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世凯每年给溥仪400万银元,放现在价值多少钱?他养得起皇族吗

袁世凯每年给溥仪400万银元,放现在价值多少钱?他养得起皇族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898 更新时间:2023/12/13 4:06:13

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停下,每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走向,清朝也难以苟延残喘。1911年,随着武昌一声枪响,广东等15省相继脱离清朝,辛亥革命把爆发。

不过袁世凯时刻有自己的野心,他一边以武力威逼清朝,又提出了优待条件,隆裕太后无法拒绝这么优厚条件,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替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袁世凯就这样窃取了“革命果实”。

《清室优待条件》有20余条,第三条规定:大皇帝辞位之后,月月所用四百万元,由共和国专款拨用。

溥仪虽然不在是皇帝,但却保留了他的尊号,而且依旧居住在紫禁城当中,隆裕太后接不接受《清室优待条件》对溥仪来讲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新年的时候,袁还给溥仪拜年,又厚葬了隆裕。

隆裕在1913年就去世了,溥仪那时候年龄尚小,就由光绪瑾妃珍妃的姐姐)代为抚养,瑾妃因此得了徽号“端康皇贵太妃”,溥仪叫她皇额娘,瑾妃控制欲极强,一直想要替代隆裕,还逼死了溥仪的生母,瑾妃也害怕溥仪长大报复她,对溥仪就倍加照顾。

不过作为皇额娘,瑾妃依旧在干涉溥仪的生活,就连溥仪当年选妃,也是瑾妃一手操持的。

原本溥仪圈中的是文绣,但是瑾妃觉得文绣身世不太好,难以担当皇后头衔,就推荐了颜值、身世都非常出色的婉容。文绣因为被溥仪圈中了,也无法嫁人,就成了侧妃。

1922年,16岁婉容根据清宫规章制度出家,真正的八抬大轿抬进紫禁城,婉容人长得漂亮,又精通琴棋书画,还学了英语,跟溥仪之间的爱慕诗词,有时候都是用英语写的。

相对于文绣,溥仪更加喜欢活泼的婉容,16岁的婉容也没有哪方面的需求,在紫禁城的日子还是过得非常开心。

溥仪也不用担心日常花销,每一年都有400万银元。

根据《1918年——1980年北京社会状况调查》记载,二十年代北京1银元可以购买16斤大米,120个鸡蛋、5斤猪肉。

一个中等的4口之家,吃穿用住一个月12块银元绰绰有余,生活相对贫困一点的一个月也就10块银元,那时候人均工资不过才5快银元一月。

溥仪的400万银元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按照1银元100人民币左右购买力来算,400万银元相当于4亿人民币。

不过这400万银元,也不是他一个人再用,紫禁城除了溥仪之外,还有后宫妃子、宫女、太监等人,这些人每个人都要发工资,这些都得从这400万银元支出。

后宫妃子都已经习惯了荣华富贵生活,让他们从俭很难。就拿瑾妃来讲,她每天都要情人来宫中唱戏,又非常喜欢西洋的钟表、盆栽,她还是一位美食家,每天都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至于穿着打扮自然都是上上品。

溥仪也是奢侈惯了,经常都会带着婉容外出逛街,凡事有什么新奇玩意,都是斥资买回来,他一个月的开销都要好33.3万银元,加上宫廷修缮开支,一来二去400万银元还不够他花。

因此溥仪就将宫中的一些文物拿出去售卖,他在小白楼囤积了各种各样的宝贝,还派兵把守。

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溥仪被赶出紫禁城,考虑到溥仪没有工作养活自己,好保留了每年50万银元的补贴,虽然少了很多,但是溥仪身边只有几个人需要花钱,加上售卖古董字画,溥仪依旧过得非常奢侈。

只不过被赶出宫后,文绣闹起了“刀妃革命”,两人离了婚,溥仪认为是婉容争风吃醋导致的,又冷落了婉容,结果婉容移情护卫,还生下了一个孩子,在《我的前半生》当中溥仪便写下了这件事,孩子一出生就被扔进了锅炉。

婉容又染上了鸦片,最终病死狱中,溥仪在战争结束后,积极改造,也编写《我的前半生》,得到特赦后,取了妻子,安享了晚年。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不由奶奶家抚养,反而去很远的外祖母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红楼梦林黛玉死后去哪,贾宝玉有多爱林黛玉,红楼梦林黛玉的生活方式

    他的老爸林如海,虽是巡盐御史,但所谓:当官莫自在,自在莫当官。且历来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男性在外面闯荡拼搏,几乎没法照顾家里,就更不要说林如海身负皇命。虽老婆这一去,家里不至于家里没人管,因还有其他妾,但这对于女儿林黛玉来言,却意味着一种磨砺。都说,人有磨砺很好,可就凭林黛玉那身子骨和性情,显然若是

  • 俄国没有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却得到了大片土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世界上发生的两次鸦片战争,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获得了什么

    英法联军抵达北京城之后,直接前往圆明园,抢东西、烧房子,地痞流氓也趁机出现,西郊百姓被收刮一空。第二天,英法联军又炮轰西直门。清朝官员手执白旗投降,恭亲王此时与英法联军和谈,那便是城下之盟,任人宰割。恭亲王只能陪笑英法侵略者,与他们周旋和谈,在此之前,并没有出兵的俄国,接着换约的契机,准备狠狠的宰清

  • 曾国藩:成大器者,慎用3种人,远离3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曾国藩最忌讳三种人,曾国藩为人处事大事小事,曾国藩成大事者的三大要诀

    清代的曾国藩,六次考秀才都没中,学政以他为耻,竟然悬牌羞辱他。他在中年之后异军突起,剿灭太平军之后事业如日中天,他却能在人生巅峰看出大衰,辞去节制四省的大权,裁撤起家的湘军。他在官场游刃有余,在无形之中化解种种难题,成为晚清的名臣。人们称曾国藩是“半个圣人”,将他孔孟、王阳明比肩。有人说曾国藩做事儿

  • 大师给乾隆算命:大清有800年国运,你能活到80岁,乾隆为何斩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黄石公的《素书》之中也记载有:“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其含义就是说,那些懂得算卦的人知悉盛衰的规律、明白成败的时间、审视好坏时势、清楚去回时机。正是因为古人们相信命数之类的说法,因此每当他们遭遇一些重大事件时,便往往会采用算卦的方式,并听从上天的旨意行

  • 为什么清朝的皇权都比较稳固,没有出现长期落在权臣手中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加强皇权的措施5条,清朝强化皇权的措施知识点总结,清朝皇权在政治上的政策

    清朝的大权旁落事实①:皇亲国戚。皇亲国戚把持朝政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多尔衮。其实按照根本来讲,人家多尔衮也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爱新觉罗的子孙,把持朝政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是自己家事。但话说回来了,皇帝毕竟不是他,是顺治爷。所以在多尔衮出任摄政王到死前,皇权是绝对旁落的。②:皇太后把持朝政。说道皇太后把持朝

  • 乾隆把女儿嫁给和珅儿子的具体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和珅乾隆的真实关系,乾隆最疼爱的女儿嫁给和珅大儿子

    和珅之所以他能够很快的发展,不只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而是遇到了一个赏识他的皇帝,他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他的学识才华也是相当出众除此之外乾隆也非常看重他,并不是因为他学富五车,而是因为他办事的效率非常高。和珅这个人还特别善于察言观色。所以当时乾隆真的有点离不开他,就是因为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他的官职才上

  • 康熙驾崩后,如果真的是八爷胤禩继位,历史会如何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对八爷胤禩怎么样的,假如八爷胤禩成为天子,康熙九皇子胤禩

    为什么敢这样说?我们用事实说话。首先,我不否认康熙皇帝的功劳,但康熙晚年实在算不上是个盛世。根据《清史稿》及相关史料记载,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康熙晚年吏治相当腐败、国库亏空严重,再加上土地兼并严重,九子夺嫡导致党争严重,虽然没有到民不聊生的地步,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天朝上国已经有了“心腹之患”。(当然,

  • 多尔衮案影响极坏,乾隆为什么还要为多尔衮平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顺治帝带着诸王大臣到东直门外迎侯,追尊多尔衮为“诚敬义皇帝”,以帝王之礼安葬,其元妃为“义皇后”,双双配享太庙。可是,两个月后,画风突变!朝廷定案:多尔衮“独擅专权”、“阴谋篡逆”,“削爵、撤庙享、黜宗室、籍财产入官”。一个“义皇帝”,瞬间变成了篡逆之臣!这个锅,多尔衮一背就是128年。直到乾隆43

  • 网红教授郑强:清朝很富,为何清朝老百姓愿意帮八国联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强教授家庭照片,郑强说清朝为什么很富,郑强教授是汉族人吗

    很多人都觉得清朝太穷,所以才没有能力和财力去发展军备,甲午战争中才会一败涂地,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但郑强却认为当时的大清财力相当雄厚,相当于6个英国,9个日本,GDP总量世界前三,大多数年代里都稳坐冠军宝座,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大约50%的资金都汇入清朝。 同时郑强表示,如果清政府能把这笔钱用到军

  • 乾隆在宋徽宗的书法作品上题跋,书法水平高低立现,相形见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皇帝之中,除了开国皇帝,第二代皇帝开始,他们的书法水平多数是不会太差的。因为贵为皇子,他从小就能得到全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教他们的知识和书法的人。一般情况下,最差也得是进士,才有资格做帝师,甚至需要是状元。而在这些人当中的书法就一定好吗?可以肯定的说,他们能经过科举考试,最后高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