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的江山一半是李秀宁打下,一半是李世民打下,有没有道理呢?

唐朝的江山一半是李秀宁打下,一半是李世民打下,有没有道理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76 更新时间:2024/1/20 23:42:49

但很有可能,李秀宁没有李世民那么显赫的战功。

李秀宁,这是后人给李渊第三女起的名字,在真实历史上,李秀宁并没有留下真实姓名,只是在李渊称帝后,被封为了“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是李世民的“亲姐妹”,乃是同一个娘生出来的,但是姐姐还是妹妹,这就不得而知了。

于史书中,平阳公主是一个很“惊艳”的人物,可以说是不出现则已,一出现则是“惊天动地”。

隋末之际,因为隋炀帝的一系列动作,天下民声怨起,许多地方的势力崛起,他们要推翻大隋,逆天改命。

在天下变成一锅粥之前,当时的李家刚刚好被派到了山西,山西这个地方,是自古以来中原最具竞争力的根据地,看着天下大乱,李世民心中已经有了计划,裹挟了李渊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李渊再三思索,决定听儿子李世民的话,在太原起兵,攻往长安城。

当时就像是一场竞赛,谁先到达长安,谁就是新的王者,这和当年刘邦项羽竞赛一般。

因为要起兵,李渊决定“摇人”,可亲朋好友,大多数都是关陇贵族,还有就是大隋皇族,李渊想要“造反”,着实尴尬。

他只能联系到自己的女婿柴绍,此时的柴绍正在长安城中,和妻子在家里过着平静的生活。

而柴绍的妻子,正是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

接到岳父号召,柴绍热血沸腾,嚷嚷着要出发。

但他放心不下老婆,再三嘱咐老婆和自己走,这个时候,平阳公主就不按套路出牌了,他安慰丈夫,让丈夫先走,表示自己躲起来没问题。

柴绍是个老实人,妻子这样说,他也就信了,带着人马抄着小路就急冲冲地去往山西,响应岳父的号召。

也是这个空档,平阳公主载入史书的“神操作”开始了。

对柴绍说是“躲起来”,但平阳公主很显然有着自己的想法,她一改以往的面容、服装,穿上男子装扮,先散财招募平民和难民,将这些人当成自己的“核心”培养,那么这个平阳公主要做什么?

没错的,这个神奇的女子,她要“组织军队”。

因为天下真的太穷,而长安是富庶的国都,这里集聚的难民给了平阳公主很大的机会,平阳公主迅速拉起了一只规模不算小的“农民军队”,当他的父兄们还在赶往长安的路上,平阳公主已经开始“经略”长安城了。

时间很快地,基于平阳公主为人有原则,治军有纪律,这样的领袖让周围的势力十分信任,于是纷纷加入平阳公主的大团队中,当时这支军队还有个很经典的名字,曰为“娘子军”。

这支娘子军就在长安周围打转,有了一块非常可观的地盘,平阳公主这样做,为的就是接应即将来到长安的父亲兄弟们。

另一方面,平阳公主的丈夫柴绍还在苦哈哈地跟着几个舅哥杀往长安,一路见证了李世民的睿智和神勇,这也是柴绍从与李建成亲近,渐渐变成了李世民亲近的原因。

公元617年,这个时候的中原可谓是“群雄逐鹿”,李世民连克数关,打到了陕西。

还没到那里的时候,李渊就听到了自己的女儿组建了一支数万人的军队,他非常开心,这样的女子自古以来鲜有,想不到他当皇帝除了有儿子帮忙,还有女儿帮忙。

就这样,两支军队汇合。

到了九月份,平阳公主出兵和李世民一同攻打长安,两兄妹(姐弟)以及柴绍一同把长安拿下,时维初冬十一月,时间不早也不晚,刚刚好,这为大唐的建立带来了巨大的缓冲。

次年,李渊干脆直接不装了,摊牌了,建元武德,是为武德皇帝,史称唐高祖。

当了皇帝,儿子自然就是皇子,女儿就是公主,柴绍就成了驸马,柴绍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亲人竟然是这么一群猛人,李世民年少英豪,空前绝后,枕边人平阳公主可盐可甜,但打起仗来比他还凶,可谓是幸运至极。

但他们的故事,却没有因为大唐的建立而结束,这个时候的大唐,在某种程度上和割据势力相差无几,占据关中,有好有不好,但不好的更多,因为这样一来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在李渊的心腹屡次被人打回家门口后,没办法,他只能让秦王出征,李世民接受了父亲的任命,走上了“扫荡之旅”,这一趟旅程,将要持续数年的时间,但也是李世民的“千古一帝”的奠定之路。

暂且不说李建成、李元吉在李世民扫荡群雄的时候有多少助力,平阳公主出的力气,那真的要比这两兄弟多得多。

在史书上,武德朝建立后,平阳公主“默契”地销声匿迹,自古以来女子不上政史,这是定理,更遑论她只是皇帝的女儿。

但可以确定的是,当时李家的“老巢”山西,就是平阳公主带人在守护,这件事情看似平凡,实则关键无比。

因为山西是大唐的崛起之地,有着李家的经营,一旦被他人拿下,那么李家就真的“进退维谷”。

李世民能够安心地攻西北,奔中原,和平阳公主的固守离不开关系。

也是因为史书的“省略”,平阳公主自长安之战后,一直到武德六年去世,都没有再出现事迹的记载。

也就是说,这六年的时间里,大唐的天下有多少是平阳公主打下的,又或者说她究竟有没有出去打天下,这都是个未知数。

武德六年,大概是因病去世,平阳公主早逝,她的离开,让李渊很是心痛。

李渊执意要给女儿用“军人”的方式送行,这也是鲜有的用军礼来送行的公主,而那些将士们纷纷痛哭哀悼,不得不承认,平阳公主乃是奇女子,对人和谐,对外坚韧,这样的性格放在满是男子的军中,何人不对之倾慕和尊敬。

不过在如今的地理建筑中,却一直残留着这位“女将军”的痕迹,那就是位于山西阳泉的“娘子关”。

娘子关,正是由娘子军的名字来命名的。

这也见证了在大唐的建立之初,平阳公主在此坚守的岁月,也证明了,平阳公主不是一个被“吹捧”出来的巾帼形象,而是真的曾经驰骋沙场,保家卫国的英资人物。

拿平阳公主的功绩和李世民比,那自然是远远不及的,但在长安之战中,说平阳公主和李世民的功劳“平分”,这倒是说得通。

甚至可以说,李世民的功劳都未必有平阳公主大,因为她进行了漫长的经略,当时的局势,对唐军是非常有利的。

平阳公主不在了,大唐的故事还在继续,李世民对外扫荡群雄,在平阳公主死后的第二年,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兄弟感情彻底破裂。

“杨文干”事件,成为了兄弟二人彻底“开战”的标志,李渊对此“袖手旁观”,丝毫没有为女儿进行军礼的那种柔情。

再过了两年,大唐的对外矛盾暂时压下,成为了内部矛盾,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李世民的功绩比太子、皇帝都要高,就这样,玄武门之变发生,平阳公主的丈夫柴绍站在了李世民这一边,最终名列“凌烟阁”,成为二十四个千古人物之一。

大唐兴衰,他人不管,民间只听说皇家曾有一女,姓李,是高祖之女。

于是有人给她命名为“李秀宁”,秀气好听,她的故事传遍民间,或许有,或许无,但这都是这个时代,对于这个巾帼最高的礼赞。

即便她未曾打半个天下又何妨,她已千古,不论江山的日出日暮。

更多文章

  • 皇帝儿子不好当,李世民14个儿子死了12个,其中大部分都是被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的大儿子为李承乾,此人为长孙皇后所生,8岁之时便被册封为了皇太子,李世民对其寄予厚望。但是可惜的是,李承乾成年之后沉迷于女色之中,并且试图造反,最终被废为庶人,并于贞观十九年去世。李世民的二儿子为楚王李宽,此人过继他人,并且早早便夭折了。李世民的三儿子为吴王李恪,此人为唐太宗宠妃杨氏所生,文武

  • 王维一生写了400多首诗,有一首诗最烂却最重要,靠它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维最出名的一首诗,王维最著名的诗和最长的诗,王维流传下来的诗有多少首

    但是,人非完人,一个人很难做到每一次都将事情做到最好,因此有残缺也是可以谅解的。而在王维的一生之中,便有过遗憾,他写下了一首烂诗,这首诗,既没有山水风情之美,也没有隐士超然脱俗的心,甚至可以算作王维作过的最拙劣的一首诗了。然而,虽然诗写得不好,但是对王维一生的意义却十分重大,他靠着这首诗保住了自己的

  • 隔壁寡妇常来偷枣,杜甫写诗劝诫,引来一片叫好,并因此流传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杜甫偷枣子的诗,杜甫的诗哪首是劝诫别人学习的,杜甫民间故事

    杜甫的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他曾写下一首诗劝诫草堂主人,为了让隔壁寡妇可以偷枣,因为他同情那个寡妇。当时是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55岁了。那时候他流落到成都,自己盖了一间草堂,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草堂里有着几棵枣树,他的邻居经常过来打枣,但是杜甫完全不干涉,没有为难

  • 唐朝三流诗人写了一首诗,意境优美,开头便是千古名句,无人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诗人写的十大名诗,唐朝最杰出一百位诗人的经典诗词,唐朝最有影响力的诗句

    当然,有些时候,不是很著名的人,也可以写出令人赞叹的文章,比如张继便是这样的一个人,或许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他,而他也只能够算得上是唐朝的一个三流诗人,但是正是这样一个人,写出了《枫桥夜泊》这般经典的著作,尤其是诗中的开头两句,因为意境优美而成为了千古绝唱。张继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

  • 经历了玄武门之变后,大唐太子李建成还有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唐朝李建成有后人吗,玄武门李建成

    (隐太子李建成剧照)隐太子李建成,共有六子五女,六子分别是长子太原王李承宗(早逝)、次子安陆王李承道、三子河东王李承德、四子武安王李承训、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钜鹿王李承义。五女中除闻喜县主李婉顺外,其他四女信息不详。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一箭射杀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则被尉迟恭射死。太子、齐王被

  • 杜甫最伤感的一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读来却是令人肝肠寸断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杜甫最伤感的四句诗,杜甫伤感诗集,杜甫最让人动情的一首诗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宏大的社会写实著称,与李白并称“李杜”。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杜甫用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不少的经典作品,因此被称为了“诗圣”,而杜甫

  • 为什么唐朝诗人都喜欢写边塞诗?是因为唐朝特别喜欢打仗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边塞诗用什么来暗示唐朝,唐朝边塞诗的发展阶段,为何只有唐朝有边塞诗

    而在这个时期,先人们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诗歌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有一个类别的诗歌更是达到了顶峰。这就是——边塞诗。边塞诗是以边塞风光与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唐朝比较著名的有杨炯、高适、岑参、王昌龄及陈子昂等,很多经典边塞诗更是流传了上千年,比如王昌龄的《出塞》、王昌龄的《凉州词》、王瀚的《凉州词》、王昌龄的

  • “安史之乱”后,唐朝便一蹶不振,为何国外仍将其视作强大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可谓是唐朝历史上的最大的噩梦,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被冠名为“安史之乱”。通史由于这场叛乱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史书上也称之为“天宝之乱”。这场叛乱,虽然唐朝君王还是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唐朝的实力却因为这场战乱而大打折扣,人口甚至从890万户锐减到190

  • 搞笑GIF趣图:唐朝时的杨国忠,到江浙一带出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国忠图片,杨国忠养了十二年的女儿,唐三藏幽默图片

    1、每次和朋友喝酒,一喝就多,回家老婆骂我:“你傻啊?每次都喝多?”我回答:“我喝多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我必须陪好我朋友,保证我朋友喝醉!”老婆:“那为什么啊?”我:“他只有喝醉的时候才会抢着买单的!”2、一妹妹晚上做梦梦见绳子绑在自己身上,第二天约男友一起去算命。于是把夜里梦见的对算命先生说了,算命

  • 李世民对亲人无比狠辣,为啥被视为明君?他接近了封建帝王的上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一代明君,李世民对自家人狠对外人却很宽容,李世民的个人怪癖

    同样拥有杰出军事能力的唐太宗李世民则是个另类,历史上对于她的评价也一直两极分化,有的人说他是个难得的明君,他一统了全国还击败了不可一世的东突厥,国土面积空前强大,国家也在他的治理下欣欣向荣,有了贞观之治。反对者则是认为,他极端冷血,为了当上皇帝,甚至不惜埋伏自己的哥哥弟弟,并将二人的头颅拿到李渊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