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兵,精通满语,汉语,蒙古语,藏语等等的语言。乾隆这么多年,从西藏上奏的奏折,文书,等等,很大一部分都是和珅翻译过来的
我们来看一个事情吧,乾隆年间,河北干旱,灾民无数,朝廷立刻下旨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开仓放粮以后呢,瞬间就没了,所以呢,官员们也很头疼,这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因为除了实实在在受灾的人之外,还有其他地区的冒充灾民的地方在领取粮食,他们上奏朝廷,大臣们也是十分头疼,出的办法都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到底怎么把粮食,把粥用到真正的受灾的老百姓口中呢?总不能封锁地区的路吧?和珅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当着大家的面,在粥中,掺入沙子,哎呀妈呀,这是为啥呢?众大臣也是十分的不解,十分的纳闷
原来,真正受灾的饥民,那是十分饿的,有沙子?有石头也会去吃的,当然那些假的灾民,就不会去喝了,至少一大部分是不会去喝的。这一招,虽然很那个啥,但是还是十分有效的,这一招一用,灾民的数量得到了控制,朝廷也响应的开始运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