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的一个小国,被楚国消灭三次,其子孙后来篡夺了齐国!

春秋的一个小国,被楚国消灭三次,其子孙后来篡夺了齐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699 更新时间:2024/1/23 4:38:44

不过,在这些诸侯国中,有一个诸侯国被楚国消灭了三次,也即前两次,这个诸侯国都成功复国。直到第三次,楚国才彻底占据了这个诸侯国的疆域。并且,这个诸侯国君主的子孙,还跑到了齐国,通过百年的努力,篡夺了齐国君主之位。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诸侯国是哪一个呢?

[var1]

首先,这个小国,就是陈国。陈国(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478年),出土金文资料作敶。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周朝诸侯国,国君妫姓,是舜后裔。在周武王建立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就是周王室的姬姓宗室,比如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等诸侯国,都是姬姓诸侯国;第三类是功臣,比如齐国、楚国等诸侯国,就是因为祖先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功劳,所以被分封为诸侯;第三类就是陈国这样的诸侯国,也即祖先是舜禹或者商朝的后人。

在西周时期,陈国始建都于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镇),妫满史称胡公满、妫陈公或陈胡公,成为胡氏与陈氏的得姓始祖。后来,陈国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辖地最大时达十四邑,大致是今天的河南东部和安徽西北部一部分。

[var1]

由此,陈国因为地处中原地区,拥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但是,进入到春秋时期,因为齐国、晋国、楚国等大国的崛起,夹在中原之地的陈国,和郑国、宋国、许国等诸侯国一样,都走向了衰落。特别是在晋楚争霸期间,陈国等诸侯国只能“朝秦暮楚”,以此求得自保。不过,对于致力于争霸中原的楚国,显然希望可以吞并陈国这一诸侯国。陈灵公在位期间,陈国爆发了内乱。

对此,楚庄王以此作为出师的名义,从而趁机消灭了陈国。在第一次消灭陈国后,楚国向在陈地建县,一如当年楚国消灭息国,设立息县(今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一带)一样。不过,楚庄王的这一想法被申叔时劝阻。

[var1]

在申叔时看来,如果长期占据陈国,会在中原诸侯国中留下不好的名声,不利于楚国争霸。于是,楚庄王立流亡在晋国的陈灵公的太子午,这就是陈成公。当然,陈国能够第一次复国,除了楚庄王的仁慈,也和郑国、晋国的支持存在直接的关系。到了楚灵王在位时,又找了个借口兴兵讨伐陈国,陈君留逃往郑国,这是楚国第二次消灭陈国。在此基础上,楚国在陈地建县,穿封戌为县公。公元前529年,公子弃疾发动兵变,推翻楚灵王,自立为楚平王

楚平王即位后,为了笼络人心,获取周边诸侯国的支持,于是让陈国复国。而这,成为陈国第二次复国的重要原因。当然,经历两次灭亡的陈国,已经是衰弱不堪了。到了公元478年,楚惠王在位时,第三次消灭陈国,彻底结束了陈国的历史。

[var1]

最后,虽然陈国的历史结束了,但是,陈国君主的后人,却依然活跃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舞台上。其中,就陈厉公妫跃之子——陈完(田完),早在春秋时期就逃到了齐国,并且在齐国走向了仕途。自此之后,陈完(田完)的后人在齐国开枝散叶,成为齐国的一个卿大夫家族。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

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奉邑入于田氏,姜姓吕氏从此退出齐国的历史舞台,而这,意味着田氏彻底取代了姜太公的后人,并统治了齐国,这就是田氏代齐,也叫田陈篡齐。总的来说,就春秋战国时期的陈国,因为夹在齐国、晋国、楚国、吴国等大国之间,可谓朝不保夕,其之所以能够两次复国,不是因为自己实力有多强,主要是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制衡关系和楚国的争霸需要。对此,你怎么看呢?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他虽然是百胜将军,却是一个不成熟的政治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春秋时期最厉害的政治家,战国中最厉害的政治家

    [var1]历史上对吴起的评价褒贬不一,或者贬多褒少,司马迁是这样评价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司马迁说他“刻暴少恩”,他是怎么刻暴少恩的呢?“杀妻求将”当算作一例,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讲的是战国初期,齐国进攻鲁国,吴起为了

  • 当年赵国屡胜匈奴,为何到了汉初就不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国抗击匈奴秦国支援,赵国为啥一直打匈奴,战国赵国和匈奴打过吗

    其中战国时期的赵、燕等国,都曾受到不同程度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威胁,但是各国却能击退侵略者,还曾出兵获得过重大胜利,而到了大一统的汉初,汉廷饱受匈奴人的军事侵略,甚至还不惜屈辱的割地和亲,这是为什么呢?[var1]首先,在春秋战国时期,匈奴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游牧部落,没有统一的领导指挥,各个部落一盘散沙

  • 商鞅有个发明,官吏害怕,百姓喜欢,现在仍然很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商鞅个人简介,商鞅经历的重要事件,大秦帝国商鞅

    [var1]变法除了这些呢,一些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以及地方上记载的一些经典案例,都具有法律效力,以上林林总总,都成为秦国的法,一起构成秦国庞大的法律体系,其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基本涵盖了国计民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据后人统计,已知的律,如《田律》《工人程》、《内史杂》等就有三十余种,在如何保护环境、

  • 三国最难过的一年:蜀国痛失3名骨干,吴国大都督去世,魏国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时期蜀国死得最惨的将领,三国时期蜀国到底有多强,三国时期蜀国什么时候最强

    导语:有读者说《三国演义》后期比较枯燥,前期各方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精彩,但后期晋国一家独大,吴蜀两国毫无招架之力。其实三国后期趋于平淡是有历史原因的,之前登场的那些英雄人物,大多集中出生在公元160到公元180年之间,所以当他们老了也会在一段时间集中去世。最夸张的是有一年,短短十二个月内魏蜀吴

  • 柏举之战:楚国20万大军输给了吴国3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柏举之战对吴国影响,柏举之战的战争过程,柏举之战的历史故事

    然而,这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楚国兵力达20万人之多,且“楚之为兵,天下强敌”,战斗力很强,而吴军却只有3万多人。[var1]而且,楚国疆域辽阔,吴国如果只是一直在边界地区来回争战,耗不过人家。但要想给予楚国致命一击,需要深入楚国腹地,师行千里,犯下“劳师袭远”的兵家大忌!然而,最终,吴军却

  • 孙子、孙武、孙膑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武与孙膑是哪里人,孙膑和孙武孙子是一个人吗,孙武与孙膑有何关系

    在春秋战国时期,“子”是对人的尊称,如老子、孔子、孟子、荀子等等。孙子当然也有自己的名字,在兵家著作《尉缭子》中,记载着“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同样,《史记》中也记载道:“孙子武者”。而战国时期,还有一位军事名家孙膑。[var1]那么,孙子、孙武、孙膑又是什么关系?既然“子”是一种

  • 力压秦军的战国六大名将,他们可给秦国带来不少麻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国最厉害的十大名将,战国时期唯一打败秦军的将领,盘点秦国十大名将

    一方面,秦国所处的地区在七国中的最西部,不管是经济还是人口上,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很多人也没有想到,在商鞅变法之后,能够迅速崛起,在军事和政治上,完全和过去不敢苟同。逐渐变强的秦国,消灭的六国,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统一了天下,开创了历史和先河。[var1]虽然秦国在后期有着非常强悍的实力,但是在长平之

  • 历史上的朱家父子长什么样?朱棣威武,太子霸气,汉王英勇,赵王一言难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棣与儿孙起誓不杀害朱家后人,朱棣时期赵王管哪些事,明代皇帝朱棣照片

    明成祖朱棣原是朱元璋的第四子,生母不祥,在朱棣当上皇帝后自称是马皇后所生,明朝是一个讲究嫡亲的国度,只有马皇后生的儿子才是嫡子,才有资格继承皇室帝位。[var1]朱棣自幼骁勇善战,能文能武,年轻时曾跟着父亲朱元璋南征北战,在军中颇有威名。天下既定,立朱标为太子,14岁的朱棣被册封为燕王,封地北境。为

  • 春秋战国刺客大盘点: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聂政刺韩傀的故事简介,春秋战国五大刺客图片,战国几大著名的刺客

    大家都知道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混乱大交融时代,各个诸侯国互相征伐兼并,战乱不休,而朝堂恩怨更是此起彼伏,所以刺客也就一个运而生了。虽然说是刺客,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更想武侠小说里的江湖大侠,要不然太史公司马迁也不会在《史记》里专门写了一篇《刺客列传》吧。《刺客列传》一共记载了五位刺客,分别是曹沫、专

  •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出现在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商鞅在秦国什么地方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有多少年,商鞅和谁都是为秦国变法的

    当我们去认真审视,“商鞅变法”前的时代;在商业经济的推动下,土地兼并,旧氏族贵族迅速向两级分化;势力庞大的氏族贵族对君权构成极大的威胁;列国纷争局势的愈演愈烈;小农经济萌芽,并伴随着铁制工具与牛耕的推广,体现出巨大的发展动力。[var1]蝴蝶效应“商鞅变法”之前,是氏族新老贵族统治的时期。氏族贵族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