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皇帝成功登顶后,都喜欢弑杀功臣,为什么李世民不杀功臣?

古代皇帝成功登顶后,都喜欢弑杀功臣,为什么李世民不杀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06 更新时间:2024/1/23 5:48:34

然而,也有很多帝王优待功臣的,比如秦始皇,把兵权全部交给了大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也算和平过渡了。李世民虽然不是开国之君,但和古代其他开国皇帝、明君相比,的确在对待功臣方面做得还是很到位的。李世民不仅不忌惮功臣们的功绩,甚至还设立了凌烟阁功臣画像,以此来纪念他们对大唐的贡献。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李世民这个人心胸的确很宽广,他心胸之广大非常人之所及,甚至我们可以说,李世民是千年难遇的一代伟大君王。在李世民之前,无数的君王在成就帝业后,为了提防手下功高震主,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一般都会对功臣赶尽杀绝。就算不杀功臣,也会设置一步步手段将功臣调离权力中心,逐渐让其边缘化。

李世民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他没有那么做,或者说,他不屑于那么做,也没有必要那么做。因为,李世民能力很强,政治天赋极高,根本就不怕手下人谋反。

谈到唐太宗李世民,大家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他是公认的千古明君。的确,李世民在位期间对大唐所做的贡献是巨大了,在他的领导下,大唐的文治武功都得到很大的发展,他给大唐王朝留下的家底极为丰厚。

可以说,李世民为开大唐盛世打下了物质基础,他给后代君王留下了丰厚的政治遗产,后代君王依靠这些可以完成百年过渡。

那么,李世民为大唐打下如此牢固的基础,真的是因为他的智商非凡,因为他的雄才大略吗?其实不然,初唐时期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并繁荣昌盛,离不开辅佐李世民的一大批功臣和谋士。

有秦琼、尉迟恭、程咬金、李靖等帅才坐镇华夏,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谋臣为他出谋划策,还有刚正不阿的魏徽无时无刻帮他压制朝中不正之气。

李世民在位几十年可谓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能够驾驭如此高水平的人才,李世民自身的水平一点都不会差,李世民不仅要有大局观、全局观,他的才能甚至要比这些文臣武将更加全面。

是的,大家没看错,李世民的优势在于各方面的才能比较全面,特别是他与生俱来的政治天赋,是非常厉害的。李世民虽然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帝王之学教育,却凭着自己的悟性,硬生生地研究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帝王之学,把驭人之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仅如此,李世民还非常有魄力,这种魄力更多地体现在政治方面。无论是商讨国事,还是内务决策,李世民都能很好地把握局势,并虚心接受谋臣们给出的意见,最终会做出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式。

这种魄力从早期的玄武门之变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二。很多人觉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其实不然,玄武门之变是非常凶险的,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就不会是李世民了,更不会有唐太宗的美名。

玄武门之变,实际上是个危机哲学,考验的是李世民的谋略、决断、机智以及驭人之术。仅仅一个晚上,李世民就安排好了一切。在此之前,李建成为了杀李世民,可是筹划了很久,但最终还是被技高一筹的李世民反杀,由此可见,李世民的政治手段也是非常狠毒的。

这些功臣也在这次事变中看到了李世民的另一面,看到了李世民的可怕之处,更为可怕的是李世民竟然把李建成的后代都杀了,真可谓是斩草除根,为做大事不拘小节。李世民所做的这些,并不排除“杀鸡儆猴”的效果,这让大臣们明白,他们就算自己要谋反,也斗不过这个极为“冷血”的天才皇帝。

除了驭人之术外,李世民的军事才华也是非常厉害的,他在战场上的统御能力可以达到完美级别。在军事领域中,李世民的各项才能可以说是拔尖的存在,仅靠几千人就击败窦建德,还成功生擒了他。

突厥十万大军威胁大唐时,李世民靠着一人一骑,就敢独闯敌阵,靠着雄辩的口才,成功说服突厥退兵,在沟通过程中,李世民没有一丝卑躬屈膝的举动。

平定罗艺谋反,李世民也仅仅用很短时间就平定了这次叛乱,那时候,罗艺手底下可是有十几万大军,而李世民的精锐部队大多没动,只是带了少部分精锐和一些杂兵就击败了这个罗艺。

从种种方面来看,李世民文治非常厉害,武功更是强悍到没边,更别说身边的秦琼、尉迟敬德和程咬金是他的死忠,这三个忠臣是不太可能谋反的,靠着这三个猛将,李世民还会害怕打仗吗?

虽然说,李世民在东北作战时,的确也失利了一些,但那时候大唐要面对的可不仅仅是东北的渤辽国,他还得提防西北、西南地区的威胁,在东北地区出兵也不会是精锐部队。

因此,李世民靠着如此强悍的武功,手底下的功臣自然是没本事谋反,也不会去谋反,另外李世民给的待遇太好了,他们根本就没那个谋反的心思。

李世民是古代难得一见的贤君和明君,更是雄君,他根本就不惧怕功高震主。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手下九大名将, 为什么秦琼排名靠后? 真相让人对他更敬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太宗对待秦琼怎么样,唐太宗评价秦琼,历史上的秦琼是怎样的人

    看一看真正的历史而不是演义,就会发现隋末唐初诸侯争霸战中,总是活跃着瓦岗英雄,就是贞观之治的名相魏征、名将英国公李勣、鲁国公程咬金、郧国公张亮都出身于瓦岗寨,他们为大唐南征北战开疆拓土,立下不世奇功并名垂青史。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问:为什么没有我们最尊敬最喜爱的胡国公秦琼秦叔宝?诸君切莫着急,笔者今天

  • 勇冠天下的薛仁贵,一生却都是一个悲剧,最后被儿子射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薛仁贵之死简介,晚年的薛仁贵如何,薛仁贵传奇50集免费

    学成下山,父亲被火烧死,家破人亡薛仁贵刚开始是跟着李靖在山上学艺的,刚开始是一个哑巴。后来学成下山,刚回到家,就看见家里着大火,父亲在屋内无法出来。当薛仁贵把父亲救出来的时候,父亲早已奄奄一息,就这样刚学成归来的薛仁贵就家破人亡了,简直就是人间悲剧。为了生存薛仁贵只好去投奔舅舅,但是他的舅舅却把他拒

  • 武则天晚年有多荒诞?为了跟张氏兄弟厮守,她把亲孙子活活打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晚年真实情况,武则天晚年事迹,武则天时为啥要杀掉张氏二兄弟

    说到我们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有哪个皇帝最特别的话,那武则天在许多人心中肯定是榜上有名的,因为她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能够在众多男人中脱颖而出,当上皇帝,肯定是有她的特别独到之处的。武则天在位的时候的确做出了许多功绩,不过她的一些行事作风也被人们称之为荒诞。那么你知道武则天晚年有多荒诞吗?为了跟张氏兄弟厮

  •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坚持重用蕃将?除了战斗力强还有两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平定安史之乱后唐朝还有多少军队,唐朝怎么平定的安史之乱,为什么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就是藩镇

    一、蕃将的战斗力极强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用蕃将的朝代,新、旧《唐书》亦专门为突厥蕃将立传。不难发现,唐朝的突厥蕃将大多晓勇善战,战功赫赫,这应该也是唐朝统治者重用突厥蕃将的一个重要原因。马驰在《唐代蕃将》中提到:“太宗时的武力主要依靠蕃将,太宗以后乃至晚唐,帝国武力之主要部分仍为蕃将,‘更确切

  • 韩愈怎么会同意迎佛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愈的迎佛骨是指什么事,韩愈反对迎佛骨的理由是什么,韩愈对迎佛骨的评论

    有人认为,正人心才是最大的,比小钱钱重要多了。让佛教异端壮大是比财政危机更严重的危机。宋儒的功不在禹下嘛。唐宋八大家之首不学无术?韩愈是唐朝的,宋朝苏轼在他的祠堂提了“功不在禹下”的字,用韩愈赞孟子的话来夸韩愈为儒学正本清源,有问题吗?什么叫归结于儒家头上?韩愈本身就是推崇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你去

  • 杜甫最出名的一首讽刺诗,后两句常被引用,没文化会误认为是夸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杜甫有哪些讽刺的诗,杜甫最著名的一首讽刺诗,杜甫最有韵味的三首诗

    杜甫的诗,常常会让人觉得更没有距离,这是因为他笔下所描写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真实生活中可以看到的一草一木。那些诗中的故事,那些颠沛流离的主人公,也许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也许就是你我所熟悉的人。杜甫曾经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讽刺诗,又来讽刺评定叛乱的将军花敬定。这首诗的后两句话常常被人们引用,那些没文化的人

  • 瓦岗名将起兵反唐,李世民派秦叔宝出战,把他打得落荒而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叔宝几人投靠李世民,秦叔宝攻打瓦岗,李世民与秦叔宝

    李世民在虎牢关活捉窦建德,夏军将领四散而逃。刘黑闼解甲归田,想当一个太平盛世的农民。李渊不顾众人劝阻,执意杀了窦建德。窦建德死后,河北军民惶惶不可终日。在高雅贤等人的拥戴之下,刘黑闼杀牛聚义,打起了为窦建德复仇的旗号。李世民功劳实在是太大了,李渊不想让李世民再立新功,就让淮安王李神通领兵出征。李渊给

  • 李渊让李建成做太子,为何又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权力,为啥李渊对李建成那么好,李世民和李建成谁的能力更好

    李渊之所以让李世民征战四方,让李建成留守后方,其实这恰恰是对李建成的爱护,毕竟太子在古代来说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所以打仗这种事情自然是要交给他人了。而恰恰二儿子李世民又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大将,所以他自然成为了最佳的人选。但是李渊没想到的是,李世民在平定四方的时候却暗自培植了自己的势力,许多掌兵的大将都成

  • 李世民的哥哥一生好吃懒做,经历了三位皇帝,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有几个哥哥,李世民登基后功臣有善终吗,历史上李世民的两个哥哥

    隋朝末年,天下起义军接连不断的出现,在这时候,唐国公李渊就选择了起义。面对隋朝,李渊身为唐国公,按照常理来说,李渊是有义务援助隋朝的。可是这时候的隋朝已经无药可救了。没有办法,李渊选择了起义,从此开始李渊征战天下。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历史上哪一个朝代,在建立的过程中都是非常不易的。唐朝的建立也是如此

  • 李世民不听众臣劝诫,一定要重用此人,事实证明李世民没看错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的大臣对李世民评价,李世民功过是非评价,历史对李世民的真实评价

    当初李世民把刘武周打败了之后,就把尉迟敬德收于麾下,于是带着他一起去对付洛阳的王世充,没想到的是,刚到洛阳,尉迟敬德的很多手下竟然叛变直接奔赴王世充那边去了,见到如此情景,唐朝的很多将领开始怀疑这个尉迟敬德的忠心。由于这个尉迟敬德武功还不错,担心他万一叛变那等于给自己留了个强劲的对手,于是就把他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