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防篡位,明朝禁止藩王进京,清朝禁止王爷出京,谁高明?

为防篡位,明朝禁止藩王进京,清朝禁止王爷出京,谁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91 更新时间:2024/1/10 17:02:24

虽然二月河的作品存在很多的争议,但我觉得从小说的角度来看写得的确精彩,特别是书中对九子夺嫡这一段的描写真是扣人心弦,也让我们了解到皇权背后的手足相残是多么的可怕。

古代皇帝

在历史上,为了皇位而手足相残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明代朱棣的靖难之役,正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血浓于水的亲情竟然如此不堪一击,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其实,古代的皇帝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可怕,所以他们想过很多办法来预防这种事的发生,比如明朝严令禁止藩王入京,除开皇帝召见,否则藩王永远不得入朝,而到了清代的时候,采用的方法则恰好相反,清朝把皇室的亲王一律留在京城,没有皇帝的允许,谁也不准离开。

明清两代,采用了两种完全相反的措施,来防止宗室内部的谋权篡位,那么这两种方法,到底谁更高明?哪种效果更佳呢?

古代皇帝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有一项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无论是权力和财产,都是由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嫡长子来继承。从西周开始,就是嫡长子继承天子之位,其他儿子则被分封到各个地区为王。

从本质上来说,明朝采用的就是这种分封制,把皇室的子孙分封到各地,每个藩王负责镇守一方,这样不仅能相互牵制,还可以作为朝廷抵御外敌的一道屏障,但这种方法也很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外地的藩王一旦壮大起来,就有可能尾大不掉,甚至起兵造反。

比如燕王朱棣,有地盘,有人马,于是来了一场靖难之役,把朱允炆赶走自己坐龙椅当皇帝,其实唐朝李世民也是这样,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他们都没有资格坐上龙椅,但你说谁又不想当皇帝呢?所以一旦藩王手上有了当皇帝的实力的以后,他就必然造反。

古代皇帝

朱棣靖难成功以后,也深知自己能这么干,其他藩王有朝一日也有可能这么干,于是从永乐朝以后,藩王手上再无兵权,甚至其他权力也一律被剥夺,当然,他们依旧可以在自己的封地过着养尊处优的王爷生活,相当于被圈养的贵族。

但是这样真的可以高枕无忧吗?一百年之后,爆发了著名的宸濠之乱,远在江西的宁王朱宸濠纠集十万兵力反叛,幸亏有王阳明力挽狂澜迅速平叛。

可见,明朝不让藩王进京,以及剥夺藩王兵权等手段,依旧无法解决藩王作乱的问题,并不能阻止他们对皇位的觊觎。

古代皇帝

明代禁止藩王进京,以及解除藩王兵权等举措,并没有达到彻底解决隐患的效果,而且,藩王可以继承,越来越多的皇室子孙坐吃山空,后来也成为了明王朝的负累,到了明朝末年,朝廷光是供养这些王子王孙就已经濒临破产。

所以,清朝的皇帝总结了明朝的失败,特别是在经历了平西王吴三桂造反之后,决定反其道而行,下令禁止王爷出京,把皇子皇孙都留在京城,天天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看谁敢造反。

清代没有藩王,只有亲王,这是一种爵位,比如肃亲王恭亲王,虽然是王,但却没有封地和军队,而且,除了十二个铁帽子王可以世袭以外,其他的王在继承时都要降低爵位和待遇,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皇子皇孙,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皇室宗亲对财政的消耗。

古代皇帝

这些举措,的确有很大的成效,整个清朝都没有出现王爷起兵造反的事情,但是,把皇子皇孙全都留在京城的做法,同样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著名的“九子夺嫡”,因为皇子都很靠近权力核心,所以就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争权夺位的斗争中来,同时,亲王干政的可能性也非常之大,到了晚清时期,这种弊端更是凸显无疑。

那么总结来说,很难讲明清两代谁的做法更高明,只能说各有利弊,对此,你的看法是怎样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更多文章

  • 萧何李鸿章死后都获谥“文忠”,慈禧心腹荣禄竟也获此谥,公正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鸿章和荣禄谥号为何相同,李鸿章死后的谥号,荣禄对李鸿章的影响

    甲午海战改变了晚清朝堂政局官场如战场,向来是军政要员厮杀的战场,你方唱罢我登台,风水轮流转。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晚清朝廷出现了所谓的“内轻外重”的现象,地方督抚与汉人大臣的地位迅速提升,并对国家大事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先是曾国藩率领湘军横空出世,享尽汉人大臣在之前无法得到的权力与殊荣,后继者李鸿章

  • 来谈一谈你心目中袁世凯最经典的形象,除了孙淳和张秋歌,没有其他人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1.孙淳可能提起孙纯这个名字,大部分朋友们对于它的印象比较模糊,其实作为一名早年出道的老戏骨,分成本人和参加过的影视作品也是不胜枚举,最经典的莫过于影视剧《赵氏孤儿》、《幸福来敲门》等大作中都有它的身影,而孙淳初次出演袁世凯这个角色,则是在《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中。这部电视剧是由导演张黎执导,主要所

  • 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怎么死的?专家:死因尴尬,史书不好意思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皇太极为什么不直接称帝,如何评价清朝皇太极,史书中对皇太极的描写

    皇太极出生于1592年,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孩子,自年少时就随着父亲和兄弟外出狩猎,有着非常娴熟的骑射技巧。他的父亲去世后,皇太极在众人的推举下继承汗位,1636年建国号为清。作为大清的开国皇帝,皇太极自然是非常的受女性欢迎,但是他的一生却只爱着一个女人,那就是海兰珠。海兰珠全名叫做博尔济吉

  • 康熙青花瓷器的款识,丰富多样,各有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青花常见款识,康熙青花瓷器胎体特征和款识,康熙所有款识

    清康熙 青花玉壶春瓶康熙时青花器物比较多,所使用的青料是明末开始用的国产珠明料,翠蓝色,青翠艳丽,色调明快,这种青花可以渲染出深浅不同的多种层次色彩,适宜于表达各种花纹图案,而且立体感较强,特别适宜绘画山水、人物,同行称赞康熙朝青花为“青花五彩”。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

  • 从秦朝到清朝1037位宰相,按照籍贯哪个省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十大宰相名单,清朝宰相有多少,清朝丞相籍贯一览表

    自秦朝开始,各朝代的宰相名称不尽相同,有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中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几十种名称。自秦朝开始,古代哪个省份出宰相最多呢?有人会想到山西,山西有一个中国宰相村,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裴氏家族从西晋到隋唐时期英才辈出,共出

  • 清朝宫女被赶出宫后,长得漂亮也嫁不出去,结局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宫女能出宫吗,清朝灭亡宫女被遣散出宫,清朝宫女最后都去哪了

    溥仪在退位的时候还小,当时的新政府因为担心清朝百姓难以接受这个改朝换代的巨变,同时担心一些清朝的支持势力起来造反,于是就决定让溥仪先待在宫中,也算是一个人质。当时的溥仪还享受着皇帝的待遇,每天都有人伺候着,可是好景不长,这种日子也到头了。当时的北洋政府并不是一家独大,还有许多的军阀在蠢蠢欲动,慢慢的

  • 1888年,李鸿章把22岁女儿嫁给老大臣,不料两人后代如今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鸿章150年前照片,李鸿章有几段婚姻,李鸿章一生发生的历史事件

    从古至今,婚姻就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在挑选伴侣的过程中更是由父母把关。毕竟,一段幸福的婚姻不是靠喜欢就能支撑。如果,双方家世差距过大,两人在未来的相处中也会存在许多矛盾。虽然,现在已经呼吁大家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但又不得不承认父母的眼光的确毒辣。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陷入爱情之中的我们常常会

  • 乾隆让道士求雨,道士作法下雨后,乾隆却说:拉出去砍了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皇帝给道士求雨,历史记载求雨的道士,古代道士求雨视频

    中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皇帝非乾隆皇帝莫属,无论是《还珠格格》,还《延禧攻略》和《如懿传》都少不了乾隆的出现,今天我们不看乾隆作为男主角的多情,来看看他做统治者时的表现。乾隆当政期间曾出现过长时间的干旱天气,此时恰好出现了位颇具神通的道士,乾隆乘机把道士请到宫中求雨,道士作法后果然下雨,乾隆却说,“拉出

  • 李鸿章全家旧照:原配妻子温文尔雅,偏房小妾容貌堪比现代大明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鸿章全家相片,李鸿章家庭背景图,晚清名臣李鸿章全家福

    谈到李鸿章,你会想到什么?在清政府的眼里,他是中兴大臣,是推动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然而在人民群众眼中,他是卖国贼人,是与外国侵略者签下不平等协议的罪人。因此,世人至今对于他的评价仍然是褒贬不一的。今天呢,我们抛开这些家国大事,我们来谈谈他的婚姻。这位身上充满着矛盾点的历史名臣的婚姻究竟是怎样的呢?他

  • 一个小小轿夫,是如何完成职场逆袭,成为大清王朝呼风唤雨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广州轿夫,逆袭大清,轿夫的故事

    领导高兴了,职位就会保住了影视作品中很多皇上面前的红人,都是那种只负责皇上喜笑颜开,不拿其他人当回事的低贱嘴脸。一面对着好人使坏,一面对着皇上哈腰......总之就是一副能把你看到吐的嘴脸。比如,清代第一大贪官和珅,就是这样一个人。和珅28岁从政,仅仅9年就做到了大学士兼六部部长。他是如何做到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