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北魏与胡夏国的百年世仇

揭秘:北魏与胡夏国的百年世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7 更新时间:2024/1/17 4:48:42

十六国时期的胡夏国在公元426年被北魏攻陷都城,皇帝被俘,而这两个国家的纷争几乎从一百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公元329年,九岁的拓跋什翼健被兄长送到后赵做人质,请求和好,从此,拓跋什翼健在后赵一住便是十年。

十年后,拓跋翳槐病危,临终前嘱咐诸部大人,务必迎立他的弟弟回国即位,经过一番波折之后,时年十九岁的拓跋什翼健终于回国即位,建立了代国。

建国后的拓跋什翼健设置百官,建立法制,开疆拓土,使百姓安居乐业,东至濊貊(weimo),西至破落那,南距阴山,北达沙漠,全部归服,人口达数百万,并与前燕慕容氏联姻。

匈奴铁弗部左贤王刘卫辰,即后来胡夏国的开国君主郝连勃勃的父亲,派遣使者向前秦投降,请求在内地划给他们农田耕种,春天来秋天走,秦王苻坚同意了。刘卫辰从此进入关内定居,向秦国进献贡奉。

后来拓跋什翼健的妃子慕容氏去世,刘卫辰来参加葬礼,顺便向代国求婚,拓跋什翼健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没多久,刘卫辰掳掠了前秦边境的居民作为奴婢,进献给前秦,苻坚责备了他,让他把百姓放回去,刘卫辰一怒之下就背叛了前秦,一心依附于代国。

到了公元365年正月,刘卫辰又背叛代国,归附前秦,拓跋什翼健率兵东渡黄河,赶跑了刘卫辰。到了七月,刘卫辰再次背叛前秦,被邓羌打败后只得投降。

两年后,拓跋什翼健计划攻打刘卫辰,准备渡河时,黄河还没有封冻,拓跋什翼健命令用草绳阻拦流水,不一会就冻起来了,然而冻得还不够坚固,于是就把苇草铺散在冰面上,冰草相连像浮桥一样。代国士兵踏着它很快渡过了黄河,刘卫辰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来了,只能仓惶逃窜,拓跋什翼健虏获了他部落中的绝大多数人后返回。刘卫辰逃到了前秦,苻坚送他返回朔方,并派兵戍守。

六年后,代国将领长孙斤图谋杀掉拓跋什翼健,世子拓跋寔为了救父亲,被伤及肋骨,后来伤势恶化而死,他的妻子贺野干之女贺氏在二个月后生下了遗腹子,拓跋什翼健为此大赦天下,并给他取名涉圭,这个孩子就是北魏的开国君主,拓跋珪

时间又过去了五年,刘卫辰亲自担任向导,向前秦请求出兵,于是苻坚派苻洛领兵十万,邓羌、张蚝等人领兵二十万分路攻击代国。

鲜卑白部和独孤部在南面抵御秦军,都被打败了。拓跋什翼健又让外甥,南部大人刘库仁统领十万骑兵前去抵御,刘库仁和刘卫辰同是匈奴人,他与前秦军队在石子岭交战,大败而归。

当时拓跋什翼健身患重病,群臣之中无人可以担当重任,只好率领国人到阴山去避难,结果高车的各个部族趁机全部反叛,四处攻劫掠夺,拓跋什翼健四面受敌,只好又迁移到沙漠以南。到了十二月,听说前秦的军队逐渐撤退了,拓跋什翼健才回到云中。

在拓跋什翼健即位之时,曾经将一半国土授予弟弟拓跋孤,拓跋孤死后,其子拓跋斤却失去了继承的职位,因此心怀不满。拓跋什翼健的世子去世后,孙子仅仅只有五岁,慕容妃的六个儿子全部成年了,由谁来即位还没有确定。

拓跋斤趁机去鼓动拓跋什翼健的庶长子拓跋君,说大王将要立慕容妃的儿子为继承人,想要先杀了你,时机成熟就会动手了。拓跋君信以为真,于是杀掉了弟弟们,顺便把拓跋什翼健也杀了……

消息传到前秦军中,秦军即刻发兵进攻云中,代国兵众四处溃逃,国内大乱,拓跋珪的母亲贺氏混乱之中带着他投奔了自己的兄长贺讷,代国灭亡。

苻坚灭了代国后,想把拓跋氏的子孙全部迁徙到长安,代国长史燕凤再三恳求苻坚:“别部大人刘库仁有勇有谋,刘卫辰则狡猾多变,他们都不适合担当重任,应该将部族一分为二,让这两人分别统领。他们两人历来有深仇,势必不敢首先发难,这是防御边患的上策啊!等到将来代王的孙子长大以后,再立他为代国的国君,这便是陛下对亡国复立的大恩大德啊!”苻坚同意了,让年幼的拓跋珪和他的母亲贺氏归依了刘库仁,将拓跋什翼健成年的儿子拓跋窟咄等人都迁到了长安。

苻坚将代国百姓分为两个部分,黄河以东属于刘库仁,黄河以西属于刘卫辰,让他们各自统领自己的部众。刘库仁安抚逃散的百姓,殷勤周到地侍奉拓跋珪,苻坚为了奖赏他的功绩,任命他为广武将军。

刘卫辰自负能干,对于自己位居刘库仁之下感到非常耻辱,愤怒地杀掉了前秦的五原太守后反叛,刘库仁率兵攻打刘卫辰,一直追击到阴山西北一千多里的地方,俘获了他的妻儿,刘库仁只身逃亡。

标签: 胡夏国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把兵权交给李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把兵权交给李严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是一个误会。刘备令人困惑的遗命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三国志.李严传》“刘备以李严掌兵权”的说法来自上面的记载。这个任命令人感觉有些自相矛盾。首先,“统内外军事”到底是什么意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事实的真相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刘禅,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刘禅一直被人们当做“扶不起的阿斗”,就算是一直到了最后的时候,仍然没能保住他的父亲给他留下来的蜀汉地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但是作为聪明的刘备的儿子,刘禅真的是扶不起吗?还是他一直隐藏着自己的聪明,不去表达?就连在他身边的诸葛亮都没能真正的看透他的聪明才智,一直到了最后的时

  • 陈登本是刘备的谋士,为何最后却投靠了曹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刘备自起兵到创建蜀汉政权,身边聚拢过不少的人才,虽然大多数能“从一而终”,但也有中途退出者,而且大部分都转投曹操。在这批人当中还有一位让刘备无比推崇之人,不仅施政能力极佳,而且品德、谋略、胆识均过人,是难得一遇的综合性能臣。此人,便是曾帮助刘备获取徐州的陈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

  • 秦灭燕之战什么时候发生的?简介其过程及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灭燕之战,战国,历史解密

    秦灭燕之战,是秦王政二十年至二十五年(公元前227年-前222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燕国(今河北中部北部、辽宁大部等地)的作战。战争背景秦破邯郸、赵公子嘉逃代后,秦军兵临易水(今河北易县南)(参见秦灭赵之战)。燕国统治集团一片惊惶。鞠武主张西与代联合,南与齐、楚结盟,北与匈奴结好,共同抗

  • 朱允炆削藩与康熙帝削藩有何区别?为何结果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削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历史现象。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藩王:指拥有封地或封国的亲王或郡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藩王一般拥有兵权,镇守地方;藩王可以是皇帝的宗室成员,开国功臣或是地方势力首领。基于此,在封建王朝下,藩王和皇帝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几乎是在所难免了,也即皇帝希望掌控天下

  • 针灸鼻祖皇普谧,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针灸鼻祖皇普谧,他的一生是怎样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这个人就是晋朝的皇普谧,他的那部著作就是《针灸甲乙经》。但是到了皇甫谧这一代他家已经中落,皇甫谧年轻时生活十分拮据,俨然是破落贵族。皇甫谧虽然贫穷,但是却不坠青云之志,他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医学家、史学家。皇甫谧在医学上最主要的贡献

  • 耿精忠为什么谋反?耿精忠被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耿精忠为什么谋反?耿精忠被谁杀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耿精忠(1644年—1682年),辽东盖州卫人(今营口盖州),清朝靖南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下诏撤“三藩”,耿精忠反,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蓄发恢复衣冠,与吴三桂合兵入江西,被清军

  • 胡亥为何只用了三年,就把秦朝玩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胡亥为何只用了三年,就把秦朝玩完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大明的皇帝中,朱厚照一直不受人待见,他不喜政务,整日嬉闹玩耍,还造出来个臭名昭著的豹房,可是,在朱厚照在位的十几年中,大明王朝仍然稳健,也没有什么大规模动乱。胡亥也是有名的昏君,虽说这家伙心理比较阴暗,同样不管政务,每日饮酒作乐

  • 李恢是什么人?他都立下了哪些功业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常言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用来形容蜀汉政权中后期将才匮乏。其实,蜀汉也有一些看似不知名的将领,却是战功赫赫,为蜀汉政权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李恢就是其中之一。李恢何许人也,他有何过人之处,立下了哪些功业呢?对话历史将为您一一讲述。李恢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人一、出身建宁,爨氏之侄李恢字德昂

  • 火筛是谁?他有哪些事迹与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火筛,明朝,历史解密

    火筛,又亦称为“科赛”、“郭锡”、“浩锡”,明朝蒙古右翼满官嗔(蒙郭勒津、蒙古贞)部领主,军事家,脱罗干之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368年明军在攻陷北京城后,元朝残余势力退居至蒙古草原,号称“北元”。蒙古人虽退居草原,但仍一直觊觎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彻底消除隐患明朝边境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