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的亲爹武士彟,你知道彟字的读音吗?你知道他的事迹吗?

武则天的亲爹武士彟,你知道彟字的读音吗?你知道他的事迹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922 更新时间:2024/1/24 8:44:13

武士彟的彟字,是个生僻字。彟字的读音,到现在还让史学界争论不休。复旦大学历史系韩昇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教授把这个念成“约”。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于赓哲教授,则认为这个字可以念成“霍”,也可以念成“约”。我支持于赓哲教授的观点,认为念成“霍”和念成“约”都没有错。

武士彟的人生轨迹,就是一个出身寒微的穷小子,通过奋斗拼搏,结果当上皇帝的励志故事。武士彟的人生轨迹,可以分为穷小子、逃犯、富商、开国功臣、追封王爷、追封皇帝六个阶段。

武则天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武士彟的出身,非常的低微。他的父亲和祖宗,没有出过大人物。在讲究门第阀阅的隋朝,武士彟很难出人头地。武士彟没有认命,而是想通过拼搏,改变低微的命运。

隋文帝驾崩,隋炀帝登基,太原的汉王杨谅,起兵造反,企图武装夺取大隋社稷。武士彟参加了汉王的造反,他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汉王杨谅身上。汉王起兵很快就失败了,武士彟也因此成了逃犯。

隋文帝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武士彟隐姓埋名,在山西经营木材生意,成了山西屈指可数的大富豪。武士彟发财之后,用金钱作为敲门砖,得到了队正的官职。队正是隋朝军官,手下有50个兵,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排长。

杨谅起兵失败十三年之后,太原留守李渊也想在太原起兵。李渊起兵需要军费,就主动结交山西富商。武士彟抓住机会,请李渊吃饭。酒足饭饱之后,武士彟连夜写了一部兵书,献给了李渊。

武士彟不敢明言让李渊造反,就通过写兵书的方式,暗示支持李渊起兵。李渊摆明了起兵的意图之后,武士彟把全副家当交给李渊,作为支持李渊造反的军费。

隋炀帝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渊登基称帝,武士彟的风险投资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李渊册封武士彟为国公,赏给武士彟尚书官职。武士彟的原配相里氏病故,李渊还做媒,把隋朝宰相杨士达的女儿杨氏,嫁给了武士彟。

李世民称帝的时候,武士彟作为太上皇身边的老人,遭到了排挤。李世民把武士彟外放,让他去四川的广元当官。武士彟在广元期间,与夫人杨氏生下了武则天。

李渊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武士彟在外任官,一直想回归朝堂。李世民就是不招武士彟回朝,武士彟很郁闷。太上皇李渊驾崩之后,武士彟更加感到回归无望。武士彟越想越郁闷,结果郁闷死了,真的死了。

武士彟死后,遗孀杨氏带着女儿,回到了京城的娘家生活。杨氏的弟弟杨师道,是李世民亲姐夫。杨师道官拜宰相,是李世民非常信任的皇亲国戚。杨师道见外甥女武氏长得方额广颐,而且是体态丰硕,非常符合唐朝人的审美观念,就把她推荐给李世民。

李世民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世民听说武氏貌美如花,就把她召入宫中,册封为五品才人,并且赐号武媚娘。武媚娘得不到唐太宗的圣眷,在宫中蹉跎了十几年的岁月,一直是五品才人。

唐高宗登基之后,武媚娘的春天到来了。武媚娘先是被册封为二品昭仪,后来又战胜王皇后,被册封为大唐皇后。唐高宗为了讨好老婆,下诏追封武士彟为太原郡王。

唐高宗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武则天登基称帝的时候,按照礼制要追封父亲为皇帝。武则天下诏,追封武士彟为太祖无上孝明高皇帝。刘邦的庙号与谥号加起来,就是太祖高皇帝,武士彟与的庙号谥号同等规格。由此可见,武则天给父亲的庙号和谥号规格都非常高。

武士彟出身寒微,一路拼搏,给了女儿进入上流阶层的敲门砖。女儿也非常争气,让父亲完成了从逃犯到太祖高皇帝的逆袭。武家父女的故事告诉我们:“别埋怨输在起跑线上了,只要你敢于努力拼搏,逆袭的机会还是有的。”

本文史料来源:《资治通鉴》《新旧两唐书》

本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

更多文章

  • 朱允炆性情温和,又有教养,为啥朱棣会造他的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允炆不削藩朱棣会反吗,朱棣对朱允炆的评价,朱允炆与朱棣之间的关系

    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十二月五日,朱允炆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出生。他是懿文太子朱标的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9年),即皇帝位,年号“建文”,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 李自成率领100万饥民,轻松灭亡明朝,为何打不过10万清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自成灭明朝过程,李自成和明朝实力对比,李自成是怎么打败明朝的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得研究一下李自成军队的2大弱点。首先,李自成虽然拥有百万雄兵,但是大部分却都是由饥民组成的,因此李自成军队的战斗力并不高。大家知道,这些饥民之所以愿意加入李自成的军队,是因为李自成曾经许诺过“开了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因此这些饥民都是被这个诱人的条件和口号吸引过来

  • 在朱元璋眼中,刘伯温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远的不说,单说帮助朱元璋取得江山的刘伯温,就已经足够“牛掰”。话说在民间,刘伯温早已是“神一样”的化身。有俗语云:“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由此可见,民间对刘伯温的评价有多高!那么,在“老板”朱元璋眼中,刘伯温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打开二

  •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宋祖最弱?赵匡胤是否为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匡胤是宋太祖吗,赵匡胤是宋朝最好的皇帝吗,宋徽宗与赵匡胤谁厉害

    唐朝灭亡之后中华大地再次四分五裂,中国历史走进一个十分混乱的时期。这段乱世就是我们熟知的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是指继承唐朝正统的五个王朝,分别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十国是指与五代几乎同时存在的十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分别是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闽国和北汉。公元960年

  • 崇祯为什么不同意太子去南京?如果太子去南京,历史会被改写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崇祯为什么不送太子去南京,崇祯皇帝为何不送太子到南京,崇祯太子结局

    如果太子去南京了,历史会被改写吗?当然会改写。不管崇祯是否自杀,太子在南京都可以顺利登基为帝,并不一定能够改变结果,但南明不至于如此混乱不堪,或许会熬得久一些。那么,崇祯为什么不同意太子去南京呢?第一在早期的话,李自成压根还没有对北京形成威胁,所以,有要求议和的,但没有建议南迁的。毕竟当时形势还没有

  • 崇祯上吊时,陪他身边的只有太监,那些满嘴仁义的士大夫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崇祯上吊时身边的太监,崇祯死时哪个太监陪他死,陪伴崇祯皇帝去上吊的是哪位太监

    可是陪在崇祯身边是一直被称之为祸国殃民的太监们,大多数都跟随崇祯一起殉国了,而那些口口声声表示自己忠贞爱国的士大夫们却一个也看不见了。为啥最后为崇祯殉国的大部分都是“祸国”的太监呢?其实说起来有点可笑,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对太监专权是深恶痛绝。为此他特地让人铸造了一块铁牌子挂在宫门外头,这块铁牌子上面

  • 如果太子朱标不死,朱棣会造反吗?答案很好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子朱标没有死朱棣敢造反吗,如果朱标没有死朱棣会造反成功吗,如果朱标不死的话朱棣敢造反吗

    但年轻的建文帝,虽然与其父亲朱标一样熟读儒学经典,却缺少帝王的狡黠,最终也被叔父燕王朱棣篡位。无论是在靖难之役中还是在日后的帝王生涯中,朱棣都展现出了他的雄才大略,能够忍辱负重,行事果决狠厉,更是在登基之后数次北伐蒙古,南克安南,迁都北京,组织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号为“永乐盛世”。而也正是

  • 灭掉辽国和北宋的金国为什么没能一举统一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宋联合金国灭掉辽国,金国为什么消灭辽国和北宋,辽国和金国属于大宋时期吗

    江南湿热的气候让金人极不适应姚从吾曾说:“十二世纪的女真,是‘善骑马,勇悍不惟死,耐寒忍饥,不惮劳苦’”,这些都是女真族作为一名战士的优点。但在北方寒冷条件下形成的“耐寒”,也注定了女真族适应不了南方湿热的天气。不仅士兵难以适应,而且粮草也难以储存,导致粮运不续。金国大将金兀术曾无奈地说:“江南卑湿

  • 西夏的制度变革:深受北宋制度影响,进入了封建化的新秩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夏的统治措施是什么,西夏主要制度,西夏实行的是什么政策

    世执党项牛耳的夏州李氏,特别是李继迁、李德明,对推进党项社会秩序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到十一世纪三十年代末,李元昊建国称帝,数百年来散而无统的党项社会以夏国的名称出现在历史上,开辟了党项社会历史发展的心阶段。李元昊明号令,立制度,建军司,创文字,整顿社会秩序,党项社会进入了封建化的新秩序。效仿北宋制

  • 环庆地区蕃部,在北宋的影响下,有何积极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藩镇割据给北宋带来的教训,藩镇割据对北宋的影响,藩镇割据是在宋朝结束的吗

    环庆地区蕃部认同对蕃部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影响。环庆地区耕地资源匮乏,蕃部生活方式以游牧为主。而北宋地大物博,农业生产技术较蕃部先进,而且对投来蕃部给田耕种,因此环庆地区蕃部在宋夏之间进行抉择时,基于长远利益的考量,大部分会选择归附北宋,这一认同取向对蕃部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都有促进作用。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