就包括武则天御笔亲书的一卷《金刚经》。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沉……
这个秘密,被岁月轻轻掩埋,整整一千多年!
1900年,一个姓王的道士辗转来到了莫高窟。此时此地,荒凉无比,哪里还有旧时的荣光。
王道士触景伤情,便住了下来,每天辛苦打扫,修补破烂的洞窟。
这一日,王道士一路打扫到了第16洞窟,无意中却发现甬道北壁之上有一条细微的裂缝……
缝隙之内隐约有着不小的空间,好奇心促使着王道士继续探索,果然探得北壁墙壁后有蹊跷!
莫高窟藏金洞
墙壁后面,一个长宽不足3米,窟高3米,覆斗形窟顶的“密室”惊现人间!
这,便是如今我们说起的鼎鼎大名的莫高窟藏金洞(第17洞窟)。
大吃一惊的王道士,进入这间密封千年的洞窟,发现了藏于其中的佛家经卷、刺绣、法器等5万多件!
眼见着发现了“宝贝”,王道士第一时间跑去了敦煌县令汇报,并带去了两卷泛黄的经卷证明。
然而,毫无见识的县令居然认为破烂不堪纸张没有任何用处,便随意打发了王道士,也并未对藏金洞做更多保护……
再往后,清政府眼看着大厦倾覆,自顾不暇,更是无人过问偏僻的敦煌出土什么经书一事……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外国自诩为考古学家的人趁虚而入。
1907年,匈牙利裔英国人斯坦因第一个到达敦煌,开启疯狂盗掘行为;1908年,法国人伯希来到敦煌,这一回他和王道士做了一笔“交易”。
时至今日,对于这个名叫王圆箓的道士,后世的评价依旧褒贬不一。
对其唾弃为“罪人”的评价中,最主要的一项正是他与法国人做的交易!
仅仅只花费200两银子!法国人伯希就从王道士的手中买走了一大批藏金洞中的宝物。
在这其中,最珍贵的便是这一卷武则天御笔亲书的《金刚经》。
伯希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这卷经书全卷以金粉写成,尘封整整一千多年却宛如崭新!
经书全卷共计5162个字,无一字缺损,是藏金洞所有经书中保存最好的!究其原因,可能也和所用纸墨皆为极品,且保存环境干燥适度有关……
如今,这卷书法精品《金刚经》被收藏在法国国家博物馆。
经过各方专家鉴定,因其上面有“敕”和“臣虞昶奉旨校阅”的字样,所以,这卷《金刚经》被认定为女皇真迹!
更有甚者,有相关人士对这卷经文进行过估值,超过200亿!
面对“绝世国宝,流落他国”的痛心局面,许多人怒斥王道士,认为是他毁掉了一切……
不过,也有人为其鸣不平。当年的乱世之中,国家无暇顾及莫高窟,仅靠王道士一人之力更不可能为之……
于是,他通过变卖一些藏金洞的东西换得钱财,却从未花在自己身上,全部用于修缮佛窟洞穴……
藏金洞的众多国宝流失海外,绝非王道士一人之过!
而是那个动乱不堪的时代,造成的无法弥补的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