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却不听,15年后才明白父亲的苦心

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却不听,15年后才明白父亲的苦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398 更新时间:2024/2/6 3:10:38

不过,在官场上他却是一个政治高手,多年来一直备受乾隆皇帝的喜欢,身兼多职地位极高,甚至乾隆皇帝临死前,还有意无意告诉儿子嘉庆不要杀和珅

可惜的是嘉庆皇帝没有听,乾隆皇帝一死和珅就倒台了,监狱中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值得一提的是,和珅死后仅仅过去15年,嘉庆就明白了父亲当年的良苦用心,悔不当初杀和珅。

那么,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前半生充满传奇的和珅

和珅出生在一个八旗官宦家庭,但因父母去世得早,他的童年是跟着家中老仆与父亲偏房渡过的。少年时,和珅便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算是一个学有所成的才子,可惜在科举之路上没走通。

18岁时和珅娶了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孙女冯氏,而后又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从而进入皇宫成为了乾隆的侍卫。和珅有才学也有能力,仅花费了短短7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小侍卫做到了御前行走。

公元1779年之前和珅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官员,但在公元1780年发生了一件事情,从此走上了贪污受贿的不归路。李侍是朝廷大学士兼云贵总督,当时被人揭发贪污受贿被彻查。

最初乾隆派遣刑部诸多官员去查办,但却毫无进展,和珅则机敏地控制了李侍尧的管家,通过威逼利诱获得了他贪污受贿的证据,随后和珅又找到了受贿的大臣恩威并施,这些人才纷纷出面指控李侍尧。

此案中和珅立下了大功,乾隆也因欣赏他的才华圣旨为户部尚书,并给予了大量的赏赐。只不过,这些赏赐相比于和珅贪污的东西仅是九牛一毛。

总的来说,李侍尧案不仅让和珅尝到了大权在握的滋味,还让他学会了如何通过权力来贪污,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就是黑化后的和珅,留学拍马却又有能力,贪污受贿却又一步步受到重用。

文武百官、天下百姓都知道和珅贪污,甚至乾隆自己都清楚和珅的为人,为何他不处理掉和珅呢?原因很简单乾隆皇帝需要和珅的能力。

乾隆前期还算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好皇帝,在祖父和父亲的基础上将大清朝推向了一个顶峰,打造了“康乾盛世”,可在执政后期乾隆的变化很大。

他不再是那个为国为民的皇帝,而是一个贪图享乐、好大喜功的人,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乾隆前期下江南基本都是体察民情,降低南方百姓对清朝的抵制,但在后期纯粹是为了游山玩水。

乾隆一生多次下江南,每一次都是大张旗鼓耗费巨资,这些钱财都从那里来,基本都是靠着和珅给他搞钱,同时期的刘墉虽然很清廉,但在这方面却不如和珅。

换句话来说,不是乾隆不想处理和珅,而是没有了和珅他的幸福生活就无法得到保障。当然,和珅的靠山不仅仅只是乾隆一人,他的弟弟和琳也是其最大的支柱之一。

和珅的靠山不止是乾隆

和琳是和珅的弟弟,两人从小相依为命并做好了分工,后者专注于学问而前者专注与武功,和珅做官后为弟弟铺好了路,所以说和琳的升迁路很顺畅。

和大人很懂“宰相门前七品官”的含义,所以和琳进入军队后直接被安排到了阿桂的帐下,此人可是乾隆身边的红人,当时大清朝的第一战将。

跟着大将阿桂,和琳不断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甚至还认识了福康安这样的人物。和琳曾参加过乾隆时期的两场战役,分别是廓尔喀对西藏和贵州、湖南苗民起义,两次战斗中表现的骁勇善战,进而受到了提拔。

公元1796年福康安病死,和琳取代了他的地位,成为了军队的主帅。和珅从文、和琳从武,两人一个把持政治一个把持军事,互相提醒、互相帮助使得和家无人能撼动。

俗话说得好:“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巅峰之后便是衰败,不可一世的和珅也是如此。乾隆60年嘉庆被立为皇太子,一年后乾隆退位,和琳也在这一年因病去世。

军中没有了帮手让和珅很慌,所幸乾隆皇帝虽退位但却没有交出实权,大清朝依然在他的掌控之中,和珅作为乾隆最信任的一个人,成为了他在朝中的话事人。

那时的和珅有多嚣张,嘉庆皇帝上朝时和珅就站在他的旁边,一面监督嘉庆的一举一动好向乾隆禀报,另一面则接受文武百官的跪拜,被人称之为地位在嘉庆之上的“二皇帝”(一皇帝是乾隆)。

嘉庆皇帝身边都是和珅派去的卧底,人身自由和政治自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毕竟和珅说什么乾隆就信什么,嘉庆不得不暂时隐忍等候时机,这个时机很快就到来了。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驾崩于养心殿,嘉庆皇帝让和珅主管此事,但仅仅过了十天而已后者就被前者法办了。同年正月十三,嘉庆网罗了和珅二十条大罪,判处抄家灭族之罪。

当时,相关人员在和珅家里抄得白银八亿两,相当于清朝15年的财政总和。若是按照“雁过拔毛”的行为准则来看,抄家所的不止八亿两,一时间民间流传出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至于“灭族”之罪,在刘墉与固伦和孝公主的请求下,嘉庆皇帝放弃了诛连罪行,改判和珅在监狱中自尽,以三尺白绫结束传奇的一生。

和珅一死嘉庆立刻宣布此案结束,明显就是在宣布一个信号“我不会牵连其它人,你们好好工作就行”,可见他的政治眼光还是很独到的,一招便稳固了政权更迭中的危机。

根据《清史稿》、《清宫档案》等史料的记载,乾隆晚年时曾多次对嘉庆皇帝提到“和珅很能干”,意思就是让嘉庆在未来好好用。奈何嘉庆皇帝没听,执意杀了和珅并在多年后尝到了苦果。

15年后发生了什么

嘉庆皇帝执政前期,因从和珅的手里获得了十几亿的资产,前期的财政压力并没有那么大。不过,乾隆执政末年大清朝已经危机四伏,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嘉庆压得了一时压不了一世。

比如,嘉庆八年一个名叫陈德的人居然偷偷潜入了皇宫,还对皇帝进行了行刺,但宫中的侍卫对此却无动于衷,从此事就可以看出来社会矛盾已经很尖锐了。

嘉庆皇帝十八年左右,大约是和珅被杀15年后,北方天理教爆发了起义,嘉庆皇帝虽然也想镇压这一股起义军,奈何兜里没有钱了,抄和珅家所得的一切在前15年都花光了。

画面回到一年前,为了政治需求嘉庆要求宗室迁移到关外盛京居住,可是因贵族势力盘根错节,他不得不给了房子再给银子,国库中最后一点家底套的精光。

没有钱就没办法打仗,天理教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皇宫之中甚至还有他们的内应。在内应太监刘进亨的帮助下,天理教近200人潜入了紫禁城,对嘉庆皇帝进行了刺杀。

所幸当时嘉庆并不在宫中刺客才没有得逞,皇宫紧急调来了火器营义军才被打退,事后嘉庆皇帝愤怒不已:“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但在巨大的社会矛盾面前也不得不下罪己诏......

从某个角度来说,嘉庆也算是一个有能力的皇帝,敢于打击贪官、整顿吏治,但是在社会民生、经济发展方面却是一窍不通。

全世界商业发展时,嘉庆却闭关锁国、重农抑商,导致国力越来越衰弱,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回看乾隆王朝,清朝虽然也实施闭关锁国,但在和珅这位外交大臣的管理下,广州等沿海依然有固定的通商口岸,既保障了沿海百姓的经济来源,也给朝廷增加了大量的海外税收。

政治上文武百官也存在结党营私之嫌,但和珅却能够统领大局、稳住脚跟,这也是乾隆后期能够享受幸福生活,可朝廷的运作却不乱的原因之一。

和珅更像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润滑剂,虽然没有从事具体的生产管理,但没有了他整个老旧的机器就运转不起来。曾几何时,嘉庆皇帝缺钱的时候不知会不会想起和珅,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安排。

用现在的话来说,和珅是一个很好的理财专家,若是嘉庆皇帝没有杀他,亦或者等稳定大局后再杀他,和珅最起码能够给嘉庆搞来不少钱财。

有了经济基础嘉庆才能很好地管理民生,嘉庆王朝时期也不会爆发那么多的农民起义,以至于大清朝由盛转衰。嘉庆略有功绩,但因性格优柔寡断、能力弱还不会用人,一直被后人所诟病。

嘉庆皇帝最雷厉风行的一件事情就是杀和珅,前前后后加在一起也就只有10天,可这10天换来的却是后来几十年清朝财政入不敷出。

根据一些野史的记载,和珅死后15年他的传记《和珅传》完成,书中写尽了和珅负面作为,嘉庆皇帝看后大怒不已,怒斥史官不遵守客观事实,只写和珅罪行却不写功劳。

或许这个时候嘉庆皇帝就后悔杀和珅了,要不然也不会为他正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南明的铁鞭将,差点生擒张献忠,拥立弘光帝登基,被叛徒一箭狙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时期的张献忠,张献忠与南明关系,南明最厉害的将领

    朱由菘即位称帝,改元建制,加官进爵,大封文武群臣,并急设四藩,巩卫弘光小朝廷。兴平伯高杰镇守徐州、泗州,广昌伯刘良佐镇守凤阳、寿州,平伯刘泽清防守淮安、扬州,而靖南侯黄得功守备滁州、和州。崇祯殉国江北四镇当中,仅有黄得功一人值得称道。此人本姓王,祖居合肥,后迁徙到辽东开原卫,黄得功自幼丧父,幼年家贫

  • 郑成功年仅39岁暴病而死,临终前为何下令处死妻子及长子、长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完成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壮举,其功绩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可惜天不假年,就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次年,便因突患重病而去世,年仅39岁。郑成功英年早逝的消息震惊内外,而更让世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在临终前下令处死自己的妻子、长子及长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切,还要从郑家内部发生的丑闻说起

  • 赵匡胤篡位后,是如何对待后周世宗的妻子、儿子的?堪称仁慈厚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匡胤篡位后的名声,赵匡胤唯一的污点就是篡位吗,赵匡胤是怎么篡位成功的

    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周世宗柴荣最器重的将领,但在柴荣驾崩后才半年时间,便通过“陈桥兵变”,篡夺幼主柴宗训(周恭帝)的帝位。那么问题来了,赵匡胤篡位称帝后,是如何对待柴荣的寡妻宣慈符皇后,以及三个儿子的?宋太祖赵匡胤画像宣慈符皇后俗称“小符皇后”,是五代名将、魏王符彦卿的次女,姐姐则是后周世宗柴荣的首任皇

  • 赵光义上位后是如何对待哥哥赵匡胤的妻儿?他都用了什么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匡胤和赵光义是亲兄弟吗,赵光义赵匡胤谁厉害,赵光义跟赵匡胤有什么关系

    赵匡胤去世时妻子宋皇后年仅24岁,这位宋皇后算是赵匡胤第三任妻子,也是北宋第二任开国皇后。赵匡胤的结发妻子是贺氏,她也是赵匡胤所有子女两字三女的生母,她与赵匡胤可谓是贫贱共患难,不过很可惜赵匡胤在建立北宋前贺氏就去世了,赵匡胤后来建立北宋追封她为孝惠皇后。贺氏去世后不久,赵匡胤被后周世宗柴荣临终前委

  • 西班牙屠杀数万名华人,事后向明朝谢罪,万历帝的回复令国人愤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班牙侵略明朝,西班牙与明朝国力对比,17世纪的西班牙对明朝的称呼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西方殖民者陆续侵入东南亚,在争抢香料、开拓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对久居此地的华人进行迫害,乃至屠杀。在晚明时期,西班牙殖民者曾在菲律宾大肆屠戮华人,遇难者数万人,然而当消息传回国内后,万历帝并未对同胞的悲惨遭遇表示同情,亦未严惩西班牙,而是说了一番无情冷血的话,令国人为之寒心。这究竟

  • 朱元璋路过田地遇见一位粗汉在睡觉,从此就有了半个明朝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明朝版图,明朝和朱元璋打天下的人,朱元璋遇到的三大危难

    这个常遇春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个土匪,没有什么太大的成就,他经常觉得自己的前途十分的迷茫,觉得自己不应该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辈子,于是他就决定不做土匪了,下山自己找点事情做。这走着走着就困了,于是就在田里面睡觉,突然听见有个声音说,快醒来,你真正的主子来了。他赶紧睁开眼,看到朱元璋经过这里,他立马表示自

  • 朱元璋的劲敌,割据西南并在重庆建国称帝,如今子孙遍布韩国各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起兵之初实力相当弱小,而在他兼并群雄、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曾遭遇过数位强劲的对手,稍微应对不慎,便不会有明朝的出现。在这些对手当中,明玉珍的实力十分雄厚,堪称朱元璋的劲敌。那么,明玉珍是何许人也?他的实力究竟有多强?最终结局如何?明玉珍铜像明玉珍,元末湖广行省随州

  • 欧阳修写诗夸王安石文章写得好,为何王安石却说欧阳修读书不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欧阳修王安石,王安石和欧阳修谁的成就大,王安石和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到了1056年的一天,欧阳修终于同王安石有了会面的机会,两个文豪相谈甚欢,惺惺相惜。而在聚会之后,欧阳修写下《赠王介甫》一诗,送给王安石。欧阳修这首诗中充满了对王安石的才华赞赏之意,并将王安石引为知音,“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中还寄于了对王安石的厚望。而王安石拜读了这位文坛前辈赠诗,自然也

  • 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不册立太子妃之子朱允熥,却要册立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太子朱标之死,朱标死亡片段,朱棣评价朱标

    太子朱标,作为马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在其成长过程中朱元璋对他可谓是重视有加,不仅在学习上,让他跟随大儒宋濂学习经传;还在为政上,建立大明王朝伊始便将他敕封为太子,学习处理政务。即便是在个人生活上也是无微不至,为他选配了两位良妻,一位是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女常氏,洪武四年常氏被册立为皇太子妃;另一位便是鸿儒

  • 明宣宗朱瞻基叫停航海,是心甘情愿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宣宗朱瞻基图片,明宣宗对朱瞻基的态度,朱瞻基对明宣宗有责任吗

    朱瞻基登基后,恐怕很多人才发现,他的风格和朱棣有着千差万别。朱瞻基否定了他的爷爷朱棣的很多东西,其中之一就是叫停了航海。走上了朱元璋时期的老路,开始了禁海。那么明宣宗朱瞻基叫停航海,是心甘情愿还是另有隐情?朱瞻基是一个守城皇帝,他对于开疆拓土没有什么兴趣,反而在内政上却是一把好手。因此在他统治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