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明的铁鞭将,差点生擒张献忠,拥立弘光帝登基,被叛徒一箭狙杀

南明的铁鞭将,差点生擒张献忠,拥立弘光帝登基,被叛徒一箭狙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953 更新时间:2024/1/17 13:47:40

朱由菘即位称帝,改元建制,加官进爵,大封文武群臣,并急设四藩,巩卫弘光小朝廷。兴平伯高杰镇守徐州、泗州,广昌伯刘良佐镇守凤阳、寿州,平伯刘泽清防守淮安、扬州,而靖南侯黄得功守备滁州、和州。

崇祯殉国

江北四镇当中,仅有黄得功一人值得称道。此人本姓王,祖居合肥,后迁徙到辽东开原卫,黄得功自幼丧父,幼年家贫,跟母亲相依为命。黄得功身材不高,但是胆略过人,武艺高强,年纪轻轻便喜欢喝酒。十二岁时,黄得功将母亲酿造的酒喝光,黄母责怪他,黄得功对此不以为然。当时辽地军情告急,黄得功混入官军讨伐队伍,在混战上,斩获敌人两颗首级,因此立功得了五十两白银,黄得功将五十两白银交给母亲,抵偿酒钱。

之后,黄得功被当地总兵官黄惟正收为养子,因此改叫黄得功,黄得功擅长骑射,曾在醉酒后独自手持双刀裸身骑马,迎战几十名贼寇,并杀死大半。黄得功性格粗犷,喜欢豪饮,每逢大战,一定要喝得痛快,然后跃马持鞭,杀入敌阵。战斗结束后,铁鞭上的血迹沾到手腕上,需要泡很久才能洗掉,黄得功因勇猛无敌得名“黄闯子”。

黄得功屡立战功,在1636年升任副总兵官,被调往京城统管勇卫营。1638年,张献忠所部,进入河南湖北,声势浩大。黄得功跟随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熊文灿,南下围剿起义军,在光山、固始之战,黄得功战功卓著。

黄得功

同年八月,黄得功在浙江围剿马光玉部起义军,斩获过万,被朝廷封为太子太师,并擢升总兵。1640年,黄得功跟随守备凤阳太监卢九德,在板石畈逼降了农民军“革左五营”所部。1641年,黄得功和刘良佐在鲍家岭围攻张献忠,并将张献忠的养子三鹞子王兴国和部下闯世王马武擒杀。

张献忠用兵不拘古法,但多次被黄得功击败,张献忠所部隐藏踪迹于英山县、太湖县。结果黄得功率领五千精骑扫荡此地,张献忠见状连忙逃跑,黄得功率部追击,黄得功差点改写历史,他紧随张献忠不舍,二人最近相差仅一尺有余,结果张献忠马快,被其逃脱。

是役,张献忠虽然成功脱逃,但主力被黄得功击溃,缴获物资不计其数,被张献忠胁迫的一万多民众,也被解救,黄得功命众百姓回归故土。

明朝将领

1644年,黄得功因讨伐叛将刘超,立功受封为靖南伯。不久,甲申国难,在南方讨贼的黄得功,跟随高杰、刘良佐等人,拥立福王朱由菘为帝,因此进爵为靖南侯,督镇滁州、和州。

兴平伯高杰曾垂涎富庶的扬州,打算驻军城中,扬州百姓听闻高杰治军不严,经常纵军劫掠,强抢民女,于是拒绝高杰进城。恼羞成怒的高杰,竟然指挥部下攻城,结果一个月过去,也没有进展,史可法去安抚高杰,高杰转驻徐州。

明朝将领

史可法为防备高杰作乱,调黄得功驻防仪真,用以牵制高杰。黄得功跟登莱总兵黄蜚交好,黄蜚要去上任,希望黄得功派兵护送他。黄得功自领三百精骑,打算前往高邮迎接老友,但高杰深恨黄得功,并认为黄得功将来会对其不利,便命部下在黄得功必经之处设伏。

黄得功在土桥遭到伏击,高杰军箭如雨下,黄得功率部且战且退,虽然高杰的伏兵很多,但黄得功勇武非常,竟然被他杀出重围,但所带三百精骑全军覆没。而高杰趁着黄得功不在仪真,率军攻打黄得功大营,黄得功部下没想到友军会同室操戈,猝不及防伤亡不小。

黄得功向朝廷上诉,督师史可法虽然知道事情原委,但拿高杰没有办法,只能安抚黄得功。正巧此时黄得功母亲病逝,史可法命高杰赔偿黄得功战马,并出资一千两为黄得功母亲办丧事,黄得功没有办法,只能跟高杰暂时和解。

古代战场

待到待到高杰在睢州,被叛徒许定国杀害,黄得功听闻高杰的家眷在扬州居住,打算带兵袭杀他们报仇,弘光帝怕激化矛盾,派黄得功的老相识太监卢九德劝解黄得功。黄得功只得听命,并率部移驻庐州,正巧此时左良玉跟控制朝廷的马士英、阮大铖不和,以“清君侧”的名义,率部东征。

但军队行至九江,左良玉病故,其子左梦庚被推举为首领,南明大敌当前,内斗不断,弘光帝命黄得功抵御左梦庚。在铜陵之战,黄得功击败左梦庚,但也身中三箭,被朝廷加封太傅,之后再加封为左柱国,进爵为靖国公。

南明的内斗,为清军南下争取时间,不久扬州之战打响,督师史可法壮烈殉国。高杰的旧部也纷纷降清,清军势如破竹,渡江后直扑南京,弘光帝朱由菘弃城而逃,留守南京的南明勋贵献城投降。

清朝将领

此时江北四镇的东平伯刘泽清和广昌伯刘良佐,已经归降清廷,朱由菘知道黄得功家眷住在太平府,便前去投奔,但被驻守太平府的刘孔昭拒绝。走投无路的弘光帝,只能前往驻防芜湖的黄得功军营避难。

此时黄得功并不知道南京失守,听闻圣上驾到,才知道南京失守,大势已去。黄得功虽然对昏聩的弘光帝不满,也曾扯毁诏书,但他看到国难当前,还是愿意效忠南明。此时,清军主力在叛徒刘良佐的带领下,跟踪追击弘光帝到芜湖。

黄得功之前跟左梦庚交战时,一只胳膊受重伤,他调兵遣将,准备迎战。结果刘良佐看到黄得功在船上指挥,便心生毒计,刘良佐在岸上喊话,让黄得功投降清廷,来吸引黄得功注意力。

明朝军队

刘良佐暗中派清军中的神箭手,狙击黄得功,黄得功上前一步,正打算咒骂刘良佐,被清军一箭射中咽喉。黄得功自知难以幸免,为避免被俘受辱,黄得功自刎殉国。黄得功的妻子翁夫人和总兵官翁之琪自尽殉国。黄得功部下看到被清军团团包围,在刘良佐的招降下,以中军田雄、总兵马得功为首的南明将领,劫持朱由菘投降。

神箭手

黄得功死后被葬于仪真方山,其母徐氏墓旁,在乾隆朝黄得功被追谥为忠桓。

更多文章

  • 郑成功年仅39岁暴病而死,临终前为何下令处死妻子及长子、长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完成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壮举,其功绩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可惜天不假年,就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次年,便因突患重病而去世,年仅39岁。郑成功英年早逝的消息震惊内外,而更让世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在临终前下令处死自己的妻子、长子及长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切,还要从郑家内部发生的丑闻说起

  • 赵匡胤篡位后,是如何对待后周世宗的妻子、儿子的?堪称仁慈厚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匡胤篡位后的名声,赵匡胤唯一的污点就是篡位吗,赵匡胤是怎么篡位成功的

    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周世宗柴荣最器重的将领,但在柴荣驾崩后才半年时间,便通过“陈桥兵变”,篡夺幼主柴宗训(周恭帝)的帝位。那么问题来了,赵匡胤篡位称帝后,是如何对待柴荣的寡妻宣慈符皇后,以及三个儿子的?宋太祖赵匡胤画像宣慈符皇后俗称“小符皇后”,是五代名将、魏王符彦卿的次女,姐姐则是后周世宗柴荣的首任皇

  • 赵光义上位后是如何对待哥哥赵匡胤的妻儿?他都用了什么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匡胤和赵光义是亲兄弟吗,赵光义赵匡胤谁厉害,赵光义跟赵匡胤有什么关系

    赵匡胤去世时妻子宋皇后年仅24岁,这位宋皇后算是赵匡胤第三任妻子,也是北宋第二任开国皇后。赵匡胤的结发妻子是贺氏,她也是赵匡胤所有子女两字三女的生母,她与赵匡胤可谓是贫贱共患难,不过很可惜赵匡胤在建立北宋前贺氏就去世了,赵匡胤后来建立北宋追封她为孝惠皇后。贺氏去世后不久,赵匡胤被后周世宗柴荣临终前委

  • 西班牙屠杀数万名华人,事后向明朝谢罪,万历帝的回复令国人愤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班牙侵略明朝,西班牙与明朝国力对比,17世纪的西班牙对明朝的称呼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西方殖民者陆续侵入东南亚,在争抢香料、开拓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对久居此地的华人进行迫害,乃至屠杀。在晚明时期,西班牙殖民者曾在菲律宾大肆屠戮华人,遇难者数万人,然而当消息传回国内后,万历帝并未对同胞的悲惨遭遇表示同情,亦未严惩西班牙,而是说了一番无情冷血的话,令国人为之寒心。这究竟

  • 朱元璋路过田地遇见一位粗汉在睡觉,从此就有了半个明朝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明朝版图,明朝和朱元璋打天下的人,朱元璋遇到的三大危难

    这个常遇春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个土匪,没有什么太大的成就,他经常觉得自己的前途十分的迷茫,觉得自己不应该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辈子,于是他就决定不做土匪了,下山自己找点事情做。这走着走着就困了,于是就在田里面睡觉,突然听见有个声音说,快醒来,你真正的主子来了。他赶紧睁开眼,看到朱元璋经过这里,他立马表示自

  • 朱元璋的劲敌,割据西南并在重庆建国称帝,如今子孙遍布韩国各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起兵之初实力相当弱小,而在他兼并群雄、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曾遭遇过数位强劲的对手,稍微应对不慎,便不会有明朝的出现。在这些对手当中,明玉珍的实力十分雄厚,堪称朱元璋的劲敌。那么,明玉珍是何许人也?他的实力究竟有多强?最终结局如何?明玉珍铜像明玉珍,元末湖广行省随州

  • 欧阳修写诗夸王安石文章写得好,为何王安石却说欧阳修读书不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欧阳修王安石,王安石和欧阳修谁的成就大,王安石和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到了1056年的一天,欧阳修终于同王安石有了会面的机会,两个文豪相谈甚欢,惺惺相惜。而在聚会之后,欧阳修写下《赠王介甫》一诗,送给王安石。欧阳修这首诗中充满了对王安石的才华赞赏之意,并将王安石引为知音,“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中还寄于了对王安石的厚望。而王安石拜读了这位文坛前辈赠诗,自然也

  • 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不册立太子妃之子朱允熥,却要册立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太子朱标之死,朱标死亡片段,朱棣评价朱标

    太子朱标,作为马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在其成长过程中朱元璋对他可谓是重视有加,不仅在学习上,让他跟随大儒宋濂学习经传;还在为政上,建立大明王朝伊始便将他敕封为太子,学习处理政务。即便是在个人生活上也是无微不至,为他选配了两位良妻,一位是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女常氏,洪武四年常氏被册立为皇太子妃;另一位便是鸿儒

  • 明宣宗朱瞻基叫停航海,是心甘情愿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宣宗朱瞻基图片,明宣宗对朱瞻基的态度,朱瞻基对明宣宗有责任吗

    朱瞻基登基后,恐怕很多人才发现,他的风格和朱棣有着千差万别。朱瞻基否定了他的爷爷朱棣的很多东西,其中之一就是叫停了航海。走上了朱元璋时期的老路,开始了禁海。那么明宣宗朱瞻基叫停航海,是心甘情愿还是另有隐情?朱瞻基是一个守城皇帝,他对于开疆拓土没有什么兴趣,反而在内政上却是一把好手。因此在他统治期间,

  • 朱瞻基给若微的孩子赐名朱祁镇,胡善祥因此和若微彻底反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胡善祥朱瞻基,大明风华胡善祥与朱瞻基,朱瞻基与孙若微历史上的感情

    孙若微和胡善祥本是亲姐妹,一个在宫外长大一个在宫里长大,后来两人阴差阳错双双嫁给了朱瞻基,其实朱瞻基内心深处喜欢的是若微,但因为朱棣的授意朱瞻基选了胡善祥为正室。若微和胡善祥嫁给朱瞻基都有自己的用意,孙若微是为了让朱棣赦免在奴儿干都司服劳役的靖难遗孤,所以放弃了家仇嫁给朱瞻基;而胡善祥嫁给朱瞻基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