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第一贤后“马皇后”,与朱元璋恩爱几十年,多次救他性命

中国古代第一贤后“马皇后”,与朱元璋恩爱几十年,多次救他性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496 更新时间:2024/1/21 9:11:09

第一:打天下过程中,多次援救朱元璋性命

1:朱元璋收到汤和写的信,急忙来参军

1352年朱元璋收到了小时候伙伴汤和的来信,让他去参军。再三考虑之下决定参军,刚开始守卫还以为是奸细,还好当时郭子兴赶到,觉得此人是奇才,先让他当上一位普通的士兵。

2:为了拉拢朱元璋,把自己养女马氏嫁给朱元璋

没过多久,郭子兴到朱元璋那边去考察,得知他的优良表现,于是安排他当自己的警卫班长。多次帮助郭子兴渡过难关,面对这样的奇才,郭子兴绞尽脑汁想要拉拢他。恰好此时自己有个养女马氏还没有娶亲,于是安排她嫁给了朱元璋,这个人就是陪伴老朱一生的马皇后

3:郭子兴喜欢猜忌多疑,马皇后送金银首饰给张夫人,打消郭子兴怀疑

郭子兴这个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耳根子软,性格多疑。经常遭到郭子兴的猜忌,她知道郭子兴最喜欢的是张夫人,于是把自己的金银首饰送给张夫人,让她说情。慢慢郭子兴也就打消了朱元璋的怀疑!

4:郭子兴把朱元璋关起来不让吃饭,马皇后送热饼给他吃

还有一次,由于杀了一个临阵脱逃的小将军,郭子兴就把朱元璋关起来,饭都不让他吃。马皇后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急忙从厨房拿了几个刚蒸熟的大饼给朱元璋吃,放在胸前,胸前的肉都烫烂了,朱元璋心里都清楚,对妻子很感激。

第二:朱元璋酷爱杀人,马皇后多次劝阻,让他少杀了许多人

1:和州守将虐待父亲子虚乌有,马皇后明察秋毫

熟读明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是个比较爱杀人的皇帝,光是洪武四大案就是数万人。在这里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朱元璋打下和州来以后,得到消息说和州的守将不赡养自己的父亲,古今孝道一直为人所提倡。朱元璋准备要杀掉他,马皇后说不能子虚乌有,要把事情调查清楚。后面才知道这件事情根本不存在,要不然枉杀一个好人。

2:宋濂孙子牵连到胡惟庸案,作为家属理应株连,马皇后绝食想逼最终未能成功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宋濂,他的孙子由于牵连到胡惟庸案,不但他要被砍头,他的爷爷宋濂也没得跑。马皇后以绝食相逼,朱元璋没办法,沉思了许久,第二天决定把斩首改为流放。虽然在流放茂州的途中去世,但毕竟下场没那么惨。

第三:马皇后本人有过人本领,让老朱很佩服

前面说到朱元璋打下和州之后,立马渡江拿下太平,直取南京。为了能成功打下南京,朱元璋把船只全部焚毁,目的是让士兵同心协力。他们的家属大部分还在和州,于是马皇后指挥带领着她们星夜兼程来到了南京城,当时叫集庆。

第四:马皇后爱民如子,不让自己亲戚入朝为官,防止外戚专政

1:马皇后坚决反对外戚专政,不让亲戚入朝为官

不要看马皇后和朱元璋一样没读到什么书,却深知国家兴亡的道理。知道外戚专政给国家带来的危害,当时朱元璋想马皇后是宿州人,老家肯定有亲戚。于是派人去调查,未曾想真的有所收获。国舅爷想安排他到京城做官,遭到马皇后拒绝。她说道:“陛下的好意我心领了,我看过很多书知道历朝历代外戚专政给朝廷带来的危害。”

2:马皇后爱民如子,深知老百姓生活疾苦,不经意一句话形成预备仓制度

有一次,马皇后问朱元璋现在的老百姓过得还好吗,天下太平吗?朱元璋是个特别敏感的皇帝,觉得皇后这么一说明显在干政,说道;“你管好后宫的事情就行了,不要干涉朝政。”马皇后接着说:“你是明朝的皇帝,好比国家的父亲,我是明朝的皇后,好比国家的母亲。老百姓就是我们的子民,问自己的子民好不好应该不算干预朝政吧?”说完朱元璋哑口无言,说道:“天下百姓过得还好。”

马皇后接着说道:“万一国家闹灾荒,怎么办?”朱元璋说可以赈灾,马皇后说:“不如趁着国家还有多余粮食的时候,储存一点,未免来不及。”这就形成了后面明朝的一个制度,叫预备仓制度。马皇后可以将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位皇后可以与她相提并论!

更多文章

  • 两度亡于异族之手的宋朝,两大战略失误,导致遗臭万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最可怕的三个屈辱,宋朝最厉害的战略,历史上真实的宋朝战略

    一:北宋联合女真人建立的金国,灭亡辽国,两年后北宋被灭1:辽帝国的兴盛史,最后两代帝王昏庸无能,把帝国推向深渊辽国是契丹人创建的帝国,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开始,一直到辽帝国灭亡,存在了210年。经过几代先祖的努力,到了辽圣宗耶律隆绪时代国力达到鼎盛;自辽圣宗之后国力逐渐由盛转衰,特别是在辽道宗天祚

  • 郑成功临终前,为何要处死妻子,儿子和孙子?你看他们都做了些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但郑成功在临终之前,却是做了一件让人费解的事,他将自己的妻儿以及孙子全部处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如果知道他们曾经做了什么,也许就会明白郑成功的用意了。 郑成功1624年出生于日本,他的母亲是一位日本人,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却是有着做出了一个让他后悔终身的选择,当时他选择了向清朝投降,最终却是死在了清

  • 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次北伐,为什么朱元璋能取得成功,意义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北伐真实历史,朱元璋建国北伐为何失败,朱元璋为啥能北伐

    第一次:祖逖北伐1:年少时的祖逖曾经有志向祖逖是范阳人,年少的时候就有大志向,后来和与东晋尽忠的刘琨曾经一起为司州主簿。两个人关系好在一起睡,半夜听到鸡叫,祖逖于是把刘琨叫醒:“这个声音很不好!”于是两人一同起来舞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闻鸡起舞。2:八王之乱少数民族入侵,祖逖独自筹备粮草西晋爆发了著

  • 同样是次子登基,同样是雄才大略,朱棣才能远超杨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杨广朱棣哪个能力强,历史上朱棣是个好皇帝吗,朱棣雄才大略图片

    第一:小时候经历,俗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杨广出生在北周周武帝时期,由于父亲杨坚的原因,受封为雁门郡公。他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等到杨坚篡周自立的时候,杨广被封为晋王。当时隋文帝暗中把所有儿子都看了一遍,十几岁的杨广显得特别有心计,府上乐器的琴瑟大多断绝,又有灰尘,好像没有用过。以为杨广不怎么喜欢歌舞

  • 文章不负状元名,酒量何曾输文章:被朱棣誉为酒量状元的江西才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诗人酒量排行榜,朱棣谈大臣酒量,别人以为的酒量和实际酒量

    曾棨[qǐ](公元1372年~公元1432年)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明人刘昌所著《悬笥琐探》中的《曾状元绝笔词》云:“仕为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善草书,能诗歌,称江西才子。”这是将曾棨称为“江西才子”的记载之一。根据史料,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曾棨中进士第一(即通常所说的“状

  • 侍卫救下落水太子,朱元璋下令:穿着整齐的升官,脱掉衣服的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太子落水朱元璋杀宫女,朱元璋侍卫,太子朱标落水侍卫们跳水救人

    中国有许多封建王朝,而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关于明朝的故事有很多很多,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的人生更是非常的传奇。朱元璋此人也是非常的狠辣,他有时候也一些举动,让人们感觉疑惑和恐惧。有这样一个事情,侍卫们救下了落水的太子。而朱元璋却说衣服整洁的升官,脱掉衣服的杀掉,为什么朱元璋会这

  • 陕西西安地标建筑,形制超过明朝国都南京,历史价值堪称同类之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安十大古代建筑,西安城墙内的十大建筑,西安历史最长的建筑

    虽然现今有更加先进的警报作为代替,但这些鼓楼却成为古代闻名的象征被保留了下来,比较出名的鼓楼有西安鼓楼、南京鼓楼、北京鼓楼等等,都以多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名城为主,不过要说其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楼,那莫过于西安鼓楼,无论是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属同类建筑之冠。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时期的西安鼓楼

  • 用拟态环境理论,分析蜀地"甲午必乱"的流言以及宋朝治蜀得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拟态环境最简单的例子,什么是拟态环境理论,拟态环境的真实性

    巴蜀之地易守难攻,粮草充足,因此每当统一王朝瓦解之时,这里的起义和割据就闻风而动,纷纷竖立旗帜,宣布独立自治戊进入无政府状态;而当天下巳定,硝烟散尽之时,这块窝在山地里的盆地尚未被纳入统一的版图,要统治者尽最后的努力来收复它。所以蜀地历来是封建王朝统治者特别重视和担心的一个地区。宋太祖平蜀北宋乾德二

  • 古代大多流行早婚,唯独宋朝例外,流行晚婚,其实都是科举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的婚姻政策,古代人在宋朝的婚姻,宋朝女性婚姻制度

    我们现代人晚婚晚育已成为一种趋势,三十多岁未婚男女很多,司空见惯。尤其是经济独立、学识越高的人,由于他们多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对于婚姻看的很淡,没遇到合适的,宁愿过单身生活,人生首要目标不再是所谓的成家。但说起古代,却跟我们现在恰恰相反,古代大多流行早婚早育,古人年纪轻轻就选择了建立家庭。《周

  • 剖析:明朝内阁与皇权的关系,从丞相制度到内阁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丞相与内阁的权力有何区别,明朝内阁制的权力如何制约,明朝内阁制和宰相制

    史料中提到的朝廷其实是指皇帝,这就意味着在没有采用丞相制度的情况下,皇帝独掌大权,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走上了历史的高峰。废除丞相制度,防止了相权对皇权的干预,但也加重了皇帝的负担。由此,内阁制度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从明太祖时期开始萌芽,内阁制度作为一种可以影响到中枢决策的制度,一直存在直到明朝灭亡。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