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年,成吉思汗率大军分东西两路夹攻西夏,大军一路所向披靡,次年攻破中兴府,西夏亡国,前后历时22年。
西夏灭亡的同一年,成吉思汗去世,1229年窝阔台继位,次年三路伐金,并且跟南宋达成协议,由拖雷的西路军借道伐金,1234年攻破金的最后一个城池——蔡州,今灭亡,前后历时共23年。
灭金以后,也算是间接的为宋报了靖康之耻的大仇,而蒙古也把所有的精力指向了南宋,从1234年开始,蒙古多次伐宋,但是前前后后用了45年才灭宋。
蒙古铁骑22年灭西夏,23年灭金,为何灭南宋需要45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后院总着火
元灭金以后的第二年就三路南侵,并且攻下了重镇襄阳,但是南宋派出了大将孟珙收复了襄阳,两军还没来的及进一步交战,蒙古大汗窝阔台就于1241年去世,并且开始了长达10年的内乱,给了南宋喘气的机会。1251年蒙哥即位,再次南侵,忽必烈在1259年包围了鄂州(今武汉),南宋朝廷大惊,但是就在此时蒙古后院再次着火——蒙哥暴毙,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开始争夺汗位,内乱8年,这前前后后就耽误了近20年。
二、南宋挨打习惯了,防御经验多
宋朝从太宗宋光义开始,就一直处于挨打的地位,辽国蹂躏,金朝揍,时间久了习惯了,应对的方法就多了,对于北方少数民族常用战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了解,在城防方面比较有优势。再加上火药的使用,也算是有几张牌可以打。
三、南宋多义士
南宋后期,理学盛行,就连普通百姓斗很注重气节,就不要说士大夫了,文天祥、陆游、张世杰、孟珙以及崖山慷慨赴死的十几万军民就是最好的说明,正如清代学者赵翼所说:及有事之秋,犹多慷慨报国,绍兴之支撑半壁,德之毕命疆场,历代以来,捐躯徇国者,惟宋末独多,虽无救于败亡,要不可谓非养士之报也。
感谢阅读,欢迎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