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当时,老百姓的眼中除了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之外,能得到他们称赞的就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诸葛亮。最后这一位想必大家心中可能会有很多的人选。这个人绝对是你们所想不到的,他就是陆逊。
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除了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之外,能够在其中的就只有他们两个了。就孔明来说,他在蜀国的待遇以及最后的结果,是没有人能和他相比的。他不仅促进了蜀国的建立,同时还得到了他上司的完全信任。甚至在他的上司将要去世的时候,将整个国家的安危交付于他。二者就这方面来说。可以说是没有对比的意义。
与此相对应的是,陆逊虽然击败了关羽,并让他从此消失。同时,他还多次打败了蜀国的大军和曹魏的袭击。可以说,他这个人也是为自己的阵营夺得了诸多功绩。但是令人很不理解的是,在他年老的时候,却被自己的上司所处以极刑。究竟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为了弄清楚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委,小编还特意去翻看了一下当时的历史。但是最后得出的结果却与大家想要的不一样,小陆最后能落得那样的结局,完全就是他自找的。在当时的几个人当中,他对国家所做出的贡献,可以说是最大的。在他之前,还是有着比他厉害的人的,他们三个对于国家的贡献也是十分大的。
另外三个人虽也为自己阵营立下诸多功劳!但是这三个人都有一个非常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他们都去世的十分的早。从侧面来说,他们几个对于小孙的地位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威胁。而到了小陆这里,情况就不一样了。他活的时间可以说是太长了,在我国的每一朝每一代中,很多有功的大臣都不会活的太久,这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他却是个例外。
随着关羽被他斩灭,他也开始逐渐露出了自己的厉害之处。在夷陵之战中,更是达到了他人生的最高峰。他的功劳更是可以和当时的周统领相比,但是后者却比他去世的要早很多。他活了这么久,并且还掌握着当时国家的大权。小孙看到他还掌握着这么大的权利,对于他的防备之心肯定是有的。历史上这样的人没有一个落得一个很好的下场,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却并没有退下位置,甚至还做出了更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
让人很难以理解的是,在东吴立太子的时候,他居然还要横插一脚。当时的小陆,对于他本身就有很强的戒备之心。为了这件事,对于他就更加的戒备了,让后者感到了危险。在当时选择小孙继承人的问题上,他和另外一波人,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争斗,但是他最后所支持的太子还被废掉了。
现在既然这件事已经发生,他所想的不是如何接受现在这种结果,而是跑去向小孙找个说法。这就让后者更加的生气了,在小孙看来,不管是哪个人最后成为太子,这都是他自己家的事情,与你一个外人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他所支持的那个人,不仅被废除了,而且还将另外一个人也进行了斩杀。同时,还对他进行了一番责备。最后,他也是被自己给玩死了。你们认同小编的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