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年光绪帝支持戊戌变法时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官僚派的极力反对,可以说封建官僚派是戊戌运动的一大阻力和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英国建立起中国的君主立宪制,这样的政体不仅仅对慈禧太后的掌权有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引起了西方列强的极大关注。
同时戊戌变法对于民智的启迪方面比洋务运动更胜一筹。《万国公报》、《时务报》、《国闻报》、《湘学报》成为戊戌派舆论的主要战场。在文教、经济、军事等方面作出相比洋务派更加深入的改革。最让后世值得赞叹和敬佩的戊戌六君子的傲骨和一身的浩然正气。
要说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是不得不提起的人物。曾记当年戊戌变法惨遭失败,康有为等人连夜狼狈逃走,只留下六位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为革命付出青春与生命。谭嗣同是其中知名度最广的一位,也是面临酷刑最痛苦的一位。
当年上刑场之前,慈禧太后特地交代刑场负责人要用钝刀处刑谭嗣同。那何为钝刀?钝刀是未开锋的刀具,它与快刀相比不仅在锋利度方面差还在杀人的速度上差很多。如果说快刀是快进版的速度,那钝刀则是慢放版的速度。用钝刀处刑无疑是换一种方式凌迟。为什么慈禧太后对谭嗣同下手如此之狠毒呢?
戊戌变法虽进行仅仅一百天,但在这一百天里对慈禧太后的利益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在戊戌变法期间进行的文教、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让慈禧太后在这一百天内脱离了政治掌权的核心,短暂失去对清朝的掌控力。
且对于民智上的启迪颇有成效,那些从清朝上国中清醒过来的人成为清朝隐藏的不定时炸弹。他们随时爆发有随时可能掀起又一场的革命。慈禧太后表面上是对谭嗣同极其戊戌派进行报复式的惩罚实则是杀鸡儆猴,对那些隐藏的势力进行威慑。
而谭嗣同是最好的人选。谭嗣同出生于湖北,其父担任湖北巡抚。谭嗣同幼年时博览群书,对事情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因此当中国积弱之时,谭嗣同并没有人云亦云,而是独立思考中国之现状。早年时他就在老家建立学堂宣扬变法,为人耿直常常因为直白的言语得罪些许人,慈禧太后便是其中之一。
谭嗣同虽英年早逝,但在他发光发热的年岁里,他无论是在变法方面还是在思想体系都是卓有成就。每每谈到谭嗣同时,我的脑海里都会不自觉地想起那句热血又傲骨的话。“各国变法无不有牺牲者,今中国变法,流血牺牲,自我辈始!”他们是国家之灵魂的顶梁柱。
参考文献:
《谭嗣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