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吉金耀河东:晋国的来与去

吉金耀河东:晋国的来与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163 更新时间:2024/1/25 12:15:31

[var1]

“山西出祖宗”

河东,泛指山西,原本主要指山西西南部。其地处黄河东岸,故有“河东”之名。名字听起来平平无奇,但这块地方着实了得。传说中、舜、禹的都城,都是在晋西南,所以李零先生曾诙谐地写道,“山东出圣人,山西出祖宗。有人说,山西有两大优势,一是挖煤,二是寻根”。尧舜未必是信史,夏代总有人半信半疑,但考古学者顺着传说的线索到晋西南去,确实找到了非常辉煌的史前文化遗存,比如陶寺遗址。实物和传说的对照需要详加论证,但这些考古发现至少表明,晋西南是宜人之地,且人们在这里创造了高度的文明。

[var1]

鼎 商前期 平陆前庄遗址出土

首先,河东为夏王朝故地,商人继夏人而起,为防止夏人反扑,重点布局防范控制,理所应当;其次,河东有两项重要资源,让商人欲罢不能——盐与铜矿。运城夏县以西有大型盐池,而晋西南的东南边界中条山地区富藏铜矿。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中条山北麓发现的西吴壁遗址,正是一处冶铜遗址,由此证实了中条山一带在商代青铜器生产中的重要价值。

[var1]

觯 商后期 酒务头墓地出土

商晚期之后,河东地区的形势变得复杂起来。从考古发现来看,晚商遗址的数量相较于早商遗址大幅下滑,这表明,商人对这一地区或许正在渐渐失控。正因如此,酒务头墓地的发现令人兴趣盎然。这处墓地属于晚商时期,其墓葬形制及出土的青铜器组合与商文明高度一致,且等级颇高。据铜器铭文,这处墓地可能属于“匿”族。“匿”族不见于史载,其真实身份成谜,但其与商文明的密切关联,为我们追索商代晚期商王的纵横捭阖开辟了新的空间。

叔虞的任务

武王伐纣,西周分封。晋国是西周的封国,其出现和一个著名的故事有关,即“桐叶封弟”。按照《史记》的版本,说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即位的时候年纪尚小,有一天和弟弟叔虞玩耍,随手把一片桐叶剪成了玉圭的形状,说拿这个封你。史官说,请您选一天封叔虞吧。成王想赖账,我就是说说而已嘛。史官教育成王,天子无戏言,于是成王就把唐封给了叔虞。

在《吕氏春秋》的版本里,教育成王的角色不是史官而是周公。这个故事“鸡汤味”很重,同时又有点不合情理,却也会被司马迁选用,或许说明历史的书写者多少还是有点“资治”的奢望,想通过讲故事的方法给帝王上课。成王自己尚因年幼而由周公摄政,周公(或者史官)怎么放心分封比成王还小的叔虞去充任一方诸侯?这么做,成王倒是无戏言了,周公可当真是拿祖宗基业当儿戏了。

[var1]

叔虞方鼎 西周早期 天马-曲村晋侯墓地出土

西周建立,看似天下归心,实则情形复杂。西周大封诸侯,固然有论功行赏的意味,但更重要的是稳定局势。因此,如何分封,着实需要精心布局。司马迁在讲述“桐叶封弟”的故事前说了一句话,道出了分封叔虞的背景,“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灭唐之后如何管理,是摆在周公面前的大问题。

唐国具体在哪里,历代多有争论,大体当在河东之地。周人的大本营在今陕西关中平原一带,这个地方对于统治天下来说太偏西了。正因如此,周武王、周公、周成王不惜血本营建成周洛阳,就是想在东方建立重要据点,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就地理位置而言,河东地带位于关中平原和洛阳的正中,是两都沟通的腰脊之地。周人想要两都并行,对天下实施有效统治,非保障河东地区的安全稳定不可。因此,在河东地区,一定要安插亲近得力、值得信任的人去经营。成王的弟弟,当然是最好的人选。

[var1]

倗公仲壶 西周中期 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晋国的春秋霸业会给我们一个错觉:叔虞当初获封的是一大块地盘。但其实,晋国初获册封时,地盘不过是“方百里”,其封国的都城应是今天的天马-曲村遗址一带。而如今通过综合分析文献和考古材料可知,同在晋西南地区的封国应当还有二三十个。这些国家确实不大,方七八十里、方三五十里的都有,但数量众多,关系复杂。虽然都属西周封国,但其对西周王朝的忠诚度如何,却很不好说。

西周分封的诸侯,固然有王室亲族、建国功臣,也有殷商遗民和其他地方势力。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封国都有一定的独立性,造反相对容易。而殷商遗民和与周人亲缘关系较远的地方势力,当然是最不稳定的。为了防患于未然,分封的安排很有讲究,殷商遗民的封国周边安插几个姬姓王族封国以做监视,是常见的做法。叔虞获封,大概便肩负这样经略一方的任务。

[var1]

气盉 西周中期 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

同一地域几十个其他国家,只是晋国初立时“国际形势”的一个方面。叔虞之封,《左传》记录有这样几句话,“分唐叔以……怀姓九宗,职官五正……以夏政,疆以戎索”。这句话学界有不同的理解,但“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这两句话中的关键词“夏”和“戎”,暗示了叔虞面对的情况。河东地区是夏王朝的故地,叔虞所统治的人群中,可能仍有夏人的后裔,而“戎”则表明,叔虞要打交道的人群里,还包括这戎狄。实际上,晋国周边,各种各样的戎狄很多。即便是晋国内部,封给叔虞的“怀姓九宗”,可能也是狄人。

晋南地区的两处重量级发现——山西绛县衡水倗氏墓地、山西翼城大河口霸氏墓地,墓葬形制与姬姓贵族不太一样,可见非周人之族类。其墓主族群均不见于史载,从青铜器金文推断“倗氏”“霸氏”很可能均属晋国附庸“怀姓九宗”。外有一众小国、戎狄,内部人群结构复杂,在复杂的国内外局势面前,不知叔虞是否会感到头痛?

小国内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晋国只是河东诸多小国中稍大的一个。它成长为大国的转折点在于春秋早期的晋献公时期。晋献公扩军拓土,“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这位“灭国狂人”,最著名的一战可能是“假道伐虢”。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踩在他的肩膀上成为春秋一代霸主。这些故事脍炙人口,不必赘述。但是君位传承来讲,晋献公-晋文公这一支的国君之位本身并不算名正言顺,是之前他们的父辈、祖辈内斗抢来的。

[var1]

金铺首衔环和金带饰 春秋早期 羊舌墓地M1出土

按照史料提供的线索,晋昭侯这个分封,堪称谜之操作:一来,桓叔比晋昭侯大,政治经验丰富,擅长笼络人心,二来曲沃比自己的都城翼还大,等于是拱手送叔叔一个更雄厚的根据地。为什么要纵虎归山呢?如今不得而知。但自此,晋国开始了翼与曲沃的大宗小宗之争。至曲沃桓叔孙子曲沃武公,曲沃势力终于击败晋国正宗嫡系,取而代之,称晋武公。晋武公正是晋献公的父亲,晋文公重耳的祖父。晋国小宗大宗之争,所反映的可能正是两周嬗代之际的时代变局,而从斗争中走出来的曲沃一支,则将晋国推向了空前的强大。

[var1]

编镈 春秋晚期 陶寺北墓地出土

晋国局势虽早早大变,但青铜器的风格变化却未与之同步。这或许是因为,春秋时期,周天子虽地位下降,但仍有名义上的号召力,因此强国的策略通常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登上霸主之位之前要让天子承认自己,这个过场终究还是要走的。可能是受此情势影响,春秋早中期,大多数诸侯国的青铜器仍保持着西周风格。至春秋晚期,周室日衰,诸侯国对抗兼并日趋激烈,各国青铜器这才摆脱了原有的束缚,绽放出自身的想象力来,由此地方差异日益明显。晋国青铜器也不例外,大体也是在这一浪潮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晋系遗产

晋国的故事至战国似乎戛然而止。三家分晋,列国中不再有晋的名号,但晋文化的脉络仍然在赵魏韩的身上延续。无论是旁人还是赵魏韩自己,都认可其身上晋国传统。比如魏国,就很喜欢以晋国自称,显然是自命为晋国的正宗传人。如以结果论,秦国终究还是统一了六国,赵魏韩到底还是被灭了,晋国最终还是消逝了。

真的是这样吗? 历史书写总是属于胜利者的,但并不代表失败者了无痕迹。李斯著名的《谏逐客书》表明,秦国之盛在于海纳各国人才,而各国人才对秦国的改造灵感,则是来自于天下各方。细究秦国壮大的历史,几位关键人物和三晋脱不了干系。比如商鞅,虽祖籍卫国,但其变法思想却是成型于魏国,来源于魏国初期的李悝。商鞅变法,秦国始强,这情形很像是三晋的人才及理论储备,遇到了能够执行实践理论的秦国,两相结合,方才为强国奠基。

[var1]

敦 战国早期 长治分水岭墓地出土

后来三晋又为秦国提供了张仪、范雎等人才,让秦国进一步扩大版图。若说这些三晋人才,在建设秦国的过程上,没有带上点三晋的色彩,恐怕也并不符合实际。李斯的老师荀子是赵国人,而法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韩非,是韩国人。三晋酝酿的思想内核,终究成为秦国一统天下的利器。从这个角度来看,晋国虽早亡,但其魂魄或许一直都在。

“吉金耀河东”展汇聚了大量最新的重量级发现,如此全面的晋系文物精品集体亮相,或许尚属首次。沉浸在这用青铜器编织的晋国史中,看到的是物质史料展现出的现场感和复杂感。在我们熟悉的晋国故事里,晋国似乎是河东土地上唯一的主角。但考古挖到的现实,让我们带着晋国的视角一起回到了最初受封创业之际面对的复杂情景:封国林立,艰苦图存。

时光穿行,迷雾与遗憾常在,但历史的朦胧之美或许也在乎其间。

文|丁雨

摄影|丁雨

编辑|史祎

更多文章

  • 又是正统?先后打败宋国的辽、金,用“北朝”以证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金灭辽及北宋全过程,辽金到现在多少年,宋辽金灭国时间

    [var1]我们都知道,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政治上重文轻武,最后才导致在金兵入城时毫无还手之力。在影视剧上我们也常听到辽兵一词,其实这两个政权都在宋朝且对宋朝影响极大。那么辽国和金国究竟在哪儿?他们又有多么强大,能将曾经辉煌一时的宋朝击溃。辽国历史辽国,是由古代历史上的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契丹族来

  • 大秦赋:吕不韦服毒自尽,逼死吕不韦的罪魁祸首不是嬴政,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大秦赋吕不韦雨中激励嬴政,秦国吕不韦之死,秦朝吕不韦被谁杀死的

    导语:《大秦赋》吕不韦服毒自尽,逼死吕不韦的罪魁祸不是嬴政,而是他由张鲁一、段奕宏等主演的《大秦赋》正在热播中,该剧目前已经更新到60多集了,秦王一个国都没灭掉,谁叫秦王首先攻打的是赵国呢,赵国有用兵如神的李牧在,很难攻破赵国邯郸。在剧中,吕不韦再次上场了,可是这次他上场却是永别,五国合纵抗秦,将吕

  • 商鞅变法有一条内容:禁止父子兄弟同居,理解后才知商鞅有多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有哪三条,商鞅变法对秦国起到了哪些作用,商鞅变法政策有哪些

    商鞅的第一次改革初始于公元前356年,商鞅鼓励开荒,刺激农业生产同时削弱官吏和贵族的特权,制定连坐法。[var1]这些措施有力的扩大了国家的赋税以及徭役来源,为秦国的国力打下了雄厚的基础,紧接着来到公元前250年,商鞅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最为著名的包括废除井田制,建立郡县制度。不过还

  • 大秦赋郭开以一己之力协助秦王嬴政荡平赵国,但其实功臣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国谋士郭开,赵国丞相郭开和赵括,郭开如果不背叛赵国赵国会亡吗

    [var1]文 | 时光漫漫车马远今天,就和大家来聊一聊郭开这个人。很多观众看《大秦赋》,估计都对郭开这个角色印象深刻,郭开的扮演者刘冠麟可以说是演活了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奸臣形象。郭开也是《大秦赋》这部历史正剧中,难得的喜剧担当。但是,剧中郭开的结局却很凄惨,被秦王嬴政下令烹之,所谓烹之,就是将人投入

  • 唯一一位封神的皇帝 孔子因为他封号都被改了 如今是财富的象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子封号大全,历史上的孔子有多厉害,历史上孔子的真实情况

    每年的大年初五,人们都会去拜财神。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财神爷可是一位皇帝,他的身份很特殊,因为他是炎帝时代的人,但是到了宋朝他才被封为皇帝。而因为他的存在,孔子的封号都被改了,大将杨延昭都把名字改了。[var1]他就是财神爷赵玄朗(赵公明),他是以赵氏的第三代族长,是太古城人士,生在炎帝时代在黄帝时期发

  • 大秦赋扶苏保卫战本可避免,嬴政为何留下儿子?吕不韦:不光为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嬴政与扶苏,大秦赋吕不韦给秦始皇的建议,嬴政百万大军守边疆是真是假

    在这场扶苏接力战中,先是嬴政的冬姐保护扶苏,后来宫女小妍出来接力,紧接着是一位老寺人,而后是渭文君,他们都因为扶苏而被杀,同时樊於期也难辞其咎,毕竟嬴政留下他,是让他保护冬姐和扶苏的,如果有闪失提头来见,很明显他任务失败了,这就不禁让人思索为何嬴政要留下儿子呢,抛弃儿子的意义是什么?[var1]嬴政

  • 商鞅变法助秦变强,为何商鞅本人却被秦王所杀?只因得罪1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鞅的变法及影响,商鞅变法对秦国所起的巨大作用,商鞅变法对秦国的最大影响

    [var1]卫鞅,即商鞅,历史上最有名的是“商鞅变法”,他在秦孝公在位期间有机会一展毕生才华,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秦惠文王即位后,却非要将商鞅赶尽杀绝,为什么?只因他做了一事。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去世,21岁秦孝公即位;即位初期战国六雄形成,他痛感秦国之羸弱,被其他诸侯国追着打,却不

  • 圣人孔子五十六岁时,为何相濡以沫近四十余年的妻子要跟他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子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人物故事50字孔子,孔子一生婚姻状况

    但是,不管信不信,作为圣人的孔子,他的确是干出过抛弃发妻的事情。《礼记檀弓上》载:“伯鱼之母死”,唐代孔颖达正义解释:“时伯鱼母出,父在”。所谓“出”,就是离婚。PS:伯鱼,即孔鲤。鲁昭公十年(前532年)官氏孔鲤,据载亓官氏生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孔子将这一子取名为鲤,字伯鱼。从孔颖

  • 地图中的历史:战国七雄的国力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七雄版图排名,战国七雄全部分布图,战国七雄各个国家的实力

    秦始皇统一6国的时候,7国总人口大约2000万左右,战国时代也差不多这个数,至于具体多少在司马迁的史记也找不到答案,如果分析一下能找到一些数据,比如临淄就是当时是七国中比较大的城市。楚国人口比较庞大,根据世界历代王朝人口统计,春秋战国时期楚王国的人口都是最多的。[var1]第二,七国的面积问题也很难

  • 大秦赋:嬴政没说杀吕不韦,他为何要自杀?教授:吕不韦太聪明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秦赋吕不韦雨中激励嬴政,历史上嬴政有没有杀吕不韦,吕不韦和嬴政的历史

    这也标志着,吕不韦的时代一去不返!吕不韦回到了他的封地,假如吕不韦安分守己的在自己的封地上安享晚年,也许,嬴政还不会杀他。当然了我们说的是也许!但是,就在吕不韦回到封地一年的时间。六国的人纷纷登门拜访吕不韦了,很显然这些人都是想要让吕不韦出山,去他们国家当宰相的。但是,吕不韦拒绝了他们。[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