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楚霸王在乌江边真的退无可退了吗?作为一名声名鹊起的将领,这位英雄难道不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吗?
我们知道,一时的隐忍逃亡不算丢人,再度整备军队,等日后瞅准机会,再度东山再起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什么原因让“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选择在乌江边上自刎,将奋斗了半生的江山完全交给了刘邦呢?
霸王楚地崛起,青年豪杰抗秦
公元二零八年,这是秦二世执政的第二年,暴政频频,百姓民不聊生,虽然王朝倾颓,帝国接近末路,但秦军势不可挡的气势还是对各地的起义军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在旧王朝的领导下,大秦帝国的军队甚至直接摧毁了最有希望推翻秦朝的陈胜吴广集团。在陈胜吴广的起义失败后,让整个神州大地上都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
但起义的星星之火已在神州大地四处燃起,有压迫就有反抗,而有反抗就一定会出领导反抗的英雄和人才,项羽和刘邦就在这乱世之中,凭借着自己灵活机敏的出众能力,在自己的地盘杀出了一片天来。
要说开始反秦大业,项羽要比刘邦早得多。早在始皇帝时期,在秦始皇南下游历浙江时,负责接见的项羽对自己的叔父项梁说,“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
这话可吓坏了项梁,要知道那时候大秦帝国正值巅峰时期,朕即国家的概念让秦始皇有着无上的权力,这小小的一句话,如果被秦始皇听见了,那可是诛全族的罪过。
急急忙忙送走始皇帝后,项梁也见识到了项羽的勇气,这位年纪轻轻却人高马大的勇士,注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因为要知道项羽在说出的这句话,可比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要早上好几年。
秦始皇驾崩之后,由于秦二世的昏庸无能,导致整个帝国战火四起,项羽与项梁自然抓住了机会,带着手下的江东父老,准备打下一片天来。
面对秦帝国大兵压境,二人在江东集合兵力,抗敌与巨鹿城下,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
在巨鹿之战中,项羽所率领的江东部队陷入了苦战,张邯和王离部队的夹击之下,败退到了江边,这一场战斗与后面刘邦对项羽在乌江边的绞杀极为相似。
但不一样的是,楚霸王身后就是自己的家乡,项羽已经无地可退,所以为了抵抗秦军的进攻,命令自己手下将撤退的船只全部凿沉,以表示自己对于这场生死决战的信念。
设计鸿门宴让刘邦项羽好友彻底决裂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刘邦也在项梁的手下,指挥着军队来配合项羽,支援战斗。
不知此时的刘邦在得知项羽被困江边时,会是何等的心情。而多年后项羽在江边自刎时,刘邦会不会回忆起巨鹿城下项羽的困境呢?
话说回来,巅峰时期的楚霸王又怎会是那么容易被击败的?在破釜沉舟之下,楚霸王联合着江东父老,以少敌多成功抵抗住了秦军的攻势。
这让项羽信心大增,一鼓作气地从巨鹿城一路杀到了秦都之下,面对西楚霸王的攻势,秦军也节节败退,获胜的楚军在秦地上烧杀抢掠,抢夺了无数的财富。
作为统帅的项羽默许了手下将士们的残酷行为,还杀掉了所有劝告自己仁善手下,这让与项羽共事的刘邦特别不满。
他认为项羽性子之中残暴的一面终于显露了出来,楚霸王在未来绝对不可能成为仁君,反而在项羽的统治之下,天下极有可能回归秦朝的暴政。
而项羽则不以为然,反而认为刘邦不守信用,说好的一起闯天下,现在却想着自立为王。
于是,二人之间有了嫌隙,隔阂与矛盾也越来越重,并最终汇聚在鸿门宴上,彻底爆发了。鸿门宴后,刘邦得知了项羽野心,也忌惮于楚霸王想要谋害自己,便对项羽多了个心眼。
而项羽依旧雷厉风行,一路杀进了秦都咸阳之中,此时秦二世早已自杀,愤怒的项羽看着神州大地满目疮痍,又想着自己手下的将士们永远长眠在了与秦作战的土地之中。
情绪让他做出了人生中最不理智的决定,项羽斩杀了秦王子婴,并且一把大火烧掉了秦王宫。
在灭秦之后,刘邦与项羽没有了实质性的利益冲突,二人接受楚怀王的分封,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当王。
本来二人就这么当贵族,安安心心地生活下去了,但是项羽做的一件事,让刘邦认为,不把项羽赶尽杀绝,自己是不能安稳生活下去的,这件事情就是项羽灭齐。
被逼乌江,船夫一句话让项羽放弃生的念头
分封诸侯之后世界并不太平,齐国和赵国纷纷叛乱,项羽受命去平叛,楚霸王的威名和领导能力,自然是一下就把这两个小诸侯收拾地服服帖帖的。
但是在战争胜利之后,项羽并没有放过齐国的男女老少,而是像灭秦入咸阳一样,将齐地的财物搜刮殆尽,而男女老少皆屠杀殆尽。
如此残暴的行为让刘邦不能坐视不管了,本以为楚霸王是为了大义领兵进攻,却没想到项羽在战胜之后的行为如此残暴,为国为民也不能让项羽继续下去了,于是举兵讨伐项羽。
接下来的故事我们就很熟悉了,刘邦在几次失利后,险些被项羽赶尽杀绝,却凭借着自己的机灵的智谋顽强脱身,生存了下来。
并且在韩信的辅助之下,将项羽军队引诱到了,用几十万大军蚕食掉项羽的残部,逼得楚霸王到了乌江边上。
这时的楚霸王不像伐秦那一次围困,他的身后还有江东十万大军,只要渡过乌江,就能够重整军队,不说彻底反击,守住自己江东江山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准备载楚霸王渡过乌江回到江东的船夫,他也是这么想的,他告诉项羽,江东父老正等着霸王回去,重整军队,再次集结江东子弟,杀得刘邦片甲不留。
听到“江东父老”,听到“江东子弟”,项羽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他摇了摇头,告诉船夫,自己最开始就带着几千的江东猛士,靠着信念和勇猛的作战打出了一片天。
如今,跟随自己的战士们都因为自己而牺牲了,自己还有什么脸面回去面对江东父老呢?
于是,项羽将自己身上的财物全部赠与了船夫,自己一人领着手下的残部,在乌江边上奋战了许久,杀灭了刘邦众多将士。
最终,项羽寡不敌众,在乌江边上自刎,一代霸王就此落幕。
项羽是一个好英雄,是有着家国情怀的正义之士,但行事作风过于残暴,在战争结束后的所作所为不经思考,最终必然会落到这个结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千百年来,很多人思索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或许是因为他内心的那份孤傲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