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未解之谜之朱允炆下落大揭秘,情况究竟如何?

明朝未解之谜之朱允炆下落大揭秘,情况究竟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16 更新时间:2024/1/19 3:27:33

朱棣为何一口咬定建文帝被烧死

明史中记载:”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这段描写是很有问题的,给我们留下太多想象的空间。而且,其前后矛盾,是史官故意留给我们的把柄。为什么突然宫中起火?不过是制造混乱,想让建文帝出逃更容易罢了。史官真实的观点,便是”帝不知所终“。后面记载还有这样一句话:”或云帝由地道出亡。“不过这样的记载,显然不能被朱棣接受,朱棣必须要建文帝死。

所以,我们看到”燕王遣中使“,这个宦官是朱棣派去的人。”出帝后尸于火中“,既然建文帝的尸体已经找到,那么前面这句”帝不知所终“岂不是废话了吗?原因就在于朱棣必须让建文帝死。而火中的尸体简直是太好找了,随便扔一个人进去就成。朱棣都说是建文帝了,谁还敢提反对意见?朱棣这就是让天下臣民都绝了希望,以后不论建文帝还是宣称是他的后代,都可以指定为假冒,朱棣这是为后面做准备了。

建文帝出家为僧

建文帝出家为僧的传闻流传最广。我们知道,和尚姚广孝是朱棣靖难时期的大功臣,在他84岁重病的时候,请求朱棣释放僧人溥洽。溥洽当时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朱棣进南京后,有人举发溥洽知道建文帝的下落。于是溥洽一直以散布妖言的罪名被关了十六年。如果建文帝真的被烧死,朱棣对于溥洽,或杀或放,又何必以其他罪名关押十六年?原因便是朱棣尚未得知建文帝下落,对于溥洽还有所期望而已。而传言替朱允炆削发的,便是这位溥洽。

另外,胡濙是朱棣极为信任的官员,朱棣还曾派他监视太子。后来也是因为胡濙的报告,才使得朱棣打消了对太子朱高炽的怀疑。但就是这样一个心腹,却长期打着寻找张邋遢(张三丰)的名号,在全国各地巡游,打听各种传说报告给朱棣。从永乐五年一直到永乐二十一年,期间,胡濙因母丧请求回家,都没有被朱棣批准。

等到永乐二十一年,胡濙回到京城,但此时的朱棣却在宣府。胡濙二话不说,转身去了宣府。当胡濙到达后,朱棣已经就寝。

”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半夜两点以后)乃出。“

胡濙在外十几年,是什么消息使得朱棣半夜接见他?而且还一直谈到深夜,想必自然是建文帝的下落,而且是确切的下落。此时的建文帝或者已经死亡,或者已经彻底放下了皇位,否则朱棣不会心安。那么,建文帝出家为僧还是有很高可信度的。

建文帝是否有可能到了南洋

”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在胡濙没有半夜前来报道的时候,有传言建文帝出海到了南洋,所以朱棣才派郑和下南洋。等到胡濙报告了之后,朱棣的疑惑才打消。如果建文帝真的出海,那么郑和一次两次出海还可以理解,但长此以往就有些不划算了。

等到了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时,他的皇位已经大大稳固,没必要再关心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在明宣宗时期,郑和还是进行了他最后一次下南洋。由此可以推断,郑和下西洋以宣扬国威为主,打探建文帝的下落只不过是附带。况且,建文帝如果真的到了海外小国,自然也无法对大明形成威胁,所以朱棣才会”疑始释“。

综上所述,在朱棣靖难成功后,建文帝并没有大火中烧死,也没有到南洋。而他出家为僧的概率,则是最大的。一直到明英宗的时候,还有僧人自称是建文帝,被知府送到朝廷,”下狱,阅四月死。同谋僧十二人,皆戍辽东。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可见,建文帝出家为僧,是被当时的人们广泛接受的。

更多文章

  • 崇祯为什么要杀袁崇焕?看看他犯了哪些错误,导致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崇祯杀袁崇焕造成的严重后果,崇祯杀袁崇焕后几年他就死了,崇祯皇帝袁崇焕

    崇祯上位后,他唤袁崇焕,并询问了他的计划。袁崇焕甚至说,只要给他足够的马匹和食物,五年内就可以完全战胜他。实际上,根据当时的情况,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之后,一位朋友提醒他不要说大话。他也知道自己说了大话。他说,看到皇帝还很年轻,对他寄予厚望,当他激动时,他想说点好话取悦他。每个人都知道说话者粗心大意不

  • 岳飞的身死与三个背叛他的大将有关,其中第一个大将出乎很多人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背叛岳飞的将领,岳飞有哪些生平事迹,岳飞的死和哪些人有关

    此时的秦桧正密谋着为岳飞网罗罪证,为了陷害岳飞,秦桧买通了岳飞手下的几名将领,并许给他们重金厚利,让他们栽赃陷害岳飞。而正是岳飞手下的这三位大将:王贵、董先和王雕,他们的背叛这才导致岳飞加速死亡的。一、王贵他很早之前他就和岳飞认识了,而且还是岳飞的结拜大哥,自从岳飞起兵之后,就一直跟在岳飞的身边,在

  • 宋太宗问寇准,哪个儿子可以当太子?寇准却回答“三个不可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寇准和宋太宗,寇准怎么应对宋太宗,寇准用什么手段助宋太宗

    但是,按照“金匮之盟”,即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的生母)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命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弟赵光义,等赵光义去世后再传位于赵廷美,也就是“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帝位。但是,宋太宗当上了皇帝,又不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三弟赵廷美,因而,他在宰相赵普的帮助下,设计降罪于赵廷美,让

  • 西夏开国皇帝元昊,为什么会被亲儿子割下鼻子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夏的建立者是李元昊还是元昊,西夏的建立者拓拔元昊,西夏元昊是什么族首领

    (唐国强版李元昊)一、生来非凡的李元昊北宋立国之初,西北有一个握有兵权的藩镇,据有五州之地(夏、银、绥、宥、静)的“定难节度使”李继迁,是党项首领,据说他们源于拓跋氏,是北魏鲜卑人后裔,与吐蕃作战受伤后去世,其子李德明袭职,审时度机,利用天高皇帝远,北宋无法伸手的时候,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李德明的儿

  • 他救了皇帝的命,把持朝政数十年,秦桧都想主动和他结拜为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桧主要事迹,秦桧都有哪些事迹,历史人物秦桧做了什么事

    当时,宋高宗赵构在去拜谒郊宫的前两天,突然头顶上长了一颗瘤子,这颗瘤子特别碍事,帽子都戴不上。郊宫是古代天子祭拜天地的所在,庄严的仪式,这么庄严的场合,不戴冠冕成何体统?既没有皇帝的尊严,更是亵渎天地神祇啊,于是下诏遍寻良医。古来人们最高的追求和目标有两个,一是做一个好宰相,辅佐皇帝治国平天下,如同

  • 崇祯皇帝误杀袁崇焕 竟因两党之争 皇太极坐收渔翁之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袁崇焕与皇太极,袁崇焕与崇祯皇帝关系,袁崇焕对皇太极的态度

    袁崇焕像首先,来看袁崇焕被害的直接原因:袁崇焕自蛮夷之地广西,奋发图强才得到帝师孙承宗的赏识,以一己之力守住了大明的辽东战场。但狡猾的后金皇太极不按套路出牌,绕过了明军重兵把守的辽东,而是直接挥师直捣北京。袁崇焕虽然掌握了大明最精锐的辽东铁骑却始料不及。经过火速的行军才在左安门击溃了后金的进攻。金军

  • 蓝玉是朱元璋的得力干将,手握兵权,为何会被卸磨杀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与蓝玉的关系,朱元璋电视剧蓝玉之死,朱元璋对蓝玉的最高评价

    1、淮西勋贵集团的重要人物,曾为明朝立下赫赫军功蓝玉是安徽定远人,常遇春的小舅子。他生得高大威猛,面颊红紫,早年投奔朱元璋麾下后,跟着常遇春南征北战,临阵杀敌,所向披靡,因而得到朱元璋赏识,被不断提拔。吴元年,授武德卫指挥使;洪武三年,升任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四年,从傅友德入川,征讨夏政权;洪武五年,

  • 明朝灭亡时,其实力仍超过李自成大顺政权和关外清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灭亡前有多大的势力,明朝是李自成灭掉的吗,明朝的灭亡和李自成有关系吗

    明末清初,民间流传一首民谣“朱家面,李家磨,做得一个大馍馍,送与对巷赵大哥(代指满清王朝,因为北宋灭亡后宋徽宗、钦宗被金人俘至东北,故明朝人戏说清朝乃赵宋的后代)”。这首民谣很形象地说明这个馍馍(天下)的面是朱家的,磨面、和面、上笼屉蒸的活儿都是李自成大顺政权的,可最后这个馍馍却落地了入关的清朝手里

  • 明朝驸马没那么好当,想见公主都被奴仆阻挡,只得离家出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最后一个驸马,明朝公主能见驸马吗,明朝的驸马有多惨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的驸马娶的是皇帝的女儿,有皇帝这个靠山,既尊贵又有权势。不要说普通人了,就是连达官贵人也要敬畏之,避之唯恐不及,谁还敢去碰撞他,得罪他呢?然而这只是通常情况。在明代万历朝时,却发生了两起驸马受宫婢、太监的侮辱、殴打,无处申诉而出走的事,真叫人难以置信。明万历帝朱翊钧有十个女儿,

  • 赵匡胤赐给大将一个具有生杀大权的锦囊,打开后里边却是一张白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匡胤是如何对待功臣的,赵匡胤起兵时的主要功臣,赵匡胤的功劳与过错

    上回我们讲到了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一月赵匡胤兵分两路南下伐蜀,次年正月后蜀皇帝孟昶投降。宋朝这次南征非常顺利,从出征到灭国仅仅用了66天时间,但是灭蜀之后王全斌部队却在成都大肆烧杀抢掠,这引起了后蜀百姓的公愤。随后全师雄等人聚众十余万宣布起义,宋朝镇压这次起义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更重要的是宋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