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大刀上为什么要装铁环?原因是什么?

古代大刀上为什么要装铁环?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7 更新时间:2023/12/24 5:26:34

刀是十八般兵器之一,属于“九短”之首,是我国古代战场上最主要的近战兵器,战场实用性非强,早在两汉时期便已经发展为步兵的主战兵器。

与有“兵中者”之称的剑,刀更强调的是战场实用性,而剑着重在于一个“贵”字,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也是两汉之后步兵多使用刀的原因。

而刀的发展可谓非常迅猛,各个朝代均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刀,比如汉朝时期的直刃环首刀,唐朝时期又由在环首刀的基础上出现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唐刀,出现在代的朴刀等等。

各种刀有各种刀的用处,有的轻巧精美便于灵活使用,有的长柄阔刃可以斩马,有的厚重敦实力压千斤,这其中有一种刀却颇为特殊,就是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的大环刀。

大环刀形状与一般刀的形状相同,只是刀身比较厚重,除此之外最显眼的当属其刀背上安装的一排铁环,那你有没有想过,刀背上为什么要装铁环呢?

最普遍的说法是刀背上的铁环有增加劈砍效果的作用,当刀竖直的拿在手上时,刀背上的环会竖直朝下,如此重心会偏移到人的手上,由于大环刀刀身沉重,如此便有助于握刀者控刀。

而在劈砍的时候,刀背上的环会由于惯前甩,刀的重心又会向前偏移,无疑增加了劈砍时的杀伤力,而且铁环在挥动中发出的响声也可以威慑对手,对敌人心理造成压力。

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还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不过笔者还听说了另外一颇为有意思的说法,想要了解刀背铁环的作用,看一看刀背上铁环的数量就知道。

有些练武的师傅经常会使用大环刀,而他们只在自己练刀的时候使用大环刀,实战中却并不使用,也就是说带环的刀其实只是在练刀法的时候使用,有着磨练刀法的作用。

刀法讲究的是气沉如水,用刀力度大,势气猛,但却不是端起刀就砍,如此一刀下去很容易被对手晃过,再被对手顺势了解,所以这其中又要讲究对刀的一个控制,动作要行云流水,由于气势猛,你一刀下去是回不了头的,就像水流一样,可水流水虽然无法回头,但水势却是可控的,刀法也是如此,重要的是对力道的拿捏,对刀身的引控,将停刀变招做到行云流水,需要长时间的磨练。

所以许多初学者刚开始练刀的时候所用练习的刀都比较轻,上面也没加铁环,而随着刀法的深入,到身上的铁环越加越多,刀法高深者可以做到停刀变招时刀背铁环皆无响声,而铁环越多越难做到。

常见的大环刀有六环、七环九环,而九在我国古代有着非常特殊的含义,乃阳数之极,又有“高”、“深”的含义,用来代表最高深的等级最合适不过。

所以当你遇到一位拿九环刀的师傅时,说话可要当心了,最起码的尊重是要有的,不仅仅是因为武力上,更重要的是他们将中国的这部分传统化,已经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标签: 大刀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神龙政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首都洛阳发动兵变,逼迫女皇武则天退位,复辟李唐王朝,是为神龙政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人力图拥立李显为君,诬称武则天男宠——麟台监张易之、司仆卿张昌宗谋

  • 揭秘:北魏与胡夏国的百年世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胡夏国,晋朝,历史解密

    十六国时期的胡夏国在公元426年被北魏攻陷都城,皇帝被俘,而这两个国家的纷争几乎从一百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公元329年,九岁的拓跋什翼健被兄长送到后赵做人质,请求和好,从此,拓跋什翼健在后赵一住便是十年。十年后,拓跋翳槐病危,临终前嘱咐诸部大人,务必迎立他的弟弟回国即位,经过一番波折之后,时年十九岁的

  • 刘备把兵权交给李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把兵权交给李严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是一个误会。刘备令人困惑的遗命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三国志.李严传》“刘备以李严掌兵权”的说法来自上面的记载。这个任命令人感觉有些自相矛盾。首先,“统内外军事”到底是什么意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事实的真相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刘禅,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刘禅一直被人们当做“扶不起的阿斗”,就算是一直到了最后的时候,仍然没能保住他的父亲给他留下来的蜀汉地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但是作为聪明的刘备的儿子,刘禅真的是扶不起吗?还是他一直隐藏着自己的聪明,不去表达?就连在他身边的诸葛亮都没能真正的看透他的聪明才智,一直到了最后的时

  • 陈登本是刘备的谋士,为何最后却投靠了曹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刘备自起兵到创建蜀汉政权,身边聚拢过不少的人才,虽然大多数能“从一而终”,但也有中途退出者,而且大部分都转投曹操。在这批人当中还有一位让刘备无比推崇之人,不仅施政能力极佳,而且品德、谋略、胆识均过人,是难得一遇的综合性能臣。此人,便是曾帮助刘备获取徐州的陈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

  • 秦灭燕之战什么时候发生的?简介其过程及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灭燕之战,战国,历史解密

    秦灭燕之战,是秦王政二十年至二十五年(公元前227年-前222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燕国(今河北中部北部、辽宁大部等地)的作战。战争背景秦破邯郸、赵公子嘉逃代后,秦军兵临易水(今河北易县南)(参见秦灭赵之战)。燕国统治集团一片惊惶。鞠武主张西与代联合,南与齐、楚结盟,北与匈奴结好,共同抗

  • 朱允炆削藩与康熙帝削藩有何区别?为何结果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削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历史现象。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藩王:指拥有封地或封国的亲王或郡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藩王一般拥有兵权,镇守地方;藩王可以是皇帝的宗室成员,开国功臣或是地方势力首领。基于此,在封建王朝下,藩王和皇帝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几乎是在所难免了,也即皇帝希望掌控天下

  • 针灸鼻祖皇普谧,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针灸鼻祖皇普谧,他的一生是怎样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这个人就是晋朝的皇普谧,他的那部著作就是《针灸甲乙经》。但是到了皇甫谧这一代他家已经中落,皇甫谧年轻时生活十分拮据,俨然是破落贵族。皇甫谧虽然贫穷,但是却不坠青云之志,他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医学家、史学家。皇甫谧在医学上最主要的贡献

  • 耿精忠为什么谋反?耿精忠被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耿精忠为什么谋反?耿精忠被谁杀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耿精忠(1644年—1682年),辽东盖州卫人(今营口盖州),清朝靖南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下诏撤“三藩”,耿精忠反,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蓄发恢复衣冠,与吴三桂合兵入江西,被清军

  • 胡亥为何只用了三年,就把秦朝玩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胡亥为何只用了三年,就把秦朝玩完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大明的皇帝中,朱厚照一直不受人待见,他不喜政务,整日嬉闹玩耍,还造出来个臭名昭著的豹房,可是,在朱厚照在位的十几年中,大明王朝仍然稳健,也没有什么大规模动乱。胡亥也是有名的昏君,虽说这家伙心理比较阴暗,同样不管政务,每日饮酒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