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阴晋之战,秦国找到了差距,吴起检验了魏武卒

春秋战国阴晋之战,秦国找到了差距,吴起检验了魏武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970 更新时间:2023/12/14 12:08:11

春秋战国秦国的历史上有两个秦惠公,在写到后一个秦惠公时,《史记》里面并没有记载秦惠公发动秦魏阴晋之战的事,相反,而是着重描写了秦惠公派兵攻打巴蜀,收复南郑一事。那么,秦后惠公在位十三年,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秦后惠公是秦简公的儿子,由于他继位时年龄也不小了,所以对秦简公时期丢失河西走廊的事耿耿于怀,在位十几年一直马不停歇,就为了重新开拓秦国的疆域面积,只可惜他无力回天,除了在攻打巴蜀收回南郑几个城池外,与魏国的阴晋之战大败而归。《史记》在描写这段历史时,可能也是照顾秦国统一六国的面子,没有在正史上记载,但在其它各诸侯国历史上却记载得比较详细。我们一起来看看秦后惠公在位怎么打的这两场仗。

[var1]

第一场仗,攻打蜀国,收复南郑。早在秦厉共公时期,蜀国一直对秦国都很尊敬,雍城修筑围墙变成新城以后,巴蜀都率先前来进贡。但好事多磨,时间不久,到了秦躁公时期,巴国的南郑率先造反,不仅不进贡,还对秦国提出了挑战。从那以后,其它各国相继都起来跟秦国作对,秦国实力从此也每况愈下,到了秦简公时,由于魏国的崛起,秦魏围绕河西走廊的争夺更是互不相让,最终秦国又退回到东征始发地去了。

为了秦国重新振兴崛起,秦后惠公决定在任上做些什么,当务之急就是拓展国土。于是,在经过近十年的精心准备后,他把目光锁定在秦国西边的小国巴国,因为当初就是这个巴国的南郑率先造反不听招呼的。

[var1]

面对秦国虎狼之师,巴国自然承受不住打击,几个回合,南郑王就投降了。收复了南郑,秦后惠公似乎看到了秦国的实力犹在,于是,又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要把河西走廊从魏国手中夺回来。

第二场仗,围绕河西走廊的争夺,秦魏展开了阴晋大战。在记载这次大战的历史时,各个时期的史书似乎有意回避秦国跟魏国在兵力部署上的问题。按魏史上的记载,吴起率领五万魏武卒大战秦军五十万,而且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一战果把魏武卒的实力传得神乎其神。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var1]

实际上,在吴起领兵攻打河西走廊以后,魏国已经占据河西部分地区很久了,秦国也因此跟魏国为了这块战略要地争夺了好长时间,双方各有输赢。但自从魏文侯重用吴起进行变法,对魏军进行改革后,对魏武卒的作用和体现吴起并不是很有底气,因此,他也想找个机会把自己亲自设计的魏武卒能力展现给魏文侯,以期在魏国站稳脚跟,因为当时朝中还有许多保守派并不看好吴起的改革。

[var1]

另一方面,秦国并没意识到当面之敌已经是经过几年精心训练和意志锻炼的精锐部队,魏武卒早已不是从前的魏军普通士兵了。当秦后惠公发布号令集秦国举国之力,动用兵力五十万对魏国在河西走廊的领地进行抢夺时,吴起早就等在那里。而且,吴起还运用了他擅长的宣传能力,杀猪宰羊给魏武卒们打气送行,一系列的宣传和没有后顾之忧的保障措施,加上魏兵提前准备好了的优良装备作防护,秦军再多也是枉然。最终,魏军以一比十的悬殊比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秦国自此一战后好长时间都不敢越河西一步。

从上述历史解读中看出,秦后惠公发动的这两场战争,一赢一输,也使秦人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同时也成就了吴起魏武卒的威名。秦国从阴晋之战中也获得了很多的发,也就在此后几十年时间,秦献公登基后,他发奋图强,终于从魏国手中夺回河西走廊战略要冲少梁,开启了大秦帝国重新崛起之路。(图片来源于网络)

[var1]

学史明理,知史悟道。关注“岛主说事”,了解更多春秋战国历史解读。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各国都有人才投奔,为何没有投奔周天子?这三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周天子哪去了,春秋时期各诸侯争霸有何利弊,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三个原因

    [var1]看起来规模庞大,但是呢,这一些诸侯国有自己的封地,在自己的领地上是君主,周天子实际上如同联邦制元首一样,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他没有多少力量干涉诸侯国的内政。此后,周人又因为功勋、血统一直分封,导致的结果就是周天子的直属领地越来越少。早先,虽然周天子的领地少了,但多年塑造的威望还在

  • 项羽为何不过乌江?项羽在那首诗里,已经把理由讲得很清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项羽为什么宁愿死也不过乌江,项羽乌江古诗原文,项羽为什么要渡乌江

    项羽当时是做过解释的。“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意思是说,他带着江东子弟兵出关打天下,结果回去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因此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这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解释的。当初他受江东父老的嘱托,带着各家子弟出去打江山,挣

  • 关羽被困麦城,侄儿刘封为何见死不救?诸葛亮的这盘大棋无人看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麦城被困刘封能救得了吗,关羽败走麦城刘封见死不救,刘封救关羽全过程

    关羽兵败麦城汉中之战,刘备终于在正面战场堂堂正正地击败了曹操,令天下大惊。不过事实上,刘备此战也打得非常辛苦,整个益州几乎到了“男子战,女子运”的地步,所以按照常理来说,接下来刘备集团就应该进入休整阶段,尽量避免对外发动大战。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刘备在听闻曹操要联合孙权图谋荆州时,竟然直接命令关羽对外

  • 秦始皇的陵墓到底有多奢华?引得后世接连盗挖,连项羽都在其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陵墓到底有没被项羽挖过,关于秦始皇陵墓的资料和照片,项羽挖掘秦始皇墓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秦王赢政先后攻灭灭韩、赵、魏、楚、燕、齐等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数百年以来的战乱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秦王朝盛极一时,但由于作为统治者的秦始皇滥用民力,不顾百姓死活,使得秦朝在统一之后仅仅统治了十多年就灭亡了。其中一项劳

  • 若北伐成功,诸葛亮会拥兵自立吗?曹操说出自己的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评价诸葛亮四句话,诸葛亮对曹操北伐的看法,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会怎么样

    诸葛亮的选择第一点要考虑到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做自己的主公,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实现自己所提出的“三分天下”的想法,或者说是简单地因为刘备请了他三次,自己被感动了就出山。诸葛亮是一个谋士,他之所以选择刘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复兴汉室。古代不比现在,凡事要讲究一个“礼”,一旦在道德上不占理,就会被天下人

  • 马谡当年真的是被诸葛亮斩了吗?或许结局并非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诸葛亮马谡搞笑视频,刘备历史说过马谡不堪重用吗

    在历史上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具有未卜先知,能够预言后世的能力,那么诸葛亮为何当初不听刘备的临终劝告,非要让马谡前去镇守街亭呢?这主要还是得从这两人的渊源说起。马谡和诸葛亮的渊源颇深。马谡的哥哥马良曾是诸葛亮最欣赏的人,两人的关系不仅非常的友善,而且马良还曾以尊兄来称呼诸葛亮。当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兵败之

  • 项羽为何会在垓下丢弃十万楚军只带八百骑突围?真相悲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羽为什么被围垓下,垓下之围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项羽兵败垓下小故事50字

    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虽然是婉约派的代表,但是她的这首《夏日绝句》至今读起来仍然豪气冲天,力透纸背。不过李清照对项羽有点误会,因为项羽不是不肯过江东,而是真没办法过江东。当然,这个误会的产生不怪李清照,只能怪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给项羽安排了一个乌江自刎的

  • 马超的遗书中为什么称曹操为孟德,不称呼曹贼?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超曹贼,曹操与马超的不同与相同之处,曹操与马超的故事

    马超是东汉名将马援之后,是名门望族,人家是官了好几代,自小也是很有教养滴,轻易也不会爆粗口,实是曹操送其父兄去侍奉先帝,气极所至。当岁月流逝,人之将死,名利看淡,买了机票,马上要西天旅行,去黄泉那个地方见家人,才知道死亡才是永恒,一切人都得有死那一天,原来自己是可以与家人团聚滴,自然把原先因家人的死

  • 韩信用兵如神,1万军队就敢打20万敌军,关键还打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信用兵有多精准,韩信用兵真的厉害吗,韩信用兵能力

    韩信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其在楚汉相争中的作用非常巨大,要不是韩信最后帮助刘邦攻打项羽,恐怕刘邦最后是战胜不了实力强大的项羽的。韩信在用兵方面神出鬼没,在那个时代是无敌的存在,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韩信用兵多多益善。韩信在大兵团作战和奇袭作战,还有整体的军事战略计划方面都在同时期军事将领中出类拔萃

  • 难怪诸葛亮死后,刘禅查他家底后会大怒,换做谁看了也受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大怒,诸葛亮死后刘禅做了哪些事,诸葛亮死后刘禅是怎么对待的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在决定性战役时,用错了人,让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镇守街亭,马谡失街亭被斩后,第一次北伐失败。接着,诸葛亮连续五次北伐,曹魏这边,每每派出司马懿,都能化险为夷。就在公元234年,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因为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中。这第五次北伐,也一样失败。诸葛亮死后,还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