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论辈分,多尔衮是豪格的叔叔。不过实际上,豪格还要比多尔衮大3岁。
多尔衮是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对于清朝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顺治元年,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清朝至此开始入主中原。因此后来乾隆评价他:“奉世祖车驾入都,成一统之大业,厥功最著。”
不过多尔衮这一生,树敌太多,其中就包括皇太极的两个儿子,顺治和豪格。当初皇太极突然驾崩,由于没有指定继承人,所以多尔衮就和侄儿豪格展开皇位之争。
多尔衮这边有两白旗支持,豪格自己手上有正蓝旗支持,而由皇帝直接统领的两黄旗,则是忠心于皇太极,他们要求必须拥立先帝的儿子继承皇位。多尔衮和豪格都忌惮对方势力,所以一时间相争不下,却也都不甘心主动退出。
最终,多尔衮决定拥立皇太极另一个儿子福临即位,这样既堵住群臣的嘴,自己又能借助福临年幼,执掌大权。就这样,最终年仅6岁的福临坐收渔翁之利,坐上了皇位。同时也宣告,豪格在这场争斗中,彻底占了下风。
当时清朝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先入关,因此多尔衮没有为难豪格。清朝入关后,豪格被任命为靖远大将军,出征四川,讨伐大西王张献忠。顺治三年,豪格成功消灭张献忠政权。
谁知回京之后,多尔衮立马向侄儿下手,构陷豪格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等罪名。于是,多尔衮将豪格削爵,并幽禁起来,这便出现了文章开头一幕,豪格于幽禁中去世,时年40岁。直到顺治亲政,才为大哥豪格昭雪,恢复其封爵。
而豪格去世后,多尔衮与他的同母哥哥阿济格,就一人纳了一位豪格的福晋,多尔衮纳的是豪格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相信大家听到这个姓氏,也会感到很熟悉,因为皇太极有好几位后妃,都是姓博尔济吉特氏。
至于多尔衮纳的这一位,则是来自蒙古科尔沁部,是蒙古贝勒明安的孙女。明安和莽古斯是两兄弟,莽古斯有一个女儿,就是皇太极的孝端文皇后哲哲。因此,豪格的这位继福晋,就是孝端文皇后哲哲的堂侄女,同时也是孝庄文皇后的堂姐妹。
博尔济吉特氏于崇德元年嫁给豪格,后成为其继福晋,并为豪格生下一子富绶。值得一提的是,多尔衮的大福晋,正是这位博尔济吉特氏的姐姐。换句话说,多尔衮这是将小姨子兼侄媳纳了回来。
那么多尔衮这样做,是否为了羞辱豪格呢?其实不然,或许大家看到他们的关系,会觉得十分混乱,甚至可能无法接受。但在当时,这就是满人的一种习俗罢了。
在满蒙早期,他们就有着“父死子妻继母”、“兄死弟妻其嫂”的婚姻习俗。所以说多尔衮娶了自己的小姨子兼侄媳,实则是相当正常的事情,只能说明这个时候,他们还保留着满蒙的旧俗。不过,随着清朝入关之后,逐渐受到汉化影响,这些早期的习俗,就渐渐消失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