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面对北方草原上的敌人,唐朝为什么奥利给,而宋朝只能是战五渣

面对北方草原上的敌人,唐朝为什么奥利给,而宋朝只能是战五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89 更新时间:2024/2/8 2:40:19

我怎么解释呢,要是拉数据做图表,那就会打乱写作计划,毕竟骆驼是考据党(脸红),要是不解释呢,骆驼也说(睡)服不了自己,在辗转反侧之间,骆驼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打算举个例子,把唐朝和宋朝的问题简单对比一下。好了,咱们闲言少叙,文归正传,开扯。

对比的方式,其实就一句话,为啥面对北方草原上的敌人时,唐朝表现得奥利给(李世民在位时,把北方的突厥打的跪在地上喊爸爸,周边各族尊他为“(天可)汗”);而宋朝却成了战五渣(不清楚状况的可以查下“驴车皇帝”、“澶渊之盟”、“靖康之耻”等等)?

策略不同

之所以两个中原王朝,在面对北方的敌人时,有如此大的差别,表面原因是策略不同。

唐朝执行的是什么策略呢?以攻代守。李世民在位时,以李靖苏定方等人为主,以收拢的草原散兵游勇为辅,对突厥一边分化,一边硬打,生生打出了一个“贞观盛世”。而宋朝呢?以防守为主,以防守为辅,几乎没任何主动进攻的欲望,并严格遵“我守敌扰,我退敌进,我忍一时,敌爽一世”的终极“鸵鸟奥义”。

那么为什么这两个王朝,会采用截然不同的策略呢?骆驼认为原因有三个:

第一是当家人不同,骆驼这里说的不是姓氏,而是老李家和老赵家的先天和后天条件。有关唐朝起源于“关陇集团”的问题,骆驼前面写了很多篇了,就不再赘述。这里只简单介绍下。“关陇集团”起源于北魏,这个集团是西魏、北周、隋朝和唐朝前期的幕后持股人。这个集团有两大特点,一是这群人体内往往有鲜卑血统,二是他们是都是老牌“军事贵族”。

这两个特点带来了两个结果,一是他们和北方草原上的敌人,关系并不单纯是敌人那么简单,他们在有些时候还是朋友,这其中以李世民和突厥的关系最为典型。(可参看《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之前,四方征战,为何从没和突厥真正交过手》)他们对于北方的“敌人”,非常的了解,知道他们的生活方式,熟悉他们的作战方法,甚至连他们的隐私恩怨都一清二楚。所以对抗起来,心里不是一般的有底。

而反观老赵家,一代目赵匡胤是一个宁愿逃兵役,也不愿意上战场杀人的“老好人”,二代目赵光义除了“草原驴车漂移”玩得好外,最出名的是“开卷有益”和一手“飞白体”……总的来说就是:老赵家的人,对北方的敌人缺乏了解,和他们打“打交道”的经验也几乎为零。(骆驼发现,在历史中,一个王朝的前三代,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人物,那这个王朝就只能叫朝代了)

除了当家人之外,第二个不同是执行人不同,这里的执行人特指和北方敌人“对垒”的兵。唐朝最出名的部队是是什么,是‘玄甲骑兵’,宋朝最出名的是什么“太祖长拳”。可能有人会说,你这是以偏概全。没错,如果单说这两点确实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其实骆驼想说的是,唐朝打天下,靠的是骑兵,人家有马。马从何处来,一是西域,一是北方草原。

到了唐朝后期,西域已经失去控制,北方草原也不再适合“随意”养马。到了宋朝,马匹更是稀缺,赵光义之所以被称为“驴车皇帝”而不是“马车皇帝”,不是因为驴车更好,而是大宋的马少得可怜。没有足够的马,就没有足够的战马,没有足够的战马,就没有足够的骑兵,对付北方的“游骑兵”,除了骑兵之外,就只有险关要隘。而险关要隘,都没长腿,所以宋朝只能被动防守,而根本无力进攻。

其实一般人光看完上面的内容,就基本可以明白宋朝为什么只能被动挨打,而唐朝却可以有余力开疆扩土了。但是喜欢历史的朋友,往往喜欢了解得更深一点,所以骆驼再往深里分析一下。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中原的产业结构,更通俗的说法是,大宋的经济比大唐要差。打仗打到最后打的是什么,是钱,是真金白银。为什么大唐的经济会比宋朝好呢?这要感谢一个人,那就已经被妖魔化的隋炀帝杨广。为什么这么说呢?隋朝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代,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里面既有钱,也有粮,还有运送钱粮的“大运河”。

隋炀帝因为急于摆脱“关陇集团”的制约,他急于立新功,急于培养真正的嫡系,急于建立真正的隋炀王朝,所以步子迈得有点大,所以很快就被超度了。而他遗留下来的财富,却被李唐王朝给顺利接管了。李世民登基时,手上要钱粮有钱粮,要将兵有兵将,还是都是实战经验丰富的百战老(将)兵。再加上他对于突厥的熟悉,所以打起仗来,才能水到渠成。

而赵匡胤登基时,正赶上“苍生迷乱,田园荒芜”,要钱没钱,要粮没粮。手底下的兵将,虽有战斗经验,但非常缺乏骑野战的技巧。而且赵匡胤鉴于“安史之乱”,对于手底下的武将,基本算是“圈养”,而且还异常重用文官,搞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一套组合拳下来,把自己先给折腾了个七荤八素,怎么可能还有余力,去对付北方的敌人。

从上面的原因我们不难看出,宋朝之所以在面对北方的敌人时,表现得远远不如唐朝、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车头不给力,连带着整列车都跑不起来。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单纯的农业社会结构,是很难支撑一个王朝的崛起的。

更多文章

  • 建州百年无名酋?女真历史上两次被屠杀,导致对明朝的刻骨仇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1.宣谕这个阶段由于明朝刚刚建立政权,政局尚不稳固,无力对东北再用兵。加之在扫除东北故元残余势力的过程中,深感女真人在东北边睡“籍女直制北虏”的重要作用。因此这个阶段重点以抚谕、笼络、怀柔、利用等宽松的民族政策为主。明朝沿袭元制,在女真各部“设卫置官”。永乐元年(1403)初设置建州卫,永乐二年设置

  • 真的假的?蒙古人肆虐明朝边境上百年,被张居正用一个女人搞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建立初期蒙古人怎么处理的,明朝是怎么处理蒙古俘虏的,明朝是如何处置蒙古百姓的

    明朝的北部边疆基本以绵延数千里的长城为界,到明中叶,长城沿线的重要边镇已经形成边境九个固定的防御重镇,称为九边。所谓九边,即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榆林、宁夏、甘肃、固原、太原诸镇。九边中,设立在辽东、蓟州、延绥和宁夏的边镇战略地位最为重要,监督长城的固定的区段,而其他几个边镇则行使它们的地区的都指

  • 朱元璋为何如此残忍嗜杀?或许这不全是他的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上朱元璋真的嗜杀吗,朱元璋晚年为什么嗜杀,朱元璋是怎么被杀的

    虽然为了渲染朱元璋的残忍和嗜杀,剧中有很多虚构的成分和野史传说,但大体上可以输出一个相对清晰的脉络。初入义军的朱元璋,只是一个满怀正义、一心维护团结的青年。但为了保护心爱的女人马姑娘,在于郭天叙等人的斗智斗勇中,朱元璋被迫成为了一个心机深沉、不露于色的领导者。成为一只独立的势力以后,随着势力的强大,

  • 明朝大臣严嵩真的给北京老字号六必居题写过店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严嵩简历,六必居严嵩题字,明朝十大奸臣之一严嵩

    在明朝时期,北京有一家老字号店铺叫六心居,因为是赵姓兄弟六人所创办,取“六人同心”之意。大臣严嵩很喜欢吃六心居的酱菜。每季新出酱菜,严嵩都要给嘉靖皇帝送上一坛。嘉靖皇帝吃了酱菜后,很满意,在六心居的“心”字上加了一笔,改成“六必居”,由严嵩亲笔题写店名。严嵩为六必居题写店名的说法,在民间流传很广。六

  • 一代名将吴阶,能力堪比南宋第一名将岳飞,名气远远不如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四川名将吴玠,南宋高宗时四川名将吴玠,吴玠欣赏岳飞吗

    一:人物生平介绍,个人的经历根据史书记载,吴阶本来是德顺军陇干县人,因为他的父亲葬在水洛城,他也因此迁居该地。还在少年的时候表现的很有毅力,崇尚气节,通晓孙子兵法等奇书,读书的时候就能通晓大义,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成熟。北宋末年,尚未满20岁的吴阶参军。宋徽宗年间,西夏犯边,吴阶率领军队鏖战。很快被升任

  • 中国古代第一贤后“马皇后”,与朱元璋恩爱几十年,多次救他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马皇后和朱元璋谁死得早,为什么马皇后死后朱元璋性情大变,朱元璋在马皇后死后哭了

    第一:打天下过程中,多次援救朱元璋性命1:朱元璋收到汤和写的信,急忙来参军1352年朱元璋收到了小时候伙伴汤和的来信,让他去参军。再三考虑之下决定参军,刚开始守卫还以为是奸细,还好当时郭子兴赶到,觉得此人是奇才,先让他当上一位普通的士兵。2:为了拉拢朱元璋,把自己养女马氏嫁给朱元璋没过多久,郭子兴到

  • 两度亡于异族之手的宋朝,两大战略失误,导致遗臭万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最可怕的三个屈辱,宋朝最厉害的战略,历史上真实的宋朝战略

    一:北宋联合女真人建立的金国,灭亡辽国,两年后北宋被灭1:辽帝国的兴盛史,最后两代帝王昏庸无能,把帝国推向深渊辽国是契丹人创建的帝国,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开始,一直到辽帝国灭亡,存在了210年。经过几代先祖的努力,到了辽圣宗耶律隆绪时代国力达到鼎盛;自辽圣宗之后国力逐渐由盛转衰,特别是在辽道宗天祚

  • 郑成功临终前,为何要处死妻子,儿子和孙子?你看他们都做了些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但郑成功在临终之前,却是做了一件让人费解的事,他将自己的妻儿以及孙子全部处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如果知道他们曾经做了什么,也许就会明白郑成功的用意了。 郑成功1624年出生于日本,他的母亲是一位日本人,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却是有着做出了一个让他后悔终身的选择,当时他选择了向清朝投降,最终却是死在了清

  • 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次北伐,为什么朱元璋能取得成功,意义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北伐真实历史,朱元璋建国北伐为何失败,朱元璋为啥能北伐

    第一次:祖逖北伐1:年少时的祖逖曾经有志向祖逖是范阳人,年少的时候就有大志向,后来和与东晋尽忠的刘琨曾经一起为司州主簿。两个人关系好在一起睡,半夜听到鸡叫,祖逖于是把刘琨叫醒:“这个声音很不好!”于是两人一同起来舞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闻鸡起舞。2:八王之乱少数民族入侵,祖逖独自筹备粮草西晋爆发了著

  • 同样是次子登基,同样是雄才大略,朱棣才能远超杨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杨广朱棣哪个能力强,历史上朱棣是个好皇帝吗,朱棣雄才大略图片

    第一:小时候经历,俗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杨广出生在北周周武帝时期,由于父亲杨坚的原因,受封为雁门郡公。他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等到杨坚篡周自立的时候,杨广被封为晋王。当时隋文帝暗中把所有儿子都看了一遍,十几岁的杨广显得特别有心计,府上乐器的琴瑟大多断绝,又有灰尘,好像没有用过。以为杨广不怎么喜欢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