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蜀汉奉献了一生的姜维算不算忠心赤胆的人?

为蜀汉奉献了一生的姜维算不算忠心赤胆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917 更新时间:2024/1/17 3:16:44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太守马遵疑之可以分析出姜维衷心的是汉室

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兵出祁山的时候,作为官拜中郎,天水郡参军的姜维和当时的天水太守马遵一起在各地巡查途中,得到蜀军前来攻打的消息,太守马遵不是赶紧阻止力量防御,反而是先怀疑上了和自已一起巡查的姜维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人有疑心,扔下将为等人自己先跑路了。

姜维等人随后赶到太守马遵所在的上邽城,可是由于太守的怀疑,城门紧闭,不让姜维等人进城,无奈的将为等人只得连夜赶到冀县,可是这边也不放这帮人进城,肯定是太守传来了消息,不然不可能不放姜维等人进城。那么问题来了,太守马遵为什么会怀疑姜维等人呢?

作为一个太守,肯定是有些能力的,不可能诸葛亮一率兵到来,首先怀疑自己的手下。那么不仅就会让人想到,姜维这帮人肯定在平时的言行中有一些话被太守听到了,认为姜维几个有投敌叛变的可能才会起疑心的。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在平时的言论中,姜维等人表现出了忠于汉室的想法,而不是忠于曹操。作为太守肯定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一种蒙骗天下人的伎俩,并不是为了恢复汉室。那么姜维等人的忠于汉室的言论在太守看来就是危险的,诸葛亮所在的蜀汉一直以匡扶汉室,以汉室正统自居,这时来攻打天水,姜维等经常发表忠于汉室言论的这一帮人就存在随时降蜀的可能。为了天水的安全,自然要派出隐患,所以太守才会扔下这帮人赶紧逃跑。

最终被逼无奈的姜维等人只好投降了刚刚到来的诸葛亮。也算是真正的实现了自己忠于汉室的愿望。

姜维在蜀汉的一生也确实算得上是忠心赤胆

从来到蜀汉阵营后,诸葛亮发现了姜维的才华,因此得到了诸葛亮的悉心培养,可以说姜维是被诸葛亮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培养的。而姜维也确实不负诸葛亮的期望,一生都在为蜀汉的事业奋斗。

从诸葛亮五丈原病逝后,北伐的大业可以说只有姜维继承了下来,并且按照诸葛亮的遗志遗志在锲而不舍的执行着。姜维在驻守汉中的时候,一直在做着归化羌胡的努力,目的就是为了拉拢羌胡为蜀汉所用,借以增强蜀汉的实力。当时作为宰相的费祎却对姜维的做法不感冒,因此每次姜维想兴兵前往,都被费祎掣肘。使得姜维每次率领的军队都不超过万人,可就是这样,姜维依然锲而不舍的努力着。

费祎被刺身亡后,姜维获得了督内外军事的权利,从此,姜维开始了其一生中的十一次北伐。曾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大胜两次;小胜三次;不分胜负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可以说姜维很好的继承了诸葛亮北伐的遗志。

姜维的北伐,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穷兵黩武,其实姜维和诸葛亮之所以发起北伐,一是为了匡扶汉室的远大志向,二是为了通过北伐,使蜀汉居安思危,我们都知道,蜀汉所在的地方就是一个四面皆可防守之地,如果只是安于现状防守的话,时间长了肯定会产生懈怠,古代为什么那么多割据四川的政权最后会灭亡,就是因为思创良好的防御使得这些割据政权忘记了安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出兵北伐,才会使蜀汉政权产生危机感,不至于在安乐中亡国。可以说这也是诸葛亮和姜维为了蜀汉的一片苦心。

由于宦官黄皓弄权,使得姜维避祸沓中屯田,等到曹魏来攻打蜀汉的时候,姜维也是率兵在剑阁抵挡住了钟会的大军,可是天不遂人愿,蒋舒投降,为曹魏进攻打开了缺口,邓艾引兵偷袭成功,最后后主刘禅投降。可是就是这样,姜维也是没有失去对蜀汉的忠心,诈降钟会,并且利用了钟会的野心,鼓动钟会叛曹,可惜最终钟会兵败,姜维被杀,其一心为腐刑汉室的愿望也落了空。

可以说,姜维的一生对蜀汉都是忠心耿耿,直到死,还在为蜀汉复兴做着自己的努力,你说姜维算不算对忠心赤胆之人?

更多文章

  • 为东吴立下汗马功劳的陆逊,堪比周瑜,终被权利引火烧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陆逊与周瑜,吴国重臣陆逊有多厉害,陆逊对东吴的贡献

    但是在当时,老百姓的眼中除了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之外,能得到他们称赞的就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诸葛亮。最后这一位想必大家心中可能会有很多的人选。这个人绝对是你们所想不到的,他就是陆逊。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除了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之外,能够在其中的就只有他们两个了。就孔明来说,他在蜀国

  • 为何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刘禅不听话,便取而代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原话是“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当然有权术成分,主要是打感情牌,指望用道德约束诸葛亮走到篡逆这一步。从另一方面看,人死如灯灭,刘备其实也管不了身后事,于是他退而求其次,说这话留一个因果:假如事态真发展到那一步,诸葛亮可以摆明说先帝有言在先,这样大家对夺位的反弹会小一些,诸葛

  • 他是刘备手下谋士,劝降马超,计平南中,儿媳更是为关羽最爱之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谁是刘备手下的谋士,马超能打过关羽吗,刘备与马超故事

    李恢公元214年(夏),因为马超的勇武镇守,刘备与张飞久攻不下雒城,诸葛亮来了之后,便巧施反间计,顺利的让城主与马超互相产生了矛盾,马超见大势已去,便悄悄写信向刘备投降。收到信封的刘备并不是太相信马超的投降,但又十分渴望得到马超这一员猛将,于是便派遣李恢前往马超处劝降。刘备大军劝降的过程中,李恢只用

  • 他是三国中第一谋士,诸葛亮也自配不如,被莽夫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跟诸葛亮不相上下的谋士,三国第一谋士 诸葛亮,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四大谋士

    张郃是魏国人,后来做了降兵,归顺于曹操。曹操也是个大气的人,喜欢能人,即使是敌军的,只要能为他效力,他都热烈欢迎。张郃这个人也是个有才华的人,在战场上也很有自己的策略,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他打过很多胜仗,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甚至诸葛亮都非常忌惮他。这样一个有谋略的人,但是却在一次跟张飞的对战中失手了。

  • 他是三国著名的武将,身经百战,却因狂傲自大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最狂傲自大的武将,三国里因自大而死的人,三国死得最憋屈的十大名将

    虽然我们平时对三国的最多了解也就是通过电视剧,而对于孙策的描述,电视剧里的情节也只是寥寥几个镜头,不足以让世人了解这样一位猛将。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孙策确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他17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孙坚征战沙场。无数次的冲锋陷阵,立过许多功劳。孙坚死后,孙策继续继承父亲的遗志,不甘心在袁术手下碌碌

  • 亭长的差事适合刘邦,干的正起劲的时候,他为何开始造反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当亭长职位有多大,刘邦什么时候当上亭长,刘邦的亭长放到现在是什么职务

    刘邦剧照刘邦性格从小宽厚仁爱,十分开朗,平时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的。从不像正儿八经人家的孩子一样认真干农活,帮助父母操持家务。他天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到处忽悠吹牛,可能就差提溜个鸟笼子天天遛鸟了。他喜欢交朋友,虽然没钱,但出手比较大方,经常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吃吃喝喝。吃喝没钱了,厚着脸皮,赊账打白条

  • 洮西之战:蜀汉最后一次翻盘的机会,可惜姜维功败垂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蜀汉最可惜的名将姜维,蜀汉后期姜维近况,蜀汉最强大将姜维

    在此基础上,洮西之战不仅是蜀汉对曹魏取得的最后一次重大胜利,也是蜀汉最后一次翻盘的机会。不过,在这场战役中,姜维最终功败垂成,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蜀汉实力有限,无法进一步扩大战果,而曹魏则承受住了洮西之战的损伤,并最终在公元263年消灭了蜀汉。一首先,洮西之战,是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两国于洮西的交战。

  • 孙权为什么答应把荆州借给刘备,不借给他不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权有没有把荆州归还刘备,孙权把荆州还给刘备吗,孙权和刘备平分荆州了吗

    然而,这荆州是你孙权的吗?不是的!荆州是人家刘表的,再往上说荆州是大汉朝廷的,是老刘家的,你孙权又不姓刘,凭啥说荆州是你的呢?孙权会说,荆州是我打下来的。赤壁之战孙权确实居功至伟,没有孙权,荆州便已成了曹操的囊中之物!刘备会说:俺凭本事抢来的荆州,凭啥要还啊!况且这天下本来就是俺老刘家的,你孙权算老

  •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阵营谋士那么多,为何没有人看穿火攻连环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谋士不是没有人看出敌方会使用火攻。比如说,曹操的谋士程昱看出了其中的诡计,但曹操没有听进去。再加上曹操虽有野心,也拥有满腔热血,但是生性多疑,不得人心,导致在大事前所有谋士都选择沉默。所以,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也不是偶然性的。谋士在军事中是相当重要的人物。如战事试

  • 夷陵之战关乎国运,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及猛将赵云、魏延、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夷陵之战诸葛亮当时为何不帮刘备,夷陵之战刘备带诸葛亮在哪里,夷陵之战马超

    无论是战役规模,还是影响,夷陵之战都无法与其他两次战役相提并论,从战争动机上来说,夷陵之战的发生是有些违背战争规律的,发生的原因是公元219年东吴击败关羽,夺取荆州,公元221年的时候,刘备为替关羽报仇,夺回荆州而对东吴发动的攻击。无论是荆州还是关羽,对刘备的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东西,如果不能报仇,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