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英明一世,晚年却输给了80岁老头,临死都忧愤不平

武则天英明一世,晚年却输给了80岁老头,临死都忧愤不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909 更新时间:2024/1/15 11:59:46

武则天的争议,主要来源于她在追求成功路上的使用的一些卑鄙手段,如她进入皇宫后,为了击败情敌王皇后,不惜杀死亲生女儿来嫁祸王皇后,这帮助她扳倒王皇后当上了皇后,但她的狠毒残忍却遭人诟病。如武则天为了巩固手中的权力,暗中让心腹诬陷亲生儿子,导致儿子的死亡等。

同时,武则天在治理政务上,也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她的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如武则天做皇帝期间,大兴改革、任用贤臣等,维系了唐朝的繁荣,很好的起到了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之间的过渡作用。

不过,武则天的能力虽然不输很多男性皇帝,但她在晚年的时候,却输给了一个八十岁的老臣,这让她至死都愤愤不平。

这位击败武则天的老臣就是宰相张柬之

张柬之襄州襄阳人,从小就喜欢读经史类的文章,所以长大后,凭借着自身的才学,被选召为了太学生。在学习期间,张柬之遇上了他人生的第一个伯乐,他的老师国子祭酒的令狐德棻,在令狐德棻的教导下,张柬之的学习突飞猛进,很快在学业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并在同年考上了进士。

进入仕途的张柬之,由于朝中缺少人脉,所以他的官职在李治时期,几乎处于止步不前的地位。李治死后,武则天掌权后,岌岌无名的张柬之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武则天此人很重视人才,所以掌权后,她就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人才选拔考试,目的是将天下有真才实学的人选拔出来为她所用。

在这次考试中,张柬之依靠厚积薄发的才学,在数千考生中脱颖而出,夺得魁首,他也因此被武则天任命为御史大夫,负责刑狱之事。

在历史上,忠臣的仕途大多磕磕绊绊,很难平顺,因为他们喜欢直言进谏,这会冒犯皇帝,所以遭贬和遭打压也是常有之事。武则天当上皇帝后,为了和突厥搞好关系,想让其侄子孙武延秀迎娶突厥首领的女儿。

张柬之进谏道:“自古无天子求娶夷狄女以配中国王者。”张柬之认为,自古以来,只有皇帝才能迎娶夷狄女,而孙武延秀显然不够格,这样做是不合规矩的。虽说如此,但武则天是女的,所以她不能娶夷狄女,而她又想和突厥联姻,张柬之上书,等于坏了她的好事,自然招致了武则天的不满。

武则天将张柬之贬到了合州、蜀州,让他去做地方官去。张柬之到地方后,又针对地方事务的种种弊端,给武则天上了一封书,希望能引起武则天的重视,对其加以改正,但武则天这时候还在气头上,看到张柬之的上书更加气愤,又将他贬到了荆州担任大都督府长史,给了张柬之一个有力的回应。

与张柬之不同的是,狄仁杰在武则天手下就要平顺很多,原因是狄仁杰情商高,说话做事很注重分寸,不会引起武则天的不满。同时,狄仁杰办事能力很强,武则天的很多事都要仰仗狄仁杰,这让她很看重武则天。

有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天下哪还有奇才,武则天也希望能多一些狄仁杰这样的人才,这样大唐才会更强盛,她治理事务也更能得心应手。狄仁杰向武则天推荐了张柬之,说他有宰相之才。

武则天对张柬之是认识的,而且还心怀不满,所以尽管有狄仁杰的推荐,武则天只是敷衍地将张柬之升任为了洛州司马。

后来武则天又想她信任的另一个重臣姚崇询问,希望姚崇能为她推荐一些人才,而姚崇也向武则天推荐张柬之。因为有两个人的背书,这让武则天觉得自己可能看走眼了张柬之,所以将他提拔为了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凤阁侍郎,后来又因为张柬之在任上表现出色,将其提拔为了宰相。

只不过武则天没有料到,狄仁杰和姚崇都是忠于李唐的大臣,他们推荐张柬之,除了张柬之自身能力强之外,还因为是他忠于李唐,敢干大事。

武则天晚年时期,陷入了传位之争中,她不想将皇位传给儿子,因为传位给儿子,她创建的“武周”就会消失,传位于女儿,江山会落入外姓人之手,传位给侄子,侄子供奉的是他的父母,而不是她这个姑姑,这让武则天陷入了矛盾之中。后来经狄仁杰等人劝说,武则天最终决定还位于李唐。

武则天在晚年重病的时候,她宠信的张易之张昌宗等人,动作频频想要夺位,同时张柬之也害怕武则天晚年生变,又决定将皇位传给他人,所以暗中联合了忠于李唐的几个大臣,发动“神龙政变”,杀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之后又进入武则天寝宫,逼迫武则天将皇位提前传给太子李显

武则天强势一世,但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她晚年时时候,会被她信任的大臣张柬之等人从皇位上赶下来,所以这让武则天愤愤不平,临死前还骂张柬之等人为“五贼”。不过由于是武则天的儿子当了皇帝,所以失势的武则天也没有遭到清算,她也算是寿终正寝,只不过最后的时光过得比较苦闷。

更多文章

  • 武则天退位群臣皆欢喜,唯一人低头痛哭,一年后没哭的全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被逼迫退位只有一人哭,武则天退位后怎么一年就死了,武则天接受群臣朝拜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唐高宗时期已经逐渐插手朝政,未雨绸缪。在她的谋划之下,章怀太子李贤被逼自杀,唐中宗李显被废为庐陵王,最后武则天在朝臣的拥护声中打破世俗的禁锢,临朝称帝,改唐为周,定都洛阳。或许是想向世人证明“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是错的,女人一样可以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刚登上皇位的武

  • 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千百年来无人能解,却被一老农找到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为何立无字之碑,武则天的无字石碑,武则天的无字碑之谜讲解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有勇有谋,治国才能显著,在历史上起到了下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作用,尽管如此她在历史上仍然争议非常大,因为她从李家皇帝手中夺走了江山,执政晚期重新奸臣实行暴政,但是平心而论她的一生是功可抵过,而且对后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武则天的墓葬前立着一块无字碑,古人非常重视墓葬,

  • 武则天的女儿不是王皇后害死,也不是武则天捂死,究竟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真的亲手害死自己的女儿吗,武则天真的杀了王皇后吗,武则天秘史武则天上朝

    武则天的长女叫安阳养公主,李治非常疼爱她,不幸的是,她刚满月就夭折了。根据民间的传说,一致将扼杀小公主的罪行针对的是她的母亲,而武则天则巧妙地将它嫁祸给王皇后。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作为母亲,武则天面对着自己的亲生骨肉,真的心如蛇蝎,在王皇后特地来看小公主时,当王皇后看过离开后,武则天悄悄地扼杀了自己

  • 民间为凸显薛仁贵英勇,将一功臣其塑造成奸佞,他到底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薛仁贵的历史故事,薛仁贵生平战绩,薛仁贵传奇名将图片

    许多人对于张士贵的了解来自于电视剧《薛仁贵传奇》,电视剧中的薛仁贵是“应梦贤臣”,从火头军做起一步步成为了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张士贵则是个大奸臣,一直与薛仁贵作对,后起兵造反,战败被杀,这与史实严重不符。接下来让我们从正史中了解了解真正的唐代名将-张士贵。张士贵出生于将门世家,他的曾祖张俊、祖父张

  • 武则天对狄仁杰恩宠有加,他们真正关系为何,狄仁杰死后真相大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为何狄仁杰一死武则天就被逼退位,武则天和狄仁杰有何关系,武则天重用狄仁杰吗

    想必大家从各种影视剧中都对狄仁杰有着或多或少的了解,剧中的他充满着睿智和果断,侦探的形象深入人心,在官场上狄仁杰也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狄仁杰出身草芥,科举及第后开始做官,在他做官生涯的开始也处在官场的最底层,长时间没有得到重用,唐高宗时期一直如此,这个时候的狄仁杰和武则天还没有半点交际,等到他们相

  • 武则天复原图长这样,怪不得李世民看不上眼,李治却痴迷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历史照片,历史武则天真实样貌,武则天最真实的样貌

    不过现今我国也有年少的神童,他们普遍都是在14岁左右就已经考上大学的了,不得不说这种天资真的令人羡慕不已。不过又有多少这样的奇才呢?不过是他们起步比较早,靠自己的努力勤学罢了。武则天也是如此,因为受到自己家庭教育的影响,所以从小她就好学,到进宫后也不放弃学习知识,因为她是怀着念想进宫的,也正是因为这

  • 武则天晚年仍与男宠花天酒地,8年后才知道她有多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晚年真实情况,武则天晚年事迹,盘点武则天的一生

    武则天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她真正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了皇位她先后废了李显和李旦两个皇帝,最后她登基称帝改朝换代,成为千古一帝。作为统治者武则天有着高明的政治手腕,而作为帝王最重要的就是制衡之术,在这一点上武则天不知道比吕后要高明多少倍,在武则天死后,她也把江山重新还给了李家。其实古

  • 汉有卫青、霍去病,唐有李靖、薛仁贵,为何清朝一个名将也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薛仁贵和霍去病哪个厉害,历史上李靖和薛仁贵谁厉害,李靖薛仁贵

    清朝统治中国接近三百年,却并没有拿得出手的名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清朝武将地位下降,虽然也有是实力较强的武将,但是存在感不高。另外,清朝前期的国力较强,政策也比较开明,与外族政权关系和睦,外患较少。(一)武将地位下降,存在感不高其实从宋朝开始,我国封建王朝的武将地位就开始下降了,北宋重文轻武,多

  • 武则天的亲爹武士彟,你知道彟字的读音吗?你知道他的事迹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之父武士彟,彟字图片,彟是什么含义

    武士彟的彟字,是个生僻字。彟字的读音,到现在还让史学界争论不休。复旦大学历史系韩昇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教授把这个念成“约”。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于赓哲教授,则认为这个字可以念成“霍”,也可以念成“约”。我支持于赓哲教授的观点,认为念成“霍”和念成“约”都没有错。武士彟的人生轨迹,就是一个出身寒

  • 朱允炆性情温和,又有教养,为啥朱棣会造他的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允炆不削藩朱棣会反吗,朱棣对朱允炆的评价,朱允炆与朱棣之间的关系

    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十二月五日,朱允炆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出生。他是懿文太子朱标的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9年),即皇帝位,年号“建文”,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