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一辈子最大的错误,杀了一个该放之人,却放了一个该杀之人

刘禅一辈子最大的错误,杀了一个该放之人,却放了一个该杀之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502 更新时间:2024/2/3 12:48:38

说起刘禅,很多三国迷都会情不自禁想到“扶不起来的阿斗”一语,同时也替诸葛孔明感到惋惜痛心,他一生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君主,居然是那样一个不思进取的人。明明大将军姜维还在剑阁坚守,他却开城投降;姜维在苦心复国计划时,他却早已乐不思蜀。在很多人眼里,刘禅上愧见汉室先辈,下辜负忠心臣子,可谓是个十足废物。那么,先主刘备为什么把帝位传给他呢?

众所周知,刘备早年只是一个织席贩履的平民,能够成为割据一方的霸主,其性格之坚韧和识人之明是有目共睹的,他真的会看错人吗?显然不会。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立刘禅为王太子。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又立即封刘禅为皇太子,可以说,刘备对于刘禅是非常看重的。对于他的培养,刘备自然也是非常用心。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遗诏敕后主曰:“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为让刘禅见多识广,掌握治国本领,刘备让其多阅读《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他学习。不仅如此,刘备还令其学武。《寰宇记》有记载:“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

如果刘禅没有天资,刘备会这样大力培养吗?如果刘禅是一个不中用的人,蜀汉群臣还会如此费心费力北伐吗?了解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刘备在临死之前,对刘禅能不能接任蜀汉重任有一定疑虑,这是当然正常的,每个老皇帝逝去前都有这种担忧。诸葛亮回答道:“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意思是说刘禅天资聪颖、仁德爱民,有人主之资。刘备也就放心地将帝位传给刘禅。

那么刘禅到底如何呢?刘禅在位长达41年,是三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期间,刘禅支持诸葛亮、姜维连续北伐,坐镇后方统筹调度。虽然前军粮草出现过短缺情况,但大多数时间都是粮草、兵械充足的。要知道蜀汉仅有一州之地,能做到这样,刘禅的本事并不低。至于蜀汉灭亡,其实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毕竟曹魏天时、地利、人和皆占上风,蜀汉北伐不过是以攻为守,延长一点儿寿命罢了。不过若是仔细翻阅史料,便不难发现,刘禅确实应该对蜀汉亡国负责。他执政期间犯下两个最严重的的错误,那就是杀了一个该放之人,却放了一个该杀之人。

该放之人乃是蜀将魏延。魏延是刘备手下的名将,随刘备入川之时崭露头角,因战功被升为牙门将军。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称王后欲返回成都,在选派大将镇守汉中之时,所有人都以为会是张飞,结果刘备却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镇守蜀汉北方屏障,刘备军中上下一片震惊。一天,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镇守汉中有什么想说的,魏延豪言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众人皆叹服。

事实上,魏延没有食言,坐镇汉中十年之久,一直没出过岔子,曹魏大军占不到丝毫便宜。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汉中地区,魏延率领一支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大破费瑶和郭淮之军,解汉中之困。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魏延、高翔、吴班等与魏军大战,获甲首三千级,让司马懿胆寒。可以说,魏延是蜀汉北方的一根定海神针,有他在,汉中就能安然无事。然而在诸葛亮死后,杨仪诬告魏延造反,刘禅在没了解到实情的情况下,便任由马贷将魏延斩杀。从此,汉中之地失去了一位杰出的统帅,蜀汉也葬送了一员大将,以致于后期姜维北伐时无将可用。

至于该杀之人,则是刘禅所宠幸的宦官黄皓。作为刘禅的亲信,黄皓与侍中陈祗互为表里,操纵朝政,擅权恣肆,还处处排挤大将军姜维。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大将军姜维听说钟会在关中练兵,于是上书刘禅,请求他派兵把守边关。刘禅就此事征询黄皓意见,黄皓却以鬼神之说敷衍刘禅,认为魏军不会来。因此,刘禅未采取任何防御措施,最终导致邓艾偷渡阴平,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就这样,刘禅在谯周的劝说下出城投降,蜀汉宣告灭亡。

参考文献:

《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三·后主传》

更多文章

  • 蜀国被忽略的用刀猛将,武艺超群曾独战张郃,骂过魏延后神秘失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郃与魏延谁厉害,魏延张郃关系,张郃能打败魏延吗

    武将方面能够拿得出手的人不多,也就五虎将、魏延、李严以及后期的姜维等人而已。其实蜀国有一位用刀猛将,只是被忽略了。这人武艺超群,曾独战魏国名将张郃,还骂过魏延,不过后来却神秘失踪。公元219年,老黄忠用计斩杀了魏国大将夏侯渊以后,曹操亲自率领大军20万前来与刘备争夺汉中地区。当时曹操派出了大将徐晃为

  • 曹操最想得到的三名谋士,袁绍吕布各得其一,剩下一人却辅佐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袁绍和吕布,曹操的三大谋士谁最厉害,曹操的谋士袁绍谋士对比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以董卓为首的西凉军事集团进入洛阳后,扶持傀儡皇帝号令天下。继董卓之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陆续消灭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统领北方大地,成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与董卓相比,曹操雄才大略、知人善用,通过求贤令,他不仅拥有“五子良将”,还收获郭嘉、贾诩、荀彧、荀

  • 陈胜吴广起义,其实吴广才是最能代表黎民的,可惜被陈胜坑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根据现在的一些考证,说出那句话的陈胜,极有可能就是一个贵族后代。先秦时代,只有贵族男子才有正儿八经的字,底层人一般只有名而无字,就算有字,也基本上是与兄弟排行相关的字,没有其他意义。比如大汉开国皇帝刘邦,字季,这个“季”字,就是指的他在兄弟里的排行。然而陈胜字涉(史记里就有《陈涉世家》),可

  • 吕布项羽都是时代王者,为何说一遇到李元霸,他俩也只能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项羽吕布李元霸谁最强,吕布和李元霸谁胜了,吕布与李元霸比谁厉害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首先来说说项羽,一说到项羽,大家对他印象深刻的就是乌江自刎,一代英雄走向末路,为他惋惜的大有人在。其实项羽的结局并不好,但他在军事上还是很有天分的,特别是上战场的时候非常勇猛,简直是一个人打十个都不为过。可是这样的英雄最后还是输给了刘邦,不过这也是因为项羽这个人太过自大,又不懂

  • 全球有个三国模仿中国发展,为何全都遭遇失败?其中原因令人感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三国演变,真实的三国发展史,真实的三国与我们想象中差异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曾领先世界长达数千年。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中国逐渐衰落并备受欺辱,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才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革开放后,中国模式取得巨大成功,中国的瞩目成就引得很多国家效仿,其中有一些国家为发展国民经济,不顾自身国情而照搬中国模式。很显然,这样做的

  • 诸葛亮遗言:庞德公救我!若是他真的出手,诸葛亮会命丧五丈原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死时为何大喊庞德救我,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原文,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他的人生值得吗

    据说诸葛亮死前留下了5字的遗言——庞德公救我,诸葛亮如此能人,他死之前口中所喊的庞德公又是谁?难道此人及时赶到,真的可以救下他的命吗?诸葛亮临死前遗言刘备三顾茅庐才得一诸葛亮,为此刘备十分珍惜这个人才,诸葛亮说什么,刘备做什么。而诸葛亮也是一个靠得住的人,在刘备在世期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

  • 三国后期第一猛将文鸯,曾单骑退雄兵,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鸯在三国武力有多强,文鸯三国末期第一猛将,三国中的文鸯有多厉害

    文鸯其人,从小就不是好惹的主儿,看看这些评价,都是大写的赞文鸯,又名文俶,因为小名叫阿鸯,所以人们才称其为文鸯,人送绰号“百人敌”。在很多史册之中,他都是被称为文俶的,比如《魏氏春秋》、《晋书》等。说起这个文鸯,那还是个官二代、官三代,因为他的父亲、爷爷当年都是魏府的得力将领。出身于尚武之家的文鸯自

  • 他一生只献了1计,打了1场战,却改变了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最后一战,诸葛亮死后对司马懿用的最后一计,司马懿与诸葛亮十大经典故事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一身出了一个计谋,打了一次败仗,却深刻地改变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历史,也正因为如此,他被世人所记住,他就是马谡。说到马谡,可能大家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但是实际上马谡的人生并不完全是这样一个失败的画面,还有另外一个高光时刻,

  • 刘邦麾下有个小兵,抢到一块碎肉而封侯,后裔显赫千年并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刚起兵时的将领,刘邦封侯一览表,刘邦手底下的名将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曾介绍过许多古代名人后裔的故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相对而言,这些显赫家族之所以能够崛起和兴盛,其先祖大多是一时人杰,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个显赫家族不在此列,其先祖纯粹靠好运气获得地位,进而改变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命运。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持续四年的楚汉之争终于迎来终局,

  • 东吴乱象谱之孙鲁班:不应被历史忽略的东吴初代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的东吴和演义里的东吴,孙权与孙鲁班,三国历史孙鲁班

    纵观历史,尽管古代女子的地位远不及男子,但依然不乏一些奇女子登上了许多男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比如一手推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冯太后、一代女皇武则天,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过也有一些女性,例如西晋的贾南风、晚清的慈禧太后,上位执政纯粹是为了一己私欲。前一类女性的功绩为世人肯定,当称“女中豪杰”,后一类则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