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陕西西安地标建筑,形制超过明朝国都南京,历史价值堪称同类之冠

陕西西安地标建筑,形制超过明朝国都南京,历史价值堪称同类之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10 更新时间:2024/1/24 9:00:31

虽然现今有更加先进的警报作为代替,但这些鼓楼却成为古代闻名的象征被保留了下来,比较出名的鼓楼有西安鼓楼、南京鼓楼、北京鼓楼等等,都以多朝古都的历史化名城为主,不过要说其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楼,那莫过于西安鼓楼,无论是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属同类建筑之冠。

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时期的西安鼓楼,位于西安市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正好在西安的市中心,正所谓“晨钟暮鼓”,鼓楼一般与钟楼相对于,西安也不例外,两者相距不过几百米,两者也相通,可以一同观赏。虽说都是明朝时期的建筑,不过两者并非是同时建立,鼓楼的历史比钟楼还要早上4年。

近看可以发现鼓楼十分雄伟,这种建于高大的长方形台基之上的梁架式木结构楼阁建筑,分为上下两层,还有三层重檐,在檐上都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正面为九间侧面为七间,是典型的“七间九”类型的古代建筑,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还有有鎏金宝顶。最神奇的是全楼结构无一铁钉,都使用了斗拱构造原理,再加上象征皇权的玺彩绘,使得西安鼓楼的建筑形制、级别之高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明朝国都南京。

不过,来到鼓楼并不是只看看外观,登上阁楼也是必须的,在鼓楼上可以看到鼓楼的高1.8米、直径2.83米的核心巨鼓。遗憾的是,原本的巨鼓早已遭到破坏,现存的巨鼓是在1996年重制的,但是依旧不影响这个用整优质牛皮蒙制而成巨鼓给人带来的震撼。

除了重制了巨鼓,西安鼓楼还在2007年在两边按照节气制作了二十四节气鼓,至此以后每天都会举行“晨钟暮鼓”仿古表演活动,在傍晚6时首先鼓楼上的二十四节气鼓齐鸣,然后闻天鼓鸣响24声以报暮时,与每天上午9时、正午12时及下午3时西安钟楼上的景云钟鸣响24声相对应,消失了100多年的西安“晨钟暮鼓”报时制度至此得到恢复。

晨钟暮鼓的表演之外,鼓楼上还有民俗乐器的表演,在几百年前的古建筑中聆听传统音乐,同样也是在鼓楼不可错过的体验。

图/文 旅游狂魔夏夏夏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更多文章

  • 用拟态环境理论,分析蜀地"甲午必乱"的流言以及宋朝治蜀得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拟态环境最简单的例子,什么是拟态环境理论,拟态环境的真实性

    巴蜀之地易守难攻,粮草充足,因此每当统一王朝瓦解之时,这里的起义和割据就闻风而动,纷纷竖立旗帜,宣布独立自治戊进入无政府状态;而当天下巳定,硝烟散尽之时,这块窝在山地里的盆地尚未被纳入统一的版图,要统治者尽最后的努力来收复它。所以蜀地历来是封建王朝统治者特别重视和担心的一个地区。宋太祖平蜀北宋乾德二

  • 古代大多流行早婚,唯独宋朝例外,流行晚婚,其实都是科举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的婚姻政策,古代人在宋朝的婚姻,宋朝女性婚姻制度

    我们现代人晚婚晚育已成为一种趋势,三十多岁未婚男女很多,司空见惯。尤其是经济独立、学识越高的人,由于他们多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对于婚姻看的很淡,没遇到合适的,宁愿过单身生活,人生首要目标不再是所谓的成家。但说起古代,却跟我们现在恰恰相反,古代大多流行早婚早育,古人年纪轻轻就选择了建立家庭。《周

  • 剖析:明朝内阁与皇权的关系,从丞相制度到内阁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丞相与内阁的权力有何区别,明朝内阁制的权力如何制约,明朝内阁制和宰相制

    史料中提到的朝廷其实是指皇帝,这就意味着在没有采用丞相制度的情况下,皇帝独掌大权,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走上了历史的高峰。废除丞相制度,防止了相权对皇权的干预,但也加重了皇帝的负担。由此,内阁制度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从明太祖时期开始萌芽,内阁制度作为一种可以影响到中枢决策的制度,一直存在直到明朝灭亡。明朝

  • 郭沫若声称才气不输苏轼,曾写下一首《水调歌头》,读罢高低立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郭沫若的最真实的水调歌头,水调歌头 郭沫若,郭沫若有哪些事迹

    苏轼兄弟年少成名,之后哥俩顺利考中进士,名动一时。苏轼的仕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而是充满了坎坷,但正是这样坎坷的仕途,让苏轼的人生得到了升华。 深陷“乌台诗案”的泥潭之中,他首先被贬谪到了黄州,黄州的三年,可以说是足以影响苏轼后半生的三年。在黄州,他搭建雪堂,开垦东坡,留下了流传千古的《赤壁赋

  • 《大宋少年志》郡主为何讨人厌?对比小景就知道她的问题出在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宋少年志小景什么能力,大宋少年志裴景和郡主是什么关系,大宋少年志小景遇到危险在哪一集

    而郡主最大的黑点是什么也不跟小景解释,还嫌弃她没主意,还有就是,前期她不理解王宽就罢了,毕竟小花对她的确重要,但是直到最后她明白了原委才冷静,未免太晚了。她作为行刺的辽人,元中心舍命救她,小景替身献舞也是要冒欺君的风险的,她明知道韩断章盯上了自己,并且已经动手杀身边的人,为了自己能安全逃脱还是想靠小

  • 朱元璋每次派兵出征,将士得先把自己的妻女送入军营,由重兵看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暗中调集兵马,朱元璋是如何收拾骄兵悍将的,朱元璋初入军营完整版

    胡惟庸,蓝玉等功臣建国后都被铲除,设立锦衣卫监听百官,以及极其残酷的刑法来打压犯罪,也不管是否有错杀。明朝初年,因朱元璋而死的人数不胜数,人人自危!其实在年轻时候参加起义军的时候,朱元璋就不是一个十分大度的人,极度的谨慎,对待手下和敌人都是一个待遇。而且每一次出征前,都会把将士家中的女眷赶到同一个军

  • 他是宋朝最后一位词人,归隐山中,写下宋词的挽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十大词人一人一首传世宋词,南宋最后一位词人,南宋末宋词四大家

    其实,宋词的兴盛,是一件非常意外的事情。这是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唯有诗文是黄钟大吕。词作在宋朝,一直被当作市井文化的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堂。然而,宋朝的经济繁华,反而让这种文学形式达到无法企及的高峰。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优秀词人的涌现,给宋词注入了生命和活力。那一首首优美的作品,构建了

  • 此人祖坟放光,方圆百里都被辐射,朱元璋下令:“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的祖坟被谁刨了,朱元璋祖坟真假对比,朱元璋看到功臣祖坟放光

    朱元璋不是奇葩,他是残暴之人,历史上开国皇帝都是满身血腥的。由开国皇帝负责杀人,子孙后代没人可杀,就可以专心做“仁君”了,这也是开国皇帝的苦心。打下江山后朱元璋杀人如麻,一直在持续杀人中,其中空印案受牵连的一万人,蓝玉案死的有两万人,胡惟庸案死了三万人……其中胡惟庸案最引人注目,因为明朝借此废除了相

  • 李清照亲眼见证岳飞一生,却对他一字不提,专家:她和秦桧是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桧李清照是同时代的人吗,秦桧和李清照,李清照与秦桧有联系吗

    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主要是描写少女、少妇的日常生活和闺情,流露出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这一时期的作品风格委婉清新,感情细腻真挚,题材也主要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晚年时期的李清照生活颠沛流离,她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她在孤独的晚年生活中的浓重哀愁。

  • 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为什么在战国默默无闻,并迅速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后期的霸主都有谁,春秋后期的最厉害的霸主,谁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春秋后期,楚国和晋国长期对峙,两国疲惫不堪。为了减少自身的压力,晋国选择扶持吴国来扰乱楚国后方,而楚国也选择扶持越国已拖住吴国,春秋的争霸局势开始由晋楚对峙转为吴越相攻。本来以越国的实力是无法和吴国抗衡的,但是先进人才的流入给越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var1]春秋后期局势越王勾践时期最重要的两位贤才