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燕昭王之后的燕国有多弱?赵国被坑杀40余万士兵后,还能迫其割地

燕昭王之后的燕国有多弱?赵国被坑杀40余万士兵后,还能迫其割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078 更新时间:2024/1/25 16:17:41

赵用廉君,咸阳畏邻,及罢推毂,谁能抗秦,盛衰在运,兴替由人,房陵流落,为听谗臣。——(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后集》

晋国三分,七雄鼎立,中原大地正是开了长达200余年的战乱时代,后世谓之曰:战国。

但起初战国并不是指一个时代,是单纯地指相互攻伐的诸侯国。

而在东周后期就出现了战国的概念,如《尉缭子·兵教下篇》中记载:今战国相攻,大伐有德,到了西汉初期,战国的含义还并未发生变化,如《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

[var1]

西汉刘向整理皇宫藏书时,发现了《国策》、《国事》等书,根据这些书中的内容重新校订,汇编33篇,而成《战国策》一书,此时战国作为一个时代,才正式沿用下来,直到现在。

刘向汇编的《战国策》在流传中有很多内容被丢失,到了北宋时期已丢失11篇,后来北宋文学家曾巩不遗余力,才又重新凑足33篇,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战国策》了。

《战国策》记载的史事,上从公元前490年智氏灭范氏、中行氏,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华夏之后,燕国高渐离以筑刺杀秦王政为止,共计270余年。

既然《战国策》的结尾是燕国,那么我们就要说说这个存在感并不高的七雄之一了。

[var1]

燕国,最被人熟知的君主,莫过于燕昭王了,因为孱弱的燕国在他手中曾强极一时,但燕昭王之后燕国就换了一副模样,不思自我图强,总想着趁火打劫。

那么燕昭王之后的燕国有多弱?赵国被坑杀40余万士兵后,还能迫其割地。

而让燕国栽跟头的是老将廉颇,有人说廉颇位列四大名将有水分?其实并没有,因为就是他曾带领老弱残兵差点灭了燕国,挽救了赵国。

秦赵长平之战,不仅仅只是秦赵之间的决战,而是决定了整个战国局势的走向,在此之前,秦国对于山东六国的军事力量并不具备显著优势,至少赵国还能和秦国相抗衡,但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秦国俨然已经一家独大。

那么长平之战时,山东其余诸侯都在做什么呢,毫无疑问,它们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都采取了壁上观的态度。

[var1]

作为赵国世仇的燕国,自然也是搬起了小板凳,看起了热闹,相比较其余诸侯或多或少的犹犹豫豫,燕国则看热闹不嫌事大,两军对垒,燕国并没有想着会唇亡齿寒,毕竟对于燕国来说,秦国离自己远着呢。

燕国为何会与赵国有世仇呢?其实还是因为赵国动不动就会拿燕国出气,当秦国占领了赵国的城池,赵国就会去攻占燕国的城池,毕竟秦国不好对付,但燕国是软柿子嘛,尤其到了战国中后期,燕赵之间更是动不动就开打。

长平之战前期,秦赵双方对阵的将领是秦国王齕和赵国廉颇,双方交战了数次,结果廉颇被打的节节败退,随后转攻为守,意图和秦国打持久战,在当时而言,秦赵都不适合打持久战,因为这等规模的战争,对于粮草的需求太大了。

据后世史学家推论,秦赵双方在这次战争中投入了近百万的兵力,根据《居延汉简》记载,一个士兵一个月的口粮大约3石3斗左右,按照当时的标准计算,三石三斗大概相当于现在的89斤左右,也就是说每天一个士兵需要大约三斤的粟米,那么长平之战时,一天消耗的粮食大约就有三百万斤之多。

[var1]

这样惊人的数字,在当时其实已经能拖垮一个国家了,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速战速决成为了双方都迫切需要的打法。

战争的结果是秦国惨胜,赵国40余万青壮年被坑杀,随后秦赵又发生了邯郸之战,赵国几乎被打残,但并未被灭国,此时最开心的并不是秦国,也不是劫后未死的赵国,而是坐在小板凳上的燕国,因为燕国打起了歪主意。

燕国想到的歪主意是什么呢,是趁火打劫,常言道:趁其病要其命,燕国也正是这样想的,于是派出栗腹借祝寿为由,试探赵国虚实,结果栗腹汇报说,赵国可打(《战国策》记载: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燕王一听大喜,随即出兵60万伐赵,尽管此时有乐间劝阻说赵国不可打,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对于燕国的进攻,赵王忧心忡忡,但兵来必须将挡,赵王又启用了老将廉颇,让他和乐乘一起迎敌。

[var1]

结果,廉颇不负众望,带领着老弱幼等组成的军团,打的栗腹满地找牙,不仅杀死了他,还一鼓作气直接包围了燕国的国都蓟城,逼的燕王割让五座城池,廉颇才退兵。

这场战中,廉颇大败燕军之后,并没有像白起那样坑杀几十万人,而是只杀死了始作俑者栗腹就作罢了,这或许就是廉颇的”仁“,如果此战换做白起来打,估计战国时期的冤魂又会徒增几十万。

燕昭王之后的燕国有多弱?赵国被坑杀40余万士兵后,还能迫其割地,这是因为燕国太弱吗,其实也未必,或许是因为赵国全民皆兵,战国末期又一直对秦国作战,再加上赵武灵王在军事上的改革尚有影响力,这些因素导致了赵国的战斗力非常强悍。

廉颇位列四大名将有水分?其实并没有,因为他曾带领老弱残兵,差点灭了燕国,虽然廉颇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并不似其余三位(白起、王翦、李牧)那么显眼,但也名副其实。

[var1]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综合国力和将军的能力却至关重要,就像燕国打赵国一样,虽然赵国元气大伤,但廉颇凭借着对战争的理解,在用兵上是碾压栗腹的,这就决定了燕国注定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另外,长平之战中赵国拿出了全部的兵力了吗?其实并没有,因为赵国北部还有战斗力更加彪悍的戍边军队,而后来赵国能够数次打败秦军,就是因为赵国的边防将军李牧以及他手下的边防军,这也是为何长平之战后几十年,赵国才被秦国灭亡的原因。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中国通史》、《居延汉简》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都知道,那第八雄是哪个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时期七雄是哪几个,战国第八雄介绍,战国七雄谁最能统一天下

    因此很多朋友在了解这一点以后,表示好奇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七雄之外的小国里面,哪个诸侯国算是最强的?算是勉强能被视为第八强?[var1]个人认为,应该是宋国。宋国和燕国一样,在战国时代,都堪称八百年老诸侯——因为按照时间上推算,周天子册封宋国和燕国的时间,基本上差不多。不过和老诸侯的区别在于,西周天子

  • 吉金耀河东:晋国的来与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国夺取河东之地,晋国初期地图怎么看,晋国时间轴

    [var1]“山西出祖宗”河东,泛指山西,原本主要指山西西南部。其地处黄河东岸,故有“河东”之名。名字听起来平平无奇,但这块地方着实了得。传说中尧、舜、禹的都城,都是在晋西南,所以李零先生曾诙谐地写道,“山东出圣人,山西出祖宗。有人说,山西有两大优势,一是挖煤,二是寻根”。尧舜未必是信史,夏代总有人

  • 又是正统?先后打败宋国的辽、金,用“北朝”以证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金灭辽及北宋全过程,辽金到现在多少年,宋辽金灭国时间

    [var1]我们都知道,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政治上重文轻武,最后才导致在金兵入城时毫无还手之力。在影视剧上我们也常听到辽兵一词,其实这两个政权都在宋朝且对宋朝影响极大。那么辽国和金国究竟在哪儿?他们又有多么强大,能将曾经辉煌一时的宋朝击溃。辽国历史辽国,是由古代历史上的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契丹族来

  • 大秦赋:吕不韦服毒自尽,逼死吕不韦的罪魁祸首不是嬴政,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大秦赋吕不韦雨中激励嬴政,秦国吕不韦之死,秦朝吕不韦被谁杀死的

    导语:《大秦赋》吕不韦服毒自尽,逼死吕不韦的罪魁祸不是嬴政,而是他由张鲁一、段奕宏等主演的《大秦赋》正在热播中,该剧目前已经更新到60多集了,秦王一个国都没灭掉,谁叫秦王首先攻打的是赵国呢,赵国有用兵如神的李牧在,很难攻破赵国邯郸。在剧中,吕不韦再次上场了,可是这次他上场却是永别,五国合纵抗秦,将吕

  • 商鞅变法有一条内容:禁止父子兄弟同居,理解后才知商鞅有多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有哪三条,商鞅变法对秦国起到了哪些作用,商鞅变法政策有哪些

    商鞅的第一次改革初始于公元前356年,商鞅鼓励开荒,刺激农业生产同时削弱官吏和贵族的特权,制定连坐法。[var1]这些措施有力的扩大了国家的赋税以及徭役来源,为秦国的国力打下了雄厚的基础,紧接着来到公元前250年,商鞅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最为著名的包括废除井田制,建立郡县制度。不过还

  • 大秦赋郭开以一己之力协助秦王嬴政荡平赵国,但其实功臣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国谋士郭开,赵国丞相郭开和赵括,郭开如果不背叛赵国赵国会亡吗

    [var1]文 | 时光漫漫车马远今天,就和大家来聊一聊郭开这个人。很多观众看《大秦赋》,估计都对郭开这个角色印象深刻,郭开的扮演者刘冠麟可以说是演活了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奸臣形象。郭开也是《大秦赋》这部历史正剧中,难得的喜剧担当。但是,剧中郭开的结局却很凄惨,被秦王嬴政下令烹之,所谓烹之,就是将人投入

  • 唯一一位封神的皇帝 孔子因为他封号都被改了 如今是财富的象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子封号大全,历史上的孔子有多厉害,历史上孔子的真实情况

    每年的大年初五,人们都会去拜财神。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财神爷可是一位皇帝,他的身份很特殊,因为他是炎帝时代的人,但是到了宋朝他才被封为皇帝。而因为他的存在,孔子的封号都被改了,大将杨延昭都把名字改了。[var1]他就是财神爷赵玄朗(赵公明),他是以赵氏的第三代族长,是太古城人士,生在炎帝时代在黄帝时期发

  • 大秦赋扶苏保卫战本可避免,嬴政为何留下儿子?吕不韦:不光为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嬴政与扶苏,大秦赋吕不韦给秦始皇的建议,嬴政百万大军守边疆是真是假

    在这场扶苏接力战中,先是嬴政的冬姐保护扶苏,后来宫女小妍出来接力,紧接着是一位老寺人,而后是渭文君,他们都因为扶苏而被杀,同时樊於期也难辞其咎,毕竟嬴政留下他,是让他保护冬姐和扶苏的,如果有闪失提头来见,很明显他任务失败了,这就不禁让人思索为何嬴政要留下儿子呢,抛弃儿子的意义是什么?[var1]嬴政

  • 商鞅变法助秦变强,为何商鞅本人却被秦王所杀?只因得罪1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鞅的变法及影响,商鞅变法对秦国所起的巨大作用,商鞅变法对秦国的最大影响

    [var1]卫鞅,即商鞅,历史上最有名的是“商鞅变法”,他在秦孝公在位期间有机会一展毕生才华,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秦惠文王即位后,却非要将商鞅赶尽杀绝,为什么?只因他做了一事。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去世,21岁秦孝公即位;即位初期战国六雄形成,他痛感秦国之羸弱,被其他诸侯国追着打,却不

  • 圣人孔子五十六岁时,为何相濡以沫近四十余年的妻子要跟他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子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人物故事50字孔子,孔子一生婚姻状况

    但是,不管信不信,作为圣人的孔子,他的确是干出过抛弃发妻的事情。《礼记檀弓上》载:“伯鱼之母死”,唐代孔颖达正义解释:“时伯鱼母出,父在”。所谓“出”,就是离婚。PS:伯鱼,即孔鲤。鲁昭公十年(前532年)官氏孔鲤,据载亓官氏生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孔子将这一子取名为鲤,字伯鱼。从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