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才早逝”的颜回:孔子最钟爱的学生,孔门最出色的弟子

“天才早逝”的颜回:孔子最钟爱的学生,孔门最出色的弟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525 更新时间:2023/12/27 4:07:20

《论语》这一部经典,可以算是记录颜回形象的源头,亦是探索其人格、精神较为可靠的资料。

颜回,字子渊,春秋鲁国人。他天资渊懿,早怀学圣之志,与父亲颜路师事孔子;他贫而好学,笃志践仁,乐道以居,冠绝群伦,是孔子最钟爱的学生,亦是孔门最出色的弟子。

颜回列于孔门“德行”首科,名居“十哲”之首;他不幸英年早卒,后世尊其为“复圣”。

天纵圣哲,大智若愚

颜回生而聪明睿智,品质潜纯,有圣人之资。

《刘子新论》中说颜回有“重瞳”,虽未敢肯定其言是否属实,但观诸中国古来圣贤常附有“生具异相”之传说,足可意谓古人亦肯定颜回乃一受天殊相而生者之贤瑞。

[var1]

孔子与颜回 剧照

子贡曾赞颜回有“闻一知十”之资。子贡凭借其“利口巧辞”,“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可以说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才智必甚出众;他自认不敢与颜回相比,颜回才智之高可见一斑。

“颜渊弱冠,而与仲尼言易。”

孔子曾传授颜回深奥的易道,再可想见颜回才智之高卓;而从颜回不迁怒、不贰过的操持,以及用行舍藏、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看来,颜回对易之大道,当有极深之体悟。

孔子曾道颜回听闻其言“无所不说”、“不违如愚”,而“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可见颜回乃所谓“大智若愚”者也。

颜回之智与圣智略同,对孔子之道有深刻之领悟,故而对夫子之言无所不悦、终日不违,这种不贸然提不同意见,不显才华,不露锋芒,其貌如愚的表现,实质上是对孔子的高度契合,是一种“大智”。

[var1]

孔子剧照

从学孔门,师生情笃

颜回资秉过人,自幼投身孔门。孔子博之以文,约之以礼,显之以仁,导之以道;而颜回循循而行,笃志行仁,潜心体道。

如此精进不已之精神,使孔子对颜回的钟爱,是视同己出,溢于言表,推许其最为好学;并屡屡称赏他高尚的品格和出众的才华,并肯定其心“三月不违仁”,更赞叹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亦甚得同门的爱戴与推崇,子贡十分赞扬颜回“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称言不苟”的德行;曾子亦称赏他“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的气度。

无怪乎孔子会说:“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颜回不仅信守孔子的教诲,以其言行实践了夫子的学说,弘扬了夫子的道法;更以其德行、声望,感召了孔门其他弟子,在孔门弟子中形成一股凝聚力,致使他们对孔子日益亲近。

孔子与颜回 剧照

颜回自入孔门,直至谢世,未曾离开孔子。

其一生追随孔子,历鲁、卫、宋、陈、蔡诸国,尝与孔子畏于匡,绝粮于陈、蔡,出生入死,随侍在侧,未曾离开。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孔子畏于匡,弟子失散。孔子一直未见颜回归来,甚为担心他的安危;如今颜回来见,孔子不禁喜出望外。观孔、颜这一问一答,不但可从而了悟死生之义,而其师生情笃,更是千古如见。

而当陈蔡绝粮之际,“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子贡色作,而颜回不但不懊不恼,更反过来深慰师心。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孔子栖栖惶惶,为行道而四处奔走,但亦到处碰壁,甚或如丧家之犬,屡受人揶揄,为世所不容,为当权者所不用。

颜回故谓孔子“不容然后见君子”。君子耻己德之不宏,不患不见容于世,颜回的话,充分道出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孔子闻其言不禁欣然而笑。所以说,颜回最为孔子知音。

[var1]

颜回剧照

颜回师事孔子始终不衰,不为匡人之难而轻其身,不为陈蔡之厄而动其心;是非之分,厄难之时,穷困之交,生死之际,颜回与夫子无不心意相通,形神一体,两者的师生关系,堪称儒门的佳话典范。

不幸早丧,令人不胜叹惋

可惜颜回这位孔门巨擘,却不幸英年摧折;门人恸失良友,孔子更是万分悲伤,不仅流露着如父丧子般的哀戚,更有道统无继、文化难成的伤绝。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回短命而死,圣怀怆痛,不禁发此伤叹,如非圣门之贤,谁能及此?孔门师弟之情谊素极笃厚,而孔子独于颜回之丧哭之恸者,何也?

能传孔子之道的曾子,其才并非颜回之比;颜回既卒,孔子之事业亦竟不复传。孔子不胜伤恸,非情出于不能自已,更伤道统之绝,斯文之丧耳!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颜回事孔子如事父,孔子亦待颜回如己子;颜回虽卒,孔子视之犹其生也,以其生之所不受者,而阻止门人违礼厚葬,师生间情若父子的感情令人动容;而从门人之必欲厚葬颜回此等尊亲颜回之深情厚意,亦显衬出颜回令人敬服的人格。

[var1]

孔子剧照

颜渊之丧既祥,颜路馈赠祥祭的熟肉给孔子,孔子亲自出来接受祥肉,走进屋内,弹琴以散情,而后乃食之,足见其对于颜回之逝的无限哀伤心情。

颜回死后,孔子还常常想念他,尝对门弟子叹道:“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惜乎者,可惜颜回之早死也。颜回方进而未已,如果天假以年,他的造诣岂可限量!

颜回惜因天才早逝,终不获显功于世,令人不胜叹惋!

[var1]

孔子剧照

结语

颜回逝后,后世贤哲,莫不痛之惜之,赞之美之,对其倍加尊崇,多所赞辞。而历代帝更尊师颜回,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配享庙庭。

以后历朝,“十哲”座次时有升黜,惟颜回之位不变。

纵观颜回一生,虽未立下盖世之功,亦未着有传世文章,然而其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实现了儒门的人生理想,为后世树立了千古典范。

更多文章

  • 勾践的后代在汉朝建立神秘王国,刘邦允许,汉武帝:必须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勾践和刘邦,勾践后代,勾践后代在现在的哪里

    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若按地理位置来说,相当于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以及越南等地。在《过秦论》中也有:“南取百越之地……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var1]问题来了,百越中的“越”,指的是什么呢?有人说,越同“粤”;也有人认为,“越”指的是越族。其实,目前最被接受

  • 甘戊出使齐国遭到船夫的嘲笑,而他只用几句话就让对方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甘丞相为什么要去齐国,甘戊与船夫,甘戊与船夫原文注音

    原文 甘戊①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②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③,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④,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⑤不如小狸⑥。干将⑦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⑨之君,万乘之主,

  • 楚共王:父亲楚庄王对其影响多大?生前自拟谥号,子囊巧妙更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楚共王谥号,楚共王死于哪一年,楚庄王和楚襄王什么关系

    当然,谥号有褒义、中性和贬义之分。比如,文帝、武帝中的“文”和“武”都是褒义。而隋炀帝、周厉王中的“炀”和“厉”则都是贬义。帝王自然是都想去世后有个好的谥号,但是这也由不得他们,毕竟谥号这个东西是后人给的,他们很难做主。[var1]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君王,他在死前就替自己想好了谥号,而且还

  • 出土的这九件战国秦汉文物,带给我们一个与《史记》不同的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墓出土文物图,秦始皇文物,秦始皇最有价值的文物

    1九年相邦吕不韦戟/戈秦始皇的出生,与吕不韦关系密切。吕不韦本是商人,因看中在赵国的秦质子异人,于是游说秦太子妃收养异人为嫡子;并将姬妾赵姬嫁给异人,生下未来的秦始皇。之后异人即位为秦庄襄王,以吕不韦为相国。秦庄襄王去世后,秦王政即位,继续仰仗吕不韦,并称其为“仲父”。出土文物有大量“相邦吕不韦”的

  • 勾践消灭吴国后,为何越国也突然消失了?什么原因导致越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勾践灭了吴国后怎么了,勾践消灭吴国的真正原因,勾践灭吴国的全过程

    [var1]就在中原大地各国拼命扩张的时候,在当时周朝影响力最东南的区域却有两个国家,在远离中原富饶地区却拥有着一支强兵劲旅,体量虽小却在后来的历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篇章,这两个小国一个是吴国一个就是越国。而在我们所熟悉的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之后,竟然把强大的吴国给灭了,可是为何随后越国也突然消失了

  • 从春秋战国的量变到质变,看春秋与战国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战国各有什么特点,春秋战国的细节和感悟,春秋多少年战国多少年

    [var1]文化上的变化在当前的史学界,比较认同的说法是,以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作为从春秋进入战国时代的标志事件。这两者的共同特征在于,以下克上,都是诸侯底下卿大夫抢占了诸侯的合法地位,这是宗法制的彻底崩坏,“威烈王自陪臣命韩、赵、魏为诸侯,周虽未灭,王制尽矣!”在《资治通鉴》中,就如此描述了三家分晋

  • 春秋和战国时期普遍存在的战争观,尚武精神盛行,重信守礼是常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正确评价春秋战争,解析春秋战争,春秋时期大的战争格局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和诸侯的争霸导致战争频繁发生,我国社会进入一个动荡期。在当时,与“游说”和“论战”相比,“武力”成为最有利的工具,谁的武力强大,谁就有最终发言权。因此,“尚武”观念,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战争观。本文以尚武观为中心,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观,并从历史的角度挖掘其原因。[v

  • 扁鹊没有治好我的腿伤,无奈之下,我去东汉末年觅名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名医扁鹊的读后感60字,名医扁鹊真实故事,扁鹊是怎么变成名医的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场梦,并没有过多在意。直到我对历史有一定研究之后,才发现梦中出现很多的场景居然与正史中记载的事件是基本吻合的。难道我的梦是真实的?我不知道,也不敢确定,但我觉得我应该写下一些文字,记录一些我梦中的场景,并结合权威的史料,还原出历史真相。[var1]大白战国之旅,因腿伤偶遇扁鹊时光

  • 《左传》中引人注目的“兄弟”——贤德的子鱼与不智的宋襄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左传襄公十五年的故事,左传中的重要事件,左传中宋襄公的形象

    宋襄公虽然名列“春秋五霸”,但在位仅十四年,宋国国力不强,霸业如昙花一现,对列国情势之影响有限,所以《左传》中有关宋襄公的事迹并不多。然而,在极少的篇幅之中,《左传》以简洁的风格、利落精要的笔法,将宋襄公迂腐固执的形象,作了一番完美的刻画,这正呼应了宋襄公如昙花一般的霸业——虽然短暂,却令人印象深刻

  • 历史上BUG一样存在的人物之“星二代”孙膑升职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膑的个人资料及介绍,孙膑最终怎么样了,孙膑历史人物资料

    [var1]孙膑动漫形象为什么说孙膑是“星二代”呢?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规划为一个时期,而孙膑的老老老爷爷是孙武,孙武虽然在孙膑出生之前已经去和上帝去打牌了,应该是玉帝打牌去了,但是孙膑只要在哪里提起孙武别人也会对他刮目相看的,这就是明星效应,“星二代”孙膑不仅出身好而且导师也是世界级著名教授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