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弘昼荒诞不经,甚至做出很多出格的事,为何还能得到乾隆信任

弘昼荒诞不经,甚至做出很多出格的事,为何还能得到乾隆信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370 更新时间:2024/1/17 16:42:39

其实自弘时被处罚以后,弘历唯一的竞争对手,就是五弟弘昼。尽管弘历在康熙雍正两代皇帝心中,早已是铁定的继承人,但弘昼如果奋力一争,也不是没有希望。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

弘昼生母为纯懿皇贵妃耿氏,于康熙四十二年,入雍正潜邸为格格。康熙五十年,耿氏为雍正生下第五子弘昼。雍正即位以后,册封耿氏为裕嫔,雍正八年晋升为裕妃。

耿氏从不干政,可每当雍正闲暇时,她都会陪雍正适当喝些酒,以此放松一下。在耿氏的教育下,弘昼更是成为一个聪明伶俐,反应灵敏的皇子。因此母子二人,深受雍正喜爱。于是在雍正十一年,弘昼被封为和亲王。

在雍正时期,弘昼一直表现正常,或者可以说是优秀。但自从乾隆登基后,他便开始荒唐起来,做出很多出格的事。

乾隆即位后,对这个弟弟十分亲厚,甚至将雍正当年旧邸的财物,全部赏赐给了弘昼。弘昼仗着皇兄的庇护,在朝中肆无忌惮。有一天在上朝的时候,弘昼与军机大臣讷亲吵了起来。这一吵不要紧,弘昼竟然还出手打了讷亲。

雍正去世前,为乾隆任命了辅政大臣,其中包括张廷玉和鄂尔泰。这两人都是雍正的亲信,在朝中具有很高的威望。乾隆即位后,不愿过多信任父亲的心腹,便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讷亲就是其中一位。

且不说,讷亲是乾隆特意提拔的亲信,就算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大臣,弘昼也不该当众殴打他。这一下,不仅与讷亲结下梁子,也让满朝文武,都认为弘昼是个狂妄之徒。更重要的是,这让乾隆很没面子。

不过他到底是乾隆的弟弟,群臣见到他打讷亲,也不敢出言阻止。再说乾隆当时也在场,见到此情形时,是一句话也没说,群臣就更不敢出声了。于是弘昼变得更加目中无人。

有一次乾隆在乾清宫,打算考察一下八旗子弟的文学,所以在正大光明殿监试,弘昼也在场。到了该吃午膳的时候,弘昼请乾隆退朝用膳,自己帮他监考,可乾隆没有同意。弘昼认为乾隆不信任他,顺口说道:“疑吾买嘱士子耶?”

回去之后,弘昼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了,第二天一早,便主动去向乾隆请罪,乾隆依旧没有计较。弘昼这下彻底没了顾忌,越来越变本加厉,乾隆也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对弘昼更加优待。

最荒唐的是,弘昼让人为自己举办丧礼,他自己坐在庭院中间,府中家属跪在面前痛哭。他还让人制作了各种冥器,摆放在自己的榻前,就跟真的举办丧礼一样。弘昼见到这一切,忍不住坐在棺木上捧腹大笑。

当乾隆得知后,召来弘昼问明此事,弘昼回答时仍然忍不住大笑。乾隆问他为何如此荒唐,竟然自己咒自己,弘昼只说:“人无百年不死者,奚讳为?”

那么弘昼为何要这样做呢?

当然是为了保命。他与乾隆年纪相当,从小就深得雍正喜爱,按理来说,他是很有希望竞争皇位的。可是他知道,第一乾隆比自己要优秀;第二康熙、雍正都更看中乾隆继位;第三弘时的下场是前车之鉴。

所以他不能表现得太聪明,只好采取这种保命的手段。再说,皇帝政务繁忙,也不一定做起来很开心,反而当个“荒唐”王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过,弘昼荒诞不经,虽然能够保命,同时也可以为所欲为。但是他所做的这些事,未免也太过出格了。殴打朝廷重臣,不给皇帝面子,当众质疑皇帝不信任自己,甚至公开为自己举办丧礼,任何一条都足以治罪。

大臣们敢怒不敢言,这还可以理解,可是弘昼如此荒唐,为何还能得到乾隆信任呢?首先来看看,乾隆有多信任弘昼。

乾隆刚即位,就命弘昼管理内务府、御书处。之后还允许他议政,因此他才会在朝堂上,当众与讷亲争吵起来,甚至殴打对方。乾隆四年,弘昼被授为正白旗满洲都统,同年又开始管理武英殿事务。

乾隆五年,弘昼又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十一年,任玉牒馆总裁。十五年,管理奉宸苑事务。十八年,升为议政大臣。二十八年,管理正黄旗觉罗学事务。可见,乾隆一直十分信任他,为何如此呢?我认为有三点。

一、乾隆念情

乾隆是很念旧情的人,他即位以后,对潜邸的妃子、奴才都很好。弘昼虽不是他同母弟弟,但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尤其深厚。乾隆曾经说过:“与吾自孩提以至于今,且孺且耽,恰恰如也,余既以同气之亲,相亲相勗于平日,晨夕之与俱,笔砚之与共,尔我形骸之悉化。”

不仅对弘昼,对于弘昼生母耿氏,乾隆也十分尊敬。他即位的第二年,就尊耿氏为皇考裕贵妃。乾隆四十三年,又尊其为皇考裕皇贵太妃。耿氏去世后,乾隆将其葬在泰陵妃园寝,位列诸妃之上。

所以说,即使弘昼荒诞不经,乾隆也不会苛待他,毕竟是自己的兄弟。雍正的皇子本来就不多,弘昼又是乾隆唯一成年的兄弟,对他好既是念在兄弟之情,也是帮助父亲照顾弟弟。

二、弘昼不主动干政

乾隆重用弘昼是一回事,弘昼自己愿不愿意做又是另一回事。前面已经提到,乾隆屡次委任弘昼重职,是希望弟弟能够帮助自己,分担一些政事。但弘昼从来不会主动要求,去担任什么职位。

他之所以荒诞不经,就是为了保全自己,所以政事对他来说,最好避而远之。正因为他这样的态度,令乾隆十分满意,所以便更加信任他,也更要委派他重要的职务了。

其实弘昼很聪明,乾隆派给他的任务,他都能很好去完成。每次做完以后,第一时间主动交差,完全就是有事办事,没事瞎玩类型的。这样一来,他完全站在政治中心圈外,对乾隆来说构不成威胁,从而不会令乾隆起疑。

三、成全乾隆

乾隆对弘昼好,是出于兄弟之情,但说他对弘昼,完全没有防备之心,这是不可能的。毕竟皇权至上,如果让他发现弘昼有二心,乾隆是绝不可能容下他的。而弘昼的所作所为,恰恰证明他没有夺位的想法。

弘昼这样做,可谓是一举两得,既保全了自己,也保全的乾隆。他越是荒唐,乾隆对他越放心,他也就活得越长。同时失去他这样一个竞争对手,乾隆的皇位也就坐得更稳了。兄弟俩彼此心照不宣,就这样相互成全。

而群臣对弘昼怨声载道,只因他们看不穿这一层关系,真正眼明心亮的人,早就看出其中端倪了。

历史上有多少亲兄弟,为了争夺皇位,从而斗得鱼死网破。李世民更是弑兄杀弟,才换来了“贞观之治”,这无疑是皇室中人,生来便注定的悲剧。反而像弘昼这样,更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

众所周知,乾隆是位极其长寿的皇帝,可是弘昼就没这么好命了。乾隆三十五年,弘昼便去世了,乾隆为其上谥“恭”。不过针对弘昼的死因,有说是病逝,有的却说,是乾隆将其赐死的。

其实我认为,乾隆赐死弘昼不太可能。前面说了,弘昼做出许多出格的事,长期以来,乾隆都没有怪罪,反而倍加重用,不会到了这时候,偏偏要去赐死他。毕竟他心知肚明,弘昼之所以行为荒唐,就是为了保全自己。

再者,据史书记载:“上临和亲王弘昼第视疾。”就是说,当时弘昼生病,乾隆还亲自去探视过,然而弘昼几天后就死了。这只能说明,乾隆去看望他的时候,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如果是赐死,一来不会没有理由,二来不会没有记载。

还有就是,当初努尔哈赤立下规矩,嗣君不可杀兄弟,就是害怕爱新觉罗家自相残杀。因此雍正就算再痛恨兄弟,也只是将他们囚禁,并未直接处死。乾隆本身就是个念情的人,他更不可能去杀兄弟了。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乾隆真的想弘昼死,那么当时弘昼已经病入膏肓,他又何必多此一举,还给自己加条“不顾亲情”的罪名呢?另外,弘昼去世后,其儿子继承了爵位。按理来说,弘昼如果是被赐死,一定会先被削除爵位,既然儿子继承了爵位,就说明他是病逝的。

很多人看到弘昼行为荒诞,就武断认为他本性如此,然而他的做法,是很值得人深思的。弘昼凭借自己“荒唐”的外壳,以及乾隆的“念情”,完美保全了自己,也成全了乾隆的帝位。因此之前对他有所误解的人,将来再提到弘昼时,或许该对他换一种看法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高宗实录》)

更多文章

  • 当乾隆遇上宋徽宗,华丽和极简的大PK,你站谁的审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徽宗和乾隆审美,乾隆宋徽宗谁境界最高,乾隆和宋徽宗什么关系

    已成当下吃瓜群众的日常康熙厚重端庄雍正清新淡雅到了乾隆,画风总是不对在乾隆农家乐审美的另一端徽宗的宋式美学越来越多地被同时提起徽宗、乾隆两人身上有一些相同的标签君王、慕古、爱书画、好收藏、精鉴赏、喜饮茶......但又不尽相同甚至是两个极端一个是亡国之君一个是盛世帝王一个是艺术家徽宗有极高的绘画天赋

  • 康熙明知火器厉害,为何与沙俄雅克萨之战后,还坚持海禁与骑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抗击沙俄雅克萨之战,康熙打败雅克萨之战,康熙为什么打赢雅克萨之战

    但清朝并非没有认识西方军事力量强大的机会。1685年,清朝就曾与欧洲的三流国家沙皇俄国垦殖移民在外兴安岭地区爆发了一次战争,史称——雅克萨之战。双方交战的最后结果,虽然是清朝获得了胜利,俄国垦殖移民建立的雅克萨城堡最终被清朝所摧毁。但是作为全盛时期的清朝在这次的战争中,所付出的代价却远远超过了沙俄,

  • 张之洞为何被慈禧连升四级,原来张之洞与慈禧有种特殊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之洞慈禧,张之洞和慈禧太后谁死得早,慈禧时期张之洞担任何种职务

    (清末重臣张之洞)说起来,张之洞还是太后门生,为什么这样说呢?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张之洞,从小天赋异禀,很会读书。早在13岁时,就考中秀才,15岁中解元。如果不出意外,在接下来的会试中,张之洞一定能毫无悬念高中进士,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进士。然而,紧随而来的太平军起义,却让张之洞的科考之路不再顺利。先

  • 年羹尧被处死后,雍正是如何处置他妻女家人的?手段非常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年羹尧死后雍正是怎样对待他的,年羹尧是自己作死还是雍正害死的,年羹尧会被雍正处死吗

    源于康熙之赏识年羹尧为什么如此受恩宠呢?视线还要从康熙时期开始。康熙时期,年羹尧因为颇有才识,屡屡升官,由此赢得了康熙帝的青眼,成为封疆大吏。面对康熙帝对他的恩宠,他并没有恃宠而骄,反而说出“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的话,表达自己一定竭尽全力去报答君主的宠爱。到达四川后,他首先做出了表率,坚决做到了“

  • 康熙看望50岁的哥哥,康熙刚走,哥哥就对家人说:我可以放心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对兄弟们的态度,康熙和他兄弟们的关系,康熙探望病重兄长

    自古以来,帝王家里多纷争。三国有曹植七步作诗,唐朝有玄武门手足相残,清朝九子夺嫡更是激烈残酷。千百年来皇家兄弟阋墙的例子数不胜数,毕竟皇位只有一个,皇帝的儿子却有很多个,竞争确实非常激烈。兄弟相残,父子互相猜忌都屡见不鲜。夺位通常都伴随着流血,一旦失败万劫不复。在这么多皇位争夺战中,清朝的九子夺嫡是

  • 康熙驾崩时如果不把皇位传给雍正,雍正会起兵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是传位给雍正还是雍正篡位,康熙驾崩雍正的表现,康熙是怎么样传位给雍正的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嫡长子胤禵此时已经被康熙皇帝关进了宗人府,已经完全丧失了争位的可能,同时原本的废太子胤礽,更是在康熙的圣旨下无人敢提,三阿哥胤祉完全就是打酱油,对于太子之位也就是刺探过。而对于四阿哥胤禛唯一具有威胁的,便是八阿哥集团了。相对于势单力薄的四阿哥胤禛,他可能是众皇子中最懂得审时度势,

  • 康熙临终将此人托付给雍正,后封为亲王,然而却给乾隆留下了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雍正乾隆,康熙怎样传位给雍正,康熙用了什么心思把皇位传给雍正

    雍正鉴于康熙晚年诸皇子争储的惨痛教训,创立了秘密建储制度,此后又不遗余力地为弘历扫平障碍。为此,他不但对宗室王公进行严厉打击,还对自己的亲儿子弘时也狠下毒手。弘皙因为是废太子胤礽的嫡长子,按说也是弘历即位的一大隐患,但雍正帝碍于康熙遗嘱,不便下手,从而导致了乾隆即位后出现了一次危机。康熙弥留之际,除

  • 年羹尧被处死后,雍正是怎样对待他的妻儿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年羹尧死后雍正是怎样对待他的,年羹尧的死是雍正害死的吗,年羹尧死了雍正后悔吗

    雍正电视剧照1724年,年羹尧因平定青海战事有功,被雍正晋升为“一等公”,这也是年羹尧自效忠康熙、雍正两任皇帝以来,获得的最大荣耀。在仕途上顺风顺水的年羹尧不仅在西部地区一呼百应,还一直奉命直接参与朝政,经常出现在雍正左右出谋划策,在一些重要官员的安排和人事任免上,雍正也经常会采纳他的意见,这就使得

  • 康熙将乾隆定为隔辈继承人,一百多个孙子,见到小乾隆惊得放下酒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为什么见了乾隆惊得放下酒杯,乾隆和康熙的祖孙情,康熙是不是直接传位给乾隆的

    乾隆是大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自称为十全十美老人,在位六十三年之久,据说他的父亲雍正,能够当上皇上,也是沾了他的光。康熙和雍正执政期间,大力发展经济,文化和军事,乾隆登基后,继承了前面两位的基础,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治理措施,使清朝的繁荣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状态。被称为”康乾盛世“,乾隆自小聪

  • 康熙欲将鳌拜处死, 鳌拜脱下身上衣物, 康熙看后泪流满面免其死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是怎么处理鳌拜的,康熙铲除鳌拜的史实,康熙是否处死鳌拜

    在清代的皇帝之中,康熙可以说是最有作为的一个君主。关于他的事迹和所做的功绩,为后人所传唱的也有很多。在他刚刚即位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可能就是除鳌拜。不过这位张扬跋扈的大臣,为康熙所制服之后。他给康熙看了一样东西,康熙竟然泪流满面,免了他的死罪,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一块儿来看一下。我们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