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对待兄弟不好?其实他只是对待参与争夺皇位的兄弟不好而已

雍正对待兄弟不好?其实他只是对待参与争夺皇位的兄弟不好而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750 更新时间:2024/2/15 8:34:03

老十三胤祥是雍正继位的鼎力支持者,雍正继位后胤祥表示了绝对臣服,坚决拥护雍正的统治,并积极帮助雍正推行新政,因此胤祥能直接在康熙时期的光头阿哥到雍正继位后获封怡亲王,并且深得雍正信任,成为雍正朝权臣这一时期清政府的第二把手,死后还获得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位。

胤祥其实也算是“九子夺嫡”中的胜利者,他得到雍正的厚待和礼遇自然不用多说,就说说其他七位皇子结局对比没参与争夺皇位的皇子们结局看一看就能明白了。

急功近利的老大胤禔

胤禔是康熙已经长大成人的皇子中最年长的皇子,只可惜他是庶出身份,但这并不影响他的野心,他自幼就一直图谋夺取胤礽的太子之位。

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废太子时,胤禔开始上蹿下跳,康熙将胤礽拘押起来并让他看守,胤禔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这是父亲器重自己,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那胤礽这个康熙唯一的嫡子被废了,太子之位岂不就轮到自己这个老大身上了。

于是胤禔在胤礽被废除太子之位后开始落井下石,这也是胤禔愚蠢且急功近利的地方,他不念兄弟亲情对弟弟胤礽落井下石引起了康熙强烈反感,康熙认为胤禔有图谋太子之位的野心,因此康熙直接下诏当众宣布“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康熙此言直接彻底断绝了胤禔的太子之路。

即便康熙放出此话直接明面告诉胤禔此生不可能立他为太子,但胤禔依旧不死心,他又把主意打到了生母惠妃的养子老八胤禩身上,他想扶持胤禩做太子,到时候胤禩登基自己好能有拥立之功,这样日后也能保证自己的权益。

胤禔后来为了推胤禩上位,他又向康熙进言:“胤礽所行卑劣,失人心。术士张明德尝相于胤禩必大贵。如诛胤礽,不必父皇出手。”

胤禔的意思是相士说胤禩有帝王之相,应该立胤禩为太子,胤礽行为卑劣丧失人心,应该将他赐死,如果康熙不忍心下手,自己这个当大哥的愿意替父亲代劳。

胤禔有杀弟的想法,这让康熙听后都为之毛骨悚然,康熙十分震怒,他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有这种儿子,康熙直斥胤禔为“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并直接下旨将胤禔圈禁起来。

在胤禔被圈禁时候,老三胤祉又向康熙揭发胤禔曾经勾结蒙古喇嘛魇镇胤礽,后来康熙在审理魇镇事件中又通过相士张明德得知胤禔曾经想收买他刺杀胤礽,因此胤禔最初只是有想法想杀弟弟胤礽,现在是直接都已经付之行动,这让康熙恼怒异常。

康熙本想将胤禔直接赐死,但是康熙不忍杀子,于是废除胤禔直郡王爵位,终身圈禁在他原来的王府之中。并派重兵把守,康熙并下有严旨,看守胤禔之人谁要玩忽职守,诛九族。

康熙可以说是直接将胤禔判了无期徒刑,把他这一生的政治权利全部剥夺,这已经算是康熙对儿子最大的惩罚了。

此后胤禔自康熙四十七年37岁时被圈禁,一直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63岁时去世,整整被圈禁了26年。

所以说胤禔是早在康熙时期就被圈禁不存在被雍正打压迫害,但雍正也不会违背康熙旨意去释放他,所以胤禔此生一直在圈禁之中,而且他生活还不错,在圈禁之后还生育了二十名子女,还活到63岁才去世,算是结局比较好了。

康熙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废太子胤礽

胤礽是康熙的嫡子,也是他的次子,生母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也是康熙时期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由于生母系康熙嫡妻,其母系家族政治势力十分强大,而且孝诚仁皇后还因为生育胤礽难产而死,因此胤礽自幼就被康熙册立为皇太子,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明立的太子。

康熙在最初对胤礽寄予厚望,他给胤礽最好的教育资源,在政治上也对胤礽颇为扶持和抬举,经常在自己外出巡幸时让胤礽留守北京监国,而且康熙为了培养胤礽身边的政治势力,他不惜对孝诚仁皇后的叔叔大学士索额图结党专权不管不顾。

当胤禔生母惠妃的堂叔大学士明珠结党对抗索额图时,康熙又果断打压明珠,其实就是为了扶持胤礽。结果康熙对胤礽过于溺爱,导致胤礽长大之后反而成了骄纵狂妄之徒。

康熙最初赐死索额图将索额图及其党羽全部消灭就是在警告胤礽,但他仍不知悔改,最终胤礽身边的政治势力越来越强,已经威胁到了康熙的皇权,最终导致康熙借口胤礽对十八子胤祄夭折没有悲痛之情,不念兄弟亲情,将胤礽废除了太子之位。

后来康熙毕竟是栽培了很多年胤礽,他不忍就这么将他废掉,又在不久复立他为太子,但此时胤礽已经极度缺乏安全感,他的兄弟们对他的太子之位虎视眈眈,而且胤礽还不肯改正自身缺点,因此最终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认为胤礽想勾结朝臣将自己赶下去提早继位,再次将胤礽废除太子之位,并将其囚禁在咸安宫内。

此后胤礽一直被圈禁在咸安宫内,雍正继位之后也不可能释放他,毕竟他是前太子,身份很敏感,而且还是康熙下旨将他圈禁,只不过雍正为了收买人心,对胤礽还是非常不错,善待胤礽和其长子弘晳。

后来胤礽在雍正二年(1724年)去世,享年51岁,他死之后,雍正宽恕了胤礽生前一切罪责,并追谥他为理密亲王,可以说胤礽作为废太子,在历史上也算是结局比较好的一位废太子了。

演技派皇子老三胤祉

胤祉是康熙诸子中最为文武双全的皇子,他也是参与争夺皇位的皇子中最善于隐藏自己的皇子,他几乎可以和雍正打个平手,他们俩都属于演技派皇子。

雍正在“九子夺嫡”进入白热化时期,他选择了不争,他故意装作不问政治,崇慕道教的长生不老和丹药之术,同时还保持了和众兄弟之间关系的亲密,他是以此来迷惑父亲康熙和众兄弟,果然雍正此招奏效,避免了站在明处被诸多皇子联手打击的风险,最终顺利继位。

而胤祉玩的手段也和雍正差不多,雍正是崇慕道教,胤祉则是崇慕儒教,他结交无权无势但却颇有才名的文人雅士,带领这些文人雅士著书立作,看似对政治不闻不问,实际他处处想着如果夺取太子之位。

胤祉也和雍正一样,最初和胤礽保持了非常良好的关系,但同时又与胤礽保持一定界线免受胤礽牵连,后来胤礽第一次被废时,只有胤祉和雍正以及胤禟向康熙替胤礽求情,因此三人都因为重视手足之情获得康熙青睐,胤祉也因此被晋爵为诚亲王。

到了二废太子之后,此时老大胤禔和老二胤礽全部被康熙下旨圈禁起来,此前最具竞争力的老八胤禩也被康熙明确排除出局,因此胤祉就开始沾沾自喜,沉不住气了,他自认为太子之位十之八九是自己的了,于是他平素与亲信之人都以太子自居。

胤祉最后没有沉住气,也使得康熙将他跳了过去,最终传位给了雍正。

由于胤祉参与争夺皇位且还和雍正一样善于耍两面派,因此雍正继位之后虽然胤祉依旧表现出无心政治,但雍正对他始终十分猜忌。

皇考在天之灵,必有明鉴。此是朕一片苦心。只是阿哥原本善于说谎哄人,容忍一切异端,朕稔知此情,怀疑憎恶是实。朕若即称相信,实为欺骗上苍,尔若执意骗朕,即是悖逆于皇考。日月长久,试目以待!阿哥果能如此,不仅多有尔主子弟弟的好日子,朕之福份也才全备。身为亲兄,宜倍加谨恪。——雍正回复胤祉朱批

在雍正给胤祉回复的朱批中可以看出,雍正直接点明胤祉善于说谎哄人也就是耍两面派的手段,所以雍正始终不能确定胤祉是否是真心想拥护自己的统治,因此雍正在雍正八年(1730年)胤祥去世后,以胤祉在胤祥葬礼上迟到且不够悲伤,不念兄弟之情的无关痛痒罪名将胤祉褫夺诚亲王爵位,圈禁于景山永安亭中,胤祉也是参与“九子夺嫡”中最后一位被圈禁的皇子。

胤祉被圈禁之后两年,于雍正十年(1732年)抑郁而亡,享年55岁。胤祉死后雍正将他以郡王之礼下葬,但并没有上谥号,直到乾隆继位后才给三伯胤祉上了一个诚隐郡王的谥号,谥号“隐”字在谥法中属于平谥,但略带同情怜悯的意思,这也说明了乾隆对这位伯父略带怜悯之意。

平心而论,胤祉虽然之前曾对太子之位怀有野心,但雍正继位后胤祉已经明白了大局已定的道理,所以他主动淡出政坛,尽量不再参与权力之争,可由于他之前太善于耍两面派,因此雍正始终对他难以释怀,终于将他圈禁而死。胤祉算是晚年不得善终,结局比较惨的一位皇子。

雍正的劲敌老八胤禩

胤禩是康熙诸子中最得人心,也是人望最高的皇子,这主要在于他性格细腻随和,对人非常谦恭礼让,且胤禩非常有才能,因此深得朝臣拥护。

胤禩最初十分得康熙喜爱,他的母亲良妃卫氏出身低微,但却因为他深得康熙喜爱而被册封为良妃,可见胤禩是能让母凭子贵的皇子。

胤禩身边凝聚了老九胤禟、老十胤誐以及老十四胤禵三位皇子,还有重臣阿灵阿、李光地等满汉重臣,因此胤禩在参与争夺皇位之中是最具竞争力的人,当时朝野上下无人不夸胤禩的好。

在一废太子之后康熙曾经命众臣重新推举太子人选,其实当时康熙内心中是属意复立胤礽为太子,他暗示了几位重臣之后,就希望大家给他台阶下重新复立胤礽,但很可惜这次推举太子事与愿违,以国丈佟国维、大学士马齐和李光地以及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等人一同保举了胤禩为太子。

由此康熙认为胤禩很有野心想图谋太子之位,而且他很会拉拢朝臣,这让康熙感到了危机,因此康熙否决了群臣推举意见,他明确表示胤禩生母出身低贱岂可立为太子。

这也是胤禩操之过急,太早暴露了自己的野心,以至于弄巧成拙,反而让康熙猜忌自己了,此后康熙与胤禩父子之情逐渐淡薄。

到了二废太子之后,又发生了“毙鹰事件”,当时康熙前往热河巡幸,恰好也是胤禩生母良妃去世三周年祭,胤禩原本是应该随侍在旁,但由于他去祭奠母亲良妃未赴行在向康熙请安,只派了太监去康熙处说明缘由,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父皇一同回京。

这原也没什么,但坏就坏在胤禩托太监送给康熙的老鹰打开来看时竟已奄奄一息,这令康熙极为愤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召诸皇子至,再责胤禩,并说:“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这件事史称“毙鹰事件”。

此事之后胤禩基本就彻底与皇位无缘了,虽然后来康熙与他的关系逐渐缓和,但康熙始终认为胤禩是个伪君子,所以皇位不可能传给胤禩,也意味着胤禩在“九子夺嫡”中彻底出局。

胤禩出局之后他又决定扶持与自己关系亲密的雍正同母弟老十四胤禵争夺皇位,因此胤禩的“八爷党”集团从此开始大力扶持胤禵。

到后来不声不响的雍正突然继位,这让胤禩如五雷轰顶,雍正继位之后,他深知胤禩深得人心,于是他为了拉拢人心,在继位之后立刻先册封此前只为贝勒的胤禩为廉亲王,并让他与胤祥共同成为总理事务王大臣,乍一看算是隆宠备至,实际雍正早就开始分化打击胤禩一党。

在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初五,雍正公布胤禩四十条大罪,将他褫夺爵位,削除宗籍并改恶名为“阿其那”,将他囚禁于宗人府之中。胤禩在囚禁期间无人照看,伙食待遇也非常的差,生病也无人问津,最终被囚禁不久咯血而死。

胤禩算是受到雍正打击迫害最惨的兄弟之一,其实雍正最初还是比较欣赏胤禩才能,他曾多次公开说过“胤禩较诸弟颇有办事之材,朕甚爱惜之”;“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

但胤禩始终不肯臣服于雍正,他对雍正的威胁,倒不一定是有暗杀或政变的因素,更主要的还是人望太高。

显然,在雍正与胤禩的斗争中,雍正是很孤立的。诸王大臣的心都向着胤禩,只不过敢怒不敢言。

平心而论,雍正和胤禩都够格当皇帝。他们都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雍正的能力,有他执政十三年的丰功伟绩可以为证。胤禩的能力,则可以在雍正的夸奖中得到证明。

与胤禩一起堪称被雍正迫害最惨的皇子老九胤禟

老九胤禟是康熙诸子中最善于做生意的皇子,他家产非常丰厚,但他本人对皇位没有太大野心,他主要是支持胤禩,他也是胤禩一党的财力支撑。

历史上的胤禟其实为人比较重情重义,他当初也是能向康熙替胤礽求情的三位皇子之一,后来他对胤禩也是极为义气,对他不离不弃,当康熙恼怒胤禩时,胤禟甚至不惜以死劝谏康熙,他对兄弟的情义也让康熙十分欣赏,因此胤禟在康熙第二次大封诸子时被晋封为贝子爵位。

胤禟除了与胤禩关系极为亲密之外,他也非常仗义疏财,因此深得人心,也因此让雍正十分恼怒和猜忌。

同样也是雍正四年,胤禟被雍正以二十八条大罪褫夺爵位,削除宗籍,并改恶名为“塞思黑”,胤禟从西北前线被雍正派钦差抓了回来,后来直接将其囚禁于保定直隶总督府,由直隶总督李绂看管。

雍正明令李绂:除下贱饮食之外,一切笔、墨、床、帐、书、字、便冰一块,汤一盏都不能给予。

胤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囚禁不久就被折磨致死。胤禟可以说和胤禩是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中被雍正打压迫害最惨的两个人,也是他们俩被折磨致死才让后世给雍正安上了屠戮兄弟的恶名。

得到善终的老十胤誐和老十四胤禵

在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中其实得到善终的不止老十胤誐,老十四胤禵也得算上。

雍正没有过多迫害打击胤誐主要在于胤誐为人粗莽没有野心,只是一味支持老八胤禩,在政治上对雍正没有太大的威胁,而且胤誐出身极为高贵,雍正也不能过多迫害胤誐。

胤誐有着非常高贵的血统,他爷爷的爷爷和姥爷的姥爷是同一个人,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胤誐生母为康熙极为宠爱的温僖贵妃,而温僖贵妃的姐姐正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她们姐俩都是康熙初期四大辅臣之一遏必隆的女儿,因此遏必隆也就是胤誐的姥爷。

而遏必隆是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的儿子,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之女穆库什,所以遏必隆也就是努尔哈赤的外公,其家族在清初政坛政治势力极其深厚。因此说胤誐出身血统非常高贵。

但胤誐为人粗莽不得人心,所以他本身并没有当太子的实力,可是他与胤禩关系非常亲密,因此胤誐动用了自身的政治势力来帮助胤禩夺位,他的舅舅阿灵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在推举太子时明确支持胤禩。

由于胤誐为人粗莽不谨慎,因此雍正继位后第一个就拿他开的刀,他也是胤禩一党中最先被雍正夺爵的皇子。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以不礼敬君上为罪名将胤誐夺爵圈禁,但雍正并没有对胤誐赶尽杀绝,胤誐除了政治上对他没有太大威胁,再者胤誐除了母系家族政治势力庞大,还有两人嫡福晋的妻系家族也十分厉害,胤誐第一任嫡福晋是蒙古郡王之女,第二任嫡福晋是索尼的曾孙女,因此胤誐虽然最先被雍正圈禁,却能安然无事。

至于胤禵那就不用多说了,胤禵生母是德妃乌雅氏,与雍正是同母亲兄弟,乌雅氏临终前一再叮嘱雍正要善待胤禵,因此雍正即便再恨这个亲弟弟,他也不能背负不孝罪名违背母亲遗愿打击迫害胤禵。

况且雍正可以下狠手打击迫害胤禩和胤禟,但胤禵毕竟是他的亲弟弟,比异母弟要亲近得多,而且雍正已经在当时背了太多恶名,如果他真要在逼死亲弟胤禵,那肯定就是坐实了屠戮兄弟的恶名,所以雍正只是将胤禵夺爵圈禁起来。

乾隆继位后,胤誐和胤禵都被乾隆释放出来,乾隆并授予他们俩镇国公爵位,胤誐在乾隆六年(1741年)去世,享年59岁,乾隆以贝子之礼厚葬胤誐,总得来说胤誐算是善终了。

胤禵则活的比较长,他后来还被乾隆晋封为恂郡王爵位,他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去世,享年67岁,胤禵算是标准的善终且安享晚年,他也是“九子夺嫡”中结局最好的一位皇子,毕竟他是雍正的亲弟弟。

雍正的其他兄弟也基本都得到善终

雍正虽然对待兄弟比较残酷且苛刻,但他除了迫害打击那些参与争夺皇位的兄弟之外,对其他兄弟虽然有些苛刻,但并不是十分过分,他的很多兄弟都得到了善终。

雍正继位时年长的没有参与争夺皇位的兄弟就有老五胤祺、老七胤祐和老十二胤祹,这三位都是标准的老实人,低调无欲无争的皇子,雍正即便想收拾他们也没有借口。

而且老五胤祺还是老九胤禟的亲哥哥,他的母亲宜妃和弟弟胤禟都很反对雍正,但雍正并未打击迫害胤祺。

胤祺是在雍正十年(1732年)54岁时安然病逝,他死后雍正还亲自为他撰写墓志铭,对胤祺颇为称赞。

胤祐自幼就腿脚有残疾,身体不好,所以一直非常低调,这样的人对雍正本身就没有政治威胁,雍正也不至于去打击迫害他,胤祐在雍正继位后被晋爵为淳亲王,在雍正八年(1730年)51岁时病逝。

胤祹是雍正兄弟中最为低调随和的皇子,他自幼由苏麻喇姑抚养长大,崇慕佛法,本人心胸开阔,不与他人计较,所以这样的人雍正也没怎么打击他,后来胤祹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去世,享年78岁,是康熙诸子中寿命最长的儿子,他可算是康熙儿子中最有福气的皇子,一生得享富贵且天年高寿。

除了他们三个之外,雍正还十分器重和喜爱老十六庄亲王胤禄和老十七果亲王胤礼,这俩人是仅次于胤祥的存在,都很受雍正喜爱,雍正临终时还将乾隆托付给了他们俩,所以他们俩也都算是善终。

至于其他兄弟雍正还最宠爱康熙第二十四子也就是最小的儿子諴亲王胤祕,雍正对这个最小的弟弟是如子嗣一般疼爱,他也是雍正年幼的兄弟中除却胤禄和胤礼之外唯一获得亲王爵位的幼弟,可见雍正对他的喜爱。

虽然雍正对其他弟弟们都比较刻薄一些,但并没有过度打击迫害兄弟,雍正的其他兄弟基本都是善终,而雍正给后世留有打击迫害兄弟的不好印象主要在于他对胤禩和胤禟打击迫害太甚,再加上对其他兄弟比较刻薄,以至于雍正给人留下对兄弟很不好的印象。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更多文章

  • 雍正临死前下了两道什么密旨,让乾隆稳坐63年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雍正为何传位给乾隆,雍正与乾隆谁的执政能力强,乾隆帝对雍正的评价

    一、“秘密立储”的传位诏书。雍正继位后,有感于康熙年间诸位皇子因为储君的位置而展开残酷争夺的事实,于是决定建立“秘密立储制度”,雍正皇帝即位一年后,就秘密拟好立储君诏书,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的后边,等雍正皇帝去世后,皇子和诸位大臣共同拆开密旨,新皇帝才能即位。当时立储的皇子是弘历(将来的乾隆

  • 提携保护兄弟,尊重爱护妻子,带你认识贪官和珅不为人知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珅的个人简历,贪官和珅的为人之道,大贪官和珅的一生到底是对还是错

    没有显赫的家世,却在短时间内成为政坛炙手可热的人物,和珅是凭借什么从众多官员中脱颖而出?在贪婪的面皮下和珅真正的灵魂又是怎样的呢?和珅虽出身满足,却九岁时就父母双亡。为了能够出人头地,他一直奋发读书。和珅有着良好的学习能力,并且善于审时度势,他知道光凭文采要想出名还是太难,必须要有一技之长。和珅的一

  • 左宗棠是不是官场“愤青”?看看他在“樊燮案”中的表现就清楚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左宗棠和樊燮的百年恩怨,樊燮的两个儿子打扮成姑娘,樊燮女儿

    (左宗棠)师爷的地位比较尴尬,一方面,他得到主政官员赏识,有实权;另一方面,师爷是主政官员私人聘请的,无政府编制,也无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临时工,政治地位低下。所以,左宗棠虽然在骆秉章的幕府干得非常出色,骆秉章将事务都交给他打理,但他仍被人瞧不起。在瞧不起左宗棠的人中,有个叫樊燮的,在湖南零陵做总兵。

  • 原来纳兰容若: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原型?他还是康熙的情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纳兰容若和贾宝玉原型,纳兰容若个人资料,纳兰性德是贾宝玉的原型吗

    纳兰容若一生有过几个重要的女人,他的《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控诉一个男子的薄情寡性,据传这是纳兰在他的初恋表妹进入皇宫做了皇妃之后所做,故现如今许多影视剧中喜欢演绎他和康熙之间的三角恋情,但是并无史料记载,这也许只是后人对纳兰这个多情公子的爱情幻想吧。纳兰人生的灵魂伴侣就是他的妻子卢

  • 民国美女别硬演,有人惊艳了时光,有人滑稽像小孩偷穿大人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民国十大美女演员,民国绝色美人,民国女星经典合集

    沉睡了几百年的中华文明,在那时突然被再次激活,掀起了浩浩荡荡的复兴浪潮。民国的美女,也是百花齐放、竞相争艳,好不热闹。至今,她们都是影视作品里的常客。在年代悬疑剧《旗袍美探》里,上海名媛苏雯丽在短短34集的剧集里,就换了上百套华丽的服装,从改良旗袍到西式洋装,可谓应有尽有,充分展现了民国美女的时尚度

  • 古代曾有2人娶九尾狐为妻,一位是暴君纣王,另一位却成了大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上九尾狐,皇帝和两个九尾狐的故事,历史上有狐妖的人

    而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曾有过2人娶了九尾狐,他们的结局也是完全不同,一位是亡国暴君,一位却是开国圣贤。亡国的那位暴君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就是商纣王;而他娶的那只九尾狐,正是大名鼎鼎的妖妃妲己。虽然现在大家通常都会骂妲己,但实际上妲己去魅惑商纣王,还是受了女娲大神的示意。封神榜必须得要有神仙身死才能

  • 要不是有人帮助孔宣,姜子牙自己就能打败孔宣!是谁在帮助孔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姜子牙是怎么击败孔宣的,姜子牙和孔宣关系好吗,姜子牙和孔宣

    姜子牙金台拜将,非常风光,但是出了西岐城之后,就接连遭遇了两场败仗。第一场是南宫适被魏贲打败,第二场就是遇到了实力强大的孔宣。要说孔宣,实力确实很强大。孔宣与别人交战,最厉害之处就是他背后的五色神光,由于孔宣没有被写进封神榜,导致孔宣基本上就处于无敌的状态。不管是阐教的谁,都不是孔宣的对手。甚至,连

  •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那么商朝和周朝没有统一中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和周朝关系,秦始皇与商朝,秦始皇对周朝的评价

    我们来先了解一下统一这个词大致的概念是什么?统一一共有三种意思:第一种:部分连成整体,分歧归于一致。第二种:一致的,整体的,单一的。第三种:哲学上指矛盾的两方面活多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而结合的整体。对这三种解释我们内心一定是很清晰,很清楚的,有了这三个意思的解释,我们就能更好地解释为什么秦始皇的

  • 祸国殃民的妲己究竟有多美?容貌复原图曝光,网友:纣王不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妲己历史照片,妲己的历代变化,最真实的妲己长什么样子

    看过封神榜的人都会熟悉妲己!封神榜妲己是以一个妖女的形象存在的,也是让商纣王醉生梦死天天迷恋酒池肉林,殃国殃民的红颜祸水!己曾经是商朝一位大臣的女儿,因为她的长相非常的出众,所以当时的商纣王才会把妲己纳为妃,但是在封神榜当中,妲己已经被九尾狐狸精给附身了。妲己,在武王伐纣中的那个形象--妖妃,引诱着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何不效仿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曾主持大臣们就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有过一次大争论。在这次争论中,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要是以臣相王绾和博士淳于越为主导,他们认为统一六国的秦帝国,国土已超过300万平方公里,以当时的交通、媒介能力,一个中央政府是无法直接进行有效管理的。所以,应该实行分封制。总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