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汉界
楚汉之争中项羽英勇无比,将刘邦打的节节败退,刘邦退至广武、荥阳一带据守不出,致使项羽久攻不下。当时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被项羽俘虏,项羽迫于无奈,用刘太公威胁刘邦,扬言刘邦若再不出战,就用油锅烹了刘太公!刘邦与项羽相隔鸿沟,看见自己的父亲五花大绑在油锅前,还是没有出战,反而对项羽说:你我二人曾结拜为兄弟,既然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如今你要是煮了你自己的老爹,别忘了给我送一碗肉过来!”
仗还没打,项羽就被刘邦扣了一顶不仁不义的大帽子,一怒之下真要烹了刘老太公,还是项伯极力劝阻,项羽才放过刘太公。只是双方常年征战,国库亏空,项羽刘邦皆是兵疲马乏,在鸿沟僵持数月无果,只好谈和。双方约定就以当时对峙的鸿沟为界,鸿沟以西为汉,鸿沟以东为楚,暂时休战,互不侵犯。项羽的军队是收拾东西回彭城了,刘邦却没有,刘邦手下的陈平、张良两位谋士极力劝刘邦在此时进攻项羽,此时项羽军队急于撤回,毫无阵型可言,攻必克!
这就是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的由来,自此项羽便开始走起了下坡路,力拔山兮能举鼎的霸王逐渐陨落。
十面埋伏
楚河汉界协约被打破以后,汉王刘邦命韩信、彭越大军联合夹击项羽,项羽纵使再勇猛,也不能抵挡三路大军。当时项羽部队剩余10万余人,汉家军中光是韩信就领兵30余万,再加上韩信用兵如神,打的楚军连连败退,直至垓下。当时的垓下位于今天的安徽境内,是一片平原地带,地形十分开阔,汉军里三层外三层的将项羽围在平原之中,项羽是插翅难逃,走到哪里都是汉家军。这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垓下之战,也正是因为垓下之战,有了今天“十面埋伏”的成语。
四面楚歌
退至垓下的项羽兵疲马乏,粮草亏空,军心慌慌,几十万人的大军打到现在也就剩下了几万人,只能据守在营地之中,一点反击的能力都没有。楚军已成囊中之物不假,但狗急了还跳墙,更何况人呢?在最后的生死存亡之际楚军在项羽的带领下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汉军若强攻,则杀敌一万,自损两万。
若是一直包围着楚军,待楚军的粮食用完,汉军几十万军队的粮草用度也不是一个小数。怎样能够速速解决楚军而又不耗空自身国力,成了刘邦的一大难题。这时,刘邦手下第一大某事张良张子房提出一计:在项羽营寨外唱楚歌,项羽士兵多年征战在外,思乡情重,听到汉王营中有楚歌歌声,以为楚地尽被汉军攻占,一时间军心更加不稳,投降的投降,逃命的逃命。
霸王别姬
此时的项王真的成了强弩之末,汉军全军全力进攻项王营寨。盖世英雄的项羽一时间心中五味俱全,面对自己最爱的虞姬,写下了一首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小说中说虞姬最后自尽为项羽殉情而死,但史书中却并没有这方面的明确记载。至于虞姬是真的自刎而死,还是逃到了什么地方,我们今天也不得而知。历史不能假设,但人们愿意相信这个结局;对于项羽也好,虞姬也好,这都是最好的结局。读者朋友们,你们认为虞姬最后是个什么结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