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岳飞、秦桧到韩侂胄、史弥远,80年的战与和,均沦为屈辱的和议

从岳飞、秦桧到韩侂胄、史弥远,80年的战与和,均沦为屈辱的和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28 更新时间:2023/12/7 6:23:14

不过,南宋对金朝的战争,其实在宋宁宗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便告一段落,此后再无北伐之举。

这一年,宋宁宗和史弥远韩侂胄的人头换来了《嘉定和议》。

这一幕,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以杀岳飞为代价换来的《绍兴和议》。

从1127年到1208年,南宋在战与和中反复了81年,似乎走了一个轮回,又回到了原点。

1,岳飞与秦桧

靖康之变后,金兵南下,康王赵构一路狂奔,逃至海上避难,使赵宋最终在江南立足的是三大宰相和中兴四将。

文臣不一定都主和,比如张浚便是坚定的主战派;

武将也不一定都主战,比如张俊便投靠了秦桧,二人最终联手除掉了岳飞。

从纯军事的角度来说,金军对南宋并没有绝对优势,其在建炎四年(1130年)结束了对赵构三年的追击,并在回师途中被岳飞和韩世忠击败。同时,岳飞收复建康。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赵构进驻临安,在江南站稳了脚跟。

紧接着,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和岳飞不断南征北战,在击退金兵南下的同时,又平定了南方的流寇集团和农民起义,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

这一时期的金朝,由于崛起的太快,尚无能力控制中原。于是,金人先立张邦昌(伪楚),后立刘豫(伪齐),作为宋金之间的缓冲。

面对这一局面,是收复失地还是苟安江南,成为南宋朝廷必须要做出的决定。

三大宰相之中,张浚主战,秦桧主和。而赵鼎主守,既不反对议和,又不想放弃河北,被视为首鼠两端。秦桧看穿了赵构的心思,他对赵构说道:

“畏首畏尾,不足以断大事。若陛下决欲讲和,请独与臣议其事。”

从此,秦桧独相。

中兴四将之中,刘光世首先被解除兵权,张俊倒向秦桧,韩世忠虽然主战,但在受到秦桧和张俊诬陷之后面见赵构,号泣投地。赵构念其听话并在苗刘之变中救驾有功,只是解除兵权了事。

岳飞却是坚定的主战,同时个性刚正,恃才而不自晦,最终被赵构和秦桧所杀。

秦桧杀岳飞,是因为他是与金朝议和最大的障碍;

赵构杀岳飞,除了这层原因外,更多的是为了削兵权,防止武将势力做大。

岳飞之死,在《绍兴和议》签订的一个月后,这也反证赵构杀岳飞不止是为了向金人求和。

《绍兴和议》之后,南宋向金朝称臣、割地、纳贡。

2,韩侂胄和史弥远

岳飞死后,对待岳飞和秦桧的态度,一向决定南宋对金朝的国策。

《绍兴和议》之后,宋金之间的战争,金朝南征一次(完颜亮),南宋北伐两次。

完颜亮南侵,使求和的赵构颜面尽失,于是禅位于宋孝宗。

宋孝宗即位后,为岳飞平反昭雪,谥号“武穆”。之后,用当年的主战派张浚为枢密使,厉兵秣马,兴兵北伐。

不过,这次北伐最终被金世宗所败,因为南宋此时能战的武将已经凋零殆尽。

孝宗想战,却无可用之人。

宋孝宗之后,宋光宗仅在位5年便因为疯疯癫癫而被赵汝愚、韩侂胄强制内禅,变成了太上皇,其子即位,是为宋宁宗。

之后,韩侂胄以“庆元党禁”将赵汝愚、朱熹等逐出朝堂,从此权势如日中天,宋宁宗成为傀儡。

韩侂胄想立盖世之功,于是决定北伐金国,恢复故土,陆游、辛弃疾这两位爱国诗人也都投入韩侂胄的北伐大旗之下。

公元1204年,宋宁宗和韩侂胄追封岳飞为鄂王,极力支持抗战派将士。

公元1206年,韩侂胄削去秦桧的王爵,将其谥号改为缪丑。贬秦的制词曰:

“一日纵敌,遂贻数世之忧。百年为墟,谁任诸人之责?”一时大快人心。

至此,岳飞与秦桧的政治地位完全易位。

崇岳贬秦后,韩侂胄开始北伐金朝,史称“开禧北伐”。

这一时期的金朝,正值金章宗在位时期,也是金朝国力鼎盛时期。

金章宗在位期间,不仅击败了北方蒙古诸部的扰边,也击败了韩侂胄的北伐。

韩侂胄的北伐失败,使反战主和派结成了联盟,核心便是史弥远和杨皇后。

史弥远集团密谋除掉韩侂胄。最后,夏挺率军在韩侂胄上朝路上将其截获,然后用铁鞭击杀。

韩侂胄死后,议和之路再无障碍。金人以交出韩侂胄的头颅为条件,宋宁宗也同意了。

为此,金章宗将韩侂胄的头颅高悬在旗杆上示众,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

韩侂胄的头颅,成为了史弥远促成宋金重新和议的筹码,这便是《嘉定和议》,时间是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

从此以后,南宋进入史弥远专政的时期,长达25年,比秦桧还长8年,史弥远便是第二个秦桧。

嘉定和议的两年前,成吉思汗统一大漠草原。此后,历史棋局的“棋手”只有蒙古人,宋金都沦为了棋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豪迈的写道。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死不瞑目。

二人以爱国诗人名垂青史。然而,同样主张北伐的韩侂胄却在《宋史》之中和秦桧一样被列入了《奸臣传》,主要原因其实是韩侂胄的“庆元党禁”禁的都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

后来,理学家们在宋理宗之时翻身,理学成为之后我国思想体系的主流,韩侂胄的身后名也就不难想见了。

韩侂胄,确实是权臣,在当时的南宋曾只手遮天。但客观的说,他虽有无君之举,却无不臣之心,被视为奸臣和逆臣就太过了。

在南宋150年的历史中,真正北伐的人不多,岳飞和韩侂胄可以说是代表。但从身后名来说,同是主张北伐,岳飞的结局又好多了。

更多文章

  • 忽必烈统治时期,李璮为何要叛乱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璮反叛,李璮之乱起于哪一年,李璮为什么反叛忽必烈

    而开国皇帝一般情况下也都算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懂得这个道理。忽必烈虽然好战,不断的发动对外战争,同时到了后期也重用奸臣,使得朝政混乱,但整体上忽必烈并不算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然而在忽必烈统治期间,却爆发了李璮叛乱,虽然没有成功,但对忽必烈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此后忽必烈开始不太信任汉人,加剧了民族矛

  • 苏轼向美人献诗,前两句大失水准,后两句惊世骇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苏轼写美人的诗句,苏轼20首经典绝句诗,苏轼十首五言绝句

    人的一生就如同在长河之中行船一样,起起伏伏是非常正常的,有时候处理不当,还会触礁沉没。这与智商、情商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是事物发展本身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哪怕是顶尖级的人才也不能避免。比如说苏轼,一生才高八斗,连太后都是他的粉丝,整个宋朝为之倾倒癫狂,却也遭到了“乌台诗案”,差点让朝廷破了不杀士大夫

  • 赵匡胤留下3条遗训,看似荒唐却大有深意,宋徽宗不听结果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匡胤留下的三个遗训,赵匡胤到底因何而死,赵匡胤是如何被废的

    显然的,这样的一个人,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但是非常无奈的是,宋太祖为了子孙曾经留下了三条遗训,其后代却不愿意听取,最终导致了亡国。宋太祖临终之前告诫自己的子孙后代:一、务必在皇宫之中圈地养猪;显然的,这点是非常奇怪的,毕竟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猪和皇宫的必然关系什么。北宋建国之后的一百

  • 大宋火器,只是名字响亮而已?堪称“黑科技”,宋军弱不能怪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军图片,大宋最怕的兵器,宋朝最厉害的十种武器

    众所周知:火药与火器其实在宋朝之前一直都是独立发展的,互不干涉!直到宋朝,才开始把火药运用到火器上,从而开创了军用火器的新纪元。其实早在宋仁宗年间,朝廷大臣曾公亮和丁度两人就曾编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官方军事理论著作:《武经总要》。在这部军用巨著中,不仅大量记载了众多军事理论和历朝各个大型战例,而且

  • 明仁宗唯一的嫡女,生于靖难之后,丈夫死于土木堡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仁宗赦免靖难遗孤,明仁宗十个孩子都是谁生的,明仁宗的几个重臣

    明仁宗一共有七个女儿,嘉兴公主不仅是他的长女,也是他唯一的嫡女。嘉兴公主生于靖难之后,也就是说她出生的时候,祖父朱棣已经坐上皇位。那么嘉兴公主的一生,都有哪些经历?题目中说,她的丈夫死于土木堡之变,那么她的丈夫又是谁?永乐七年,太子妃张氏生下嫡女。不过永乐朝的时候,此女并没有得到册封,直到父亲朱高炽

  •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有过哪些功绩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真实历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哪个省的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趣事

    第一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征战,朱元璋结束了蒙元的统治,将其赶回了老家。建立了大明,还收复了丢失四百年的幽云十六州,统一了全国。大明的建立,不仅改变了老朱家的命运,也改变了老百姓的命运,他们在元末遭受了巨大的摧残。第二元朝的时候,中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蒙古及其他民族的影响和冲击。大明建立后,力图恢复汉

  • 汤和晚年7年不言兵,还向朱元璋要100名美女,换来子孙200年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汤和晚年节制所有兵马保护朱元璋,汤和为啥没被朱元璋杀掉,汤和与朱元璋有联姻吗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个疑心比较重的皇帝,明朝诸多的开国功臣都被他杀了,那么汤和是如何获得善终,而且还深受朱元璋称赞的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汤和与朱元璋童年时期,汤和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能力,总是带领着一众孩子玩耍,而朱元璋也是孩子当中的一员。在当时,朱元璋和汤和度过了快乐的一段时间。

  • 民间传说有4人死后做了阎王,一个是包拯,有一人百姓听了都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四大阎王的真实故事,民间故事包拯,包拯闹阴间灵异故事

    最早起源于古印度神话,后来由佛教传入我国,经过演化,逐渐成为了我国神话传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代时,我国民间就有着十殿阎王的说法,称地府十王。而经过演化吸收,又有了四大阎王的说法,而且这四位均是人间的高官,死后成为公正不阿的阎王。这其中就有着铁面无私、爱民如子的包拯,而还有一人,百姓听了他的名号都

  • 武则天为什么不喜欢儿子,反而那么宠爱太平公主呢?原因令人羞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武则天不宠爱儿子,武则天为何深受宠爱,武则天秘史太平小公主出宫

    武则天是唯一拥有正统女皇帝封号的女人,同时她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一位皇帝。她和唐高宗生下了儿子和女儿,不过要说到最受宠的就得属太平公主了,相对于唐高宗而言,武则天宠幸太平公主就有一些令人疑惑了,因为唐高宗的儿子不少女儿捉襟见肘仅有三个,而太平公主又是长女,自然深得父亲的喜爱,可是对于武则天而言,她是一

  • 为何李世民从来不杀功臣?一个原因让我们不得不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为啥不杀功臣,为什么李世民的功臣都能善终,李世民是怎么处理功臣

    大家都知道一个成语叫“患难与共”,实际上呢,大多数人都是能共患难不能同享福,多少一个头磕在地下嘴里说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人最后因为利益而反目成仇刀剑相向。普通人尚且如此,更别说那些“高处不胜寒”的帝王了,所以历史上帝王杀掉那些和自己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功臣的事情更是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