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宋传奇人物,降生时满院乌鸦,生前留下的算卦之法至今无人能解

大宋传奇人物,降生时满院乌鸦,生前留下的算卦之法至今无人能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48 更新时间:2024/2/6 14:40:46

各种学术,文化研究到了鼎盛时期,如儒学的复兴并在宋朝进入新的阶段成为理学,与道学、佛学碰撞形成古文化运动,并且都有了新的发展。文学在诗、词、散文等都有很大的成就,而所有这些文化新盛的背后,是很多传奇人物推波助澜的结果。

唐宋八大家中六位是宋人,如将散文推向兴盛的传奇大师欧阳修,还有把散文写的一度成为当时科举考试范文的大文豪苏轼,其他方面的如断案能手包青天,精忠报国的英雄岳飞,大画家张择端等,不能不谓之为当代传奇人物。

然而还有一个后人并不怎么熟知的,一生都充满神秘、传奇的人物,他就是邵雍

传奇之路

邵雍字夫,谥号康节。据《宋史·邵雍撰》记载,其年少便才智出众,自雄其才,年少立志。其学习的状态就是: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意思就是读书涉猎很广,学习很勤奋,不惧严寒酷暑,夜不眠的这状态坚持了好几年。

书读多了便总想着一展身手,能将知识运用到实处,邵雍也不例外,于是其决定效仿古人,去游历祖国山川遗迹,增长见识,于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理论学习。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游历后,感叹到;“道在是矣。”正式从学者升级为大师,此后便开始过着隐居的生活。

后来易学大师李之才听闻邵雍为人好学,于是想着找个人继承衣钵,便亲自造访,收邵雍为学生并传授了《河图》、《洛书》以及伏羲氏八卦六十四像这些久远的学问。

得到这些古籍的真传后,更是如鱼得水,就像练武者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邵雍领悟出了更多的智慧和知识。

随着学识,智慧的增长,隐居的邵雍,撰写了《皇极经世》、《梅花易术》、《渔樵对问》记录的是其易学思想的体用论、先天象数学构建的新儒学本体论以及人文思想体系等所构建的属于一套自己的哲学体系。

这在当时的影响是非同小可的,对于后的陆王心学、宋明理学的建立和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和奠基意义。

其撰写的《伊川击壤集》诗歌,内容表现的是文学色彩和理学哲理,阐述的是要活出自由、和谐、高尚的人生境界,其主题涉及了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道德为本的道德修养以及“以物观物”的哲学思想,在古代的诗歌史上都有占有独特的地位。

之后其迁居洛阳,当时在洛阳结交的都说当时的大名士,以其为中心创建了一个名士俱乐部,像司马光、吕公著程颐程颢周敦颐等,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越发精进,在当时极具影响力,甚至传到了朝廷。

宋仁宗时期,朝廷求贤若渴,有人便举荐了邵雍,随即任命其为将作监主簿,后又被举任颍州团练推官,都称病不赴任。

也正因在学术、思想、文学上的造诣和影响,为其传奇的人生铺下道路。

传奇轶事

据传说,并无确实的史料记载,邵雍的出生还得感谢山中的大黑猿,意思大概就是说其父母在山中行走之际,被大黑猿所影响后不久便怀上了邵雍。

他出生之际据传是庭院乌鸦遮天,而刚生出来邵雍长头遮脸,口有牙齿,不是呱呱坠地而是口呼母亲。

而他一生最传奇的当然就是其所撰写的《梅花易数》,这是一本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书,是邵雍自己研究出来的一门占卜之术,据说是每卦必中,童叟无欺。

关于其名称来源,相传有一次邵雍在梅花园赏花,偶遇麻雀在枝头争吵,后又正枝坠地,见如此现象,邵雍陷入思考运用起心经易数,所谓世间所有莫不有定数,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今见此事,便觉有事而占之曰:明日定会有一女子来摘梅花,园丁的出现惊吓到这个女子令其跌倒,伤了腿。事后果然应验,由于其特殊的占法,后被命名为“梅花易数。”

此后其梅花易数便在当时广为流传,其神奇占卜预测让当时的人近乎狂热的崇拜,跟今日的追星场面有的一比。

然而其留下的这本《梅花易数》里面算卦之法,至今无人窥其一二,解读出来。

像梅花占、牡丹占、喜色占等皆出自《梅花易数》的占卜之术,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关于邵雍测字断事的算卦之法,以及其写的《梅花诗》里面有十首预言诗,据传第一首诗北宋,预言其死后数十年的靖康之变。

相传死后出殡当天,起初抬棺人都觉比较沉重,到下葬地后便觉轻了许多,棺内还伴随着响声,吓坏了众人,在场的一位老者急忙说到邵雍先生飞升了。

小结:

邵雍本人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又得易学大师真传,其学术思想,文学造诣影响较大,而且为后来的理学奠基了一定的基础。

特别是其自创的《梅花易数》极其深奥,至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再加上诸多的传闻轶事,让原本颇具传奇的人生更添神秘。

更多文章

  • 在有些影视剧中,朱元璋曾经投降过元朝,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认可元朝,朱元璋曾经对元朝投降过吗,朱元璋几次投降元朝

    首先在回答之前,我们先要知道影视剧里的朱元璋是在什么情况向元投降的,又是向谁投降的,是以什么方式来说明投降的意图,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元朝末年,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席卷中原,同时各地也陆陆续续开始响应刘福通的起义,徐寿辉起于湖北罗田,芝麻李起于江苏徐州,张士诚起于江苏泰州,郭子兴起于安徽濠州,明玉珍

  • 太平天国最高级的五大王,最后都死得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会众万人在金田村“恭祝万寿”,并将这一天定为金田起义纪念日。3月23日,洪秀全在广西武宣登基自称太平王,后改称天王。这年年闰八月初一日,太平军攻克永安城,这是为太平军自金田起义以来占领的第一座城市,初七日,洪秀全进入永安。十月二十五日,洪秀全下诏,封杨秀清为东王

  • 康熙的第三子胤祉不关心朝政,很像文人,为何雍正还要囚禁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三子胤祉,胤祉对雍正皇权的态度,三阿哥胤祉是不是被雍正折磨死的

    当太子与大阿哥失势后,胤祉就成为最年长的阿哥。在古代封建社会,比较注重礼法,在没有嫡子可选的情况下,胤祉身为年长者,自然具备夺嫡的身份优势。胤祉文武双全,为人友善谦和,一直是康熙特别倚重的一位皇子,康熙晚年去他家做客的次数高达十七次之多,这些足以让胤禛与其他皇子羡慕嫉妒恨。在胤祉周围,聚集着许多有声

  • 乾隆一生风流成性,为何依然能够长寿?与这三件事密不可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而且人家下江南,并不是去寻找美色,而是有着多重政治目的,所以不存在沿途风流的可能,所以,美色方面,虽然他是一个才子,有追捧佳丽的喜好,但这些并没有摧毁他的身体。又或者说,就算是频繁宠幸妃嫔,他也有足够的长寿资本。满清前中期的皇帝个个身体好得很,并没有因为美色而早死的记载,似乎只有溥仪有明确的记载,说

  • 和珅收礼时, 光收银子不刺激, 自己发明一招, 一直到现在都有人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读书观史,谈古论今,传承人文,守望正义。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很多人一开始了解清朝,都是通过经典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里有一个幽默有趣的形象,就是和珅,他看起来一团和气,实际上满肚子坏水,所以经常被乾隆爷和纪晓岚联手欺负。而真实历史上的和珅,可不像电视剧里那么窝囊,他是乾隆末期最有权势

  • 罕见老照片:美艳的她被慈禧特招入宫做女官,畸形审美下的束腰女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真实老照片,晚清时代慈禧的真实老照片,晚清慈禧真实影像

    两个被带上枷锁的犯人,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展现在相机前,罪犯也是最底层的人,往往也是能折射这个社会最基本的保障,图中的犯人连一件完好的衣服都没有,棉花都翻在了外面,而此时树上的树叶早已落光,冬天席地而坐,必定是体力不支或是身染重病,或许熬过这个冬天也是奢侈的愿望。图:束腰。旧时欧洲的陋习,如同中国缠足

  • 康熙爱女蓝齐儿有多惨?生母刷马桶,驸马葛尔丹又被康熙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葛尔丹死后蓝齐儿嫁给谁了,康熙和蓝齐儿的关系,葛尔丹蓝齐儿视频

    《康熙王朝》主要讲的就是康熙在位期间的风风雨雨,里面更多的是讲述了男人对权势的争夺,里面的女性角色屈指可数,但是也有几个让人深刻的女性:孝庄太后、苏麻喇姑、赫舍里皇后、容妃和格格蓝齐儿,前面三个其实还是算幸福的,得到了康熙的敬重,容妃和蓝齐儿就悲剧了。容妃和康熙的感情原本很好,可是却因为容妃坚持孝庄

  • 大小金川之役中,4个打败仗的清朝统帅,后来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平定大小金川,小金川之战是在乾隆期间发生的吗,清朝平定的大小金川在哪里

    这个做法是为了加强朝廷对少数民族的控制,但势必引起惨烈的博弈。因为少数民族土司在当地经营那么久,现在搞归土改流,就等于把他们的权力都剥夺了,自然容易引起土司反抗。清朝初期,云贵地区推行曾推行归土改流的政策,比较成功。但对四川地区的土司,朝廷一直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当地民风彪悍,以懦弱为耻,人人善斗,

  • 奕能文能武,咸丰身体残疾资质愚钝,为何道光反而选了咸丰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道光与咸丰,道光对咸丰的评价,道光与咸丰有什么关系

    从历史的记载来看,奕的能力显然要高于道光,无论是文治方面,还是武功方面,道光的能力都要稍逊之。道光唯一比奕强的,就是他会演戏,有一个好师傅。但恰恰就是这么一点点的优越,让咸丰赢得了皇位。道光虽子嗣不少,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活下来的子嗣共有六位:皇四子咸丰、皇五子奕誴、皇六子奕訢、皇七子奕

  • 大清藩属国申请改名,嘉庆帝盛怒,将其国名颠倒,至今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各藩王名字,清朝皇帝对藩王的处理,清朝的藩王有权力吗

    中国有句老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作为长期以来一直站在世界顶端的中国,也收复了不小的周边小国。只是并不同殖民地,藩属国的国家主权依旧存在。这其中有不少想依赖中国,寻求保护的藩属国,但也有不少想脱离控制,甚至夺得中国领土的藩属国。如今的越南便是其中之一,在清朝嘉庆皇帝时,当时的越南便因“改国号”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