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甫最伤感的一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读来却是令人肝肠寸断

杜甫最伤感的一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读来却是令人肝肠寸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642 更新时间:2024/2/5 12:10:59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宏大的社会写实著称,与李白并称“李杜”。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

杜甫用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不少的经典作品,因此被称为了“诗圣”,而杜甫的诗也被后世之人,成为了“诗史”。而今天的主题,便是探讨杜甫的一首诗《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对于这首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在戍楼上想起了更鼓声,也断绝了人们的通行,而在秋天的夜晚中,边塞地区则传来了孤雁哀鸣。从今天晚上开始,就进入了白露节气,而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是彼此的依赖,但是却离散各去一方,甚至都已经无法打听到对方的消息。感伤之下,我经常往洛阳城寄家书,但是却常常不能送到,更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此时的杜甫身在秦州,与弟弟分别。而在几年前,也就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正是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到了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杜甫和几个弟弟刚好都分散在了这一带,虽然相距并不会太远,但是在战乱之中,通讯被阻隔了,因此他们无法获得对方的消息。这样的状态,让杜甫感到忧虑和思念,这才写下了这首作品。

在故事的第一句中,作者先是描绘出了一幅边塞秋天的景色,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而在颔联之中,作者则点明了写作的时间,也点名了寒夜漫漫,我望着月亮,想到了故乡的你们的状态。

到了颈联,作者则由望月转入抒情,表现出了自己对兄弟离散,天各一方,并且生死未卜的担忧之情。而到了尾联,作者进一步抒发自己的忧虑之情,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全诗层次鲜明,循序艰辛,一字一句之中,都充满了作者的无限思念和担忧,令人读了之后感同身受,因此成为了经典作品。

参考资料:《旧唐书》、《全唐诗》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唐朝诗人都喜欢写边塞诗?是因为唐朝特别喜欢打仗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边塞诗用什么来暗示唐朝,唐朝边塞诗的发展阶段,为何只有唐朝有边塞诗

    而在这个时期,先人们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诗歌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有一个类别的诗歌更是达到了顶峰。这就是——边塞诗。边塞诗是以边塞风光与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唐朝比较著名的有杨炯、高适、岑参、王昌龄及陈子昂等,很多经典边塞诗更是流传了上千年,比如王昌龄的《出塞》、王昌龄的《凉州词》、王瀚的《凉州词》、王昌龄的

  • “安史之乱”后,唐朝便一蹶不振,为何国外仍将其视作强大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可谓是唐朝历史上的最大的噩梦,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被冠名为“安史之乱”。通史由于这场叛乱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史书上也称之为“天宝之乱”。这场叛乱,虽然唐朝君王还是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唐朝的实力却因为这场战乱而大打折扣,人口甚至从890万户锐减到190

  • 搞笑GIF趣图:唐朝时的杨国忠,到江浙一带出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国忠图片,杨国忠养了十二年的女儿,唐三藏幽默图片

    1、每次和朋友喝酒,一喝就多,回家老婆骂我:“你傻啊?每次都喝多?”我回答:“我喝多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我必须陪好我朋友,保证我朋友喝醉!”老婆:“那为什么啊?”我:“他只有喝醉的时候才会抢着买单的!”2、一妹妹晚上做梦梦见绳子绑在自己身上,第二天约男友一起去算命。于是把夜里梦见的对算命先生说了,算命

  • 李世民对亲人无比狠辣,为啥被视为明君?他接近了封建帝王的上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一代明君,李世民对自家人狠对外人却很宽容,李世民的个人怪癖

    同样拥有杰出军事能力的唐太宗李世民则是个另类,历史上对于她的评价也一直两极分化,有的人说他是个难得的明君,他一统了全国还击败了不可一世的东突厥,国土面积空前强大,国家也在他的治理下欣欣向荣,有了贞观之治。反对者则是认为,他极端冷血,为了当上皇帝,甚至不惜埋伏自己的哥哥弟弟,并将二人的头颅拿到李渊面前

  • 千古唯一女帝武则天,后世对她的评价,为何毁誉参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唯一的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女帝武则天生平成就,武则天千古唯一女帝

    武则天晚年由于后突厥崛起,导致北边的都护府不再称藩,国土缩减也是确实存在,甚至一度丧失北边领土,后来又给打回来。武则天确实是一个武功平平的帝王,不是能够亲自率兵出征的帝王,也不是有很强军事眼光统摄全局的帝王,是一个在军事方面吃将领的帝王,但没见她自毁长城,瞎搞,将领强她就打得过还扩土,将领弱她就打不

  • 历史上唐朝“天宝十节度使”的设立,究竟正确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九大节度使,唐朝设置了哪些节度使,唐朝真实的节度使制度

    当然,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在唐玄宗年间,发生的“安史之乱”则成为了唐朝国势衰微的重要导火索。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朝旋即便迈入了中晚唐的历史困局之中。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便能发现,这场叛乱同“天宝十节度使”官职的设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这十个节度使职位的设立,也成为了唐朝

  • 唐宣宗为何装疯卖傻36年?登基之后改头换面,让人惊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宣宗的牛逼人生,唐宣宗能力,唐宣宗个人简历

    唐宣宗李忱他就是唐宣宗李忱,原名叫李怡。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被封为光王。由于他是宫女所生,乃是庶出,在众皇子当中没有地位。一向不受待见。面对宫廷之中的复杂斗争像他这样没有身份和地位的王子大多数都会被充当别人的棋子或者是牺牲品。从小便聪慧过人的李忱选择装聋作哑,以此来迷惑大家,让众皇子以为他是最没

  • 成吉思汗到底是怎么死的?死因实在太尴尬,难怪正史都不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吉思汗真正的死因,成吉思汗是正史承认的皇帝吗,成吉思汗死前统一了哪里

    很多皇帝在史书上记载的死因都语焉不很简单,最常用的就是“暴毙”二字了,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许多皇帝的死因记载的也是语焉不详,后人看了根本不知道这位皇帝究竟是如何死的。例如,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死因,在《元史》中的记载也很模糊,只说他是因为生病去世的,但是详细的记载却一点也没有。成吉思汗被誉为“一代天

  • 明朝发生的一件奇葩事,宫女合谋企图杀掉皇帝,结果却作茧自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朱厚熜在位期间,是明朝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他继位初期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朝廷统治,以严厉的手段整顿朝纲,同时又宽以治民,减轻赋役,使得饱受正德弊政之苦的百姓能够修养声息。可是后来他却开始迷信长生不老之术,崇信道教,整日召方士炼丹,对朝政也不复从前那般重视。朱厚熜对长生不老之术迷恋到什么程度?恐怕

  • 他是郭靖原型,中箭将亡时被成吉思汗放入牛肚中,爬出后继续征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吉思汗临死前说郭靖,郭靖与成吉思汗的故事,成吉思汗跟郭靖是什么关系

    郭宝玉在一定意义上是郭靖的原型,尤其是作为成吉思汗的心腹远征那一段,基本可以视为取材于郭宝玉的生平事迹。郭宝玉家学渊源,自幼就熟读兵书而且苦练武艺,对于天下大势的变化有着洞若观火的阅历,他本来是金国的一位贵族,但是在听到儿童们传唱的歌谣,以及夜观天象之后,就很有感慨地表示:“天要改姓了。”于是在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