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沫若声称才气不输苏轼,曾写下一首《水调歌头》,读罢高低立判

郭沫若声称才气不输苏轼,曾写下一首《水调歌头》,读罢高低立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806 更新时间:2023/12/15 22:46:03

苏轼兄弟年少成名,之后哥俩顺利考中进士,名动一时。苏轼的仕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而是充满了坎坷,但正是这样坎坷的仕途,让苏轼的人生得到了升华。

深陷“乌台诗案”的泥潭之中,他首先被贬谪到了黄州,黄州的三年,可以说是足以影响苏轼后半生的三年。在黄州,他搭建雪堂,开垦东坡,留下了流传千古的《赤壁赋》。苏轼经历了这么多,为人所称颂的除了他自己乐观豪放的处事态度之外,还有一个便是他与弟弟苏辙的兄弟之情。

两兄弟经常书信来往,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的佳话。苏轼有一首咏月之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便是在佳节怀念弟弟而作。通过全词,苏轼将内心对于弟弟的思念以及那种真实与恍惚的感觉,被后人所喜爱,堪称咏月的经典。其中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成为了耳熟能详的经典。

郭沫若,何许人也

郭沫若也是四川眉山人,在近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属于其中的佼佼者。苏轼豪放,但从来都是一位与世无争的谦谦君子之态,他的豪放区别于李白的狂傲,纵览苏轼的诗词,表达的是豁达也好,惆怅也罢,毫无戾气。

而苏轼的这位四川老乡,郭沫若先生,却有着“文豹”之称,身居文明世界,却依旧像一头有文化的豹子,诗词中散发着狂野。恃才傲物,被郭沫若展现的淋漓尽致,郭沫若与鲁迅互相笔战对骂,近代史上的二位文豪曾以如此接地气的方式,宣泄着心中的情感。

自古文人相轻,郭沫若不仅仅不爽鲁迅,对于宋代文豪苏东坡,他依旧表示:我不服。郭沫若曾在一首诗中写出“平生多负气,志学藐苏韩”,他自认为自己的才比苏轼与韩愈更强,从这件事我看出来了,牛人的第一要素:自信心要足够强大。

苏轼韩愈何许人也,自不用说,郭老师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可见其狂傲已到达一定的程度。不管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声称比别人强,那该如何证明呢?

那便是用向对方的成名之作发起挑战,举个简单的例子,王羲之以书法出名,其中以《兰亭集序》最为出名。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写一篇《兰亭集序》,直接对比,分出高下。苏轼以诗词见长,虽说苏轼这一生经典无数,但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足以代表苏轼诗词的最高境界,那郭沫若同样以一首《水调歌头》来PK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也并无不可,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郭沫若的《水调歌头》:

不羡天池鸟,不慕北溟鱼。瞬息乘风万里,铁翼云中舒。才到新西比利,已过乌兰巴托,瀚海览无余。谁谓乾坤大?浑似一沤夫。

高歌倦,雄谈歇,展画图。长城蓦地眼底,岪郁盘云途。地上山山横黛,天上人人俯首,又见昆明湖。锦绣山河好,今朝气象殊。

这首词简单明快,是郭沫若坐飞机之时,有感于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而写,以景抒情。乘坐于飞机之上,天池鸟,北冥之鱼全都不放在眼里了,它们哪里比得上铁翼的飞机呢?

乘坐飞机俯视大地,长城尽收眼底,就像是盘在山间一般,昆明湖也尽收眼底。“锦绣河山好,今朝气象殊”,寄托了作者对于大好河山的自豪之感。文末这句当对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谁的更经典,相信读者内心都有一杆秤。

马未都公开点评:小学水平

马未都曾表示,郭沫若的作品为小学水平,其实这么说有点过分了。小学的孩子没人能写得出来这样的作品,平心而论,郭沫若的作品还真挺不错的,以景抒情。最后一句更是经典,将作者的心情,以及赞叹大好河山的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

但如果用这首《水调歌头》去PK苏轼的那首,有一个比喻比较形象。郭沫若的诗就好比是一头在草原驰骋的骏马,但苏轼的水调歌头更像赤兔良驹。

后记

虽然这一首词并不能完全代表郭沫若的水平,可苏轼的才学与经典的作用,经受住了上千年的考验,“志学藐苏韩”的志气可嘉,至于实力,那就留给读者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更多文章

  • 《大宋少年志》郡主为何讨人厌?对比小景就知道她的问题出在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宋少年志小景什么能力,大宋少年志裴景和郡主是什么关系,大宋少年志小景遇到危险在哪一集

    而郡主最大的黑点是什么也不跟小景解释,还嫌弃她没主意,还有就是,前期她不理解王宽就罢了,毕竟小花对她的确重要,但是直到最后她明白了原委才冷静,未免太晚了。她作为行刺的辽人,元中心舍命救她,小景替身献舞也是要冒欺君的风险的,她明知道韩断章盯上了自己,并且已经动手杀身边的人,为了自己能安全逃脱还是想靠小

  • 朱元璋每次派兵出征,将士得先把自己的妻女送入军营,由重兵看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暗中调集兵马,朱元璋是如何收拾骄兵悍将的,朱元璋初入军营完整版

    胡惟庸,蓝玉等功臣建国后都被铲除,设立锦衣卫监听百官,以及极其残酷的刑法来打压犯罪,也不管是否有错杀。明朝初年,因朱元璋而死的人数不胜数,人人自危!其实在年轻时候参加起义军的时候,朱元璋就不是一个十分大度的人,极度的谨慎,对待手下和敌人都是一个待遇。而且每一次出征前,都会把将士家中的女眷赶到同一个军

  • 他是宋朝最后一位词人,归隐山中,写下宋词的挽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十大词人一人一首传世宋词,南宋最后一位词人,南宋末宋词四大家

    其实,宋词的兴盛,是一件非常意外的事情。这是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唯有诗文是黄钟大吕。词作在宋朝,一直被当作市井文化的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堂。然而,宋朝的经济繁华,反而让这种文学形式达到无法企及的高峰。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优秀词人的涌现,给宋词注入了生命和活力。那一首首优美的作品,构建了

  • 此人祖坟放光,方圆百里都被辐射,朱元璋下令:“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的祖坟被谁刨了,朱元璋祖坟真假对比,朱元璋看到功臣祖坟放光

    朱元璋不是奇葩,他是残暴之人,历史上开国皇帝都是满身血腥的。由开国皇帝负责杀人,子孙后代没人可杀,就可以专心做“仁君”了,这也是开国皇帝的苦心。打下江山后朱元璋杀人如麻,一直在持续杀人中,其中空印案受牵连的一万人,蓝玉案死的有两万人,胡惟庸案死了三万人……其中胡惟庸案最引人注目,因为明朝借此废除了相

  • 李清照亲眼见证岳飞一生,却对他一字不提,专家:她和秦桧是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桧李清照是同时代的人吗,秦桧和李清照,李清照与秦桧有联系吗

    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主要是描写少女、少妇的日常生活和闺情,流露出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这一时期的作品风格委婉清新,感情细腻真挚,题材也主要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晚年时期的李清照生活颠沛流离,她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她在孤独的晚年生活中的浓重哀愁。

  • 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为什么在战国默默无闻,并迅速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后期的霸主都有谁,春秋后期的最厉害的霸主,谁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春秋后期,楚国和晋国长期对峙,两国疲惫不堪。为了减少自身的压力,晋国选择扶持吴国来扰乱楚国后方,而楚国也选择扶持越国已拖住吴国,春秋的争霸局势开始由晋楚对峙转为吴越相攻。本来以越国的实力是无法和吴国抗衡的,但是先进人才的流入给越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var1]春秋后期局势越王勾践时期最重要的两位贤才

  •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其他六国的国君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杀六国遗孤了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下场

    [var1]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当秦始皇统一六国时,那么其它六国的国君的结果如何呢?公元前221

  • 为什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没有灭掉卫国?真相让人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为啥没统一卫国,秦始皇灭掉六国的策略,秦始皇有统一过中国吗

    1、步子买迈得太大秦国仅用了15年就先后灭掉了燕赵韩魏齐楚六国,要知道这六国中有的赵国、楚国这些强盛的国家,虽然秦国胜利了,但是自己的损耗肯定也不小。所以统一六国后继续修生养息。[var1]2、卫国威胁小春秋晚期,卫国孙氏、宁氏专权,君臣关系不和。在孙氏投晋、宁氏被灭之后,卫国又出现了卫后庄公与卫出

  • 嬴异人从不起眼的质子变为一国之君,除了靠吕不韦,还有她的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嬴异人是嬴政什么人,异人吕不韦嬴政,异人为何到赵国当质子

    [var1]历史上记载着秦始皇的父亲是秦庄襄王,原名秦异人,由于秦异人的母亲夏姬早些年是不受太子安国君宠爱的,而当时秦国尚未统一,安国君为了稳固秦国和赵国之间的关系,不得不将自己其中一个儿子送往赵国当质子,而最终就选择了这位不受宠的秦异人。所谓质子,说得难听点就是在异国他乡当一个人质,如果秦国一旦做

  • 战国最厉害的女子:文从鬼谷子,武从骊山老母,孟子还受她恩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孟子和鬼谷子什么关系,鬼谷子是孟子的老师吗,鬼谷子与黎山老母

    [var1]骊山老母钟无艳,又叫钟离春,她是齐国无盐邑之女,由于长相十分丑陋,所以四十岁的时候都没有嫁出去,尽管邻居都在嘲笑她,但钟无艳立志要嫁给王侯。后来她嫁给了齐宣王,成为了齐国的王后,帮助齐国成为战国最强的国家之一。齐宣王之前,齐国经过齐威王的励精图治之后已经变得很强大了,但是相比于魏国,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